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恶女,只想造反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闫桔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1 KB   上传时间:2025-01-26 21:09:50

  那毕竟是钟家祖辈流传下来的老宅,让他们出让,一时半会儿肯定难以接受。

  陈皎也不逼迫,只道:“只要钟家出让了祖宅,用于衙门往后防备战乱避难所用,你们钟家的过往既往不咎。

  “我也不要你们的田地财产,只要钟家楼,老夫人且回去考虑清楚再回复我,若是应允了,我差人走一趟大兴村,替村民们把田地过户办理了。”

  钟老夫人恨声道:“想要钟家祖宅,你休想。”

  陈皎笑道:“你回去了再想想,什么叫有了后代才叫有根儿。”

  钟老夫人狠狠地剜了她一眼,一刻都不想多呆,起身走了。

  陈皎送他们出去,行揖礼道:“老夫人心中有大爱,是大兴村民的福气,倘若天下士绅都像你这般通情达理,又岂有中原胡人的机会?”

  钟老夫人不痛快道:“乳臭未干的狗东西,休要给我戴高帽。”

  被她骂,陈皎倒也不恼,毕竟她讨的是人家的祖宅,没被骂断子绝孙就很不错了。

  送走钟家母子后,吴应中听闻这边的情况,过来了一趟。

  陈皎同他议起对钟家提出的要求,他皱眉道:“九娘子讨要钟家楼,他们只怕不允。”

  陈皎:“我管不了这许多,我只知道那钟家楼如铁桶一般,用于避祸甚好。

  “那大兴村的村民个个凶悍,且又团结,一旦他们生乱,惹了事就躲进钟家楼,衙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吴应中捋胡子深思,“此话甚有道理,不过……”

  陈皎打断道:“我开给他们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既保住了村民的利益,也保住了钟家人。那钟老夫人既然来了这趟,可见心中有成算,且等着罢。”

  话语一落,忽见胡宴有事来报,人们进屋,他从袖袋里取出一封信函,说是昨日从王家信使手里搜出来的。

  陈皎接过打开细看,里头是写给奉州那边的,为搬救兵。她把信函递给徐昭他们看,对胡宴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胡宴点头,“已经杀了。”

  陈皎:“瞒着,让他们慢慢等救兵。”

  吴应中忧心忡忡道:“奉州那边有王家的旁支在做官,这是想要借助外力捅到朝廷里去。”

  陈皎:“只要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我由着他们去捅。

  “现在王家若想让钟家跟着他们沉沦,只怕不易。该打的打,该安抚的安抚,只要士绅内部意见不一,就没法掀起浪来。怕就怕他们一个鼻孔出气生事,单单一个王家,我爹应能压下。”

  吴应中:“九娘子考虑得周全,想来崔郎君也该回来了。”

  陈皎挑眉,“他回来了你们都给我按住。”

  吴应中:“……”

  徐昭:“……”

  另一边的钟家母子回去后,钟老夫人很不服气,骂骂咧咧道:“陈九娘那龟孙子,好大的口气!”

  钟志金急得团团转,“她要把我们赶出钟家,这可如何是好?”

  提起这茬儿,钟老夫人气恼道:“谁叫你们这些孙子不争气,竟给我惹出祸端来,让她拿捏住了把柄?

  “衙门里还留着你们这些孙子的案底,一旦秉公办理,牢狱之灾免不了。”

  钟志金闭嘴。

  钟老夫人的心情不大好,他们家宅院有好几处,倒也不缺住的地方,只是祖宅到底舍不得让出去。

  可是想想钟家后人,一时陷入两难。心里头厌烦,她去到半瘫的丈夫跟前。

  这些年钟县令被病痛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头,钟老夫人坐到榻沿,看着他道:“老头子,咱们钟家要完蛋了。”

  钟县令从昏昏沉沉中醒来,两眼浑浊,嘴唇嚅动,无法言语。

  钟老夫人似有感触,呢喃道:“我跟你风风雨雨走过了这么些年,年轻时也曾闹过,不想到晚年,竟会落到这样的光景。

  “大兴村我是护不住了,咱们钟家宅也护不住了。我倒要瞧瞧那陈九娘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能把魏县的天给翻了。

  “听说现在王家老儿病得很重,你钟老儿可得比他多活些日子,好好看看他们家是怎么被搞垮的。

  “把老宅让出去,我也是权宜之计,眼下陈九娘手段强硬,我们钟家没有力量与其抗衡,只能委曲求全。

  “我得保钟家的子孙无忧,若日后咱俩去到阴曹地府,被列祖列宗骂,你老头子可得替我说话。

  “若运气好,能等到朝廷清查下来,老宅自然能讨还回来。且等着罢,看惠州日后是不是淮安王一手遮天。

  “这样的年头,换皇帝换王侯比换衣裳还勤,谁知道淮安王府会不会被朝廷收服呢?”

  她坐在榻前叨叨絮絮念了许久,也不管钟县令有没有听。

  八十多的年纪了,如果不是为了后辈,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只要能保住钟家大部分家财,子孙性命,度过这一劫,就算不错了。谁叫他们生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万般都是命。

  钟家跟衙门达成协议的消息不胫而走,吴应中亲自来替大兴村村民们过户田地。

  现下天气热,钟家要秋收后才会搬离老宅,陈皎应允了。

  钟家的退让换来了村民们的安稳,有人极不服气,愤怒斥责衙门欺人太甚。

  吴应中亲自与他们辩理,问道:“诸位啊,你们大兴村的四千多亩田地都不用缴纳税收,可是这些税收都会按时收缴到州府。

  “敢问,它们又分摊到了谁的头上,你们可清楚?”

  一村民大声道:“分摊到谁头上与我们何干?”

  吴应中:“将心比心,若是隔壁村的税收都分摊到你们大兴村,你们可乐意?

  “咱们魏县有近两万亩田地都没有缴纳税收,这些欠下的全都分摊到其他村民头上了,难道他们就该为你们负重吗?

  “倘若他们日子过不下去了,像闵州那般发生暴乱,来抢你们大兴村的粮食,杀你们这些不交税的村民,抢士绅们的田地,你们又当如何应对?

  “别跟我说等着朝廷派兵来救,等朝廷的兵派下来,咱们黄花菜都凉了!

  “且朝廷的兵是什么性子,你们心里头没有点数?

  “俗话说匪过如麻,兵过如篦,等暴民抢过一回,官兵再搜过一回,我就问你们哪家扛得住?!

  “更别跟我说让淮安王府护你们,州府里没有税收钱银给军饷,哪个当兵的愿意去拼命?”

  他一番反问把村民们问得郁闷不已,也有人说税重。

  吴应中道:“诸位稍安勿躁,日后九娘子总会跟淮安王提一提,咱们惠州可否减些赋税,毕竟老百姓的日子着实艰难。”

  因着钟家事先跟村民们协商过,故而拿回田地进展得还算顺利。

  王家那边得知钟家的举动,被气得够呛,他们万万没料到钟家的骨头这般软。

  王震博气得不行,恨恨道:“妇人之仁!妇人之仁!陈九娘都欺负到头上来了,钟家竟然连老宅都不要了,简直荒谬!”

  王震秋:“他们选择断尾求生,实在窝囊。”

  王震博骂骂咧咧道:“一个老娘们掌家,迟早完蛋!”

  王震秋忧心忡忡,坐立难安,“近来出魏县的路都被查封了,也不知求援能不能送出去。”

  王震博:“问问娄家是什么个情形,他们若也像钟家那般窝囊,亲家都不用做了!”

  殊不知娄家比他们更聪明,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先差人去钟家探情况。

  钟志金也不由得吐苦水,同三房娄长云道:“那挨千刀的陈九娘委实心狠,逼我们把老宅出让。

  “我阿娘也是不得法,娄老弟也是见到了的,王家二房和四房都被陈九娘弄死了,现在王老爷子也重病不起。

  “我们钟家害怕呀,我爹卧病在床多年,我阿娘年事已高,底下的后辈们又不争气,谁敢去以卵击石?”

  这话得到了娄长云的同情,“钟兄所言甚是,自陈九娘来魏县之后,事端不断,让我等受了不少苦头。”

  钟志金:“可不是吗,可是她爹是淮安王,我们又在淮安王的地盘上,还能怎么着?

  “倘若上次的联名上书管用,哪还有这么多事端,不明摆着是淮安王纵容的吗?

  “我们钟家苦啊,总不能去拼个鱼死网破。那王家去拼了,结果死的死,伤的伤,病的病。

  “我阿娘的意思,现在的退让不过是权宜之计,且先稳住陈九娘保全家人,待风头过后,再想法子往上捅。

  “若朝廷清查下来,自然可讨公道,若他们不管地方上的琐事,那也只有吃哑巴亏。

  “这毕竟是淮安王的地盘,他拥兵自重,钟家人轻言微,也拿他不得法。”

  娄长云点头,“钟兄所言甚是。”

  钟志金试探问:“你们娄家呢,什么个情况?”

  娄长云苦笑道:“进退两难呐。”

  事实证明从长远之计来看,钟老夫人的权宜之计是管用的,先保全实力,再图谋出路。

  娄家一边维持跟王家的亲家关系,一边把手里的田地还给商户或亲戚们。

  万一被衙门回收充公,那就得不偿失。

  补税的商户们怨声载道,问起衙门为什么大兴村的村民们不用补税,陈皎出了新规。

  农户不用补税,但超过三百亩的富农要补。

  至于商户就别去讨便宜了,购置田产本就是有余钱的行径,用余钱避税,吃回去的统统吐出来。

  在这个士农工商的时代,商户是最低贱的存在。连士绅们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他们哪敢叫板?

  一时间,县里全是补税的盛况,原本近两万亩没交税,一下子补回来了不少。

  库房里的粮食布匹钱银一点点的增多,查抄郑县令家财添了一笔,薛良岳家财又是一大笔,娄家失财免灾,花钱买案底,再来一笔。

  陆陆续续的钱银不断流到库房。

  吴应中哪曾见过这等盛况,那些钱就跟流水一样往衙门里流,把魏县以前吞掉的全都吐了出来。

  陈皎天天拿着算盘拨,跟个财迷似的,大家都有干劲儿。

  官兵们只要听话都能捞补贴,不仅如此,外头的百姓对他们的口碑甚好,纷纷称赞他们为民除害,有的还会主动送些瓜果示好。

  这种风评的反转令胡宴他们暗爽,毕竟谁不爱听夸赞奉承话呢?

  往日老百姓见着官兵无不骂骂咧咧,现在情况则改观很多,说话客气敬重,甚至还有媒人要给王学华做媒呢,可把他高兴坏了。

  在县里情形尽数在陈皎掌控中时,崔珏总算从法华寺那边归来,他也从寺里取得一笔钱财,并且还有薛良岳的头颅。

  陈皎对上次胡宴他们砍杀山匪还心有余悸,不敢看那颗被石灰保存的脑袋。

  崔珏清减许多,为着抓薛良岳可费了不少心思。但更紧要的还是王家送出去的信函,被他接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恶女,只想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