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朱明哲和文才人都没料到,恬嫔只是第一个,紧接着,又来了两位嫔、两位妃、甚至还有贵妃,都来“请”皇上用膳。
结果都是“一看文才人在”,立刻就“不多打搅”,又不能“白跑一趟”,走之前挑一只粽子再离开。
搞得朱明哲一头雾水,喃喃自语道:“今日朕这么受欢迎?都来请朕去用膳?”
文才人撑不住笑着道:“皇上,有没有可能,她们都是冲着粽子来的。”
朱明哲大为震惊:“粽子比朕受欢迎?!”
文才人很想说“是”,却不得不安抚说:“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司膳司出的五彩粽实在太过新奇和美味,又只供了一餐,好些嫔妃都没有吃到,这才到皇上这里讨粽子吃。”
朱明哲勉强接受这个说法。
这么多嫔妃变着法地讨要粽子,看来这五彩粽的确不一般,他有心想尝一只,可盘中已经空空如也,一直不剩。
文才人道:“皇上若想吃,臣妾这就去让赵御厨再做些来。”
朱明哲摆摆手:“罢了,明日筵席再吃也一样。”
“明日筵席就不是司膳司的五彩粽了。”
“那就换成司膳司做的五彩粽。”朱明哲想吃五彩粽,那还不简单。
文才人惊喜地问:“当真?端午筵席上的粽子真让司膳司来做?”
朱明哲苦笑道:“既然那么多嫔妃都喜欢司膳司做的粽子,朕没道理不让司膳司来做。”
他是皇上,权利滔天,让谁来做端午御粽就是一句话的事。
文才人欣喜不已,刚才看着粽子一个一个被嫔妃拿走,她都要以为没有指望了,谁知峰回路转,曲线救国,结果又完成了赵溪音的嘱托。
“若是端午宴上众人吃得好,供奉先祖、赏赐群臣的粽子,便都交给司膳司来做。”朱明哲道。
文才人“诶”了声,她得赶紧差人把这个消息告诉赵溪音,让她好好为明日的端午筵席做准备。
-
尚膳监门口,王监令催促着一队独轮车推出院门。
“快着点儿,天都擦黑了,做御粽用的糯米和槲树叶还没到位,真是一群饭桶,宫门落锁之前再运不回来,谁都逃不过一顿板子!”
王监令对着杂役耍了通威风,转头又对院中忙活的御厨道:“今晚都甭想睡了,支起灯笼,务必要在天亮之前,包出一千个粽子出来!”
“咱们尚膳监的粽子是要上筵席的,还要清供皇家祠堂,赏赐大臣,金贵着呢,不像司膳司,包的粽子只能给最低等的嫔妃吃。”
“忙点又能怎么着?司膳司想忙有这个福分吗?等忙完,皇上的赏赐就到了,到时候拿着跟那帮厨娘炫耀,可让她们气红眼吧。”
汤岱到的时候,正好听见王监令的絮絮叨叨,他走近,施施然叫了声:“监令大人?”
王监令转头一看是首领太监,忙作了个揖:“汤总管,您怎么到这儿来了?可是皇上对明日的御粽有何要求?”
汤岱笑眯眯道:“有,皇上说,今年的御粽尚膳监甭做了。”
王监令一时没搞明白:“什、什么意思?”
汤岱指了指尚食局:“今年的御粽,司膳司做,你也别挑灯夜战、搓磨御厨了,好好歇歇吧。”
王监令听着是“好好歇歇”,那他怎会不明白,这是尚膳监的荣耀啊、面子啊!就这么被司膳司抢去了?往后再在路上遇见司膳司的人,他的一张老脸往哪搁?
突然,他想到早晨和赵溪音的偶遇,那会儿他还嘲笑人家吃不到御粽,现在倒好,人家做的粽子成御粽了。
这变故真的是巧合吗?真不是赵溪音搞的鬼?
可仅仅就一日啊,赵溪音就有本事把做御粽的功劳给抢了?
他慌忙拉住汤岱,摸出一块银子就往人家怀里塞:“总管,您跟我说句实话,皇上为何突然撤了尚膳监做御粽的职责?”
汤岱把银子掏出来,端详片刻又塞回王监令手中:“你呀,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什么?打鸡骂狗有用吗?人家赵御厨一日之内做了七八种粽子,让后妃们惊艳不已,皇上不撤你,撤谁啊?”
王监令又惊又惧,什么粽子能做七八种?又突然想到早上那名御厨提的建议,说现在的粽子种类单一,想增添一些新的种类。
他当时怎么说?直接把人训斥一通,不许瞎折腾。
尚膳监原本也是有机会在端午时大放异彩的啊?说不定还会得到皇上的特别恩赏,让他生生给断送了!
唉!
与此同时,司膳司大院点起了一排灯笼,杂役忙进忙出,把光禄寺送来做粽子的食材运进来。
赵溪音没有让厨娘们和杂役们挑灯熬夜,勒令她们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开始包粽子,她们的五彩粽定要在端午宴上艳惊四座。
第51章 粽子(三)
午时, 端午宴。
丝竹管乐声从太液阁中传来,在湖面上袅袅不断。
朱明哲坐在大殿最前方的龙椅上,神情松快地欣赏舞姿曼妙, 目光扫过一圈下座,他发现了一样有趣的事情。
右列安坐着皇后与后妃,她们今日到场尤为整齐,连还在禁足的玉嫔都请旨出来参加筵席了。
往日宫中的筵席, 嫔妃们向来不热络, 总有几个因着身子不适或是其他缘故告假不来的, 今日不知怎的,竟全部到场, 右列摆放的桌椅差掉不够。
她们的神情也不像往常筵席上那般漫不经心,而是眉飞色舞,不断相互交谈,时不时转头看向大殿门口,像在翘首以盼着什么。
朱明哲低声问汤岱:“朕的嫔妃似乎在等什么东西?”
汤岱这个首领太监,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怎么会不明白嫔妃们的所思所盼,当即笑道:“皇上, 娘娘们都在等五彩粽呢。”
朱明哲恍然大悟,是了,昨日就有几人为了粽子不惜去乾清宫“演戏”,可见那五彩粽多少人盼着呢。
经历昨日那遭, 连他自己对五彩粽都心痒难耐, 想要一尝为快。
再看左列, 左列安坐的是皇亲重臣,都是朱明哲的心腹和至亲, 他们却是神色如常,饮酒赏乐,对一会儿将要奉上的五彩粽毫不知情。
“既然如此。”朱明哲道,“去催催司膳司,提前奉上五彩粽吧。”
汤岱应了声,往司膳司去。
司膳司大院,天不亮厨娘们就起身忙活了,马不停蹄地忙活一上午,捆着五彩绳的粽子总算出锅了。
这般辛劳当然很累,厨娘们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忙得乐在其中,脸上挂着自豪的笑意。
这是司膳司头一回奉旨做端午御粽,是她们自己尽力“抢”来的,更是皇上下旨允准的,殊荣显而易见。
有了这次经历,往后司膳司甚至整个尚食局的地位就会再一次提升,尚膳监那群人再不敢对她们随意奚落,整个皇宫都会对司膳司高看一重。
相比几个月前,司膳司的地位已经提升许多,到这里绝不是终点,她们还会继续往上走,在赵溪音的带领下。
透过笼屉中散发出的蒸汽,凉依盯着厨娘们辛劳的身影有些出神,起初,只是因为尚膳监王监令对自己冷嘲热讽,然后赵溪音护着她,再然后所有厨娘都护着她,明明她是最冷酷的人,到头来,这点冷酷却被司膳司的热情给融化掉了。
她突然觉得,以前自己那副狂妄又高傲的模样很让人厌恶。
一开始是抱着精进厨艺的目的留在这里,现在,她开始真正喜欢上这里了。
“给你一盆冷水,拾粽子的时候不烫手。”
一道声音把凉依拉回神,是孙宜,端了一盆清凉的井水过来,好让她把刚出锅的粽子捡出来时,手可以让在凉水里降温,不会被烫着。
孙宜给不少捡出锅粽子的厨娘都端了水,到凉依着眼神有些躲闪,分明有些害怕,她胆子小,凉依又是个锋芒毕露的人,她确实不太想和凉依过多接触。
“谢谢。”凉依说。
孙宜都转身离开了,听到这句话明显愣了下,凉依什么时候跟别人说过“谢谢”,这怕是她来到司膳司后说的第一声谢。
小姑娘肉眼可见地开心起来,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没、没事。”
而后竟然跳着离开了。
凉依:“……”
她的“谢谢”这么让人开心吗?
不远处,赵溪音喊了句:“姑娘们,可以上菜了,咱们走起!”
凉依动作麻利,把笼屉中剩余的粽子捡进竹筐中。
于是,杂役们拎起竹筐,排成队列,厨娘们也纷纷归队,跟在竹筐后面自动成列,浩浩荡荡往太液阁去。
走在宫道上,宫人们投去艳羡的目光,今夕何夕啊,司膳司终于翻身了!
瞧那整齐的队伍,瞧那自信的身段,这可是送往筵席上,招待前朝后宫的粽子,多荣耀啊!
汤岱笑眯眯地打量着周围人的反应,对身边的赵姑娘也是起了一层敬佩,能拉拔着底层的司膳司越来越好,本事不浅啊。
他好心提点:“赵掌膳,你们的粽子能上端午筵席还不算完,能被皇上拿来恩赏朝臣、供奉先祖,才是真正的殊荣,否则一个不小心,尚膳监就逮着机会了。”
赵溪音心里明白,皇上只是下旨,让司膳司做粽子供应端午宴,并没有说恩赏朝臣和供奉先祖用哪种粽子。
那王监令现在还在尚膳监门口待命,一有机会,就准备做粽子,上供先皇,下赏群臣。
若是被他得逞,司膳司就等着被嘲讽吧。
赵溪音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多谢汤总管提醒,皇上既然给了司膳司一次机会,司膳司必会牢牢抓住。”
太液阁外,侍膳太监一声高呼:“上端午粽——”
朱明哲抬起头,右列嫔妃更是“唰”地一下看向门口,迫不及待等着五彩粽上桌。
反观朝臣和王族,对粽子倒没有太多期待,年年过端午,年年吃粽子,又没有什么新意。
就像朱明哲所说,粽子无非就是大米饭加红枣,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如一碗麻辣烫更诱人。
因此厨娘们捧着五彩粽子进门时,左列几乎没有人抬头关注。
朱明哲道:“今年这粽子是尚食局的厨娘所做,你们都尝尝,不必拘束。”
众人纷纷起身谢恩,甭管吃不吃,皇上亲赏的粽子,恩还是要谢的。
司膳司此番一共做了七种粽子,分别用七色彩绳捆着,给每桌奉上的也是七枚粽子,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赵溪音给朱明哲也上了一盘五彩粽,介绍道:“皇上,这是司膳司包的五彩粽,绳子颜色不同代表口味不同,请用。”
朱明哲昨日已经见识过了,再见仍旧夸赞道:“果然有趣。”
底下的嫔妃动作快的已经剥开粽子开始享用了,她们交谈许久,到现在已经能把绳子颜色和内馅儿一一对应上,想吃五花肉馅儿就拆白绳子的,想吃蜜薯馅儿就拆黄绳子……
朝臣却不敢恭维,相比于粽子,他们更留恋手中美酒和殿上的舞姿。
尤其听到皇上说,今年的粽子还是厨娘所包,厨娘包的粽子能登上大雅之堂?
有个老王爷,当即就笑道:“这粽子个头小,捆的绳子又五颜六色,一看就是女子所包,皇上如今越来越重视女官了,连尚膳监做御粽的活也分给司膳司的厨娘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