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箬歪头一看,心想这就是他说的惊喜嘛?
游彻走到孟箬面前,嘴角上扬,将布包里的东西拿出来。
竟然是两大袋的大白兔奶糖。
第78章 二店开业
看着两大袋子的大白兔奶糖,孟箬一脸惊喜。
“你哪里来的?”她问。
“有个供销科的同事正好去沪市那边出差,”说着,游彻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脖子,“我看你上回挺喜欢吃这个大白兔奶糖的,就让他帮忙捎了两袋。”
“原本我是想让他多捎几袋的,但他还要帮别人捎东西,东西太多坐火车不方便,就只给我捎了两袋。”
“你要是吃完了,下次要是有供销社的同事再去沪市出差,我再让他们带。”他说。
大白兔奶糖是一斤装的规格,两袋就是整整两斤。
孟箬眼底溢出一点笑意,她从包装袋里拿出一颗奶糖,拆开糖衣,送入口中,随即一股裹着奶香味的清甜在唇舌中蔓延开。
“甜。”她笑着说道。
然后又拆开一颗大白兔奶糖递到游彻嘴边。
他张嘴含下那颗糖。
两人在同一时间,品尝着相同的甜味。
这边谢海东等孟箬房子的事情处理完,看了眼时间,虽然早就过了午饭的点,但他还是决定带着谢卓然去吃顿午饭。
回去的路上,谢海东想起刚才的事,忽然说了一句:“我看孟同志方才应付那个丰西村的人,很有条理,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她应付不过来,看来是我多虑了。”
“她就是很厉害。”坐在车后座的谢卓然接话道。
“你跟她关系不错?”谢海东随口问。
“还行吧。”谢卓然答。
谢海东在前面蹬自行车,正好遇上一个上坡,他奋力踩着踏板,人已经离开了自行车坐垫,基本上站起来了。
谢卓然一抬头看见自己爹骑得这么费力,忍不住笑出声。
“你行不行啊,不行的话换我来带你吧。”
被儿子看轻的谢海东一听这话,属于男人的胜负欲瞬间被激发出来,一咬牙,顿时便使出吃奶的劲儿,奋力蹬着车。
哪怕是上坡,被谢海东这么一使劲儿,车速也明显快起来。
“哦豁——”
谢卓然兴奋地叫了一声,脸上的笑意明显。
然后他给谢所长喊起了加油鼓劲的号子:“老爹加油,老爹加油。”
上坡通过后,便是下坡,车速飞快,大冬天的,迎面的冷风刮过来,谢卓然一点不觉得冷,只觉得兴奋、刺激以及开心。
他好久没这么开心了。
最后,谢海东骑着自行车在一家小饭馆停下,他点了两三道谢卓然喜欢吃的菜。
两人边吃着菜,边聊天。
很自然地,谢海东就将话题拐到了今天上午的打架事件上来。
“你怎么老是打架,上个学期你因为打架都被叫多少次家长了,你有没有数过?”谢海东问,语气却不是严厉地责备,而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和气。
“老谢,”谢卓然一脸无奈地停下夹菜的动作,说,“我这吃菜吃得正高兴呢,你干嘛又提这事。”
谢海东语重心长:“我只是想趁着咱们父子俩好不容易坐下来吃顿饭的功夫,好好聊聊这事。”
“首先,这事我都跟你说多少遍了,我那不是打架,我那是除暴安良,”谢卓然无奈道,“我打的那些都是坏学生,他们欺负同学。”
“你怎么还老是说我打架打架,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好好好。”谢海东应和道。
他知道自家儿子是头顺毛驴,只能顺毛摸,不能逆着来。
“我想说的是,你是学生,你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不是除暴安良,要是真有坏学生欺负同学,你可以把这事上报给老师,让老师出面解决。”
“你看看你上学期期末的成绩,又倒退了。”
谢卓然无语地闭了闭眼,好吧好吧,他就知道说完打架的事一定会转到他的成绩上来。
他无奈的抓了抓额头,道:“这些事老师根本就管不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是老师们都睁一眼闭一眼,所以那些同学才会向我求助。”
“而且,”谢卓然补充道,“我们学生之间的事,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跟老师打小报告。”
“我好歹是堂堂老大,要是被他们知道我这个当老大的都去老师那打小报告,我面子往哪里搁。”
谢海东简直要被自己儿子的幼稚发言给气笑了。
他无奈抚额,深呼吸一下,才又说道:“行行行,你说的都对。”
“既然你这么喜欢除暴安良,我看你应该去当警察的,你当警察后除暴安良的机会可多了。”
谢卓然却不屑道:“我才不要当警察,你们警察条条框框太多了,遇见事我喜欢用我自己的拳头解决。”
说完,谢卓然还一拳捶在桌上,给桌上的碗碟捶得一震。
谢海东给他整的动静吓了一跳,连忙往左右看看,还好这个点就他们一桌在吃饭,其他桌都空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后你就会懂的。”谢海东笑着摇头道。
谢卓然一看自家老爸又摇头,就知道从始至终谢海东都不认同他的行为。
“爸,你别老看不起我,觉得我总是打架不干正事,”谢卓然语气突然严肃起来,“我那干的都是正事,不仅日后我会证明给你看,时间也会证明给你看。”
谢海东摇摇头笑了笑,觉得以儿子现在的年龄,就算自己讲再多大道理,他也听不进去,索性岔开话题聊点别的。
“孟同志做的面包味道怎么样?”他说道。
一听老爸谈起孟箬的面包店,谢卓然瞬间来劲道:“特别好吃,我早饭都是去那买面包吃,然后再喝杯牛奶。”
“平时没事也喜欢坐在她店里,闻烤面包的香味。”他说。
听到谢卓然说烤面包香味,谢海东拿筷子的手一顿。
以前他下班回家也会经常闻到烤面包的香味,倒不是说他有多喜欢这个味道。
而是一闻到这个味道,他就知道自己到家了,有种很舒心的感觉。尤其是劳累了一天后,肚子也饿得空空的,一闻到烤面包的香味,就感觉身心都被抚慰了。
“等什么时候有空,我也到孟同志的面包店看看去。”谢海东很自然道。
谁知,谢卓然却不留情地怼道:“等你退休了你才有空吧。”
谢海东:……
林秋莲学东西挺快的,袁红梅带了她几天之后,她就能独立上岗了。
她独立上岗后,孟箬便打算正式教袁红梅烤面包。
原来高家的面包店,孟箬已经安排人重新布置,和她店里一样的发光门头也让老板安排做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发光门头,除了“思甜烘焙坊”五个字外,底下还有一排小字——丰州市二店。
丰西村的房子,孟箬也找了合适的工程队,让重新刷墙,以及盖楼,她只要隔个两天过去看看就行。
等旁边面包店布置好,门头也做好,她就要抓紧招二店的服务人员了,等人员培训好,二店便能正式开业。
等待她去做的事情不少,所以她要尽快培训好袁红梅。
两人走进烘焙室,孟箬详细又细致地给袁红梅讲解每款面包的烤制火候和时间。
袁红梅认真听着,并用笔在本子上记下。
孟箬边讲解,边演示,袁红梅紧紧跟在她旁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两人挤在一块,空间顿时显出几分局促。
其实,烘焙室的空间并不算小,原本“张记面包”留下的烘烤设备放在这,还显得这里有点空。
但去年年末孟箬将这边的烘烤设备全换了一轮,整个烘焙室才显得拥挤起来。
袁红梅跟着孟箬学了两天的烤面包,已经学得七七八八,第三天,孟箬便开始让她独立上手。
其实只是烤面包的话并不算很难,只要记住每款面包的烤制时间和火力就行。
孟箬在烘焙室盯着袁红梅烤面包,盯了一整天,袁红梅要是出现什么错误,她就立即指出,这样一天下来袁红梅进步也很快,基本上是完全掌握了店里这几款面包的烤制技术。
教完袁红梅烤面包,孟箬终于可以分出一点精力来招人。
二店她暂时先只招一个服务员,一下子招两个的话,短时间不太好培训,也不好管理。
二店的烘焙室她独立负责,前面柜台由新招的服务员负责。
所以只要服务员能顺利上岗,开业应该问题不大。
一店这边,前面服务由林秋莲负责,后面的烘焙室则由袁红梅负责,反正面包造型什么的她都会提前做好。
这回孟箬只花两天时间就招聘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是个年轻女孩,十九岁,比林秋莲和袁红梅都小上一岁,长相可爱,性格也开朗活泼得很,孟箬在店里教她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纯纯的社牛,搞得孟箬又都点社恐了。
小姑娘脑子灵光,记性好学东西也快,孟箬带了她两天,她差不多就能上岗了。
正好这段时间顾客多,孟箬便让她和林秋莲在前面柜台一起卖货。
招人的事解决完,孟箬又在思索开业活动的事。
之前一店开业的时候,她手上的钱不多,且是首店,孟箬既没钱做开业活动,也怕开业活动做不起来,尴尬。
现在不一样了,她的面包店在整个丰州市都算是小有名气。
那二店开业必然是要做个开业活动的,不然就干巴巴的开业没什么噱头也不好玩。
孟箬思索了一下,脑中很快便有了开业活动的雏形。
首先就来个新店开业全场八八折的折扣活动,为期三天。
八八折的活动只有二店参与,一店不参与,有一店做对比,肯定能把不少顾客吸引过去。
新店开业开门红很重要,这就好比行军打仗鼓舞士气,如果连开业第一天都没什么人气,那后面门店的经营只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