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都是她年前在省外走的关系——各个供销社的采购电话。
然后林晴又手把手的培训出了一些销售人员,这才将手头上的工作彻底交给牧场,功成身退的回了旗里。
当奶粉的第一笔收入回来后,都是一个半月后了。
刘主任在会上激动的不要不要的,大有一副要展开了往大干。
那些还没招够职工的矿长是真不能忍了,“差不多就行了,谁现在不是想往大了干,那得有钱啊,你们已经盈利了的单位就先盈利攒钱,别再给旗里添乱了。”
不用想,小吵小闹又少不了了。
这个会议一点都不严肃。
书记太纵容这些老家伙了。
奶站重新有了收入,林晴功不可没,白主任趁着这把东风到书记那要政策了。
一听林晴想把家人迁过来,马书记很欢迎:“小林干事是下好决心要在我们这扎根了,自然不能辜负了小同志的热情与决心,这种小事,老白你做主就行。”
白主任挺着胸脯骄傲的回了办公室,彼时他的办公桌上,茶缸冒着热气,掀开盖子,茶香四溢。
一闻就知道肯定不是平日里喝得茶。
“小同志还挺会来事。”白主任咕哝着,抽开抽屉看到了个铁罐罐,虽然没有标牌子,可光闻也知道是好茶。
一罐不知名的野茶,白主任还是收得起的。
迁户口这事成了。
连林大华的工作都给安排好了,酒厂那边正好有个职位可以安排,林晴立马给林大华和王兰凤去了电报。
速来。
之前就有给老家通信,信里说了这件事,所以电报就这两个字,林大华和王兰凤就明白了。
.
上林村。
当林大华和王兰凤看到电报时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感觉。
就这么简单的成了?
两口子喜极而泣,半点不留恋的收拾家当,要说最高兴的就属小林霞了。
终于要跟三姐团聚了。
三姐果然没有骗她,真的把她给接走了。
小林霞跟自己的小伙伴们挨个告别:“我要走了,你们不要太想我,因为我压根想不起你们。”
“哈哈哈——”
小伙伴们:......
整个上林村都疯狂了。
林大华和王兰凤也要走了?
我勒个乖乖。
何家不知道从谁那听到了风声,竟然找上了门,嘴里说是要把二姐娘三接回去,其实就是想借光进城。
女儿都走了,王兰凤和林大华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对何家的怨恨也是时候了结下了。
两个老实巴交的人拿着竹篾将何家人抽了出去。
场面一度的劲爆。
那股狠劲让满村人惊骇了一把。
原来林家不是没有脾气的。
刚走到林家大门口的赵大春就是赵回舟他爸,又默默地反身回去。
原本,他还想求求林大华打听一下赵老婆子和赵回燕的。
现在看来,好像......
第189章 房租
这世上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道理。
这个人脾气好,过分了也不会生气。
这个人实在,有事你就找她。
这个人傻,欺负欺负也没什么。
这个人蠢,往死里骗,她也不会发现。
何家人就是这么想林家的,包括赵大春也是一样。
前者认为就林家那软性子,只要开口说把娘三接回去,林大华和王兰凤就会喜极而泣地把何家人一起带进城。
后者也认为,以林大华和王兰凤的性子,不会不念同村这么多年的情谊,帮忙打听一下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算我儿子之前对不起你闺女,可你闺女不也过得挺好的,那你还计较什么呢?
这些有我们这多年的同村情谊重要吗?
可兔子一旦变成了猫,狼,或是猛虎,露出了獠牙与利爪,他们什么都不敢想了,脑子会第一时间告诉他,这个人不能惹。
林大华和王兰凤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明白了这个道理。
怯弱或许是本性,但要勇于突破。
所以,当何老婆子带着三个儿子又一次上门时,林大华和王兰凤没有半分客气,连小林霞都拿起了扫地的扫帚。
何老婆子死不承认何军与林雪离婚的事实,还说小宜和小家就是他们何家的。
林大华压根不跟他们讲这个道理,拎着竹竿就打。
何家的三个儿子一看也要动手,前院的邓老婆子赶紧叫上儿子和老伴火速支援。
何家在何家村的名声不好,打架没人管,但林家不一样,周围邻居一看打起来了,全拿着家伙事跑过来帮忙。
何老婆子和他那三个没用的儿子几乎是被村民们追出村口的,期间,何老婆子跑掉了鞋都不敢捡。
王兰凤捡起鞋呈抛物线地丢出老远。
能让何老婆子找回鞋都算她输。
临要走临要走,上林村的村民们展现了一把温情。
林大华和王兰凤一一谢过大家后,邓老婆子私下里担忧:“我看何家是盯上你们了,不达目的不罢休。”
在村子里还能有她们帮忙,可出了村,再被缠上就不好办了。
林大华皱眉想了下,决定当晚就走。
把家里的钥匙给了邓家,又拜托邓家去两个人到林家住,制造他们还没走的假象。
后半夜,一家三口背着极简的包裹上路了。
出了村口,林大华带着母女俩向反的方向走,王兰凤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大华,咱们这是要去哪?”
“咱们从下林村走,去别的县城坐车。”
.
林晴这边就是每天开开心心的盼着爹娘和妹妹来。
家具什么的都置办好了,一家三口的冬衣也早早的做好。
内蒙这边五月份能脱棉衣棉裤都是好的了,且要穿一阵子呢。
当火车进入北面,林大华和王兰凤就已经察觉气候的变化了,从东三省拐入内蒙,两人望着窗子上的霜花都咋舌。
谁能想到啊,南方这会热起来的时候可以穿单衣,而北方还白雪皑皑,一片苍茫。
她们把身上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感觉不大顶事。
所以当一家三口下火车后感受冬日里的第一口风后,整整齐齐地打了个抖。
真冷啊。
林晴拿着三件厚厚的棉衣奔过去都不用说,林大华和王兰凤自己就知道接过去套身上了。
小林霞一个劲地跺脚:“三姐,我感觉冻脚了。”
王兰凤没好气地瞅着她:“都跟你说了不要穿这双鞋,你不听。”
“那这是人家最好看的鞋嘛。”小家伙揪着鼻子说。
林晴蹲下摸了下鞋,好嘛,单鞋,真这样走回家,能把脚冻掉。
“不行,赶紧找双厚的鞋给她穿上。”
就这么的,一家人还没顾上团聚的喜悦,一边打抖一边翻包找鞋,等给林霞套上鞋,一家四口全笑了。
相比于南方,内蒙这边肯定是荒凉的,林晴一边走一边跟两口子解释:
“咱们这个县城刚建立没两年,慢慢就发展起来了。咱们家的那个地段可好了,以后挨着百货大楼,出了巷子就有公交车,没两站路又是医院,干什么都方便。”
王兰凤一脸欣慰与骄傲。
再荒也比村子里强。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过得怎么样:“我们来,小洛有没有不高兴?”
“娘,程洛巴不得你们来呢,我们在这边没亲没故的,也孤单得很,要不是他队里忙,他今天肯定也会来接你们的。”林晴坏笑了一下,“怎么,嫌弃我来接还不够规格?”
“去。”王兰凤笑骂。
林大华在一旁笑呵呵地听着,“你们两口子感情好就行,别因为我和你娘吵架。”
“不会的。”
林晴没太多想,还一心喜悦家人的团聚,进了院门,就展示自己的大砖房。
在林晴的意识看来,这砖房是她自己的功劳,可林大华和王兰凤显然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