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是做试验,初期用不了多少材料。陈皎从脑中搜索近代史关于火药的配置,隐约记得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最佳配比是百分之七十五、一十和十五。
她不敢确定做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用,但她具有极强的执行力,先搞了再说。
要知道那三样东西是见不得火星的,陈皎不敢用铁制品,用的木杵和铜盆。
她用药称一一把木炭和硫磺硝石称制,将其倒入铜盆中,而后添入适当的水搅拌混合,就跟做面食一般。
直到把三种东西都搅拌均匀,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那坨黑黢黢的“面团”才算初步完成。
面团需得晾干才能使用,她将其分成小团平摊到一块布上。
接下来就是等待。
在等待火药干燥期间,裴长秀就地取材,亲自去砍来一根粗壮的毛竹,从竹节处斩断。陈皎把它当成放置火药的容器,相当于一个鞭炮。
鞭炮需要引线,她从马春那里取来绵线,将其相交编织到一起,再用少许火药兑水成糊状,把绵线浸入糊糊里滚动,使其沾上火药粉。
待那几根引线干透后,陈皎又用浆糊涂到草纸上,把引线包裹其中,觉得应该错不了。
等了几日,黑黢黢的面团彻底干透,陈皎兴致勃勃将其捣碎,使其成小颗粒状。她把那些火药装入竹筒中,有半筒的样子。
之前做的引线也已干透,她取一根到外头测试。那引线尝到火星,因沾过火药,果然滋滋燃烧起来,火花四溅。
她很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当即把另外的引线塞进竹筒里,对它进行密封。
火药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才好发挥出它的威力,竹筒里还有空隙,她用草纸填塞。
当裴长秀看到她制作的简易成品,颇觉有趣,问道:“此物有何用处?”
陈皎兴致勃勃道:“我们去放个雷试试。”
裴长秀:“???”
她憋了满腹疑问,但见对方兴奋的样子,并未多说什么。
当时徐昭和胡宴等人也去围观,人们寻了一处僻静宽阔的地方,是裴长秀点燃的引线。
尽管陈皎提醒他们捂耳朵,还是没有人把她的话当回事。
裴长秀第一次引燃跑开,结果风太大,引线上的火星被吹灭了。
人们伸长脖子观望,她第二次上前引燃,站在一旁看它滋滋冒烟,确定不会熄灭后,这才跑开了。
这群人不曾见过火药的威力,根本就不信那简陋的竹筒能放出惊天巨雷。
不曾想,随着引线上的火花燃烧到尽头,忽听“砰”的一声巨响,地上的泥土被炸上天空,现场火光四溅,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
白色烟雾腾空而起,浓重的硫磺味充斥着鼻息,尽管它们很快就被风吹散,还是让人们惊愣在原地,只觉得脑子里嗡嗡的,耳朵极不舒服。
方才炸飞上天的泥土落到胡宴身上,他后知后觉拍了拍,似乎还未缓过神儿来。
马春被吓得不轻,眼瞪得像铜铃般大,不明白那只竹筒怎么会有这般大的威力。
徐昭显然也震惊不已,诧异道:“这究竟是何物,竟然这般威猛?”
陈皎并未回答,而是贱兮兮又掏出一个竹筒来,“我这里还有一个。”
此话一出,所有人集体后退,跟见鬼似的离她远远的。
裴长秀显然有些兴奋,问道:“这就是九娘子说的‘药’?”
陈皎点头,“厉不厉害?”
裴长秀露出大白牙,笑道:“厉害!”又道,“把这些‘药’拿去喂胡人,保管他们有来无回!”
这话顿时惊醒了徐昭,露出难以置信,“把它拿去喂给胡人?”
陈皎摇了摇手里的竹筒,挑眉道:“我若用木桶做药,投放到胡人的骑兵里,他们又当如何?”
听她一说,所有人都精神了,胡宴激动道:“一只小小的竹筒都能这般厉害,若是木桶扔进去,岂不地动山摇?!”
徐昭的思路这才彻底打开了,他仿佛这才意识到当初陈皎为何那般执着北上,哪怕只有几千兵也要出兵中原,原来是早有打算。
想到这里,徐昭猛拍脑门,拱手道:“九娘子当真深藏不露,原以为去中原是背水一战,不曾想是绝处逢生。”
陈皎抬了抬下巴,“这一仗,诸位可有信心?”
徐昭点头道:“有!大大的有!”
而另一边的军营里则恐慌不已,他们不知内情,纷纷议起方才听到的惊雷声。
有人说冬天打雷兆头不好,也有人觉得奇怪,好端端的怎么就打雷了。
稍后徐昭一行人回来,听到他们的议论,笑着捋胡子道:“这声惊雷可打得好啊,连老天爷都在为汉人泣血,欲助我们重回中原,把胡人杀个片甲不留!”
听他这一说,众人无不诧异,“徐兵曹可莫要哄我们,谁不知胡人凶悍啊。”
徐昭自信道:“纵使他们再凶残,我们也有制胜的法宝。”
见他这般笃定,人们跟着欢喜起来。
陈皎的“惊雷”极大的鼓舞了这群武将,之前个个心情凝重,现在一下子豁然开朗。
待到天气好转,众人再次前行去往昌定。途中陈皎接到崔珏送来的信函,说起京中事宜。
她一点都不意外便宜爹称帝,马春替她打抱不平,说道:“当初娘子为惠州出了那么多力,如今反倒被流放,简直岂有此理。”
陈皎笑了笑,淡淡道:“我自会杀出一条血路。”
马春:“可是惠州就这么白送给陈三郎他们吗,娘子可甘心?”
陈皎没有回答,只把信函再看了一遍。她当然不甘心,但现在她还需要便宜爹的支持,只要有兵丁在手,就还有翻身的余地。
抵达昌定已经是年初了,该城池是汉人驻守,城中百姓多数都是汉人。陈皎他们要进城,太守不允,那就干一架好了。
仅仅两日,昌定就被打了下来,太守府里的官员被杀,大量百姓逃离。
陈皎等人入城后并未干扰百姓,而是下了杀胡令,城中若有胡人,不分青红皂白杀光。
这一命令颁发,顿时令汉人百姓发起疯来,纷纷打杀驱赶城中的胡人。
陈皎要在此地批量配置火药,裴长秀做辅助,寻了相对僻静的院子,请木匠做木桶等物。
李士永他们再次外出搜寻硝石和硫磺等物。
裴长秀作战经验丰富,认为可用抛石机投放火药桶,若将其投放到城中,任你千军万马也拦不住它爆炸产生的威力。
徐昭也认为可行,他们有战场经验,初步制定火药桶能重创胡人。但药桶经过高空抛投,要避开落地碎裂,也需要改良。还有引线长短,最好在坠落到地的瞬间爆炸,效果才最佳。
几人就木桶的制作和引线长短进行讨论,因为作战的抛石机也分了好几种,有远程的,也有小型的,需得针对不同的抛石机进行配置。
其中宋青在测试上发挥了专长,认为可先确定药桶的重量,再用同等重量的石头抛射测试距离和落地的时间,从而测出引线长短。
那木匠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只老老实实做木桶。
这群草台班子为了给胡人来点惊喜,个个尽出馊主意。
春暖花开,陈皎忙得不可开交,火药是她的王牌,断然不会轻易泄露配置方法。
数十斤火药全是她独自制作,只要能靠它夺回中原,再苦再累她都吃得消。
所幸箍木桶的铁圈用不了多少,从打铁制作农具的铺子能买到。寻常铁匠只要在官府做过登记,是准允少量贩卖铁制农具的,若是用量大,就会引起官府重视,从而查抄。
先前李士永他们寻来的硝石她并未用完,暂时做了七桶成品。为了防潮,木桶上还特地刷过桐油。
二月中旬时,这群作死的狗东西们盯准了被胡人管控的新城。据派出去的探子来报,该城内居住着近两万人,大部分是胡人,其中驻军上千。
新城过去是郦州,他们打算拿新城开刀,入驻郦州。
突袭是在夜里。
原本酣睡的人们忽然听到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好似天雷一般从天而降,把城墙生生炸穿了一个窟窿。
低矮的房屋被火焰吞噬,城中受惊的官兵和百姓们被突如其来的轰炸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浓烟滚滚中,有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稀里糊涂丧失了性命。
官府里的胡人将领匆忙出来查看情况,谁也解释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第二桶火药从天而降,城中的胡人官兵忽见高空中有火花飞逝而过。
下一刻,突听“砰”的一声巨响,整座古老的城池仿佛被震动,发出排山倒海的怒吼咆哮。
巨大的冲击力带着热气与火焰在城中渲染开来,房屋被摧毁,人烟被火焰吞噬,浓重的硫磺刺鼻熏染,呛得人直不起身。
城外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徐昭等人像疯狗似的冲进城中,以雷霆之势夺取属于汉人的领地。
那时城中的胡人官兵才意识到是汉人打进来了,但他们不明白硝烟中的两场惊雷究竟是何故。
这一夜,正式开启热兵器时代。
陈皎站在一个叫未来的巨人肩膀上回顾那段惨烈的历史。
她于冷风中眺望远处的火光冲天,听到城内混乱的哭喊声,马儿嘶鸣声,仿佛看到了中原大地上的龙吟。
她是不幸的,来到这个吃人的世道苟且偷生;她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机会用俯视的态度去审视这段历史。
裴长秀仰望黑黢黢的夜空,闭上眼感受着冷风的抚慰,忽而轻声道:“我又回来了,重新回来了。”
陈皎偏过头看她,“方才那道龙吟,好听吗?”
裴长秀微微一笑,向她行胡人礼,“你是我的女王。”
陈皎淡淡道:“当初我曾向你许诺,会带你杀回中原。而今,我做到了。”
裴长秀看着她,一双眼亮晶晶的。有那么一刻,她无比崇拜这个年轻的女郎,因为她总能给他们带来惊喜。
四千兵又如何,他们一样能干翻中原。
这场厮杀持续到翌日傍晚才告一段落。
两桶火药给城中的胡人造成重创,遗憾的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只知道它从天而降,带着毁灭性的绝望降临人间,把城池化为地狱业火,烧毁了他们的生机和退路。
剩下的仅仅只是死亡。
若是在南方,陈皎会收紧官兵们脖子上的绳索,让他们重军纪。而今来到中原,彻底放开了,任由他们烧杀抢掠,恣意掠夺胡人的财物。
当昌定那边得知新城被汉人攻占的消息,无不感到诧异,因为一直以来胡人都以彪悍著称,不曾想竟有碰钉子的那天。
城中百姓们议论纷纷,前阵子城里才下了杀胡令,现在新城那边是不是也要下杀胡令了?
人们无不振奋,一男人道:“杀得好,该杀!咱们汉人都快被杀绝了,现在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他们尝尝滋味了!”
“对对对,那些胡人穷凶恶极,侵占我们汉人的地盘,就该把他们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