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忙活了大半天,最后竟然是内务府有人下的手。
张吉午早猜到了,他本来以为皇上很快会召见他,没想到等了两个时辰也没等到,只隐约听见南书房皇上骂人的声音。
宝音在听见皇贵妃请她过去一趟时愣了一下,她没有想到两个都这样了,皇贵妃还主动请她过去。
距离皇贵妃小产已经过去一个月,这一个月景仁宫不仅没有低调,反而更加高调起来。
皇贵妃的存在感很足,坐完小月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了宫权。
景仁宫的宫女还在安静等待她回复。
宝音最终还是起身去了景仁宫。
“给皇贵妃请安。”
“贵妃请起,看座。”
宝音坐下,看向上首。
佟佳氏面色还算不错,看起来并未因小产而受到什么影响。
“不知娘娘请我来是有何事?”
她没有见到佟佳氏身边那位惯用的嬷嬷,听说这位嬷嬷早前被皇上赶出了宫,也不知是因为什么事。
佟佳氏笑了笑,“倒没多大的事,就是内务府近来人心惶惶,听说出了不少差错,不是将给荣妃用的香料送给了宜妃,就是宫里的宫女份银忘了发。”
宝音微微皱眉,抬眼看她。
“本来这事也不该我过问,只是妹妹的阿玛是内务府大臣,掌管内务府,这得罪人的事做多了,这位置可是不稳呐。”
宝音听明白了,心里感叹那群人能量强大,都找皇贵妃出面说和了。
她笑了笑搪塞道:“我阿玛的差事我一向不怎么过问,不知道内务府出了什么事,竟然让这些奴才这般不上心,连宫里的差事都能出差错,看来是能力有限,强行留在宫里也不是什么好事,不如干脆赶出宫去。”
佟佳氏诧异,怎么回事?不是说这位贵妃对宫里奴才都挺好的吗?怎么能说这种话?
内务府在宫里办差的绝大部分都是太监,不像宫女三十岁就能出宫,太监入宫就是一辈子,年老了才会出宫,真要是现在赶出宫,那不就没了活路?
真要有活路也不会挨一刀进宫了。
佟佳氏皱眉,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了。
她其实不想掺和进这种事,无奈家里人收了人家银子,额涅特意进宫,若是不帮这个忙,传到皇上那边知晓家里收了钱,她面上也不好看。
本来想先劝叶赫那拉贵妃放手,没想到人家不接这茬。
宫里谁不知这位贵妃和内务府过手呢,都闹出火气来了,外面的宅子都给烧了,皇上还发了好大一通火。
现在就看接下来这位贵妃打算怎么做了。
佟佳氏见她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有些头疼了,又想起了延祺宫前些日子发生的事。
“听说原先安排在你宫里的那位官女子孩子掉了?”
宝音点头,“突然没了胎动,请示了皇上,太医开了下胎的药。”
佟佳氏意外,没想到这事表哥也知道,没法在这件事上使力,她只好干巴巴道:“那让她好好养身体。”
两人干坐了一会儿,宝音提出告辞,佟佳氏也迫不及待送客。
出了景仁宫,宝音回头看了一眼,她清楚地感觉到少了那位嬷嬷,这位皇贵妃状态都有些不同。
希望她能摆脱既定的命运。
……
“妞妞姐。”
张胜楠敲开了隔壁的门,冲着走过来的少女打招呼。
少女腼腆道:“我爹给钱改名了,我以后不叫大妞了,改叫吴小雅。”
“本来是叫吴雅,娘说听起来叫乌鸦,乌鸦虽然是神鸟,可女孩叫这个不好听,就在中间加了个小字。”
“哇,我娘说我叫胜楠,不是为胜男人一筹,娘说楠木很珍贵,我在她心里比楠木还要珍贵。”
吴小雅眼里满是羡慕,她父母对她还算不错,没有张姨对胜楠这样如珠似玉。
“张姨。”
张月娥点头,她锁上门道:“以后早上我送你们去学堂,下午你娘去接。”
“听说附近的火灾没有,这世上黑心肠的人多,除了我跟你娘,哪怕是熟人去接,你们也不要跟着走,若是有人说是我和你娘有事委托她帮忙去接,你们也不要理会……”
第78章
罕见的女子学堂人并不多, 两少女牵着手挥手告别妇人后便进了学堂。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或许是没有科举这座大山压在头上,女子学堂并不像寻常学堂天未亮就要抵达学堂。
上午上课时间定在了八点左右, 作为同一期的学生,一群相差不少的女孩们都进了同一间教室。
“我是你们这一年的教导夫子,负责你们文化课, 算术和格物等科目会有其他老师负责,往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们。”
一面目严肃的妇人拿着书籍走进来, 先开口说了一通, 环顾十多个七八岁到十六七岁之间的女孩说道。
妇人又说了课堂上的纪律,让学生掏出书本上课。
下午三点左右学堂下课, 上了大半日的课, 张胜楠一脸激动。
“原来上课是这个样子?”
她娘识字, 在家中教过她识字, 她自己也读过《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 却从来没有想过字体的演变是这样来的。
一个日字,从最开始的太阳图形再演变成如今熟悉的文字, 原来这就是传承下来的汉字。
旁边的吴小雅没有说话, 她有些自卑因为她是教堂上年纪最大的学生, 还是一个失婚的妇人。
现在跟一群孩子坐在一起读书, 让她生出了挫败感。
更加挫败的是一些课她听得稀里糊涂。
“胜楠, 下午的算术课你听懂了吗?明天夫子说要考核,你能教教我吗?”
张胜楠惊讶,今日的算术课非常简单,就是认识了十以内的数字和五以内的加减法。
这个掰手指头不都能算出来吗?
见吴小雅一脸焦急,她点了点头, “那回去后来我们家做作业吧。”
两人来到了大门口,王氏早估算好时间过来等着了。
两人小跑了过去,王氏见女儿完好,不由笑了笑。
她愿望也不大,就希望女儿能一生顺遂。
“大妞问夫子了吗?有收男徒弟的学堂吗?”
回去的路上王氏关心询问。
她长子在纸厂工作,不用操心,女儿也安排进了学堂,学一门手艺,现在就差二儿子没着落了。
吴小雅心里咯噔一声,她把这事给忘了,看着母亲殷切的神情,她有些不知所措。
张胜楠笑呵呵接话,“婶子,这事我知道,我听我娘说年前那会儿,商会就搞了一次召才令,之前观望的人多,报名的人少。”
“现在消息传开了,找过去的人多了起来,据说商行那边准备让这些人收徒弟。”
“婶子也别急,具体能学哪些课程还没个定论,连我们也是,先让我们认一年的字再说。”
“吴二哥上过几年学堂,识字没问题,到时直接送去学手艺得了。”
王氏一听,脸上立马笑开了花。
“还是你这丫头嘴甜,哪里像大妞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屁来。”
“哪里,大妞姐是文静端淑,我娘在家就时常让我多跟大妞姐学学。”
旁边吴小雅向她投去了一个感激眼神。
三人刚出胡同走到正阳街,就看见路边停了好几辆马车。
那些马车非常怪异,车厢很长有四个轮子,车厢外面写着两行字,[京城百货铺,最好最全的商铺,正阳大街等待您的光临。]
三人面面相觑。
张胜楠看到路边树上挂着的牌子眼睛一亮,“我知道了,是公共马车!”
“什么公共马车?”王氏一脸糊涂,她没听过这东西。
张胜楠兴奋解释道:“我听我娘提起过,她说商行为了刺激百货铺的生意,开了四路公共马车,分别通往四方城门。”
“每一路一里设一个临时停靠点,起点就是百货铺,上马车就要交一文钱,一路任意停靠点都能下,也就是说从百货铺到最远的安定门坐这公共马车全程也就一文钱。”
王氏听明白了,只是花钱坐车?
这点路要坐什么车?对于她来说走个小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张胜楠又道:“娘说我们这些学生可以买半价票,一个月十五文能包月,娘还说让我以后上下学都坐公共马车,那些车夫都是经过车行训练过的。会照顾我们这些女学生。”
王氏一听一个月只要十五文,岂不是赚了一半?
她立刻拍板包!
只是一个月多出十五文支出,手里立刻紧了不少,前日她出城跟着挖土豆,累死累活忙了一天也就赚了三十文,赚得也不算多。
她想起的丈夫,眉心染上了忧色。
自家那银铺早些年生意还不错,有一些老客户,近些年因为样式过时不受年轻人喜爱,生意已经大不如前。
她丈夫早前还说想把铺子兑出去,女儿被休回家后,他再未提过。
好在儿子找了一份好工,每月都能拿一些粮票钱票回家,一转手倒是能赚一点钱回来。
办包月的地方就在百货铺,百货铺有一张精美图案的车票,像后世的邮票一样,每次坐车就撕开一张交给车上的售票员。
两女孩拿出了刚拿到手的学生证明,半价将这张精美的车票图给拿下了。
王氏赶了一次新鲜,这公共马车却是好,平稳不说比走路要快上不少,要说缺点也不是没有,就是绕了很大一段路。
等回胡同里经过王氏这大喇叭一宣传,转眼间就知道了街上有公共马车这种新鲜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