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这账所有店员都能算出来,一时间一改颓废之色喜气洋洋起来。

  “好了,为了庆祝今日开业大吉,我请你们去吃饭,都收拾一下,将提货单交给仓管,明早再来摆货。”

  今日元宵节,夜晚不宵禁,沿街的商铺也挂上了红灯笼,平日里早该关门的食铺子还敞开着,街巷随处可见卖水、卖吃食的小摊子。

  方娘子请客当然不是在聚贤楼那种顶级酒楼,十多个人浩浩荡荡挤进了路边的夜宵摊子。

  这是滑冰比赛时的吃法,简单搭起一个四四方方的帐篷,再摆放几张矮桌矮凳就是一个临时食铺。

  老板是一对夫妻,炒菜的师傅是个男人,张罗客人的是他婆娘,两人平时是在正阳门那边摆摊,因为饭菜便宜又量大,有不少守门的士兵是他们的客人。

  有士兵在他们就在正阳门站稳了脚,没想到今日元宵节夜晚也做起了生意。

  “老板,我们十多个人有什么菜你看着上。”方娘子打了个招呼。

  “肉,我要吃肉!”有几个举起手叫嚷道。

  方娘子笑呵呵道:“有什么大荤吗?”

  老板娘掀开了旁边炉子上炖着的蹄髈道:“今天有这个,炖了一下午已经烂糊了。”

  “来两个。”

  这种移动摊位也没有固定菜谱,都是有什么菜搭配着卖。

  见靠近炉子的地方还有一盆游动的杂鱼,方娘子又道:“给我红烧个杂鱼锅边再贴一圈饼。”

  老板娘干脆利落应下,杂鱼也就两斤,老板娘都给收拾了,洗干净后拿去给老板。

  老板抓了一把面裹匀了,小火油炸又复炸了一遍,保证小鱼刺都炸酥了,再放入水大火红烧,水开再焖,等水少了一半时在锅边贴了一圈饼,饼熟后连锅一起端上桌。

  这顿饭吃得人一脸满足,张氏盯着老板做菜,学到了不少菜。

  这小杂鱼以前拿到手也不知道怎么做,只能清理后腌了晒干,没想到还能做成这样的美味。

  饭饱后一众人起身,方娘子去结账,张氏发现方娘子是拿着粮票去结账,老板娘笑眯眯收下,甚至还有些惊喜。

  她若有所思,什么时候粮票可以动作钱来用了?

第75章

  过了正月百货铺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 京城里很少有人不知有这么个货物齐全的铺子。

  货物齐全不说,价格也很实惠,比如说扯一身衣服用的棉布, 到布行少说要四十文钱,这里就要三十五。

  一样两样便宜也就罢了,可所有货物都比外面铺子低那么一些, 积年累月省下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有乡下进城的人也爱来百货铺走一遭,不买也没关系, 人家不赶人。

  还有家里养了鸡鸭的, 一问百货铺后门有专门收购的管事,只要送进城人家就收, 要是多了, 人家还会安排人去乡下收。

  谁能想到过来见个世面还能给家里找个营生?

  张氏忙活了半日, 中午人少了总算是有休息的时间。

  他们这些店员本来是包三餐的, 每月定时发粮票, 铺子后面的院子本来有厨房可以做饭,后来有隐患, 便给拆了, 如今都推倒重新修, 准备跟前面的门面连接起来扩容店铺容量。

  吃饭的地方没了, 只能拿着粮票去街上吃。

  附近的吃食铺子都是愿意收粮票的, 因为粮票在百货铺可以当做钱来使用。

  有些食铺还很欢迎他们用粮票,泰山商行下面的产业越来越多,粮票能购买的商品也在增加,比如稀缺商品只提供给内部,这时候粮票就能派上用场。

  市面上就有一批人专门做收粮票的生意, 据说还有人试图仿照过,只是仿制不出那种奇特可以变色的颜料。

  张氏出去吃饭是舍不得用粮票,她手中的粮票已经换代过,如今是越发精美,不仅文字可以变色,上面还印着凸纹的白头鹰,眼色犀利看着纸外面的人,这只鹰非常奇特,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那头鹰都好像在看纸外面的人。

  中午买了两块烧饼对付着吃了一顿,张氏回到自己货架前坐下休息。

  旁边货架的店员正是凌婶,凌婶一边织着毛线一边问她,“明日该轮到你休假了,准备去哪里玩?”

  张氏先问她吃过了没,得知她家里人会给她送饭才回道:“我准备带女儿去趟衙门。”

  她抿着嘴,心里很是激动。

  就在两日前,朝廷颁布了新的法令,女子可以设立女户,关键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张氏深刻明白这世道对女人的压迫。

  女人不是自由身,未出嫁前父亲是主,出嫁后主子变成了丈夫,丈夫可以任意卖了妻子,若是没有丈夫那就更可怜了,只能任由人欺负。

  现在女人多了个出路,可以立女户,自己当家做主,这都是上面娘娘为万千女人争取来的!

  凌婶跟她共事过一段时间自然是知道她家情况,不由附和一声,“那些官老爷们可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可不是官老爷。”

  张氏眼中满是光,“是我们的东家,我听方娘子说,她在努力为我们女人争取一些权力。”

  ……

  正月初二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宛平县衙,知县王养濂揣着瓷钢杯喝茶。

  这白色印着大红公鸡略显土气的杯子是下面人敬献给他的,里面是铁制,外面又烧了一层瓷,这杯子有个好处就是容量大,不用担心摔破了,里面还配了个迷你陶瓷球,可以塞茶叶,也不用担心喝茶沾着门牙太过不雅。

  得了这个瓷钢杯,王养濂喜爱到不行,上值时喜欢带着,关键是还能拿来暖手。

  他溜达到门口,看到外面长长的队伍不由心惊,“怎么这么多人?”

  好在都不是告状的,全都等候在典史门外。

  师爷脚步匆匆走过来,看到这么多人也跟着惊住,他停下脚步扫到了王养濂,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明府!”

  王养濂见周围有人看过来,忙拉着他往后衙走。

  “你昨日不是说今日请假不来了吗?”

  师爷点头,“是没错,只是属下遇见了一桩难事想要寻找明府拿主意。”

  两人进了后衙休息的屋子,师爷将事情和盘托出。

  王养濂一脸懵逼,“你说有人找你说要开一家车行询问营运证怎么办理?”

  师爷点头。

  王养濂一脸迷惑,“有这玩意吗?”

  师爷小声道:“明府,挖煤要□□,卖盐要有盐引,这搞车行的要个营运证不是很正常,关键是能创收啊!”

  王养濂心动后婉拒了,“这不行,得请示朝廷才行。”

  “这个好办。”

  师爷掏出几张已经润色过的纸,“这是我从对方口中套出来的话,人家办车行已经计划好了,每辆车都有编号,通过编号可以查到车的主人何时购买等信息。”

  “这家车行准备做公共马车。”

  “车行那边想要我们规划几条路线,起点是正阳大街的百货铺,终点是四大城门,需要我们设定四条路线能经过最多的胡同。”

  王养濂接过了纸,“这马车收价几何?”

  “车行那边保证无论路途多远都是一文钱,但需要我们给个营运证,且京城只他们一个车行可以做这生意。”

  “什么意思?就说这生意他们包了?”

  师爷道:“我觉得这一点可以投同意,跟盐引不也是这样,一个城只能指定一个盐商吗?”

  王养濂将纸放在桌面上,发出了质疑,“我同意又怎么样?我也没有权力做这个主。”

  他要真是一方县令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这个县令是在京城,上头有一堆可以做主的爹!

  他说话算个屁!

  “明府可以上报朝廷,若是朝廷允许,营业证还是会归地方衙门来发,哪怕户部会抽走一部分,还是会有一些留在衙门。”

  王养濂心动了。

  “你帮我写一道折子我送上去。”

  他迟疑了一下又道:“将那车行的主人给叫来,我要问问情况。”

  ……

  张氏紧张地拉着女儿进门,典史从早上忙到现在,人都已经麻木了,张口就问:“可是办女户?”

  “是官老爷。”

  “材料带来了吧。”

  所谓资料就是户籍、证人之类,张氏为离异之人还多了个休书。

  张氏的邻居王氏紧张走了过来,声音颤抖道:“官老爷,奴家为张氏作证。”

  典史翻看户籍,再看了休书,立女户也不是没有条件,那就是年龄要满十八。

  证人的作用是保证申请人不是不明身份的人。

  翻看后典史在原来户籍上盖了一个章,红章上写着作废二字。

  他抽出一份新的,拿起笔一边问一边下笔。

  “姓名。”

  张氏目光迷离,“张月娥。”

  多久没有人问起过她的名字了,年少时手帕之交会叫她月娥,出嫁后她叫李张氏,被休后娘家无法容她,她搬出来改叫张氏。

  似乎这就是她的名字,多久了,她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再叫这个名字了。

  典史在户主后面写下这个名字,其他的照抄原来户籍上的。

  “你是户主,家里还有谁?”

  “还有一女。”

  典史找出女儿的那份户籍,刚要抄写名字,张氏叫住了他,“我想给女儿改名,不叫招弟。”

  典史手停顿,“改什么名?”

  “张胜楠,楠木的楠。”

  典史意外,还是帮着写了,一番弄完,他将户籍交回去,眼神负责道了一声“恭喜”。

  张月娥含着泪不住道谢,又掏出银子塞了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