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怕大家起了龃龉,赶紧转移话题:“我们要不要坐电梯,上去看风景啊?”
大姐们这才恨铁不成钢,跟着一块儿上了电梯。
嘿!爬几百层楼梯要爬死个人,坐电梯上来要不到一分钟。
他们在科学馆里花了不少时间,此时此刻,登上观赏台,已经是黄昏时分。
不得不说,《黄昏》的歌词写的真妙,夕阳西下,落日有种回光返照的疯狂,确实让人产生一种烈日灼身的错觉。
太阳如被丢入水中的金属钠,瞬间燃烧成熔金般的火球,缓缓坠入天幕的尽头,染出了一片绚烂的橘红。
天际的色泽愈发浓郁,从金黄逐步转为橙红,再缓缓融入天鹅绒一般的紫罗兰,像一副浓烈的油画,铺展开来画卷。
夕阳笼罩下的东京城,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把自己折射成了炫目的宝石。
极目远眺,东京湾静静流淌在城市的边缘,波光粼粼,印着落日的余晖,也是一片光的海洋。
难怪人家说,来一趟东京,如果不上东京塔的话,完全是白来。
站在这儿,可以欣赏整个东京的美景,包括大名鼎鼎的富士山,似乎都触手可及了。
果然是一览众山小。
为了方便游客,展望台上还装了数量众多的望远镜。
不过,不好意思,想使用的话,先投10日元的硬币,不然你是没办法打开望远镜的。
而且这10日元就跟小孩子坐的摇摇车一样,没几分钟,时间到了,想看的话,继续投钱。
孔素梅不由自主地感慨了一句:“难怪讲东京是有钱人的天堂啊,没钱寸步难行。”
其他人附和:“就是,这收费也太贵了。要我说,就该免费,不该收这个钱。”
伊藤父女俩都没说话,只微笑倾听。
叶菁菁看了眼义愤填膺地考察团成员们,毫不客气地反驳:“收门票,要投币,正是资本主义胜过封建主义的优越性。”
丰要武跟身上装了雷达一样,永远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抬杠:“收钱就优越了?这算哪门子的优越?”
叶菁菁伸手一指人头攒动的游客:“不收钱的话,这么多人,你认为我们还有资格上来参观吗?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普通老百姓连进场的资格都没有。”
“收费了,好歹大家还有一个奋斗的方向。不收费,估计外面就要竖个牌子,变成少数人的特供,闲人免进了。”
呵!吹什么牛皮啊,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国内普通老百姓进不了的场所,多的去。
不说那些被占据的好风光,单是涉外场所,不管是友谊商店还是涉外宾馆,你小老百姓想进去试试看噻,谁理你?
在这方面找优越感,真没必要。
别说什么国内不存在封建主义。
那些有钱都买不到的特供烟特供酒,高干文里头,用来彰显男主身份多么高贵的道具,就是典型的封建主义的余孽,是滥用公权力的罪恶,是社会主义的耻辱。
不以为耻,反以拥有它们为荣,就是最该被打倒的封建主义。
丰要武被怼的面红耳赤,满腔怒火没处发泄,正好旁边有个洋鬼子对她吹口哨,她立刻扭过头狠狠地骂了一句:“看什么看,臭流氓!”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几个身穿美国大兵制服的洋鬼子显然感受到了她的不悦,双手一摊,脸上显出了无辜的神色,仿佛他们是被污蔑了一样。
陪同在他们身边的日本人叽里呱啦地解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
丰要武气得够呛。
误会个鬼的误会,刚才这个洋鬼子就是盯着自己的胸部和屁股看的。
臭流氓!不要脸!
“道歉。”叶菁菁走上前,面罩寒霜盯着嬉皮笑脸的美国大兵,用英语冷笑,“以为我们人类听不懂猩猩的语言吗?你们刚才说的什么龌龊话,我们听得清清楚楚。”
什么狗东西,自以为在谁头上都能撒尿呢!
去尼玛的好睡,我看你是p眼长疮发痒,欠捅!
第216章 有种站出来比一比 什么玩意儿!……
现场气氛瞬间凝滞。
不少游客下意识地往后退, 显然不想被裹挟进风波。
伊藤诚面色大变,低声跟田副书记强调:“不要和美国兵闹。”
按照1960年,美日签订《新日美安保条约》规定, 驻日美军是这片土地的保护者,享受种种特权。
跟他们起纠纷的话, 一般人都会吃亏。
田副书记同样不想闹大, 毕竟外交无小事,而且在日本跟美国人闹起来, 那搞不好就是外交事件。
他轻咳了一声,想要喊住叶菁菁。
可就这一晃神的时间, 叶菁菁已经突突一顿输出。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拥有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鲜活最规范最效率的文字,骂几个历史浅薄的美国大兵, 那还不是降维打击。
叶菁菁自觉还没说啥呢, 对方就已经破防,脸色铁青。
真不禁打!
田副书记赶紧拦住人, 想要警告她,注意影响!
这叽里呱啦吵了啥,他一句都听不懂。
“书记你让开,这关系我们全体女同志的尊严!”
田副书记理解不能,这怎么一下子就拔这么高了?
可他语言占劣势,在场自己人除了叶菁菁,也就一个伊藤洋子能说叽里呱啦的西洋话。
然而伊藤洋子紧紧抿着嘴巴,微微低垂脑袋, 显然不愿意上前帮田副书记搭建沟通的桥梁。
可怜田副书记叉着两只手,拦也拦不住,喊也喊不动, 就这么水灵灵地看着叶菁菁冲对方一通吼,然后转头看伊藤诚,略有点不好意思:“我能不能先预支分红?我要去射击馆。”
去射击馆干啥?跟美国佬干架啊!
臭不要脸的洋流氓大庭广众下就公然黄腔女同志,还色眯眯地上下打量,这就是性骚扰。
搁在国内,她肯定要把人拖去派出所,让公安教训这帮没进化的垃圾。
可这是在东京,日本人自己被美国大兵欺负了,日本警察都未必敢管,何况是他们这群中国游客?
叶菁菁也不想闹大,烦,1978年对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都至关重要。
但她从小就不是吃哑巴亏的脾气。
她的同伴被人性骚·扰了,她装没事人,那就代表她认为自己也可以被人随意性骚扰。
“敢不敢赌!别说我们欺负你们,你们不是当兵的吗?我们就比赛打枪。”
其实她很想直接上场殴打的。
但人种性别差异客观存在,必须得承认。
人家一个美国大兵有她们两个女同志粗,起码高她们一个半头,直接对抗,她们实在太吃亏了。
况且时代早进化到热兵器时期,完全可以打枪。
其他人一直听到她说中国话,才晓得她要跟美国佬比赛。
在场的男同志虽然没完全搞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叶菁菁光忙着怼美国大兵了,没空给他们详细解释;但出门在外,自己人就是自己人。
不管有理没理,既然自己这边要跟美国兵比武,那他们肯定得上啊。
然而叶菁菁手一挥:“不用你们。”
然后她眼睛看丰要武,“你行吗?敢跟他们比枪法吗?不行的话,让男同志替你上。”
丰要武差点没一蹦三尺高。
看不起谁呢?她承认她文化课成绩不好,是半个文盲。
但打枪——
她是正儿八经的红三代,刚会走路的时候就摸过枪了。
“我是女子民兵队的队长!”
薛琴偷偷翻了个小白眼,如果不是大敌当前,她肯定会当场怼她:“那你也不是打枪最好的。”
不过吧,整个纺织厂的女民兵加在一起,单论射击这一项,丰要武能排前三。
没办法,这是遗传。她奶奶当年就是出了名的神枪手。
巧了,叶菁菁也算是遗传。
她外婆年轻时,是他们县女子射击比赛的第一名。
后来血脉遗传给她妈和她小姨。
她妈没啥发挥的机会,就偶尔给单位的民兵队露一手。
她小姨在美国留学时,一人单挑了一群去靶场训练的美国警察。
用她美国同学的话来说,如果美国警察打枪能像她这么准的话,那么街头发生枪战的时候,他们这群老百姓肯定不会用害怕被警察的枪误杀。
至于叶菁菁自己,高中军训第一次接触枪,就血脉觉醒了。
后来高中三年都没摸枪机会,也没耽误她大学军训实弹射击时,直接一鸣惊人。
所以三对三的比赛名单,她和丰要武各占一个。
最后一个名单,老退伍军人,西津纺织厂保卫处处长表示他可以上。
“用不着你。”纺织厂的女职工个个跃跃欲试。
什么叫全民皆兵的时代?那就是一个单位相当于一个军营,人人都是能上场打仗的兵。
看到美国大兵,她们不仅不怕,她们一个个都想去比划比划。
实在是群情过于激扬,田副书记不得不出面协调:“先让她两个打,她两个打不过的,你们女同志也不要争了。”
考察团的大姐们集体叮嘱叶菁菁和丰要武:争气点!关键时候别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