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音看着下面的信,盘算着手中可用的资源。
火车已经开始盈利,从这个月开始偿还银行贷款和利息。
总之未来二十年肯定是亏本的。
它亏本没问题,还得偿还一部分短期的债券。
该怎么办?
只能将蒙古修的那段工程拿来发债券,凑集的资金先还到期的一部分。
话说蒙古那些贵族好像都挺有钱,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兴趣买一段路的冠名权,不买冠名权买些债券也挺好。
宝音将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又觉得该引入一两条鲇鱼来个鲇鱼效应。
蒙古贵族们要是不想家门口那段路该叫苏州路或南京路,那就加钱拍下吧,他们应该也不想未来几百年草原上顶着一个南方城市的名字吧?
再看看包头,城市建得差不多了,该招商引资将城市盘活了。
这样一想金矿还是该弄出来,招凤凰的梧桐树肯定要修得好看一点。
没两天一个新闻再次引爆了京城。
“包头城外六十里发现了一座金矿?”
“假的吧?上回我七大姑六大舅跑了一趟,年前回来说被骗了,什么都没找到。”
“没骗你们,这次是专业的寻矿人马去找的,将包头周围都翻了一遍,最后确定某个烂石滩下面有金矿。”
“嗨,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朝廷找着了,又不会便宜咱们。”
“这矿归包头城所有,那边嫌弃矿成色不好,又少,便将那片地方围了起来收门票,只要买了门票,就能进去找金子,找到了就是自己的,人家不管。”
“真的假的?”
“还能骗你不成?你可不知道那附近穷疯掉的部落都往那边迁,草皮都给吃秃掉了。”
包头发现金矿的消息再次引爆京城,这回可不像之前那样,这次恰逢京城和江南铁路开通。
不知道有多少南方人跑到北方来看稀奇,当然也有北方人跑南方游玩的,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
不知多少青年扒上火车想要去包头发家致富。
皇帝听闻消息时挑眉,他看向太子,“真发现金矿了?”
太子摸了摸鼻子,“是。”
“儿臣早前派人过去找,没想到近日传来了好消息。”
“儿臣认为这金矿该收为国有才是,这般拿出去收门票,有些不上台面。”
他心里其实很不悦,找到这座金矿他也狂喜,还想着藏一部分,没想到这么快消息就传开,让他一切盘算都打了水漂。
皇帝将太子的心思都看在眼里,只觉得他跟贵妃斗有点好笑。
贵妃来自后世,哪些地方有未找出来的矿她知道得一清二楚。
说不定这次找到矿就有贵妃的手笔,不是说那矿是深矿,太子怎么不想想埋在地下几十米的金矿是怎么被他的人发现。
他修皇陵都没有挖那么深。
皇帝轻描淡写道:“你知道的,当初为了凑集军费,那块地方等于给出去了,得多年后才能收回来,这金矿在那片土地上,当初是有约定,无论发现地下有何种矿在期限未到之前都不能收回。”
最开始以为是为铁矿和煤矿制定,没想到还真发现了金矿。
太子有些愣神,“我记得军费不是卖了债券吗?”
“是啊,那些地作为债券的抵押物,户部跟银行签订,这事朕没有管。”
太子面露遗憾,哪怕再想要那座矿,他也知道朝廷这边不能主动毁约。
紧跟着太子又提起来另一件事。
“昨儿个有几位蒙古王公来找儿臣……”
他吞吞吐吐,这事他都不好意思说。
皇帝心里明了,这事都传进他耳朵里了。
“你是说拍卖路名那件事?”
“是是,儿臣觉得这路修在蒙古,合该选用蒙古各旗名才合适。”
“哪里来的合该?这钱你愿意替他们交?”
皇帝冷不丁问道。
太子忙跪下,“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不该失了和气。”
“太子,你可知修一条铁路要花费多少钱?”
“如今户部都欠着这银子,只能不断发行债券偿还之前到期的,寅吃卯粮到这份上了,六部可都盼着有钱入账,你确定要因为同情蒙古王公帮他们说情?”
太子怔住,他只是想拉拢蒙古王公,怎么还惹上这等麻烦了?
第282章
“儿臣考虑不周, 请汗阿玛降罪。”太子当机立断请罪。
皇帝轻瞥他一眼,放下了眼镜。
“以后遇事可要多思,莫要横冲直撞, 行了,且退下来吧。”
见太子退下,皇帝面色复杂。
他这个儿子不是不聪明, 是太聪明了。
孩子年幼有年幼的好处,随着年龄渐长,一个个都生出了别的心思。
再一想他有十多个儿子, 皇帝不由揉额头。
***
在京的王公贵族们注意力都没有放在金矿上, 他们比民间早知道消息,在消息未传开之前就派亲信跑去一探究竟了。
坐火车又不是很费劲的事, 当天坐, 隔天晚上就到, 很快大家伙儿都收到了消息。
是有金矿, 只是太贫瘠, 下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那地方衙门拿这事当噱头吸引人过去, 真要挖到了优质金矿, 还不知道得多少年。
一听是糊弄人的, 京城这些精明人就不当一回事了。
眼下是春日, 从去年就影影绰绰传出消息说会修蒙古的铁路, 至于从哪边修,经过哪里还没有个定论。
体验过火车的便利,谁不想将火车修到自家门口的?
要是修到自家门口,冬日里可以随便去南边过冬,这不比大雪天蹲在帐篷里看雪来得强?
有哪个草原上的汉子不喜欢繁华城市, 又不是天生贱皮子?
当然关键是向他们的博格达汗表明立场,谁敢在这个时候拒绝将铁路修到家门口,那不就说明有异心?
漠南被满人统治了近半个世纪,又持续不断的联姻,自是关系密切。
这跟尚且不稳定的漠北有很大不同。
是以从去年皇帝从承德离开后,就有不少部落王公悄悄跟上,说是去新城看看热闹,反正入冬之际来临前,不少草原部落到跑来体验过西洋景。
也没一股气坐到京城,坐了几站就下来。
虽然口中说没有骑马快,但还是意识到这样东西的出现大概会改变当前格局。
还有一些漠北刚归附的小部落干脆在包头过冬,反正这时候回漠北也来不及了,这边虽然是荒漠,可再往北一点草地还算碧绿。
关键是包头城内也卖青贮饲料,索性将羊群里的羊卖出去一些,再换来饲料。
去年冬天大概是这些小部落度过的唯一暖冬,没有常见的白灾,没有冻死饿死牛羊,简直跟做梦一样。
今年皇帝南巡回来,传出来确切消息,一时间工部大门都快被踏塌了。
“这位王爷,我们真没办法给个准话!”
“是,铁路通过哪里,上面还在研究中,不是一拍脑子的事……”
“这让下官帮您找人通通气?万万不可,下官哪有那么大台面,连面见皇上的资格都没有。”
再换到内阁,内阁的大学士推托。
“铁路规划不归内阁管,这个得找铁路局,是,那边研究后将结果上报皇上,到时会昭示出来。”
再去户部,“户部只负责拨款,这地点还真没权利更改,要不您直接去找铁路局,或许您所在的旗就在规划地点上也说不定。”
“这个,最先修到您哪个部落?要不您再去铁路局问问?”
总之六部和内阁不约而同将皮球踢到了铁路局这个半官方衙门。
为何说半官方呢?
因为它跟内务府差不多性质,只是这个铁路局完完全全是为铁路服务,也掌握在皇上手中罢了。
至于为何没有收归朝廷,说到底里面的股东关系太复杂,从王公贵族再到民间富商,只要有点资本全掺和了一脚,皇上只能说占股最多,却不是唯一的老板。
朝廷想要收走,里面也困难重重。
光是跟士绅收税就阻力重重,就更不要提这件事了。
铁路局在哪里?
很多人以为在京城内,内城的某个地方,其实不是。
铁路局不在内城,也不在外城,而是在西山火车站不远,一个两层楼里。
两层楼一排就有二十间,上下四十间,全都塞满了忙碌的人群。
这还只是京城的总部,随着铁路在扩散,各个站点都设立的分部,只为能够管理当前站点,和属于他们管辖区域的铁路。
繁忙的铁路局迎来了草原上的贵客。
这些贵客一个个态度高傲,上来就命令将选定的地方设定为火车站站点。
确定了火车站点,该如何将线路修建到哪,这就是铁路局该解决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