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苏关系极度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在严峻的国际局势面前,最高指示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反帝必反修”。
故而复课的初中生,并没有恢复正常教学,而是按照军事编制,学校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排,学军挖地道,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投入到全民皆兵的反苏修侵略的战斗中去。
至于日常上课,大家重点是学□□语录,文化课也并非学数理化,而是统一称之为“学工学农”。
课堂不在教室,在工厂在田头。老师在生产的间隙,见缝插针地跟他们说点儿工农业相关的文化知识。
可即便这样以战时标准开展的初中,范哲兵也没能上完。
因为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9年1月,17岁的他就跟绝大部分城市青少年一样,集体打包下乡了。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接受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范哲兵确实很倒霉。
但要谈起倒霉,他的同龄人都倒霉。
而且倒霉的他们,大部分都努力靠自己双手从事农业劳动,竭尽所能地养活自己。
比起他们,自打1970年跟卢少婷好上之后,就放心大胆吃软饭,过得跟个少爷似的范哲兵,实在无需过多的怜悯心。
叶菁菁不打算再让这种人吸血,而且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她要在高考复习资料里埋雷,坑死范哲兵!
鉴于范哲兵从头到尾,实际上只读完了初一的文化课,叶菁菁估摸着他并没正儿八经学过物理和化学。
且虽然小说里,卢少婷一回城,就去书店给他买了《数理化自学丛书》,但书店方面说已经多年没卖过这书,加上考虑到“文·革”时期的出版业状况,叶菁菁更倾向于认为——
《后妈文的原配重生里》提到的自学丛书,其实就是自己手上目前拥有的这一套。
所以,她要改写一番资料,让心心念念偷了书的人,好好跌个大跟头!
这样,她可以一箭三雕。
什么?你说倘若叶友德和卢少婷不偷她的东西要怎么办?
嗐!狗改不了吃屎,吸血鬼除非死,否则绝对不会放弃吸血。
可要是万一呢?
万一就万一呗。
最多她叶菁菁白忙活一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捋清楚思路后,叶菁菁瞬间亢奋起来。
果然人做坏事最开心,她这么人美心善,最适合做这种坏事!
不过,可惜现在已经10月份了,估计距离公布高考估计时日无多。
她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偷梁换柱,靠手写肯定不行,她需要打字机。
刚好,原主就具备这样的操作技能。
感受到这一点之后,叶菁菁又忍不住想叹气。
真的,原主虽然因为家庭关系,个性懦弱,但她已经竭尽所能想让自己活得更好一点了。
纺织厂的三班倒,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很多人干三两年以后,身体吃不消了,就会想办法转岗。
原主不是孤儿胜似孤儿,爹妈完全指望不上,所以想自己考厂里的打字员。
她没有打字机,就偷偷拿硬纸板对着做模型,然后自己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拼命练。
她一分钟准确无误地打出60多个汉字。
别小看这成绩哦,要知道,这可是老式打印机,得熟记铅字盘里5000多个汉字的位置,才能顺利打字。
而且铅盘里的铅合金铸成的活字,相当于一枚枚小印章,上面的字是倒置并反写的。
为了练出打字技术,原主甚至倒过来读书和报纸,好熟悉这样铅盘里的字。
可惜的是,尽管原主比关系户字打得快一倍,却还是没能成为打字员。
就这样,原主也没放弃,还在私底下偷偷练习。
她一直,一直想要努力地生活得更好一点啊。
叶菁菁没忍住,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就冲这点,她就不会放过无耻的吸血鬼们!
用原主的打字技能埋坑,也算是原主自己报仇了。
叶菁菁伸手抹了把眼泪,刚好薛琴过来找她,看她眼红红的,吓了一跳:“你怎么了?哪个欺负你了?”
“没事。”叶菁菁吸吸鼻子,“我就是想找台打字机。”
谁知道薛琴竟然瞬间眼睛红了,还激动地握住了叶菁菁的手:“叶菁菁同志,我早就说了,你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向厂里反应。现在你为了给大家准备学习资料都急哭了,我实在太羞愧了。”
叶菁菁:……
呃,这误会大发了,她……她当然不会惭愧。
她理直气壮地提要求:“那我能借用厂里的打字机吗?”
薛琴连连点头:“当然可以,我带你过去。”
纺织厂工会办公室的隔壁,就是隶属于厂办的打字室。
因为经常有文件需要打印,所以薛琴跟打字室的人常来常往。
她熟门熟路地进了打字室的门,跟还在埋头忙碌了打字员打了声招呼:“孙晓梅,我用一下打字机呀。”
打字员嘴上“哦”了一声,头都不抬:“你自己用吧。”
因为要打印的文件多,所以他们纺织三厂打字室,财大气粗地购置了三台打字机。
两台旧的,一台新的。
薛琴问叶菁菁:“你用哪台?”
孙晓梅这才抬起头,瞧见叶菁菁,立刻皱起眉毛,脱口而出:“你不能用!”
薛琴莫名其妙:“为什么?”
“她……她……”孙晓梅支支吾吾,“她不是我们……”
薛琴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她是我们纺织厂六车间的,不是外人。叶菁菁你都不认识吗?哎,菁菁,你用哪台呀?用这台吧,这台新的,好用。”
说着,她推着叶菁菁往放打字机的桌子前去。
把人摁在座椅上后,她才想起来问,“菁菁,你会用吧?”
“会。”这具身体的肌肉已经引导着叶菁菁开始忙碌。
她左手拉动铅字盘左右滑动,找到化学的“化”所在的位置,右手握住打字手柄,按下打字锤,“吧嗒”一声响,化字就正面落在滚筒的蜡纸上。
“吧嗒吧嗒”声不停,蜡纸上印的字越来越多。
薛琴惊讶地瞪大眼睛,忍不住惊呼:“哎呀,菁菁你打字好快呀。”
铅字打字机说白了,好像没多少技术含量。
但你如果想打得快,那当真不简单。
薛琴也学过打字,可惜一分钟只能打十来个,和叶菁菁压根没办法比。
铅字打字机不像电脑一样,有显示屏,可以直接看。
故而叶菁菁没办法一心二用,闻声只是笑笑,继续一次又一次的敲击打字锤。
打字室的负责人马姐,端着杯子从外面进来,见状惊讶道:“哎呦喂,这打字够快的呀。一小时能打多少字啊?”
薛琴有手表,立刻拿起来计时。
不用等一个小时,一分钟的时间,叶菁菁已经打了整整63个字。
她一张蜡纸打完了。
马姐忙不迭地拿到手上检查上面的字,乖乖隆地洞,打得这么快,居然还没错别字。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马姐感慨万千,“我74年参加咱们全市职工打字比赛,一分钟58个字,已经是第一名了。现在跟你一比起来,我得喊老师哦。”
叶菁菁赶紧表示:“马姐你客气了,不敢当不敢当。”
“你别谦虚呀。”马姐好奇不已,“你打字这么快,怎么不到我们打字室来啊?”
厂办的打字室,三台机器三个人,两个小年轻练到今天,一分钟也就打二三十个字而已,而且还容易出错。
跟他们一比起来,叶菁菁完全可以当大师傅了。
马姐疑惑:“哎,我记得去年招工,我们打字室要过人啊。”
薛琴也猛然想起来:“是呀,菁菁,你怎么没考打字员?是不晓得吗?”
瞬间,打印室的空气莫名凝滞了,静得简直落针可闻。
第41章 办职工夜校 我们的七二一大学
“咚”的一声, 旁边桌上的笔筒掉地上了,滚了一地的铅笔和钢笔。
马姐吓了一跳,赶紧弯腰拦住滚动的笔筒:“哎哟, 小孙你小心点啊。”
孙晓梅慌里慌张地蹲下身,声音含混:“我马上捡。”
叶菁菁微笑着瞥了她一眼, 接过薛琴手上的蜡纸开始补充元素符号——
这些特殊字符, 纺织厂打印室的字盘里没有,只能事先空下位置, 后面手写。
打字机用的蜡纸跟钢板刻蜡纸还不一样,特别薄, 很容易破。
叶菁菁写得格外小心。
结果在她这儿,小插曲已经翻篇了。
但马姐不知道是不是太惜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帮忙捡笔都不忘, 追着她问:“哎,小叶, 你怎么没考我们打字员啊?”
叶菁菁这回看都没看孙晓梅,只抬头浅笑:“我眼睛吃不消,打字太费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