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臣这就把该给司膳司的赏银补上。”胡尚食顾不得其他,慌张寻找补救措施,“这都是潘御厨出的主意,是她说赵溪音目无法纪,不敬臣这个女官。”
隐在人群中的潘御厨吓坏了,一下子扑倒在朱明哲脚下,哀声求情。
朱明哲只觉得吵闹,这个潘御厨他知道,是司膳司原先的典膳,当典膳是当不好,成了御厨还这么多事,简直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他转开眼,下旨:“赶出宫去,永不再用,胡尚食暂时留任,再有任何不妥,听侯处置。”
尚食局四司女官中,能堪大任的只有赵溪音,他有意提拔赵溪音为尚食女官,但赵溪音太年轻了,升官也太快了,还要再历练,胡尚食毕竟在任那么多年,有了这次警告,想来也能安分些。
随着潘御厨被带走,胡尚食越发忌惮君威,连忙说:“微臣这就去摆平事端。”
说完,极为狼狈地逃窜而去。
去了个胡尚食,司膳司门前的空气都清新不少,朱明哲搓搓手:“都愣着干嘛?给朕说说哪种雪糕最好吃。”
众妃这才如梦初醒,纷纷笑起来,簇拥着朱明哲进去……
-
雪糕宴办至天擦黑,才算结束,司膳司杯盘狼藉,彰显着此处度过了怎样热闹的时光。
厨娘们累极,纷纷瘫坐在石阶上,有气无力地聊着白日里的趣事。
赵溪音搬来打赏钱箱,沉甸甸的,坐在台阶上慢慢数:“十、二十……五十……一百五、两百、三百……”
“多少啊?”厨娘们围上来,眼睛亮晶晶地问,虽然很累,但这银子碰撞的声音能解乏,越听越舒坦。
“猜猜。”赵溪音说。
“三百。”
“四百。”
“大胆点,五百!”
赵溪音比了个七:“七百二十两。”
沉默一瞬后,厨娘们爆发出欢呼:“这么多!”
其实不算多,七百多两银子,分给御厨和杂役,一人也就得十来两,还没有胡尚食克扣的银子多,更没有尚膳监御厨的三十两多。
但这已经超出厨娘们的预期,毕竟还有胡尚食即将要归还的赏银。
“加上赏银的话,一人能分三十多两!”有厨娘摆着手指道。
三十多两确实比尚膳监的御厨多了,甚至比六局一司任何一司的宫人赏银都多,赵溪音觉得受之无愧,这都是她们辛劳换来的。
银子到手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再没有什么司供司和尚膳监的人跳出来,嘲笑她们无能了。
“光汤公公,就往箱子里放了两百两呢。”有个厨娘说,“他放的时候我瞧见了。”
“果然还是皇上出手阔绰啊。”
阔绰不假,可这银锭子太大了,没法分,赵溪音笑说:“这些银子明日小棠出宫一趟,兑了碎银,就能分给大家了。”
众人都很开心,虽然银子还没装进荷包,已经算是到手了。
开心过后,又有人问:“皇上今日究竟为何突然来了司膳司?”
徐棠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溪音,是不是尚膳监的人去皇上那告状?想让皇上惩处司膳司,谁知皇上也喜欢雪糕,咱们有惊无险度过一关。”
孟御厨也是这个观点:“司膳司和胡尚食对立,皇上不管惩治哪一方,伤的都是尚食局的元气,尚膳监坐收渔翁之利。”
赵溪音听她们说完,说道:“皇上是我请来的。”
众人皆是疑惑。
“胡尚食不给司膳司赏银,这事除了皇上,没人能管得了她。”赵溪音说,“想讨回咱们的赏银,必得让皇上介入,直接去找皇上陈情肯定不行,咱们天大的事放在皇上那里都是小事,小事不能麻烦皇上,除非让皇上主动来……”
于是赵溪音去请皇上吃雪糕宴,这雪糕宴名义上请的是后妃,所以胡尚食不忌惮,能跑来寻麻烦,其实还请了皇上,胡尚食正好撞枪口上。
赵溪音笑道:“好在皇上是个爱吃雪糕的。”
众厨娘捂嘴轻笑,不是尚膳监最好,尚食局内部的事,若是尚膳监也参与进来,这淌水就太混了。
翌日晌午,徐棠兑来了碎银,胡尚食的赏银也送来了。
胡尚食一夜之间搞来这么多钱,焉知是不是拿自己的钱补贴亏空,或许后续她会找另外三司把多的赏银要回来,但这都不是司膳司该管的事了。
拿到赏银,厨娘们腰板儿硬了,走到哪都是宫人们羡慕的目光,不但有赏银,还在司膳女官的带领下又赚一笔,在司膳司当差怎么那么幸福?
外界议论纷纷时,司膳司又回归做饭送膳的平凡日子中。
-
雪糕宴后,后宫对司膳司的看法进一步改变,不少原本用小厨房的嫔妃,改让司膳司侍膳了。
这对司膳司来说其实是好事,名声再度改善,地位再度提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厨娘人手不太够了。
正常思维下,业务拓展导致人手不足,应该再擢选一批御厨进来,可今年司膳司已经擢选过一批御厨,没有一年选两次的,光禄寺也不会同意。
于是赵溪音想了个办法,从杂役中挑选一部分晋升为御厨,当然,这个挑选的制度和御厨擢考的水准不相上下,否则就是降低司膳司御厨们的整体水平。
司膳司的杂役数量充足,要负责日常清洗餐具、随御厨送膳、烧火、运送和保存食材等活计,手艺好的,还能处理食材,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大鲤鱼,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干净了。
她们中有不少常年看御厨做菜,自己也很有两下子,只要好好教导,厨艺不会比御厨差多少。
至于杂役的空缺,已经有两三年没擢选过杂役了,倒是可以再选一些人进来。
上报光禄寺后,提议很快就批复了,新擢选杂役,杂役擢选晋御厨。
消息一放出去,杂役沸腾了,一百多名杂役中,有近一半报名参加擢考,其中就有赵燕。
原本在司膳司混上一日三餐,有个容身之处,赵燕就满足了。
可她眼睁睁看着赵溪音一步步往上走,那么耀眼、那么精彩,带着整个司膳司一起向上,她突然不甘一辈子居于杂役的位子,不管够不够的到,总要跳一跳才知道。
她犹豫不决地对徐棠说:“我想参加御厨擢选。”
徐棠算是赵燕的半个师父,带的徒弟虽然不是赵燕,带的杂役是。
赵燕很勤劳,干完自己的活也不休息,围在徐棠旁边看她做饭,回到号舍好要把学到的东西都记下来,这些徐棠都知道。
因此她跟赵燕说的是:“去吧,你很有希望。”
第62章 卤肉饭(一)
杂役擢选御厨, 因为其中有赵燕,赵溪音得避嫌,并没有当这次的考官。
本身她也没打算做这次擢选的考官, 有徐棠和孟御厨,以及众多老御厨在,根本不需要她操心。
也该让徐棠等人再历练历练,说不定将来会有更高的成就。
赵溪音出宫回家了。
麻辣烫铺子的生意依旧红火, 但赵氏仍腾出时间, 和许久未见的女儿好好说话。
母女俩坐在里间的床上, 手拉手说着体己话,一扇门隔绝外面的嘈杂。
“你说赵燕快要当御厨啦?”赵氏诧异问, “这姑娘这么有出息?”
赵氏心善,完全不把王氏的所作所为迁怒到孩子身上,再加上赵燕在家住过一段时间,那姑娘虽说不如赵溪音做事有章法,但也在尽力抛弃先前的大小姐做派,尽力帮铺子里做事,因此她对赵燕印象还成。
赵溪音也是听徐棠说的:“小棠算是她的师父,说很有希望。”
赵氏指了指墙角的桌子上, 有几封糕点和吃食:“赵燕送来的。”
这回换赵溪音诧异了:“赵燕回来过?”
她还以为自从赵燕进了司膳司,就没出过宫呢。
赵氏点点头:“送了两回了,她说司膳司发了赏银,手里有银子了, 我不要, 她硬是塞过来的。”
这段时间司膳司正好有两次赏赐, 端午五彩粽算一次,给洋使团做筵席是一次, 也就是说,赵燕拿了两回赏银,都往这里送心意了。
这是赵溪音没想到的。
“是个懂得报恩的。”赵氏说起来很是感慨,“王氏就这么狠心把亲闺女扔这儿了,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王氏一家三口就这么离开京城,再也没回来找过赵燕。
赵溪音抱着赵氏的胳膊撒娇:“阿娘,你只夸赵燕表姐,都不夸夸我吗?我现在可是六品司膳女官。”
赵氏不知道司膳女官是多大的官,只知道先前在虞河村欺负她那个知事,才是个八品官了。
她笑道:“六品官,那得跟刘御使的官一样大了吧?我女儿真厉害!”
刘御使就是丽美人的叔父,御使在本朝是五品官,赵溪音讪讪笑道:“那倒没有。”
“那也很厉害!”赵氏笃定道。
母女俩无话不谈,从赵燕谈到官品,最后又说到杨志维和薛家。
赵氏从前从不提杨志维,焉知是不是心中还有伤痛,现在可见是放下了,能坦然讲述杨志维的事。
“什么?他又来了?”赵溪音直接从床上站起来,一副找冲到薛家算账的架势。
“他们没讨到便宜。”赵氏急忙安抚赵溪音,“你慢慢听我讲,这孩子……”
上回薛静让杨志维来教训赵氏母女,反被济世堂老板带着伙计揍了一顿,无功而返,回去后根本给薛静交不了差,毕竟薛静可是派丫鬟监督着呢。
薛大小姐难消心中怨气,在家没个消停,变着法得羞辱杨志维。
一个大男人,虽然这男人不是什么好东西,被妻子花样羞辱,被府中的下人看笑话,背后讥笑议论,岳父岳母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更不会维护,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杨志维有个工部元外郎的官职,职责是在京郊巡查工事,家中有个母老虎,工部成了唯一的避风港,每日巡查工事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甚至晚上都住在河堤上,也不愿意回家。
薛静找不到杨志维的人,干脆自己找来了麻辣烫铺,叫嚣着赵氏和赵溪音不要脸。
赵氏让阿齐去报官,却被济世堂商老板拉住,薛静的父亲是工部侍郎,官官相护,报官又有何用?况且事端是一个妇人在骂街,官府没理由抓人。
商老板虽没让报官,但坚定地站在麻辣烫铺子前,维护着赵氏,哪怕知道对方是工部侍郎的女儿。
有商老板和济世堂的伙计在,薛静一个女子讨不到半点便宜,连赵氏的面都没能见到。
薛静气得半死,赵氏是被人抛弃的半老徐娘,竟然还有男人这般护着,再看看自己的相公,跟个缩头乌龟似的面都不敢露,否则何至于让自己受那么大的委屈,在这市井间抛头露面,叫别人看笑话。
她越想越生气,跟发疯似的叫嚣,要把赵氏“碎尸万段”,回去再把杨志维给胖揍一顿。
连商老板都有些招架不住,指着头顶的匾额:“这可是国相大人亲笔书写,薛小姐再这般闹下去,令尊怕是要得罪国相大人了!”
这句话没恐吓住薛静,却很快被薛家家奴传到了工部侍郎耳朵里,薛侍郎那个急啊,生怕开罪了李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