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厂领导愿意打肿脸充胖子,估计也会有人不忿举报的。
今年11月2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短评《生产复习两不误》,就已经表明了中央的态度。
不过工人夜校还是可以继续开展下去的,就以广播教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家都能跟上教学。
曹老师看她拿高考试卷走,劝了句:“你好歹让大家放松放松啊。考都考完了,不管考成什么样,都尘埃落定了。志愿早就报了,现在不管考成什么样,都没办法再变了。”
叶菁菁笑道:“我有其他用处。”
她的用处是什么呢?
她把参考答案贴在了图书馆里,让大家自己有空去对答案。
对答案又有什么用呢?
自觉自己可以某一门考到85分以上,无论什么科目,都过来找她登记。
登记这个干啥?又不是门门都是85分以上,肯定能考上大学。
干大事啊。
单科成绩好,说明你在这一门科目学习上有自己独特的心得。
那就请你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写下来吧,我们工人夜校要把这些心得集成书,然后印出来,让所有人都看到。
叶菁菁强调:“写得好,中选了,是有稿费的,一千字五块钱。不要写得花里胡哨,要实际点,具体怎么做才有效果。”
图书馆直接沸腾了,跑过来看热闹的考生们,好些人都面色激动。
能白得十来块钱,那可是一笔大收入。
况且就是不给稿费,单是看自己写的东西变成铅字,印成书,那也是祖坟冒青烟了,多体面的事儿。
叶菁菁鼓励大家伙儿:“不要妄自菲薄,考得好就是好。我已经开始动手写了。”
工人们响起了哄笑声:“哪能跟你比呀,你要放在以前,起码得是个秀才。”
“那我也写一个吧。”王凤珍忍不住开了口。
她现在感觉特别幸福。
虽然她数学考得一塌糊涂,但大家都不会,那也就无所谓了。
而且她历史地理考得好啊。
真跟叶菁菁最早猜的一样,今年的地理历史高考卷是真简单,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三大发明,以及朝代的历史顺序,她真是刷刷刷,下笔如有神。
最神奇的是巴黎公社,叶菁菁拿出来当政治题给大家讲的。
结果地理历史卷里面有道问答题就是:试述巴黎公社的性质和历史经验。
当时她差点没在考场上笑出鹅叫。
这是什么天降的红利呀,她要是不能考上学校,都对不起老天爷对她的偏爱。
哈哈哈,幸亏她听叶菁菁的话,早早改行学文科了。
今年的物理化学卷,那是相当的难,出考场的时候,据说愁云惨淡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考数学。
看来,做人还是得听劝。
除此之外,她地理考试也占了大便宜。
因为里面有一道题目是要求填写美国地图,写出地图上的城市、河流及四周连接的标记。
她本来应该不会做的,但因为方萍报了外语,学英语的时候,学习资料里刚好有美国地图。
王凤珍出于好奇心,想知道美国佬到底生活在什么地方,于是多看了两眼。
她也因此对美国和加拿大之间,那条独一无二的,完全靠人为规定出来的国界线,印象极为深刻。
于是考试的时候,其他人还在懵圈呢,她已经飞快地写完了答案。
还有关于时差和时区的题目,是叶菁菁手把手教会她的,那会儿的噩梦到了考场上就是美好的回忆。
总而言之一句话,她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深切体会到,学习的丰收,竟然是如此甜美。
现在,王凤珍就积极响应叶菁菁:“我写一篇吧,我就写历史和地理怎么学。”
她在夜校里,不算是多出彩的学生,预考成绩也不显眼。
她这样的,都敢尝试。
其他人瞬间就觉得自己也不差,一会儿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少人报了名。
“那你们抓紧时间写。”叶菁菁强调道,“咱们先准备好了,等到成绩出来的时候,咱们就能印书了。”
薛琴在旁边欲言又止,不是十分赞同。
但她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关起门来反对,不能给人当众没脸。
等到大家都忙着去对答案的时候,她才把叶菁菁拉到旁边问:“你这是打算印个几百份,然后分给夜校的人看,还是要进印刷厂啊?”
前者还好说,大家伙儿自己乐呵乐呵。
十来块钱一个人的稿费,夜校也不是掏不起。
但是后者的话,应该没人会买吧。
叶菁菁却摇头:“怎么可能没人买呢,我问你,如果有一本书摆在你面前,叫做《我是怎么考上大学的》。请问,你会不会买?”
薛琴下意识地捂住胸口。
这真是暴击啊。
她想到了一个笑话。
说有个地方想自己搞炼钢厂,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们的领导,就去书店买了一本书,叫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由此可见,简单粗暴的名字,最容易让人上钩。
现在,谁能拒绝大学的诱惑呀。
薛琴眼睛直勾勾的:“那咱们印了,跟着讲义一块卖出去吧。”
但是——
她又疑惑,“你直接写你自己的学习经验就可以了,你那么多方法呢。不比他们强啊。”
叶菁菁摇头:“我的经验,对现在的高考生,基本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为啥?因为她是童子功啊,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基础打得扎实啊。
现在的高考生,需要的是在短暂的半年一年的时间内,迅速走完速成路线。
这么说吧,大家真正想知道的是学渣是如何成为学霸的。
就像垫底辣妹那样,一年速成上东大。
好吧,学渣不太了解学霸的世界。
薛琴乖巧地跳过这个话题。
可,须臾,她又改了主意:“要不咱们找出版社,也放在书店里头卖吧。”
直觉告诉她,这本书应该会很火。
而且放在书店里头,更加有面子,更加能够满足大家的虚荣心。
叶菁菁痛快答应:“行啊。”
跟出版社合作,他们肯定挣不到钱了,但好处也是明摆着的,可以迅速提高工人夜校的知名度。
况且现在,叶菁菁已经找到了另一条挣钱的好门路——那就是1977年的高考真题集。
这个也绝对会大卖。
啊哈!1977年的高考真题及都出来了,78年的还会远吗?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准备好,走起!
第97章 现成的好东西 干嘛不要
但是在拜访出版社之前, 叶菁菁还得先去参加外语考试。
大概是因为学英语需要语言环境,而革命时代流行“不懂abc,照样干革命。”
反正尽管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 外语学院的教授再三再四强调,国家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 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外语专业。
但实际上, 真正报名的人还是少得可怜。
九中那么多考场,12月25号当天, 只有一间教室开了,考生还是单人独座。
叶菁菁一看, 立刻安慰方萍:“你看,人很少,就代表竞争的人少, 谁来考了谁就占便宜。”
方萍深吸一口气, 点点头,可是她走向座位的时候分明顺拐了。
呃, 这也没办法的事情。
高考毕竟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如果你只是考考玩玩,那还无所谓。
可你为它付出了心血,你就没办法不把它当回事。
包括叶菁菁本人,也是到坐下来以后,等待发卷子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间教室破损的窗户,已经用木板挡住了漏洞, 甚至连门上的破洞都钉了木板。
叶菁菁瞬间酸了。
这也太区别对待了。
合着他们之前白吹了两天冷风啊。
进来监考老师也特别和气,还指着墙上的挂钟,提醒大家:“两个小时的答卷时间, 大家不要慌,慢慢写,写清楚了。”
待到预备铃声响起,老师发下试卷,叶菁菁看了下题目,感觉差不多是小学到初中的水平,题目都挺简单的,单词的变化形式,以及简单的英语问答。
嗯,这个问答更加像是个人简介。问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家庭出身,有没有下过乡,学过几年英语之类的。
没有听力,笔试就是纯笔试。
除此之外,还有附加题,附加题是写作文。
叶菁菁在心里头构思了一下,等到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题了,她直接从附加题的作文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