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菜市口那个大钟楼总算是完工了,外形也修改了一番,刷上石膏画上图案,外面再刷几遍桐油,一个活灵活现的瓷瓶建筑就出现在街边。
前面虽然有胡同挡住,可这钟楼实在是太高了,站在街边就能看到。
住在附近的住户稀罕了好几日,每日都要出来看钟楼几次,看那转动的指针,听那和关帝庙相呼应的钟声。
张吉午骑着驴特意过来看看,顺天府在安定门那,跟这边隔着一个皇城,跑过来费的时间是不少。
他看着那钟楼,心里有些酸,有了这钟楼,南城的人看时间倒是方便了,怎么不在内城建一个?
西洋钟虽然流入中国,可也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享受得起。
一个钟少则上千两银子谁用得起?更不要说这玩意坏了还没地方修。
“大人,有人来传口谕,正四处寻您。”
一匹马停在张吉午身边,马上的人像是看到了救星,赶忙冲过来。
张吉午也顾不上酸了,他出来开钟楼是顺带,真正目的是考察正阳大街所有商铺门口修的那块地。
他去看过正阳大街庞大的下水道和商铺门口平整的地面,临走前听路人说菜市口这边修了个新鲜东西,顺道拐过来看一眼。
这会儿听有人传圣谕,也顾不上心里的酸意了,赶忙骑着骡子往内城跑。
半个时辰后,他在顺天府衙门前下驴子往衙门跑。
宣旨的是御前侍卫,念完圣旨,张吉午和气留对方在顺天府用膳,被婉拒后,亲自将人送出衙门。
等人离开,他面色严肃起来,“皇上怎么传了这样一个口谕?”
让他彻查顺天府治下十年间成婚男女和所生子嗣。
无论生死都要记录造册,子嗣有残疾者也要记录。
关键是要标注出三代以内有亲上加亲的男女。
这个任务在张吉午看来下达得莫名其妙。
八月二十五日,宝音收到了一份快马加鞭送来的草稿。
只是翻了翻她就很惊喜发现里面有力学和机械相关的内容。
皇帝手里还有这样的书?
“这是哪位能人的著作?”
她越看越欢喜,问送草稿的人。
“是南怀仁大人写的书。”
宝音被这话提醒了,南怀仁可是写了不少书。
“武英殿可有刊印南大人的书?”
马必应殷勤回复,“奴婢这就去问。”
宝音点头,见他往外走,叮嘱了一句,“跟耶稣教有关的书不要。”
两个小时后,马必应抱着几本书回来。
“主子,这几本是跟天文有关,还有算学书。”
他带着夸张的语气赞叹道:“武英殿知道您要南大人的书可是很惊讶,能看懂南大人书的人可不多。”
宝音翻起了书,跟天文有关的放到一旁,只找出几何、力学跟机械有关的内容。
“这些送出宫去重新刊印,作为各学院必学科目。”
“!”
这些书有多难,他可是听那管书的太监说了好些遍。
马必应同情了那些学子们几秒,便打算下值后亲自跑一趟。
当然他绝对没有看热闹的意思。
翌日,吃早饭时宝音听到了一个消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已经从热河行宫启程回京。
她惊讶两人回来得这么早,很快又意识到人家才是真正去避暑,这夏天过了,不回来难道跟皇帝一起奔波西巡吗?
她受不了舟车劳顿的苦,太皇太后那么大年纪就能受得住吗?
钮祜禄贵妃又派人来了,这回是商议恭迎太皇太后仪驾的事。
宝音亲自跑永寿宫一趟。
钮祜禄贵妃挺着大肚子迎接,宝音看得胆颤。
待入座后,钮祜禄贵妃浅笑着道:“我这边收到信太皇太后那边已经启程四天,算一算快到京城了,时间紧促,妹妹这边是不是该提前动起来传达后宫迎驾之事,免得到时忙里出乱。”
宝音点头,“贵妃说得对。”
别到时连人都凑不齐。
钮祜禄贵妃作为宫里的老人跟宝音讲起了接驾的程序。
什么位份站在什么位置,仪驾到哪个门她们该行礼都有讲究。
宝音就差没问要不要先彩排了。
正说着,永寿宫的宫女匆匆从门外走进来。
“主子,翊坤宫那边传话,说宜妃主子发动了!”
翊坤宫就在永寿宫后面,消息传得倒是很快,这要是传去延禧宫怕是得一个小时后了。
宝音忙起身,见钮祜禄贵妃脸发白,便拦住了她。
“你还怀着孕,要是冲撞到哪儿就不太了,还是不要过去了,我去盯着。”
钮祜禄贵妃道了谢,目送她离开。
宝音被抬着去了后面的翊坤宫,她来得是快,却没有原本就住在翊坤宫郭络罗布音珠快。
布音珠挺着个肚子站在殿外,看见一盆盆端进去的热水,她脸色有些发白。
她似是没料到宝音来得这般快,忙行了个礼。
宝音皱了下眉,“你怀着孕,要不回房去,这边有我看着。”
布音珠显然不放心生产的妹妹,诺诺道了谢,然后说她想留下。
布音珠的性子跟她长相截然不同,人非常艳丽,性子却很柔弱,喜欢低着头。
宝音没再管她,人家关心妹妹,她再多说几句,怕是被人怀疑心怀叵测。
没一会儿长春宫的惠妃也来了,她见到宝音丝毫不意外,像是早知道她在这里,笑眯眯地打了一声招呼。
宝音解释了一句,“我在永寿宫跟钮祜禄贵妃商量恭迎太皇太后仪驾一事,听到消息就过来了,贵妃那里没让她来,这边乱别冲撞了她的肚子。”
惠妃附和,“可不是,贵妃怀着皇嗣,若是出了差错可就不好了。”
随后她带着惊喜问,“太皇太后要回京了,可有说何时回宫?”
“贵妃那边收到信说是四日前出发,仪驾应该走不快,我们商议了先让后宫嫔妃准备,等礼部那边通知到了再去迎驾。”
惠妃笑眯眯道:“这样挺好,早点通知大家,也避免临时出乱。”
她又看向郭络罗氏,“宜妃妹妹是何时发动?可有请太医,接生嬷嬷怎么说?”
郭络罗氏:“发动不过一刻钟,用了饽饽,太医已经命人去请了,还未到,接生嬷嬷在里面还未出来。”
宝音又发现惠妃向自己看过来。
“既然是刚发动,那离生产还远呢,我们站在这里也不算回事,不如进殿内坐着?”
宝音点头,见后殿有人探头探脑,便道:“怀有身孕的就别让她们过来了,妃位以下的让安心待在屋里,别这时候添乱了,再去将荣妃请过来。”
惠妃笑道:“娘娘安排很妥当。”
她回头看了郭络罗氏一眼,“你也回屋去,宜妃这边有我们,别的不重要,肚子里的皇嗣才是最重要的。”
她最后一句意有所指。
宝音就见布音珠停下脚步,然后任由身边宫女搀扶着离开。
两人入座,立刻有人送来茶水。
宝音没听见里面传出声音有些奇怪,没多久出来了一位接生嬷嬷让人准备吃的。
惠妃叫住人询问了里面的情况。
“宜妃主子刚阵痛,奴婢做主要一些吃的,以免生的时候没力气。”
有过生产经验的惠妃自然理解,“准备一些面食,多加两个鸡蛋。”
宝音跟着补充一句,“准备一些猪肝汤放点红枣,产后补血。”
她没有生育经验,可她见识广博,当初还跟社团社员为学校的流浪猫接生过,为猫准备过月子餐。
惠妃看她眼神有些奇怪,“娘娘懂得可真多。”
她话音刚落,殿内又多了一个人。
“我是不是来晚了?”荣妃意外宝音来得比她还要快。
宝音将之前的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荣妃立马说,“太皇太后这么早回来,应该是念着宫里怀孕的这几位。”
这事惠妃也猜到了,她放下茶碗提醒荣妃一句。
“妹妹说话可要注意分寸。”
荣妃笑呵呵道:“我这是【直言不讳】,太皇太后关心皇嗣,是我等的荣幸才是,我们哪一个没受到太皇太后的照顾?”
宝音听出她话里的涩意,才想起来荣妃生了不少皇子,早年也是极得宠。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说话,一直等到夜幕降临也没见宜妃生下孩子。
荣妃撑不住了,“不如我们先散了,等快生了再过来。”
惠妃不赞同道:“还是得留个主子在这,没个主心骨奴才们会乱。”
荣妃打了个哈欠,“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我得回去看看三阿哥,他一个人在宫里我不放心。”
惠妃和荣妃是老搭档,老对手,自然知道她对三阿哥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