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着手将小学数学、生物整理出来,就看见书房外宫女神色张皇走进来。
“主子,太子殿下前来拜访。”
宫女停顿了一下,补充了一句,“太子殿下看着很生气。”
宝音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眉头道:“请太子进来。”
她可太知道太子的来意了,不就是她前脚帮了大阿哥吗?
皇帝的这两个宝贝儿子就应该生在后世做独生子,而不是跟现在一样,见天儿斗鸡眼似的。
没一会儿穿着明黄色衣服的太子脚步匆匆从外面走进来,鞋上还带着一点积雪。
宝音看了看外面,又下起了雪。
北方就是这样下起雪来没完没了,不像是南方下一两天雪,两三天后天晴了雪没了,整地下雪就跟做梦一样,要是连续下个五六天,那就不得了成雪灾了。
在北方生活久了,下雪都成寻常事了。
见太子瞪着眼睛不说话,宝音笑呵呵问,“这大冷天的,太子来养心殿是有什么重要事吗?”
太子面上犹豫不决,片刻后果断问,“你为何帮老大?”
“你之前不是说……”
他面色有点红,吞吞吐吐道:“不是说,我才是你的大宝贝吗?”
宝音觉得好笑,也没见她之前被禁足他帮她说一句好话,这会儿只帮了老大一下就跑来算账了?
[他这两个儿子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再一想两孩子生活环境又觉得没毛病,皇子,周围都捧着,自幼就养成了这性子,怕是还没意识到她之前的不对劲。
又或许在他们看来,后宫嫔妃犯错,被禁足乃常事。
可惜她心里有了疙瘩。
像是抓到了依仗,他理直气壮问,“你不应该帮我吗?为什么要帮老大?”
宝音整理了一下桌面,歪着头好奇地问了一下,“我帮老大什么了?”
[两人才十来岁,都没涉足权力中心,哪怕之前办过差,都是陪跑,按理来说应该没有深仇大恨才对,顶多是兄弟之间的摩擦,现在看着不大像啊?]
[都闹这个地步了吗?]
“不是你帮他平了回子的事?”
他愤愤不平道:“因为这事汗阿玛本来还很生气,你帮老大平了这事,结果汗阿玛还当众夸奖了老大!”
想到早朝时发生的事,他心里就很不舒服,不然也不会这会儿就跑来找他问个明白。
宝音颔首,“是这个事呀。”
她语气随意道:“大阿哥修建府邸,是我允许他亲自盯着,迁走了周围的回民又不是多大的事,本来是明年暖和时候才准备办,没想到消息泄露了出去,他也说了再如何也不会大冬日强行拆了回民的房子让他们无家可归。”
说着顿了一下,反问道:“多大点事值得你跑来问我,你们都是皇上的儿子,求我帮忙,我当然是能帮就帮。”
说着语带怀疑,“难道你认为我不应该帮吗?”
太子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当然是这么想的,她跟他才是一国的,帮老大就是背叛了他!
这话不能说出来,哪怕心里是这样想,太子也知道这话说出来会惹皇帝不高兴,会训斥他没有手足之情。
他撇过头去,“我没这样想。”
目光看向了门外,正巧看到皇帝就站在门口,他吓了一跳。
皇帝推开玻璃门走了进来,太子慌了一下,跪下行礼,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皇帝冲他点点头,“方才见你往外跑,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
他微笑着瞅瞅两人,“都说了什么,也说给朕听听?”
宝音心里翻了白眼。
[不是都从头听到尾了吗?]
太子支支吾吾半晌后道:“儿臣多日未来给贵妃请安,今日趁着雪不大,特地走一趟。”
皇帝没有追问,太子和老大的争宠他又岂能不知,拿掉两人背后的明珠和索额图不就是想将这争斗只限制在宫内,不往朝政扩散吗?
他对党争很警惕,明朝很大程度是亡于党争。
“你也别急着走,正好有事要交代你。”
说着他看了宝音一眼,宝音原本以为他是想让她避开,没想到皇帝却轻轻摇头。
太子也顾不得大阿哥那桩事了,连忙挺直了腰板,监国权力是老大那盖破房子的权力能比的吗?
皇帝缓缓道:“明年开春,朕预备御驾亲征,征讨准噶尔部,留你在京城监国,监国时若是遇见难题你可以去请教太皇太后,至于粮草就交给贵妃来操持。”
太子满头问号,皇帝出征目前还是个秘密,知道的人不多。
“征讨准噶尔部?”
皇帝点头,将准噶尔部目前的情况说了。
“准噶尔部之前趁着三藩之乱强行占领了西藏、新疆、蒙古多地领土,现在又得到了罗刹人背后支持,朕要趁着准噶尔部势未起,提前消灭。”
这么说吧,准噶尔部就相当于以前的蒙古族,也打算走成吉思汗的道路,对于已经入主中原的满人来说无疑是心腹大患。
满人自己就是马上打天下,如何不警惕草原新生的势力?
草原上只遵守一个法则就是强者为尊,不打服了,草原永远不会稳定下来。
太子明白了这次出征是势在必行,唯一疑惑的就是为何将筹集粮草一事交给贵妃,要知道以前都是户部去办的。
一旁的宝音没有开口,她也是头一次知道皇帝的打算。
要她帮着筹集粮草,这是盯上她的粮仓了?
是,没错,她是能调动船只和铁路,快速从南边运粮进京,甚至还能从海外进口,粮食运输方面是要比依赖漕运的户部要好,可不代表她就答应了她将粮食都白白让给他。
太子乖巧听着皇帝的嘱咐,能不能办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了。
承诺皇帝出征时会看好家的太子带着雀跃神色走了,留下的两人陷入僵持。
宝音收拾桌面上的纸张,甩得哗啦啦响。
皇帝回过神来道:“后续粮草户部怕是无法持续供应,需要你多操心。”
“准噶尔部拿下来的土地,可以交给你来经营。”
有宫女送来了热茶,他端起来喝了一口,等人都退下后才道:“粮草我不白拿你,一半用债券资金来偿还,一半用土地来抵。”
第206章
宝音低笑一声, 他这生意做得还真是挺划算。
这打准噶尔部所占的领土,最后说不定得被哪个蒙古部族占去,分给她跟别的部落占去有区别吗?
也不能说没有, 别人只是拿来放牧,她拿来肯定不能这么浪费了,得开发, 投入大笔资金最后肉不还是烂在锅里?
皇帝听着那嘈杂的心声,脸色很是无奈。
“你又把我往坏处想。”
他握住她的手,包裹在掌心中, 身处在温暖室内, 她的手暖呼呼的,反而是他因为才从外面进来, 显得分外冰凉。
“我们说说话。”
他挪动椅子坐近了一些。
“我打算从江南迁一部分人出关, 开发蒙古, 正如你先前说的那样, 草原想要稳定下来, 得改变习性,让其稳定下来。”
“这土地打下来, 定然要分给原本被准噶尔部抢占土地的部落, 你说得也对, 没道理这打战抢回来的地盘白给这些人。”
宝音也就是嘀咕了一句, 实际上真能从草原得到大片土地, 对于她来说决定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
“朝廷派官员过去管理?还是提拔当地人自治?”
“自治?”
皇帝默念这两个字,实际上少数民族管理对于朝廷来说一直是个难题,西藏名义上归大清实际上是各土司自治,准噶尔部也只是打服了这些人,让这些土司认他做老大。
蒙古现在也是这情况, 各部有首领管理,皇帝也只是名义上的可汗,时不时还要展现手段震慑。
一旦朝廷势弱,可以想象草原必生异心。
他念完这个字,不由点头,叹口气道:“可不就是自治。”
宝音已经将纸都收拾起来,见他叹气,思索了一下反应过来了。
“我说的自治跟你说的不一样,哦,对了,现在还没有改土归流是不是?”
“改土归流?”他像是触电一般,嗅到了什么。
“详细来说说。”
宝音重新坐下,端起了热茶喝了一口,“后期老四的政策,改土归流,取消土司制度,跟其他地区一样派遣流官管理,不过我们那会儿是有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是有一部分是流官,也会提拔基层是选少数民族,拉拢低层,废除土司制。”
皇帝听明白了,眨眨眼,若说江南是汉人的聚集地,那么西南滇、黔、桂、川、湘、鄂都是土司制,土司管理地方土著,再跟朝廷交流。
“拿走土司的权力,提拔下面的土著?”
宝音咬着杯沿点头,“土司说到底是奴隶制,跟八旗的包衣制有什么区别?都是欺压底层人而已。”
他面色变得很不好,“八旗制度可是为我大清建立创建了汗马功劳!”
[那也不能否认八旗制度就是奴隶制,秦始皇都废除奴隶制了,你觉得历史倒退是好事?]
[谁愿意天生做奴才?]
宝音对现在的等级制度是万分厌恶,皇帝站在金字塔,下面是八旗贵族,然后是普通旗人,再是包衣,最后才是汉人。
人分个三六九等,无处不在的等级制度,让这片土地变成一潭死水。
“我不和你吵。”他放下杯子,又回归了之前话题。
“粮草的问题我不能指望户部,战机瞬间即逝,我原本是打算让商人带着跟在后面,顺势打扫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