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423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就如同后世在网上看到过的风水大战一样,越是顶层那一端接触的信息就更多,信不信不重要,不能不有。

  不得不说这么多有排面的高人在场,沿途安了不少人的心,也省了不少麻烦,有些路段经过了人家的祖坟,高人一出场说是给迁个利家的风水宝地,人家就欢欢喜喜迁了。

  时间转瞬即过,到了五月铁路线已经全部竣工。

  还差点一点收尾也是在沿途的几个车站上。

  接下来是铁路通行的剪彩仪式,然后是火车从浦口出发空车跑个来回,确认没出现状况,就可以宣布火车正式通行了。

  停留在江宁的这段时间里宝音可没有歇着,搜刮了不少合心意的人才,都是不迂腐思想灵活的小年轻,大部分人得到了推荐去皇家学院上学的名额,还有一部分被推荐给了皇帝。

  剪裁仪式是太子去的,太子代替皇帝,本身就暗含了朝廷支持铁路代替漕运的意思。

  当然漕运也不会取消,两头并重。

  此言倒是让在场的漕运官员神色好了不少,他们最担心的还不是漕运被替代,失去手中的权力吗?

  毕竟他们这样的人,哪怕手中只有一点权力,也能在规则范围内将这点权力玩出花。

  铁路顺畅通行了两日,圣驾也准备启程了,这次不是一车全塞下,而是分散离开。

  一些用不上的行李和多出来的太监宫女会提前出发,然后是御辇马车这类拆解后搬上车。

  之后每日都有几班车开往北京,每次都带走点人和东西,谁也不知道皇帝和太子是何时离开。

  宝音是夜间被抬上火车,上车时就看见皇帝已经安稳坐在车上翻看电报。

  她无语,[用得了这么偷感十足的跑路吗?]

  皇帝已经换了一张,随口道:“行程被泄露出去了,只能提前出发了。”

  好吧,她也不是不能理解,安全更重要。

  “太子不会也在这班车上吧?”

  她记得两江总督府的那几个小美女都还在那,没有要走的迹象。

  皇帝放下了手中的电报,“不,他坐下一班车。”

  说完若有所思,“有人来报,黄宗羲在三月就跑来了江宁,一直躲在浦口,火车通行后坐了第一班车去了京城。”

  宝音意外,“应该是偷偷去,他这样有名望的人想要光明正大过去,怕是你都得出面迎接。”

  “我只是在思考他进京的意思,按照他本人的想法绝对不可能为我效劳。”

  不然连修明史都推脱了,只派了儿子和弟子,还自带干粮那种,一副跟朝廷撇清关系的架势。

  皇帝这是大度不在意,要是换成雍正瞧瞧,直接给你穿小鞋,连祖坟都给你撅了。

  宝音伸手拿过了那张电报,上面就一行字,她想了想道:“京城那边能吸引他的事情不多,会不会为大学而来?”

  怎么想,这类教育大家也只会被教育所吸引。

  皇帝突然露出了微笑,“我以为头一个冒头的会是孔家,没想到连黄宗羲都被引出来了。”

  孔家?

  宝音很不屑想,[那个投降世家吗?]

  来江南前就有人表请皇帝登泰山祭孔庙。

  泰山那神格都被拉下来了,谁愿意去?

  至于祭孔庙,被宝音给拦住了。

  祭祀孔圣人没问题,只是不能祭祀孔家的圣人,孔圣人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圣人,山东孔家有多远滚多远。

  这次皇家科技大学成立,本来以为孔家会站出来,没想到屁都没放一个。

  宝音更加不屑了,不过是一群软骨头。

  学派之争,本来以为是你死我活,孔家为儒家门面应该带头抵抗才对。

  结果表现出来的却是你惹到我算是踢到软柿子了,真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孔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牌匾。”

  皇帝将话题又转移到黄宗羲身上,“既然人到了京城,就安排人会会他。”

  宝音来了精神,“我来吧。”

  [我对这个人可是很好奇,活着的大儒,说什么也要见识一下。]

  大儒,后世可没有的稀罕物种,听说只有走出了自己的道,才能被称为大儒。

  说实话,她也想跟对方讨论一下,对方坚持的理论是不是君主立宪制,若不是,在他那里,君主不过问,又该如何管理国家,总不能学宋朝那套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还是说他那套理论已经进化到只保留士大夫,将皇帝给踢出局了?

  火车启动,宝音因心里有了念想巴不得火车跑快点。

  三天后火车顺利抵达京城,一众人下车,提前得到消息的九门提督已经将车站清场。

  这次南巡算是圆满结束,来时行程匆忙,回时只用了三天、不确切是两天一夜,一路摇摇晃晃,却没有颠簸。

  显然皇帝对这次体验不错。

  一回宫就召集王公大臣和六部官员筹备着将铁路修满整个帝国。

  “下一条就外蒙古,横纵两条,将外蒙内蒙全部串联起来!”

第277章

  在圣驾回归前几日, 一对看着普普通通的“父子”从东门外的车站下车进入了京城。

  拿的是江宁府的路引,来意是跑商。

  这样的人在近日并不出众,除了这对父子年龄实在有点大以外, 毕竟也没有哪个五十左右的儿子扶着年迈老父亲大老远进京跑商。

  江宁通往京城的车站未开通前,沿途多地的商人都暂缓了进京行程,都指望着乘坐火车进京。

  有些还提前准备了比较娇贵的货物, 就为了进京城赚上那么一笔。

  京城富贵人多,又极喜好稀罕之物,这些人都等着抢头茬。

  火车通行的第二天, 各地车站正式向外放票, 还闹出了超发票的笑话,最后这超发的部分只能改成站票挤上了车。

  当然有钱人提前买了卧铺, 虽然狭小空间要挤上五六个人, 但好歹有个能躺着的地方, 比坐着站着硬熬好多了。

  黄宗羲和弟子开头是错估了大活儿对火车的热情, 根本没买到票, 别说隔天的,火车票都卖到半个月后了, 谁能想到江宁这般热闹就是一堆人等着火车开通。

  后来还是他弟子去找了人才弄来两张卧铺, 怎么挤上火车黄宗羲都不敢回想了, 他从来没有觉得江南人多, 这回是体验到了。

  拿着路引二人就这么进了京城, 本来是准备入住会馆,结果到了那一块,两人就被一座占地规模极大的会馆给惊住了。

  来来往往的客商都往哪里进,黄宗羲二话不说跟着走,被他弟子给拦住。

  “等等老师, 我先问一下这是何处?”

  黄宗羲纳闷,“这还用问吗?”

  他指着房顶那块醒目招牌,“不是写着北京会馆四个大字?”

  弟子瞠目结舌,“这里是会馆?”

  要说是哪个西洋教堂他也信啊,实在是太高了,比城墙还要高。

  他很纳闷,“会馆能建这么高吗?都超规格了。”

  会馆前面是大块水泥平地,左右两边都有石灰画的标记线,左边线内停放着不少自行车,右边是牛马车,前方还有临时站台。

  这时来了一辆马车,车卸下,马被拉着绕到后面巷子里。

  弟子回过神来,就见自家老师已经走远了,他赶紧追了上去。

  两人走进红木双开门内,里面大厅非常宽阔,沿着墙壁摆放着不少座椅,有三三两两客商汇聚在一起谈话。

  靠近楼梯口是一个非常长的柜台。

  柜台后站着三男三女,长相都很清秀,穿着差不多样式的衣服,见人就露出微笑。

  华夏人讲究含蓄,讲究笑不露齿,偏偏这几人反其道而行,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明明很不合礼仪,却意外地让人心情舒畅。

  黄宗羲站在大厅中观望,墙壁上挂着不少卷轴,他指示弟子安排住处,自己拿着拐杖走到墙壁旁看了起来。

  墙壁上挂着的卷轴并不是什么古董,也不是名家之作,笔画只能说上等,不算能流芳后世的那种。

  前面每个卷轴是挨个介绍京城可玩的景点,中间是几个当地上了美食排行榜的吃食店,后面是路线图,比如赏景该怎么走乘坐哪里车,沿途经过哪些景点。

  做生意要找哪个商会,怎么跟银行打交道,连去哪里找中间人都明确指示了。

  最后一个就比较隐晦了,就是写了某些王公大臣住在哪些胡同,有哪些公认爱好。

  黄宗羲看得是一愣一愣,这时他弟子拿着一块牌子走过来。

  “老师,没有单独客间了,只有双床房,在三楼。”

  黄宗羲接过牌子看了一眼,木头牌子上面浮雕了数字,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一起,下面拴着一把黄铜钥匙。

  “先去安置。”

  他没有嫌弃,早年进京可没有现在条件好,说实话几十年未来京城,这临到头来一趟才发现变化太大了。

  像他年轻那会儿,哪里会想到世间有火车,能拉着人呼啦啦从南到北,不需要人长途跋涉就能将人拉到千里之外。

  也想不到不需要铺青石板,就能让地面变得很平整,下雨也不用担心鞋会湿,甩不尽的泥巴。

  变化太大了,让他都生出了不真实感,这要是他的大明该有多好?

  ***

  “哦?在北京会馆?”

  眼皮子底下想要找到黄宗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怕他伪装再好,那也是个七旬老人,就按照这几天进京的人来排查,六旬以上的人报上来很快锁定身份。

  不过宝音没有急着见人,只要确定人在掌控之中,相见能随时见,就先让人感受一下京城的变化。

  “派人送一份请柬,皇家科技大学旁听的请柬。”

  ***

  北京会馆的房间不算大,只有一个小小的洗漱间和一个卧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4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3/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