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恶女,只想造反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闫桔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1 KB   上传时间:2025-01-26 21:09:50

  陈皎没有吭声,还是用那种怪异的眼神看他。

  崔珏皱眉,用不大高兴的表情道:“九娘子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无需窥探。”

  陈皎不想脏自己的手,“王家曾来找过我。”

  崔珏轻描淡写道:“大牢里疏于管理,畏罪自杀,倒也不怪。”

  陈皎:“……”

  活阎罗的称号,当真名不虚传。

  崔珏倒是一点都不装了,问道:“九娘子杀过人,还需要我教吗?”

  陈皎“啧”了一声,埋汰道:“比起崔郎君的名号,我陈九娘差远了。”停顿片刻,方道,“王震荣就交给你处置。”

  崔珏挑眉,“脏活丢给我,岂有白干的道理?”

  陈皎:“欠你一个人情。”

  她既然这般说,崔珏倒也没有发牢骚。

  傍晚吴应中处理完手上的差事回到官舍,崔珏同他叙了会儿话。

  吴应中抱手看着这个年轻人,他跟崔珏其实并不熟络,被他举荐到魏县,最初也着实满腹牢骚,现在则改观许多。

  “老夫其实一直都想不明白,崔别驾何故要把老夫举荐给九娘子。”

  崔珏回答道:“因为吴主记在州府里算是难得的清流。”

  “清流?”

  “对,清流,至少在崔某眼里,是廉洁的。”

  这话把吴应中气笑了,捋胡子道:“合着是瞧老夫这头穷酸的牛马好欺负?”

  崔珏也笑了笑,“吴主记所言甚是,越是清廉,则越是穷酸。可是惠州需要这样的牛马操劳,才能谋日后。”

  吴应中似有感触,“崔别驾未免太抬举老夫了,老夫人轻言微,没你想得那般有本事。”

  崔珏却有不同的看法,正色道:“吴主记此言差矣,惠州不缺有主见之人,缺的是实干之才。

  “崔某以为,吴主记算得上实干之才,故而才将你举荐与陈九娘。

  “眼下看来,崔某并没有选错人,魏县这边有你把持,还算平稳。”

  吴应中眯了眯眼,若有所思地看他,“此次淮安王差你来,所为何事?”

  崔珏垂首斟酌了一番,方道:“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要做。”

  这话吴应中听不明白,却也没有多问,只道:“现在郑县令落马了,总得派父母官来接手。”

  崔珏道:“吴主记不用太着急,只要县里不出乱子,晚些时候再差人过来替补也不迟。”

  吴应中耐人寻味道:“崔别驾可知晓九娘子想在魏县干什么吗?”

  崔珏点头,“略有所知。”

  吴应中犀利问:“她掀起的事端你不害怕?”

  崔珏失笑,不答反问:“吴主记呢,你害怕吗?”

  吴应中不说话了,崔珏也沉默。

  室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隔了许久,吴应中才忧国忧民道:“世家门阀举足轻重,九娘子是个有心人,只是光有心远远不够。”

  崔珏乐观道:“崔某却有不同的见解。”

  “哦?老夫愿闻其详。”

  “崔某以为,是否有心不在陈九娘身上,在于淮安王的取舍之间。”

  “此言不假。”

  “淮安王对惠州是什么态度,吴主记应该比崔某更清楚。前有闵州民变生乱,后有朝廷腐败不作为,再有北方胡人肆虐,惠州到底还能太平多久,是否可以在各方军阀中苟活下来,不得而知。”

  吴应中沉默着等待下文。

  崔珏继续道:“眼下的惠州内斗频频,地方上也各为其主,百姓的日子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太坏。但长此以往,一旦其他州生乱,惠州势必受牵连。

  “现在的惠州,崔某以为,它并无实力跟其他门阀相争,唯有求变,方才有机会在南方站稳脚跟。

  “可是淮安王求稳,宁愿偏居一隅,也不愿冒险寻求出路。他是无心者,而陈九娘这个有心者,与他有着血脉亲缘,总有机会引起淮安王的警醒。”

  吴应中一下子就听明白了,“扶稳了陈九娘,用她说服淮安王,惠州才有从泥潭里挣脱出来的机会,是这样吗?”

  崔珏点头,“吴主记心怀惠州百姓,想来是盼着惠州好的。”

  吴应中无奈道:“老夫是惠州人,自然盼着家乡能得太平,不受战火侵害。”

  崔珏拱手道:“惠州有吴老这样深明大义之人,是百姓的福气。”

  吴应中摆手,“崔别驾莫要给老夫戴高帽,老夫已经是黄土埋了半截身子的人,行事只 求问心无愧。”

  崔珏微微一笑,“问心无愧,甚好。”

  吴应中细细打量他,意味深长道:“崔别驾这样的青年才俊,窝在惠州,倒是委屈你了。”顿了顿,善意提醒道,“怕就怕你与九娘子不是一路人。”

  崔珏装傻道:“吴老何出此言?”

  吴应中直言道:“惠州若要求变,九娘子第一个要下屠刀的就是士绅大族,你崔氏一族,首当其冲。”

  崔珏没有说话。

  吴应中继续道:“老夫不知崔别驾是否与清河崔氏有关联,但见你学识俱佳,据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见南逃前家中背景雄厚。

  “如若九娘子扒出你的底细来,以她亦正亦邪的行事做派,恐怕难逃一死。”

  崔珏并未直接回答他的话,只轻轻摩挲拇指上的刀疤,“多谢吴老提醒,你多虑了,崔家的子弟,还不至于沦落到我这样的处境。”

  吴应中:“最好如此。”

  这算是两人第一次深交,皆为改变惠州而统一战线。

  一个渴望有朝一日能北伐收复中原,一个期盼家乡能得安宁,都盼着惠州能在乱世中苟活下来,有一席之地。

  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也愿意为之而努力奋斗。

  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天晚上崔珏忽然从梦中惊醒。

  他看到一位妇人,脸上带血,疯狂喊他快逃。

  他站在风雪中,妇人的脸越来越模糊,只是一遍又一遍喊他快逃。

  紧接着耳边传来胡人的喊杀声,他再也听不到妇人唤他狸奴。

  狸奴,猫,好养活。

  内心似受到冲击,崔珏再也无法入眠。他摸黑下床倒水喝,丝丝凉意入喉,令他混沌的大脑清醒许多。

  在黑暗中站了许久,他才重新回到床榻上,有一瞬间的恍惚。

  今夕是何年?

  想起白日陈皎试探他的底细,心中不禁泛起一股子嘲弄。

  清河崔氏,那样的高门世家,他可高攀不起。

  闭上眼躺到床上,胸中思绪翻飞,有幼时折断双腿的憎恨,也有贪恋母亲怀里的温暖。

  最后的所有都化为战火纷飞的硝烟弥漫,焚烧掉了不愿忆起的过往。

  皆因太痛。

  抵达魏县才仅仅只过了一日,崔珏就沾上了一条人命。

  那王震荣跟郑县令被单独关押在单间里,晚上郑县令睡得死沉,凌晨迷迷糊糊醒来,猝不及防见到窗户上挂着的王震荣,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

  当时王震荣已经气绝多时,应是半夜就自缢而亡,尸体悬挂在窗户上,委实瘆人。

  郑县令的鬼叫声惊动了狱里的官兵,忙过来看情形。

  那官兵被吓得够呛,赶紧找人来把王震荣放到地上。

  郑县令似乎被唬住了,他跟王震荣一间牢房,但对方是什么时候死的他并不清楚。

  这简直匪夷所思。

  看着王震荣的尸体,郑县令仿佛看到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稍后于二毛过来看现场,随后去请吴应中。

  很快王震荣在狱中自缢的消息传了出去,经过仵作验尸,确认是自缢而亡。

  这事陈皎心知肚明,不想插手。现在人死在牢里,结案后尸体得交给家属。

  市井里议论纷纷,有说是报应,有人说是何月的魂来索命了,各种说法都有。

  王家人自然不信冤魂索命。

  长房王震凤已经跟州府那边联系了,本以为老四很快就能放回来,不曾想竟然死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他们措手不及,王震荣夫人娄氏只觉天都塌了,以泪洗面。

  她泪眼婆娑,喉头哽咽道:“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自缢了?儿啊,我不信,不信你爹会自我了断。”

  长子王晋心乱如麻,安抚道:“阿娘保住身子要紧,父亲死得冤枉,定要叫大伯替他讨回公道!”

  娄氏抹泪道:“那陈九娘着实欺人,你五叔不是舍了钱银与她的吗,为何还下此毒手?”

  王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王震荣的死出人意料,令长房大为懊恼,面对底下兄弟们的义愤填膺,王震凤阴沉着脸难堪至极。

  现在王震荣的尸体还在衙门里,需他们把遗体领回来安葬。

  前去领尸的人是老五王震秋,见自家兄长死得不明不白,暗暗拽紧了拳头。

  把遗体领回王家祠堂,娄氏哭得晕厥过去,王家人聚到一起,个个垂首不语。

  王震凤拄着拐杖,阴鸷地盯着王震荣的遗颜,恨得刻骨。

  王震荣的死,是王家的耻辱。

  他们请了仵作验尸,确实是缢亡,但尸体上没有其他伤痕,推测应是在睡梦中缢亡。

  王晋哭道:“爹死得冤枉啊,他死得冤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恶女,只想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