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琴给她找了张行军床。
她自己也难得大方,花了大钱,通过宁乡县印刷厂的关系,弄了床10斤重的棉被。
否则如果靠她自己攒布票棉花票,起码得攒上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凑够布票和棉花票。
现在有床有被子,睡在图书馆,蛮好。
分享街上见闻的女工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奖道:“今年选优秀,我一定投你一票。”
周围人纷纷附和,没错,要是像叶菁菁这样的还不算优秀,那还有谁配被称之为优秀?
叶菁菁笑着谢过大家伙儿:“那你们可得好好考,争取多放几颗卫星。到时候,我们一起戴大红花。”
工人们又是紧张又是激动,一想到那画面,哎呀,真是没得做梦都要冒泡泡。
好了好了,不扯闲篇了,赶紧学习吧。
可外面的气息一天天的变化着,隔了厂里的围墙,也没办法让大家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街上卖菜的好多哦,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他们当中胆子大的,能说会道的,直接挑着担子跑到居民区去叫卖。
胆子小的,不出趟(方言:内向、不善交际)的,则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靠人多力量大菜品多,吸引来来往往的行人的目光。
农民们先开始卖自留地上的菜,然后挖野菜,再然后,泥鳅和野兔也出现在街头。
最最震撼的是,纺织三厂应广大青工的热烈要求,给大家做了回野猪肉!
这时代,野猪不是保护动物,相反的,因为野猪会糟蹋庄稼,生产队还会组织青壮年去打野猪。
青工们在街上看到了以后,好奇心强的不得了。
现在厂里把高考生们当宝贝,食堂自然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只下放过的知青知道后,一个接一个摇头,一口咬定:“你们肯定会后悔的。野猪肉难吃死了!”
叶菁菁不信这个邪,她吃过野猪肉,小学时吃的,印象中味道像牛肉,皮肉分明,皮又嫩又脆,肉十分紧实,口感像牛肉。
就是吃完以后要不停地喝水,因为野味火气大。
结果她怀揣着回忆的美好,再打到野猪肉时,额头青筋都跳起来了。
要怎么形容呢?
臭,一股说不清楚的腥臭味扑鼻而来。
她硬着头皮咬了口红烧野猪肉,妈呀,好硬,膻味好重,肉特别的柴。
大师傅在旁边看他们笑话:“好吃吧,野味哦,多吃点。”
一群没见识的城市青工,又不好意思吐掉嘴里的肉,只能一个个吃得苦大仇深。
妈呀!
好难吃,真的好难吃。
不是说好了,这个时代一碗白水煮肉都能吃得喷香吗?
后勤主任埋汰事儿多的工人们:“好好的给你们烧猪肉,你们不稀罕,非要吃野猪肉。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后啊,要吃野猪肉,管饱!”
大家吓得面如土色,一个个拼命摇头:不要不要,我们要吃猪肉!
食堂里,上了年纪和下过乡的工人都发哄笑。
这帮小家伙,非得自己吃了苦头,才晓得好赖。
青工们硬着头皮,艰难地吃完了搪瓷缸子里的红烧野猪肉。
真的,他们从来没如此怨念过食堂阿姨打菜竟然不手抖。
大家吃过饭,抹抹嘴巴,又跑去学习了。
叶菁菁正要上楼继续上课呢,宣传科的小贾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快快快,叶同志,你也过来拍照。”
拍啥照啊?
“送高考下乡的那个活动。”
叶菁菁头疼:“喊我干嘛啊,薛琴不是都在嚒。”
知青办往革委会打了申请,拿到领导批示,终于有经费买高考资料了。
但与此同时,此项活动的组织者也从西津市知青办跟工人夜校,直接升级到了革委会和纺织厂。
如果不是工人夜校政治意义非凡,估计都不必露脸。
叶菁菁要忙着上课,故而今天这个赠书启动仪式,夜校方面就只有薛琴去撑场面了。
小贾跑得气都要喘不上来了,甚至伸手拽她胳膊:“走了走了,领导亲自点的你的名。”
至于是哪位领导,叶菁菁没来得及问,好不容易跑到拍照的地方,她也没功夫问了。
因为薛琴眼睛亮得跟夜里的狼一样,嗖地窜过来,死死抱住她的胳膊,发出电影里反派一样的桀桀笑声,人却像个二傻子一样。
“三万套!”她的手抖得厉害,死活比划不出“三”这个手势。
天啦!她变成了点燃的烟花,已经炸成碎片了。
每一块都漂浮在空气中,弥漫出一股名为幸福的快乐。
叶菁菁也要飞起来了。
一下子销量飞到三万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钱啊!
哪怕现在资料他们压缩再压缩,26册书,总价只有二十块。
但因为他们不走书店发行,没有这部分支出,所以哪怕他们印书的成本要高于大出版社,一套下来,也能有五块钱的纯利润。
三万套书,那就是十五万!
别说薛琴要桀桀怪笑了,叶菁菁也忍不住想仰天长啸啊。
两个姑娘抱在一起,又蹦又跳。
薛琴悄悄跟叶菁菁咬耳朵:“夜校得给你发稿费,你写的讲义,按照七块钱的标准发。”
目前国家规定的,著作稿稿费就是每千字2至7块钱。
他们工人夜校好几万学员都认可,叶菁菁编的讲义,质量是顶顶好的,完全配得上最高标准。
叶菁菁心口怦怦跳,当真激动了。
按照这个标准,她能拿差不多3500块哦,很不错哩。
当然,如果拿版税的话,肯定更划算。
但这段时间,她也了解到了,现在没有版税这一说。就是一次性支付稿费买断,后面印多少卖多少都跟你没关系。
故而,买断就买断吧,3500块,在当下可禁花了。
叶菁菁投桃报李,自觉不能吃独食:“你们也得发奖金啊,大家都很辛苦的。曹老师和赵老师,也该给他们发奖金。”
谁不喜欢钱呢,即便薛琴她不缺钱,凭借自己能力额外挣到的钱,也格外香。
可薛书记还是抗住了巨大的诱惑:“不行,我们要把钱留着盖夜校,我们还得有自己的印刷厂。”
哎,这么一想,15万真的很不值钱哦,盖房子都未必够,更别说买印刷设备了。
所以哪怕他们的物理讲义,其实是在《物理自学丛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赵老师上课时补充说明解释的部分,薛琴依然觉得可以昧着良心,不给人家稿费。
叶菁菁却摇头,跟她继续咬耳朵:“别,该花的钱还得花。咱做得好,就该拿奖金。”
“那盖夜校和印刷厂怎么办?”薛琴是真愁啊。
零卖真的比不过整卖香。
她甚至生出了《红楼梦》里贾琏的心思,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可上哪儿再去找革委会这样的冤大头,哦不,是醉心教育的大买家呢?
第83章 要定点服务 免费的广告
叶菁菁也想有这种好事啊, 但靠人不如靠己。
总指望天上掉馅饼是不现实的,不如主动出击。
薛琴茫然,这还要咋出击?
叶菁菁已经在心里打过了一回算盘, 现在一条条地往外说。
“把刻蜡版跟油印组停了,留个20人就尽够了。”
薛琴听到第一条就扛不住, 低声急促反对:“那不行, 那么多人要吃饭呢。”
“走印刷厂成本低。印的越多,成本也越低。”
薛琴当然知道这事儿, 手刻蜡版油印的人工费支出,实在太高了。
同样是一套资料, 手刻版本得卖30块,利润却不到两块钱。
但一码归一码,不到迫不得已, 他们夜校都不能砸了人家刚端上的饭碗。
“你听我说完, 分流出来的回城知青,身体条件允许的, 无论男女,都去工地上干活,先把夜校和印刷厂给盖出来。一天给,嗯,一块钱的工资,外加上两毛钱饭补。”
薛琴觉得差不多了,这样到工地干活的人,辛苦是辛苦, 一个月也能拿30来块钱,不比他们刻蜡版的时候少。
可是——
“那身体扛不住的同志呢。”
下乡条件艰苦,尤其是偏远地区, 物资供应贫瘠,又缺医少药的,好多病退知青是正儿八经生了病,光结核性胸膜炎的,她就知道好几个。
这样的身体条件,你让人家去工地上干活。挣的钱,还不够累病了买药吃呢。
叶菁菁不假思索:其刘刘武铃耙耙佴雾“他们统一做文字工作。”
薛琴常常感觉,自己和她,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因为她总是跟不上叶菁菁的脑回路。
比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