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谢广白过来接叶菁菁去看音乐会。
之前薛琴表姐给了叶菁菁话剧票,结果演的是他们之前看过的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
所以叶菁菁找广播台的同事,换成新春音乐会的门票,刚好可以去欣赏一把。
谢广白今天也听说了叶友德的遭遇。
他跟叶菁菁分析:“你说,这事儿运输公司知不知道?”
他总怀疑这是公安局和运输公司安排好的。不然也不至于大年初一,就把人派出去跑长途。
叶菁菁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琢磨的一会儿才回答:“应该不至于。”
倒不是她特别相信运输公司领导的节操,认定人家不会钓鱼执法。
而是驾驶员帮人从外地带东西,这种事情吧,特别普遍。
叶友德被抓,并不代表着打击投机倒把这事儿就了结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说,某个医院的药剂科主任,他因为吃药品回扣被抓了。
这意味着什么?正常人都会想这是打响这家医院医疗腐败的第一枪。
毕竟大家伙儿都明白,当你在屋子里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屋子里已经有一百只蟑螂。
哪家单位吃饱了撑的没事干,非得让自己跟这种事沾边?
外面说起来,可不会是你们单位谁谁谁投机倒把。谁认识谁谁谁呀。
人家嘴上说的都是,你们单位搞投机倒把。
这多难听啊。
领导脸上也没光。
叶菁菁认真地分析:“运输公司不至于给自己找这个麻烦。领导这么做没什么好处。”
要说可以一杆子把叶友德给踢出去,嗐,这年头虽然开除一个正式职工很麻烦,但也得分情况。
否则叶秀芬怎么被副食品店扫地出门的?
谢广白没跟她抬杠,反而点头赞同:“那看来是公安自己安排的。估计运输公司现在也火大呢。”
叶菁菁哈哈笑:“可不是嘛。拔出萝卜带出泥,运输公司有的头大了。”
估计运输公司现在都后悔,没早点把人给开除掉。
看看副食品店,因为先把叶秀芬给踢出门了,所以现在撇得很干净。
不得不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你倒霉了未必能给我好处,但是我开心啊。
我开心最重要。
第159章 背着姐干嘛呢?(捉虫) 我就只能门当……
叶菁菁开开森森地跳下自行车, 等谢广白锁好车以后,两人一块儿跑到人民剧院。
好家伙。
现在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真的超级旺盛啊。他俩来的不算晚,距离音乐会开始还有近一个小时呢, 门口排队验票进场的人就已经排成长龙。
待到他俩进去以后,里头当真挤挤挨挨, 上座率高得吓人。
叶菁菁就着剧场昏暗的灯光, 看着手上的节目单。
这场音乐会节目还是挺丰富的,有小合唱, 有单人独唱,也有男女对唱, 还有乐器演奏。
唱的歌有歌颂国家领导人的,也有诸如《兰花花》这样的民歌,最有意思的是一首女生小合唱, 叫做《计划生育好处多》。
叶菁菁都震惊了, 小小声问谢广白:“现在宣传计划生育了?”
她还以为计划生育是八十年代的事儿呢。
谢广白满头雾水:“早就宣传了呀,都好几年了, 早就不鼓励多生了。”
他职业病犯了,还跟叶菁菁小声解释,“生的多,不如养的好。生了七八个,女同志身体垮了,小孩也照应不好。”
旁边等着欣赏音乐会的观众也附和着点头:“是应该这样。不然一天到晚生孩子,女同志还怎么参加四个现代化建设?”
叶菁菁的好奇心瞬间被拉满了,她当真好奇, 现在的计划生育歌曲到底会唱什么。
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一首钢琴独奏《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后,就是她期盼已久的《计划生育好处多》。
上场的女歌唱演员们都剪了短头发, 个个眼睛明亮,这让叶菁菁忍不住想要“哟吼”的是,她们的发尾都烫着微微的卷,相当时髦。
女歌手们一开口,那个精气神,乖乖!
“计划生育好处多,家务劳动能解脱,解放妇女半边天,男女并肩改山河,实现四个现代化,革命生产齐飞跃,……”
待到一曲落下,台下的观众们发出了欢呼声。
有人大声喊着:“再来一个!”
叶菁菁跟着鼓掌喊:“再来一个。”
但当她目光下意识地落到那位喊的最大声的人身上,嘴巴直接张大了。
她用胳膊肘捅了捅谢广白:“哎,你看那是不是薛琴?”
是薛琴不奇怪,是坐在她旁边的男人奇怪啊。
谢广白恍然大悟:“我说林志远这家伙,怎么这么积极呢。”
王姐夫找他们帮忙去接新娘的时候,他这个本地还好讲,林志远明明是到徐主席家走亲戚的,居然也乐呵呵地答应了。
合着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这是看上了?嘿!这小子动作够快啊。
叶菁菁和谢广白怀揣着一颗欢欢的看八卦的心,要不是音乐会还在继续,他俩绝对会近距离围观。
不行不行,先好好欣赏音乐会吧,起码要对得起人家大过年的,还在台上工作。
听着听着,叶菁菁逐步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和悦耳的演奏中,还暂时真忘了自己吃瓜群众的身份。
直到整场音乐会结束,她跟着大家伙儿站起来,一块儿拼命鼓掌时,再次看到薛琴,才反应过来。
嘿哟!小妞,你敢背着姐谈对象哦。
不行,必须得审问。
谢广白看她脸上都演了一场戏了,却没有过去找薛琴,不由得奇怪:“你怎么不问了啊?”
“不能问,万一她害羞,吓得缩回去了,我岂不是坏了她的好姻缘?”
叶菁菁伸长脖子,瞅了半天,最终还是惋惜地缩回头,“算了,明儿我再问她。”
她说到做到。
初八当天,薛琴带准大学生过来录完节目,叶菁菁就抓着人追问:“你老实交代,你跟林志远啥时候看对眼的?嘿!在我们眼皮底下就谈上了,瞒得够严实的啊。”
结果薛琴居然还敢死不承认:“什么啊?我跟他啥时候看对眼了?”
“你少来!”叶菁菁可不好糊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音乐会,音乐会上我亲眼看到的。谢广白也看到了。”
薛琴脱口而出:“你俩怎么去听音乐会了?你俩不是去看话剧吗?”
话说出口,对上叶菁菁皮笑肉不笑的脸,可怜的姑娘才猛然意识到,她说漏嘴了。
薛琴没辙,只能破罐子破摔,老实交代:“哪里是我跟他看对眼啊,是我奶奶跟她姑奶奶介绍的,让我俩相亲。我事先根本不知道这事儿。”
叶菁菁来劲了:“那你俩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没相之前就先见面了。”
薛琴瞬间警觉:“你别乱弹鸳鸯谱啊,我跟他早说明白了,我俩不合适”
“怎么就不合适了?”叶菁菁疑惑,“我看他条件还可以啊。”
“嗐,我俩谁也没看上谁。”薛琴直言不讳,“我觉得他没文化,他也嫌我没文化。”
叶菁菁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不是,你怎么就没文化了?”
“他想找个大学生。”薛琴不抹黑对方,也不洗白自己,“我也想找个大学生。”
叶菁菁听的一整个大无语:“你俩这样有点偏执啊,找对象重点不是看文凭,要看你俩是不是合拍。”
薛琴可不认同:“怎么就不重要了?没文化的,平常聊什么啊?”
叶菁菁眨巴眼睛:“咱俩天天聊的话题,就很有文化?”
“那你是在配合我啊,你跟谢广白肯定不聊这些。”
叶菁菁哭笑不得:“你想什么呢!我俩聊的80%以上的话题都是今天吃了什么,出去逛街上哪儿逛这些。真的,我保证,80%的教授两口子也就是聊这些。”
薛琴皱起眉头,嫌弃道:“那岂不是跟谁谈都一样吗?”
“不一样。”叶菁菁认真道,“比如说我跟谢广白,消费观念差不多,我俩都乐意要么吃食堂要么下馆子。我俩也说好了,以后都这样。”
她会烧饭,但她不乐意天天围着锅碗瓢盆转,忙了一个礼拜,难得休息一天也要泡在炉灶旁。
谢广白更不用说了,一个脑外科大夫,除了手术刀以外,他水果刀都能不拿绝不拿,更何况菜刀。
“你想,我俩要是有一个人觉得下馆子吃食堂太浪费,一顿能抵得上一家人吃一天了,那我俩还能谈下去吗?”
叶菁菁提醒薛琴,“我真觉得,比起学历这些,找对象更要看重你俩能不能吃到一个锅里去。”
她着重强调,“尤其是你,你的家庭条件和生活背景摆着呢。你要是找个特别节俭的对象,你吃份三分钱的大菜,他都觉得自己买了蔬菜烧,够一家人吃晚饭了。你买件新衣服,他都觉得你不懂事,他爹妈一年到头都穿不上一件新。那你就等着以后鸡飞狗跳吧。”
薛琴有点不服气:“那我以后就只能找门当户对的了?”
真是的,她本来还以为叶菁菁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不会跟她奶奶一样老一套呢。
“重点不是门当户对,重点是你俩三观合,而且生活习惯能协调。”
叶菁菁又说回了老话题,“我刚刚讲的那种男人,你为什么不能找?因为他三观有问题啊。他父母生活辛苦,又不是你造成的,凭什么要你因此不痛快?”
薛琴半晌没吭声,搞得叶菁菁都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转一个话题时,她才重重地叹了口气:“我跟林志远本来还指望你呢,你去大学给我们介绍对象。”
叶菁菁再一次深深地觉得,你俩不如凑一起得了。
瞧这思维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