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萧宝玄信了,觉得自己果然没有惦记错人。
宋允知将好朋友带进家门,忍冬跟莹秋也不认识这位小殿下,听允哥儿说是谢蕴的表弟,还以为他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公子,见他生的可爱,还时不时地逗上一逗。
宋瑜在旁欲言又止。
她们俩若是知道这人的身份,只怕会被吓死。
允哥儿的好友宋瑜都心中有数,即便没见过却也大概明白相貌身量年龄,这位小公子,多半就是允哥儿口中的四皇子萧宝玄了。
人家出门不想要暴露身份,宋瑜也就没好提醒,不过眼看着忍冬傻乎乎地拿着一块点心逗人家叫姐姐,宋瑜还是忍不住阻止了:“他小孩儿家家,你们别吓坏了他。”
忍冬怅然若失地放下点心,本来就差一点对方就要叫她一声姐姐了,真可惜。
宋瑜将小殿下牵到允哥儿院子里,将他抱到吊床上玩。
萧宝玄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新奇的玩具,虽然奇怪,但是躺在上面别提多舒坦了。吊床上还有宋允知平日里玩的小玩具,萧宝玄碰碰这个,摸摸那个,一本满足地躺下来:“等回去后,我也让爹娘给我栓一个这样的吊床。”
宋允知本来欣慰这小孩儿容易满足,但是对比奸诈的北戎大王子跟阴晴不定的四王子,他又有些为萧宝玄发愁。这样一个软乎乎的小皇子,日后真能是北戎的对手吗?
愁绪划过脑海,宋允知便打定主意日后要好好影响一番萧宝玄了。
这都是后话,目前最让宋允知关心的还是养马一事。他从萧宝玄口中得知,来自燕国的一匹良马已经运往建康,正在等待育种。
朝廷有不少专职养马的官员,不过从这些年夏国日渐疲软的官营马场便可看出,这些人学艺不精,干不了什么活,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宋允知。好歹,宋允知这儿还有系统出品的养马手册。
宋允知昨儿晚上抽空看了一眼,系统给的法子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科学,但是已经是符合当下环境的最优解了。若是按着这个方法来,假以时日必能改良本土马种。
可这东西要怎么拿出来又是个学问。
他在明,北戎人在暗,宋允知还不想被人惦记,死得不明不白。他家中时代经商,对于养马并不精通,若说突然开窍,也惹人生疑。
最好是能寻个合理的出处来。
有了——!
宋允知灵机一动,送走萧宝玄后,便果断跑去他先生家中,询问先生可否让他去馆阁查一下书。
如今的馆阁,便是藏书楼,朝廷有四大馆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还有秘阁,藏书之丰富,远非国子监藏书可比。若是想要将这册子上的内容换种方式整理出来,最好的法子便是从古籍中寻找蛛丝马迹,而后再写篇文章呈上去。
陈素问道:“我给你的书你都看完了?”
“看完了,不过学生这回想找的并非正统的经书,而是关于养马的记录。”
燕国良马不日抵达京师的消息陈素也知晓,这事儿朝廷还没有正经的头绪呢,这小孩儿却先一步惦记上了。
“你……”陈素话说一半便咽下去了。
这小子没弄出名堂应该不会告诉他,当然也不用问,因为等他弄出来之后肯定会迫不及待跟自己炫耀。
这张狂的性子,这辈子只怕改不掉了。
陈素养孩子一向鼓励释放天性,既然弟子有这个念头,陈素也不便拦着他,反而替他去求了陛下。
这种小事,皇上自然不会不允许,他巴不得宋允知勤学好学,日后将神童之名发扬光大呢。
这可是夏国如今的招牌,还是为数不多的招牌。
第二日一早,宋允知便背上他那鼓囊囊的小书袋,被先生亲自送去了秘阁。
陈素本意想要陪着他一块儿,但是宋允知预备着偷偷干活,说什么都不让先生跟着。
陈素拗不过他,再三叮嘱:“你确定不会闹出事来?”
“确定得不能再确定了。”宋允知推着先生上了马车,吩咐车夫赶紧驾车离开,还站在原地冲着先生挥了挥爪子。
回见呀……
陈素掀开车帘看了许久,才不安地回了府。
宋允知挎着包,宛若个小学究一般踏进了秘阁的大门。守门的两个小官儿早就听说小神童今日要过来看书,已经等候多时了。他们不过八品小官,平日里不上朝不赴宴,还从没见过这位大名鼎鼎的小神童,乍一见到这样神气的小孩子出现在眼前时,眼珠子都黏在宋允知身上抠不下来了。
好有灵气的小孩儿。
宋允知像模像样地行了礼:“二位大人有礼,我是前来看书的国子监学子宋允知。”
二人这才手忙脚乱地请他进来。
秘阁甚少有外人到访,今日宋允知来,他们俩还挺稀罕,很是友好地带着宋允知转了一圈,给他介绍秘阁的藏书以及书籍分布。
藏书浩如烟海,如宋允知这等门外汉想要找书,还得求助他们二人才行。
二人听完他想找的书,虽略有惊讶,但还是替他尽量寻了出来。这毕竟是上头交代要招待好的小客人,怎么也不能怠慢了。
宋允知望着比他人还高的一摞书,再次感叹秘阁藏书之多。他谢过二人,取出小本子跟笔墨,坐下便开始翻阅了起来。
有了过目不忘的技能,加上又在系统空间养成的习惯,宋允知看书都是一目十行,重点的记下,无关内容直接略过,如此既保证了效率又不会遗漏重点。
二人悄悄后退,但还在观察宋允知。眼见这小神童看书跟翻书一样,刷刷便过去了,完全不像是看进去的样子,但是隔几页又会在纸上写写画画,叫人摸不着头脑。
他到底是看进去了还是没看进去?因不好意思打搅宋允知,他们一直没去验证真假。
中午宋允知也跟着蹭了一顿秘阁的饭,夏国官衙里头都包中饭,宋允知跟着李大人、杜大人去用餐时,还碰上了御史台的几个人。
令人意外的是,黄御史跟邹御史竟然没休假,直接过来上值了。这两人想必是花了一番功夫的,这会儿已经跟御史大夫重修旧好了,再见到宋允知时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一如当初未曾出使的模样。
哟,这才多久就又变了?
宋允知不满,殊不知御史台的众人也在议论他,御史大夫见他跟秘阁的人凑在一块儿,也很是费解:“这小子怎么跑到秘阁去了?”
黄御史蹙眉:“谁知道呢,不过这小子一向不着调,谁也想不到他又要做什么。”
几个人嘀嘀咕咕,抬头一看,就发现他们嘀咕的主角正站在跟前。
黄御史等人吓得当即失声。
这臭小子,怎么走路都没声儿?他该不会都听到了吧?
宋允知面色如常地递过来两个馒头:“黄世叔、邹世叔,看你们聊了半天也没吃饭,想是饭菜不合口,给你们留了两个馒头,下午饿肚子的时候吃啊。”
他将馒头塞到二人手上:“这可是我特意省下来的口粮,不必感动,咱们的情分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说完便转过身拉着李大人的手,大步流星地往回走。
黄、邹二人迎着御史大夫探究的目光,气急败坏地扔了馒头,谁是他的世叔?
谁又稀罕他这馒头!馒头皮儿还被吃了一半儿!
他们好不容易让上峰对自己放了心,如今可好,被这臭小子一搅和,又白忙活了。
黄御史撸起袖子,他倒是要看看,这臭小子又在搞什么文章!
午后,黄御史抽空悄悄尾.随至秘阁。
第79章 收服 顺利收服两位御史
秘阁藏书虽多,却不是人人都能借阅的,故而素日里人烟稀少,除却日常看管的两个小官外,少有人来此。
黄御史轻易避开人,鬼鬼祟祟摸进秘阁周围,借着此处花草茂盛,开始偷偷观察里头的情况。
他来得时间刚刚好,宋允知中午没休息,看了许久的书有些头晕脑胀,于是便撂下书,从他的书袋子里摸出一盘点心跟两位大人分享。
李大人俩个好奇地看向允哥儿的包,看着小小的,可貌似装的东西还挺多。
除了一碟满满的糕点外,宋允知还准备了几个茶包。这是他上回出使燕国时想到的,那会儿在异国他乡吃肉吃多了,就想喝上几口茶,但是燕国人的茶他喝不惯,于是回来之后便立马做了这些茶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冲泡,乃居家旅行常备之物。
就着茶,吃着点心,两大一小喟叹一声,满足地享受这惬意的安宁。
“这茶包不错。”杜大人越喝越喜欢。
宋允知从兜里又掏出好些来,分给二人:“我带了好多呢,两位大人带回去喝吧。”
二人对他这个兜兜更好奇了,这小小的书袋真是内含乾坤,怎么这么能装?
正美美享受着下午茶,宋允知便发现一道窥视的目光。他迅速找到来人,迎上对方的目光。
黄御史连忙后撤,却还是没来得及,被逮个正着。
宋允知咧嘴一笑,同两位大人说好后便从凳子上滑了下来,没多久便捉到了正要逃跑的黄御史。
“黄世叔。”宋允知一脸明媚,仿佛跟对方关系匪浅。
黄御史甩了两下没甩开他的爪子,色厉内荏:“你快松手!”
谁是你世叔?真不要脸。陈素那老小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教学生的,竟然教出了这么个没皮没脸的死小孩出来。
宋允知嘿嘿笑了两声,像只小松鼠:“世叔特意来瞧我,我怎能让您随意离开?必然要送到御史大夫跟前才能放心。”
黄御史又开始头疼了,甚至后悔自己干什么要多此一举,明明不用管这个小崽子就够了,怎么总是不由自主地跑来招惹,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么?今日不说开是不行了,黄御史无奈地望向允哥儿:“说吧,你想做什么?”
他跟邹御史都切身体会过,知道这小崽子绝非表面看上去那等纯良之辈,他先前故意在御史大夫面前跟自己多番亲近,眼下又是特意追出来,必有所图!
宋允知小肩膀耸了耸:“哎呀,我不过是看在咱们初入北戎、同生共死的份儿上,才跟二人大人多亲近了些。若是黄世叔不愿的话,那就算了,不过,往日情谊丢不得,人前不能亲近,人后总不能断了联系。日后御史台若是再想弹劾人,还得麻烦黄世叔先知会我两声。”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黄御史本以为他想给国子监撑腰,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这么好管闲事!他脸这么这么大呢?
“御史台弹劾谁跟你有什么关系?!”黄御史几乎咆哮出声。
宋允知厚脸皮道:“我平日里就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当然要知道喽。”
这绝不可能,黄御史断然拒绝。他趁宋允知不注意,立马转身逃走,头也不回。
宋允知见他溜走,也不觉得可惜,鱼儿也不是一次就能钓上来的,多钓几次,总能上钩。他手头实在是没有人脉,夫人厉害,但是夫人那边人脉都是女眷,他也用不上。自己这边结实的都是国子监的同窗,目前还在苦哈哈读书,还没混出头呢,朝中若是有什么消息他也不知道,遂只能将主意打到黄、邹二人头上了。
踱着步子回去后,宋允知再次开启看书大业。他看书极快,已经找到不少文献了。
这两日,宋允知一直窝在秘阁里,不见动静。那边战战兢兢的黄御史跟邹御史等了许久,没见到宋允知有后招,便暂时放松下来,觉得这小崽子不足为惧。
不多时,宋允知也终于写好了文章,带回去润色一番后,便托他先生送去宫中了。
交去后,宫中暂无音信,宋允知却也不着急,陛下日理万机,没注意到他的文章也在情理之中,他先生总不能逼着陛下看。
再等等,若是过两日陛下还没有动静,再想法子暗示一番。
与此同时,宋允知那难得的五日假期也结束了,他挥别了李、杜二位大人,带着自己的小书袋离了秘阁。
热闹了好几日的秘阁,再次沉寂下来。
二人大人对视一眼,都有些不适应这份安静。虽然这位小神童在的时候也不吵闹,给他几本书便能安静一天,但出奇的是,这孩子即便不说话也能轻易吸引旁人的视线。他即便只是单纯地坐在那儿,便让人觉得有股子生机。可惜,这孩子注定不属于秘阁。
翌日,宋允知带上礼物,重返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