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269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船舷边上张了一张网,偶尔有鱼跳入网里,将小炉子拿出来,张清理好鱼就在船上烤了起来,几条鱼就是他和父亲的晚餐。

  “爹,啥时候才能碰到洋人?”在海上漂泊一日后,张大牛忍不住问。

  张大牛的爹将船帆放下来,道:“快了,休息一晚上差不多就到了。”

  海上的日子就是这么枯燥乏味,吃了烤鱼,喝了清水,父子两人收拾了一下就和衣睡了。

  半夜时张大牛是被火炮声音给惊醒,他翻身就看见前方船队左翼出现了炮火。

  “爹!打起来了!”

  张老爹也被这句话给惊得一个鲤鱼翻身,才发现附近的船上都发出了动静。

  大家默不吱声,将船锚捞起来,划着船往右边跑远离战场。

  最后一大堆船聚集在一个偏僻角落,盯着远处的战斗等待一个结果。

  张大牛看了一会儿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往船板上一躺不知不觉睡过去。

  等再次行来已经天亮,阳光很刺眼,他看见自己爹兴奋地调整船帆让船往战场方向驶去。

  “爹,昨晚上什么情况?”

  张老爹一脸兴奋道:“当然是咱们胜了,前面的战场已经打捞过,船队都开走了,现在轮到我们过去了。”

  张大牛一听也跟着兴奋起来,船队看不上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东西,比如海盗的衣服鞋子等等,运气好还能拾到一点好东西。

  一百来艘渔船分散在海边,看到有尸体浮上来就兴奋地惊呼一声,尸体捞上来扒干净,若是遇见活的那就更好了,绑好了回头送上岸还能卖一次。

  等到了南洋,跟过来的渔船更多了,像是猛兽身后跟着的秃鹫一样,捡着猛兽落下的碎肉吃得嘴边流油。

  很快南洋这边不自量力企图拦截船队的人都吓得望风而逃。

  靖远号这边没有直接去新加坡而是在南洋大摇大摆巡视了一圈,遇见海盗剿了,遇见洋人的船当作海盗剿了,很快船停靠在巴达维亚港口。

  巴达维亚在新加坡南方,这里远没有马六甲那边的港口好,因为荷兰人将这里设定为港口,南洋的船只才不得不在这里交易。

  想要推翻荷兰人的统治就得将荷兰人从巴达维亚港赶走。

  实际上这会儿“海上马车”已经不复两百年的荣耀,西方大英的东印度公司正在蓬勃发展,只要打败荷兰人很快就能占据东亚这块肥美的地盘。

  可惜原来既定历史被人横插一脚,历史跟着拐了一道弯。

  不提巴达维亚的交战,新加坡的危机解除,林子清开始大幅度操练防卫队。

  同时派人翻山去马来岛,寻找一个渠道引水入新。

  修地球这项工作对于生活在华夏的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深刻在基因中,现在有了炸药想开辟一条水道也变得容易起来。

  林子清送走一群斗志昂扬找勘路队,然后开始迎接在海边休整的船队。

  张大牛等人的渔船靠岸,然后就听岸边不断有人喊:“油煎土豆块,两文一份!”

  张大牛吸了吸鼻子,顿时口水直流,在海上吃了好几天的海鱼,他都快吃吐了。

  “爹!”张大牛满眼期待看向张老爹。

  张老爹瞄了一眼,从褡裢里取出了几枚铜钱递过去。

  张大牛一脸高兴,三两小跳到岸上去买那铁板煎土豆了。

  煎得四面焦黄的土豆撒了点盐粒非常香,一份有十多块,两分钱买来可以说非常划算。

  新加坡土豆丰产,已经成为常吃的食物,迁徙过来的人吃了大半年土豆都快吃土了,好在田里已经种上了其他农作物,等水引入过来,他们这边就能自己种稻米了。

  岸边这样卖土豆的摊子有十多个,面对的客户基本上是海上过来的。

  因为价格不贵,上百号人将这十几个摊子给围满了。

  张大牛端着陶碗席地而坐,拿着上签子戳着土豆块吹了吹,才入口他就满眼感动。

  张老爹也端着一碗坐在他旁边,父子俩埋头吃起来,很快又有买水的车过来卖水。

  “大碗茶,一文钱一碗!”

  张大牛想起自家船上还有半罐子水便没有理会。

  他们这样在海上讨生活的会用封起来的陶罐装水。

  海上淡水很珍贵,也没人舍得浪费。

  吃完喝足,父子俩一人看着船一人去岸上将船上的东西给卖掉,头一个卖掉的就是那奄奄一息的海盗。

  海盗红头发,是个洋人,看着还年少,不过此时昏迷不醒看着有些可怜模样。

  张家父子可是半点也没有怜悯之心,天知道他们发现这个洋人时有多高兴,活着的海盗岸上也是收的,听说新加坡这边港口跟广州港口区别不大,一过来还真是,这里也有那洋行铺子。

  张老爹揣着十来张纸钞高兴地回来对儿子道:“赚大了,这边一个洋人能卖二两银子!”

  张大牛懊恼道:“广州那边能出三两!”

  张老爹给了儿子一下,“能赚到就不错了,带去广州说不定半路上就死了!”

  死人可是一文不值。

  这样一说,张大牛也想开了。

  处理掉船上的破烂,父子二人在港口转悠起来。

  “爹,这里在招工,一日给二十文呐!”张大牛惊喜地站在一处工地上开心道。

  不远处几个小孩有空就喊几声招工信息。

  张家父子不识字,张大牛看到这边的小孩都识字一脸羡慕。

  父子二人回去,跟同村的人商量了,然后大伙儿决定留下来挣点钱再回家过年。

  约莫五六天后,靖远号领着船队浩浩荡荡归来,停在港口神气极了。

  张家父子已经适应了干活的日子,虽然每日都吃土豆,吃得人快要吐了,好在能填饱。

  张家父子生活在香江,香江虽然是岛,但岛上是有淡水也能种植水稻,因为人少,靠近海饿不死日子也过得去。

  这土豆以前没吃过,这回可谓是吃够了,大概一辈子都不想吃了。

  靖远号靠岸没一天,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大批船只。

  岸边的人都很警戒,张家父子更是吓得躲了起来。

  但是很快发现没这个必要,岸上的人组织了防卫队警惕。

  船靠岸,才发现是南洋这边的商船。

  这些商船有洋人,也有南洋的人,还有大陆的商船。

  全都开开心心上岸。

  张家父子没两天就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开心了。

  “这个港口不收关税!”

  父子俩很开心,他们在香江,每次出海打鱼都要去衙门指定的地方交鱼税,不交就没法买盐,只能看着鱼臭了。

  要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收关税的地方,岂不是发财了?

  “爹,我想留下来。”张大牛哼唧哼唧道。

  张老爹没吱声,张大牛就知道自己爹不赞同。

  做了两个月,新加坡这边建设速度更快了,眼看马上要过年,父子俩去辞工,拿着工钱存入银行。

  这是他们这些在外打工人的一致做法。

  拿了银钱或钞票,若是掉海里说没就没了。

  只要存入银行,就能够回广州的银行取出来,就算中途遭遇了不幸,家人也能拿着户籍去查他们的存折将里面的钱取出来。

  刚开始也没人相信的,只是海上风险大,说不定什么时候遇见海浪就翻船了。

  有这么一个船商出海前将全部身家存入银行,这一出海很不幸没能回来。

  这位船商家眷怕银行赖掉丈夫的钱,找了个人多的时候去要钱。

  银行竟然一点都没有阻拦,核实船商死讯,衙门也开了证明后就爽快将商人存的钱归还给了商人家属。

  这事在报纸上报道了一个月,连在香江那个乡下地方都耳闻了。

  张家父子是不信那么大银行会吞掉自家那几两银子,直接拿着存折往回香江。

  来时人挺多,走的时候少了一半,有不少留在了新加坡,想要趁着过年多赚一点。

  还有人叮嘱同乡。

  “张叔,您回去跟我爹娘说,这里跟捡钱一样到处都能赚钱,让他们过完年后一起过来,等赚个一两年回家能起青砖大瓦房。”

  张老爹沉默听着,跟他一起出来闯荡的同乡一共有十来个人,都是划着渔船过来的,谁能想到回去就剩下两三艘船了?

  几艘船北上,路上还遇见了巡逻船队。

  张大牛有些羡慕地看着那些穿着帅气的巡逻队,回头对他爹道:“爹,我也想当兵!”

  张老爹不屑看着才十五出头的儿子,“别做梦了,谁会要你一豆芽菜?”

  张大牛被亲爹这么一埋汰了,心里起了逆反之心。

  要是给朝廷当兵肯定是当狗都不去,这可是新加坡自己组建的军队,看那船,再看那白色的军装蓝天碧海多帅气呀?

  回来的时候风向不对,比去时花的时间多了不少,等到香江已经是年二十九。

  张家所在的村在另一个小岛上,还需要开船过去。

  父子二人没急着回家而是先上了主岛。

  主岛跟大陆面对面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港口,港口上卸了不少沙石,或许是快过年的原因,人都散去了。

  张家父子和同村人先将船靠岸,再去找银行。

  银行就在港口,以前这里只有集市,岛上交易的地方,后来变成了港口,物资变得丰富起来。

  因为许多稀罕物件只接受纸钞交易,短短时间内岛上岛民已经习惯了用纸钞交易。

  父子高兴了换了纸钞还有一千铜钱。

  然后拿着钱去了旁边的商场买起来,猪肉要买,对联要买,还有蜡烛、香油、豆油、豆腐等等,忙碌了一年也就指望过个好年。

  张大牛提着二斤肉和一只咸鸡,其他东西都在张老爹的篮子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2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9/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