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就是往家里交钱的日子,她要是不交或者没交够,罗家一家人肯定跟她没完。
到时候吵起来估计就是她被扫地出门,与其这样,她还不如早做打算,提前找好房子,到时候痛快地和他们大吵一架,就提包跑出来。
孟箬看着存折里的两千块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她是月初跟罗丽萍合作摆摊的,现在临近月底,加上月中发的工资,存折上已经有两千多块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孟箬就在想要不要把这两千块钱取出来,先还一部分。
今天罗丽萍没来这边吃饭,她上楼和孟箬分完今天的钱,就匆匆忙忙地走了,说是和房东约好了看房子。
孟箬吃得差不多正打算收碗的时候,游彻忽然叫住了她。
“等下,有个东西要交给你。”游彻说。
孟箬纳闷地抬头看他,然后就看着他从包里拿出一沓牛皮纸包着的东西。
厚厚一沓,长方形。
孟箬正在思索这是什么的时候,游彻将牛皮纸包着的东西递到了她手上。
“打开看看。”游彻有些不好意思道。
孟箬虽然疑惑,但还是听话地打开,然后她惊得瞪大了双眼。
牛皮纸里包着的是钱,厚厚一沓的钱,孟箬粗粗看了一眼,估摸这得有好几千块。
“这是什么?”孟箬手上拿着钱,笑着问。
“钱。”游彻耿直地回答。
孟箬忍俊不禁:“我当然知道这是钱,我是问你这是哪来的钱?”
“工资。”游彻如实回答。
“预支的两个月的工资。”他补充道。
两个月的工资,那就是四千块,孟箬心想。
“给我的?”孟箬问。
游彻点头:“你不是借了你爸三千块钱急着还嘛,先拿这个钱还吧。”
看来他知道这一个月她起早贪黑的做卤味,是为了快点还钱,孟箬忽然感觉心里一暖,有种自己的事被人记在心里的温暖。
这种感觉以前就一个人给过她,她在另一个世界的妈妈。很多时候她随口说的一句话,她妈妈都会记在心里。
比如她坐在店里,看见外面推着小车卖冰糖葫芦的,她会嘴馋地念叨一句:“好久都没吃冰糖葫芦了。”
她之所以这么念叨,并不是当时真的多想吃冰糖葫芦,而是突然想起小时候吃冰糖葫芦的那种快乐,随意感慨一句。
但妈妈会把她随口的念叨记在心里,妈妈会拿着手机,出门叫住卖冰糖葫芦的小摊车,买两串冰糖葫芦,母女俩一人一串,坐在店里吃。
冰糖葫芦其实并没有多好吃,里面的山楂太酸,外面的糖衣又太甜。但她吃着冰糖葫芦还是很开心,觉得自己此刻很幸福,因为她在和妈妈一起吃冰糖葫芦。
那时的孟箬突然意识到,人在品尝美食时感到幸福,很多时候这种幸福感并不单单是食物本身带给你的,而是跟你一起品尝美食的人带给你的。
哇,又能吃到妈妈烧的红烧肉。
哇,又能和妈妈一起吃饭。
这种感觉真好!
每次和妈妈相聚一起吃饭,她都会这么在心里感叹。
孟箬调整了一下情绪,对游彻说道:“你等下,我也有个东西要给你看。”
孟箬跑回房间拿自己的存折,游彻乖乖站在原地等她。
孟箬打开存折,有些小得意地向他展示自己的存款。
“两千块。”孟箬笑着说,脸上的笑容明媚又恣意。
“摆摊一个月的收入。”
第51章 还钱
展示完自己一个月取得的成果,孟箬从牛皮纸那取出一千块钱。
“所以我只需要一千块钱就够了。”她笑着说。
既然游彻有心帮她提前还债,她便没有拒绝的道理。
“谢谢你。”孟箬道着谢,一双漂亮的水眸笑得弯起来。
“不用,”游彻坚持道,“你存折里的钱留着就好,也省得再去取了。”
“你给我留一千块钱买床就行。”
孟箬听到这个买床,脸上的笑容一僵。
他怎么还记得这件事啊。
孟箬怕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会往令人尴尬的方向发展。
于是,她连忙岔开话题:“看来你们厂的经济状况良好啊,还能预支两个月的工资。”
说完,孟箬才反应过来,现在还没到月底,电器厂发工资的时间她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每个月10号。
所以,游彻不仅预支了两个月的工资,还提前十几天拿到手。
游彻笑着点了点头,并未跟孟箬提起这预支工资的曲折。
他能预支工资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他给厂子拉动了销量,并且新品电冰箱在市场上反馈很不错。程书记一高兴,大手一挥,直接给他签了预支工资的条子。
上回,他在厂子门口做售后宣传,效果确实不错。
没过几天,就有一大批人来电器厂,说是要买三厂的电器。
第一波来的人中分为两批,一批是亲眼目睹了游彻在厂子门口做的售后宣传,另一批是来自赵英这边的宣传。
赵英把崭新的电冰箱拉回家,碰到人就大肆宣传电器三厂的售后保障。
“王姐,我跟你说,以后把家电就认准电器三厂。”
“为什么?为他们的售后保障啊,三厂的厂长承诺了,只要是在他们那买的家用电器,一年内出问题,直接给你换个新的。”
“你不信?你来我屋里瞧瞧,今天刚从三厂拉过来一台崭新的电冰箱,一分钱没花。”
跟邻居展示完自己不要钱的电冰箱,赵英又感慨了起来:“你说,这冰箱要是在一年之内坏了,我是不是又可以拉去电器三厂换台新的了。”
“那我以后岂不是年年都可以用新的电冰箱。”赵英笑着开玩笑道。
邻居们一听,还真是,纷纷在心里盘算着,家里缺什么电器,赶紧去三厂买。
因此,自打游彻把电器三厂的售后宣传开后,陆陆续续都有不少人来三厂购买电器,三厂的销售额也是持续走高。
厂子里不少的员工都在讨论,游彻的这次售后宣传搞得好,供销科科长对游彻的态度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反正谁能帮他拉动厂子的销量,他就对谁亲切。
“一天就卖出十几台冰箱和彩电,那岂不是有几万块。”
“是啊,没想到这个新厂长,看着挺年轻,干起实事来却是一把好手。”
“可不是,之前我还觉得厂长严抓质量和售后,有点矫枉过正了,没想到质量和售后才是救咱们厂子于水火的正道啊。”
“是啊是啊,最近来咱们厂子买电器的顾客,起码有八。九成是冲着咱们厂的售后保障来的,反正坏了也不怕,可以换新的。”
“而且,自从厂长开始严抓产品质量,咱们厂子收到的投诉都少了很多。”
“我感觉照这个趋势下去,咱们厂还清那一百多万的外债也是指日可待。”
……
严正光发现自从售后事件之后,厂内的职工对游彻的评价是越来越好了。大家眼里心里都是游彻这个信任厂长,哪个还记得他这个严副厂长。
每当他听见职工在背后赞不绝口地夸赞游彻的各项举措时,严正光都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些墙头草,懂什么?”严正光气得拍桌子道。
他得好好想个办法搓一搓游彻的锐气才行,不然不光游彻不把他放在眼里,其他科室的科长也会见风使舵渐渐地不把他放在眼里。
只是,严正光还没想好怎么搓游彻的锐气,由游彻牵头研发的新品冰箱上市了。
因为在研发新品冰箱之前,游彻就做过一波市场调查,这次的新品直接踩中了广大用户的需求点,销售火爆。
“我就是想要这种冰箱,冷冻区大的,因为家里需要冷冻的东西太多了。”国营商场内一位大姐如是说。
“是啊,之前的电冰箱保鲜区大,我把肉啊菜啊放冰箱冷鲜区,放不了多久就坏了。冷冻区又太小,一会儿就塞满了。”
“可不是嘛,一听到邻居说新出了一种大冷冻区的冰箱,我就赶紧把家里的旧冰箱转卖给亲戚了,跑过来买这款冰箱。”
“听我邻居说,只要是电器三厂生产的家用电器还承诺一年的售后保障呢,只要一年内坏了,都能重新换台新的。有这保障,我还怕啥,买,就是买!”
……
游彻带头研发出的新品冰箱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电器三厂的销售额也是节节攀升,每天厂门外都是一排排着长队过来拉冰箱的大小货车。
游彻见新品销售势头好,赶紧向上头打申请加紧生产。
程书记当然毫不犹豫立即批准,不仅如此他还顺便批了游彻预支工资的申请。
生产车间的职工忙起来了,财务科的同事为了算账,也是天天在办公室加班。
整个电器三厂一改往日的颓丧,立即陷入到了热闹的忙碌之中,全体职工都忙着加班加点赶生产。
大家手上忙着,心里却无比踏实,因为大家知道,忙起来才是厂子向好的象征,只有忙起来了,厂子开始正常运作了,大家才不会丢饭碗。
游彻去车间盯生产的时候,在走道碰到了曹展飞。
自打他去了厂办,不跟曹展飞在一个办公室了,两人碰面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曹展飞迎面撞见游彻时,面上也出现几分惊讶。
曹展飞本想像以往那样熟稔地跟游彻勾肩搭背,但一想到游彻现在的厂长身份还是忍住了。
“游厂长好。”曹展飞笑着装模作样地鞠躬问好。
游彻也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伸拳在他胸膛处不轻不重地捶了一拳。
游彻的这个动作瞬间拉近两人的距离,让曹展飞意识到,他并未因为现在身居高职而改变。
曹展飞笑嘻嘻地凑近:“兄弟,可以啊,看目前这架势,三厂是要在你手上起死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