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429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面对这些贵客,铁路局早有准备。

  他们将一张地图拿出来,上面是已经初定下的路线。

  “这边记下了您的建议,我们内部会考虑您的建议。”

  “暂时会将您这个站点定位通州二站,至于结果如何,到时我们会在各个火车站点公示。”

  一众贵客突然觉得不对,通州路是什么鬼?他们是四子部,就算起名也该叫四子部站才对!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已经有了一个通州站了。

  “你小子什么意思,给爷爷说清楚!”

  一群草原大汉闹起来可是非同小可,真打起来那是会打死人。

  “诸位,请冷静一下!”

  外面揣着枪的安保人员涌入进来,将一众人围了起来。

  “住手!”

  常宁大步走进来,一脸不悦,“你们来闹什么?”

  没错,不善军事,只会吃喝玩乐的恭亲王被他的亲亲三哥和嫂子塞进了铁路局,就是应对这种情况。

  都是一起在承德打过猎吃过烤肉的自然是认识常宁。

  “恭亲王,你们跟我说说,到咱们四子部的火车站为何叫通州二站,您今日要不给个合理答复,咱们今日就不走了!”

  “嘿,不走了!”

  “没错,这起的是什么名字,咱们四子部被并入通州了吗?”

  “行了,跟我走。”

  一众人互相看看,大步向前跟着常宁走了。

  常宁领着他们去了旁边一栋楼,这栋楼比之前朴实无华的楼要好看不少,外面还有一块大平地。

  进了屋,常宁让他们随意坐,他自个儿也捡了个上首的座椅坐下,还跷起了二郎腿。

  “你们想要交代那就给你们一个交代,你们也知道我们铁路局是花大价钱修的铁路,目前收入是入不敷出,上面想了个办法就是将各个路段的名字拍卖出去,通州二路只是暂时命名还没有定下来。”

  “目前有晋商王家愿意助一臂之力,捐献百万两白银在某段路改为他王家先人的名字,你们想保住自个儿部的名字也不是不可以。”

  他竖起一根手指,“十万两,只要一百万的十分之一就能锁定命名权,怎么划算吧?”

  一众人有种听到天方夜谭的念头,为什么到他们自己地头的车站还需要他们自己花钱保住名字?

  “没钱!”

  有人张口就来。

  一提到钱就警惕,早年皇上打三藩都穷疯了,还想找草原部落借钱,他们一个个装穷才躲过,哪里肯这个时候暴露出来?

  “对,咱们那只长草,辛辛苦苦放牛放羊一辈子,哪里有钱?”

  常宁一摊手,不在意道:“没钱也没关系,或许有其他部愿意出这笔钱。”

  他起身一副要往外走的架势。

  “哦,对了,只有锁定了命名权才会考虑将车站修到哪里,没有的只能看着火车经过自家门口跑到别的部去。”

  什么命名权,摆明了就是逼迫他们自己出钱修车站。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这就是太子被找上的事由。

  太子只是去试探了一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试探结果出来,太子摆出了一副愧疚表情。

  “是孤能力有限,这事已经帮各位问过了,怕是不行。”

  不过是帮着问一问,又没承诺能办到,白得一份人情,这事做得值。

  皇帝说太子太聪明也不是没有道理,短短两年给他一种太子猛然长大的感觉。

  ***

  宝音翻开书本,她让人寻来不少黄宗羲的著作,有不少都是他的弟子收集。

  这些书是竖格式,看着可真是费眼睛。

  随意翻了翻,确定看不懂,宝音去找人支援。

  她抱着这些书往隔壁乾清宫走去,进门后听见隔壁朗朗读书声,她停下了脚步。

  宝音若有所思,本来她是找南书房的侍讲学士,现在一看,上书房的夫子也挺合适。

  近两年上书房阿哥们添加了不少课程,不只限于满语蒙语还有汉家四书五经。

  年长几个阿哥学的课程里有数学、化学、物理、医学等等。

  总之满蒙宗学里学的阿哥要学,满蒙宗学里没有的阿哥也要学。

  这类通常是琴棋书画和西洋语。

  阿哥们的课程被塞得慢慢地,因为有了电灯,他们的学习的时间也在调整,没往少地减,而是多加了半个时辰。

  这事宝音挺无语,皇帝是对自己儿子学习管得真严厉。

  课程一多,夫子们倒是轻松了,因为多添了几位夫子,他们时间排得更宽松了。

  宝音就盯上了教四书五经的那位,好像是叫张廷瓒。

  张廷瓒,张英的长子,没有他弟弟出名,主要是死在了张英前头。

  当然现在还好好活着,挺受皇帝待见,现在是詹事府少詹事,为太子和皇子服务。

第283章

  南书房成立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这里聚集了翰林院里不少博学多才的人。

  皇帝求学、疑问,总能在这些人里找到答案,可以说是皇帝的外置大脑。

  宝音进去时, 皇帝正和一群精英说话,聊的就是铁路。

  他也没有避着她,铁路很重要, 稳定,四通八达,比早前的官道和漕运海运都安全。

  火车修到哪里就能控制到哪里, 这一点国内精英已经达成共识。

  在宝音看来这群精英更像是皇帝的顾问, 会给他不同角度的建议启发,同样的精英团她也养了, 只是更偏向于商业。

  “漠南面积过大, 在哪个地方设立站点不重要, 重要的是几个蒙古旗都要穿过。”

  “臣认为最好是草木丰盛偏一点的地方, 火车站建立后可以尝试着让一部分牧民定下来。”

  “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 不可能会留在一个地方定居。”

  “若是利用火车将远方的优良牧草运送过来呢?”

  “这……”

  “北边不是有了储备牧草的工艺,据说生意做得还挺大, 科尔沁草原就卖了不少草场的草。”

  一众汉臣一个个出主意, 坐在上首的皇帝不作声。

  宝音在外间等了片刻, 才听见皇帝将人打发的声音。

  “此事再议。”

  “见过娘娘。”一个个迎面撞上, 只好拱手请安再退出去。

  里面安静下来, 宝音走了进去,皇帝放下杯子正准备起身,看她抱着几本书过来,挑了挑眉。

  [借我一个人,帮我翻译一下这些书中内容。]

  “哪个人还得让你跟我说借字?”

  “张英的长子, 太子身边那个。”

  “翻译什么书?”

  皇帝走过来从她怀里抽出一本,“是黄宗羲写的?”

  “没研究过他的思想理论,这不是想着要见面了吗?先临时抱佛脚了解一下。”

  她将书放在桌面上,叹了口气,“之乎者也,看着就心烦,读不进去,好歹找一位学霸帮着翻译一下,倒也不用一字一句翻译,就是帮我提炼一下,这书里到底说了什么。”

  皇帝放下书,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你呀,不学无术。”

  “早前就说了让你多读读书。”

  宝音反驳。

  [我都读了二十年了,有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文言文学的都是千古名篇,不够名气可上不了我的课本。]

  说来后世有几个知道黄宗羲?

  要说李白那肯定是人人皆知,不知道那就是行走的五十万!

  “没必要找张廷瓒,他学识不算拔尖,回头我找几个翰林院侍讲过来,你坐在帘子后面想问什么直接问。”

  宝音一听,这样也很不错。

  于是就这样决定了。

  宝音一连听了三天,又翻看了不少论文,大致明白了这位大儒的思想主张。

  这位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出名的学生,他的教育主张是将庵堂寺庙都改为学堂。

  学校不只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同时也是讨论国家政治的场所。

  宝音听完第一个反应就是民国。

  民国可不就是施行了这一套。

  这教育思想确实超前,可惜这是清初,满族统治下不可能允许。

  想象一下,满族为主导的朝廷施展什么政策,下面全是汉人的学校对着这些政策指指点点,这朝廷能忍?

  宝音对这位改观了,看来能够被称为大儒也不是没有道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4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9/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