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接下来看到的一幕让他整个人都傻了,只见天空中又出现了一道闪电。
这次闪电没有很快消失,而是掉落下来直冲着钟楼上方的尖尖而去。
雷电打在钟楼尖上,钟楼四角垂下来的铁链跟着亮起来,然后如同四道带着电闪的游龙没入大地。
电光没了后,耳边再次响起雷鸣声。
他揉了揉眼睛,很不敢置信方才看到的那一幕。
可是那一幕太惊人了,电闪直接照亮了半边天。
紧跟着他听见楼里惊叫声音,显然不是他的错觉,看到那一幕的不只有他。
暴雨下来,就好像天破了个洞,外面亮了一点,罗起信站在窗前隔着玻璃看着外面的大雨久久无法回神。
这场雨下了一天一夜,他们这边还好,东城因为修渠速度过慢积水有脚深,他们这边的水渠早几日完工,水都顺着水渠流到了外面。
隔天天放晴,他出门去觅食,远远看到钟楼多了一群和尚站着念经,还有不少人围观。
本来时时有人过来瞻仰的钟楼也被人避之不及。
罗起信好心情很重,但是再重也不能填饱肚子,特别是连吃两天罐头以后。
填饱了肚子,他才慢悠悠往钟楼那边走过去。
“大师说钟楼被劈,是有妖孽在此渡劫,真的假的?”
“啊,捉妖不是道士的活吗?”
“和尚也管吧,不是说和尚最喜欢多管闲事吗?那美丽的白娘娘只是想相夫教子,还被法海多管闲事关进了雷峰塔……”
罗起信听出来了,最近白娘子戏曲很流行。
连说书先生都在蹭这股热潮。
“张兄,你是余杭过来,西湖边是不是真有一座雷峰塔?”
“……是。只是塔身毁了不少。”
“那里面是不是真压了一条白蟒?”
“……这个在下就不知了。”
罗起信在旁边听着觉得有趣,也知道京城何时刮起的风,千年等一回的白娘子成为京城百姓闲话里最常提起的话题。
连商家也跟着凑热闹,卖起了画册、花牌还有雷峰塔同款的迷你小塔。
因为端午节快到了,今年的雄黄酒成为热销款,本来京城的百姓是喜欢用绿豆汤代替雄黄酒,知道南方的习俗后,也准备改用雄黄酒。
百货楼上货了玻璃瓶装的雄黄酒,巴掌大一小瓶,瓶身浮雕了后做了珐琅,都是白娘子戏曲里出彩的一幕,一套十瓶,瓶瓶图案不同,小小一瓶酒就要十两银子,谁看了都得说一声好酒。
毕竟只宰有钱人。
念经已经到了尾声,敲木鱼的声音停止,这群和尚有序离开。
真是来得莫名其妙,走得也莫名其妙。
“听到没有,昨日小报悬赏一万两要求找出雷电击中钟楼的原因?找出雷电出现原理。根据原理复刻出电。”
罗起信跟着人群离开,没想到听到了这么个消息。
“真的假的?哎呀,错过了,错过了,昨日忙着找住所,没来得及看小报。”
“郑兄,你那住处也淹了?”
“别提了,有一户人家嫌弃挖他家门口会影响他家风水,硬是不肯让挖,就他一家耽误了进度,最后闹到衙门那里才勉强解决,谁能想这刚入仲夏,这雨就下来了。我们那条胡同的人都快把那户人家骂死了,你说早让挖不就完事了!”
罗起信是知道京城的几条大道是朝廷出钱修,胡同里的就需要住户自己掏钱,当然也可以每家出点钱将胡同挖一条水渠通到外面大街上。
宝音面前放了一堆报纸,她看着乐呵,一份悬赏下去,果然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先出来的是佛教,她也是这会儿才发现京城的和尚们发行了报纸,只是很小众,销售对象是自家寺庙信徒,上面登录的是佛家偈语,有当世真佛亲自上场讲解佛法。
[这就是呵护两年诞生的果实,果然报纸多了起来,这样才对嘛,独花不成春,百花盛放才是道理。]
佛家发行的报纸在报纸上围绕佛法讲述了这次电击钟楼原因。
宝音看了半天,甚是奇怪。
[字都认识,怎么组合在一起就看不懂了呢?]
她翻出了国子监发行的报纸,上面不少大儒严厉批判,说钟楼坏了风水,又从高度到位置再到外来之物都批判了一顿,最后话语转了一道,要是将那逾制的铁棍子拿掉肯定不会挨雷劈。
宝音想笑。
[也不傻吗?知道下雨天站在高处会被雷劈。]
她翻出自家的世界新闻报。
新闻报上用了最大版块登录了这次悬赏,以及当下进度,还罗列了哪些人报名,其中格物学院的学子声称已经找到了雷电击打钟楼的原因。
[因为钟楼是京城最高,钟楼上的铁棍是引雷装置,将雷电从天上引下来,避免出现雷击而造成的火灾……]
宝音点头,她可没有提前说出答案,花一万两悬赏是想推进科学。
然而看到下面她就失望了,格物学院的学生只学会了原理,并没有引到电力上。
她沉思着,要不要给这群学生一个启发。
皇帝在一旁批阅奏折,他也对于雷电产生原因很好奇。
然后就听见她突然喊人要了吸铁石和铜丝。
“再取一些棉线来。”
这些在宫里都是常备之物,找来倒是不麻烦。
皇帝在一旁批阅奏折,似是没在意,实际上已经心不在焉。
看到盛京大将军愤愤不平告状,说贵妃生父纳兰佟桂在奉天府大肆圈地,还种了大量草料,这是惊扰龙脉之举。
皇帝漫不经心在上面回复:“知道了,些许小事无需再报。”
这件事盛京那边已经不是头一回告状了,要不是皇帝知道种植的是玉米,玉米秆子又拿去青贮做了马吃的饲料,他也不会这般放众。
去年冬日盛京的马场购置了一批,喂得十多匹马膘肥体壮,春后一检查各个都很健康强壮。
要知道往年冬日马吃的都是干草,虽然有豆子,可也不能放开了吃。
纳兰佟桂被赶回了盛京,好歹是贵妃生父,不能给高官厚禄,还不允许人家做草料生意?
他也知道纳兰佟桂占那么多地干嘛,户部可是跟他订了不少过冬草料,这事到底是方便朝廷。
皇帝又翻看下面的折子,松花江三月出现了凌灾,撞毁了三座桥,将爱珲城外兵屯给淹了。
皇帝生气,这都五月了才报上来。
他在折子上询问了最近情况,又提到会多拨粮草,关键是要警惕占领雅克萨的罗刹人。
梁九功很快将宝音要的东西取来,磁石宫里有属于贡品,铜线就更不用说了,就是棉线有些麻烦,从乾清宫的宫女那里要了一团过来。
宝音拿到手,对于吸铁石是长条形状的很不满意,“让人准备一个跟镯子一样圆的,中间要一个铜钱大的圆孔。”
梁九功赶紧去办了。
等吃完了午饭,梁九功才回来,“养心殿的匠人帮着磨了,还凿了一个圆孔,您看行吗?”
他托着一个托盘。
宝音取了过来,虽然没有后世的平整,也足够用了。
她将两块磁铁放在一起,排斥后点头。
“可以。”
[到了学习磁力的时候了。]
她比画了一下磁石圈口大小,然后找出一个玻璃杯在上面缠绕线圈,缠绕了十多圈后剪断。
然后将线圈用棉线捆紧,四个方向都捆了一次,再放入两个磁石中间,让两个磁石隔着铜线圈吸紧。
梁九功就站在一旁看着,虽然不知道贵妃这是在做什么,总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皇帝放下手里的笔起身活动身体,就这么不知不觉走到了宝音身后。
[后面怎么来着?]
她翻看了一下科普视频,才剪断两根铜丝将在两块磁石上下个缠绕一圈,两边铜线并没有碰到一起,最后又要来了胶,将铜线粘在了上方的磁石上。
再两根铜线对齐剪断。
另一头的铜线跟之前的线圈两头拧在一起。
宝音看向梁九功:“把蜡烛拿过来,顺便点上。”
梁九功闻言去取灯台,宝音将一截棉线放在火上烧。
然而棉线很快被燃烧干净,没有如她想象那样碳化。
“主子,您想要什么可以跟奴才说。”梁九功见她不断烧棉线,吓得不行,要知道太和殿就是被几个太监没看住烧掉的。
宝音不再逼迫自己了。
“我要碳化的棉线。”
梁九功松了口气,“不如奴才拿到外面去。”
宝音点头,没多久就看着他进来,那一团线都烧糊掉了。
她拍了自己脑袋一下,也是傻,多烧一点再吹灭火闷烧不就炭化了。
梁九功小心地送上来,就怕捏碎了。
宝音挑选了一截有点黑,又还带着韧性的线,然后将磁石上的两根铜丝头连接炭线两端,碳线猛然亮了一下,然后断成了两半。
皇帝和梁九功被那猛烈的光刺了一下。
梁九功更是吓得连连后退。
皇帝倒是还能维持镇定。
[成了!]
[接下来就是做灯泡,棉线还不行,得用竹炭纤维……]
宝音沉思看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