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子监为数不多,可以更快进行晋升考试的方式。
对于现在的施元夕而言,也尤其的重要。
她原本还在想,要用手中的子弹设计图,换取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这东西迟早都得要交上去,留是留不住的,是被迫还是主动,便得要看她自己的了。
此前的打算,是如果那路星奕点头同意,那她将东西呈上去后,路星奕是第一个能用到特制枪支的人,他尽快在军营里闯出一番天地来,倒也不辜负施元夕送出去的武器了。
可任何事情,寄希望于他人,都不如自己更为稳妥。
何况眼下还有了这样绝佳的机会。
次日一早,春闱开考。
此番春闱历经多次变革,中间还一度延误了多日,终是到了开考这一日,整个京城都尤其地热闹。
考场内一步一人,尤其森严,各路官员坐镇,让这场考试终于是拉开了帷幕。
国子监那边,学子们都得了沐休假。
春闱结束之前,施元夕跟路星奕约定的时间就已经到了,但因为春闱同考的事,路星奕近些时日被家中的人盯着温书,半步不离,无法离开府中。
等春闱结束后,又是国子监内部的同考开启,考试本就耗费心力,加上国子监人多眼杂,并不是说话的地方,施元夕便提前告知了他,等到同考结束后,再将答案告知她。
路星奕应下了。
和春闱比起来,国子监内甲等院的同考,规模远没有那么大。
但如今的国子监,在朝中也是备受关注,是以国子监祭酒禀报了圣上,同样也派下了三位监考官。
同考一经开始,就是七日。
七日终于结束,考完散场当日,施元夕并没有急着去找路星奕,而是直接回到了府中,闷头睡了一觉。
次日上午,路星奕人还没有出现,朝中却传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来。
施元夕人在家中,起来时睡眼惺忪,听到了乐书的话后,直接睁开了眼睛。
乐书说:“王公子让人传来了消息,说是边疆传来急报,北越大军已经越过了前线,往边疆来了。”
施元夕当下顿住。
所以,那严广海除夕都没有回京的根本原因,竟然是这个!
第45章 此战必胜
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不只是施元夕觉得意外,朝中更是如此。
北越与大梁相邻,这么多年来,边疆一直都有些摩擦。
但总体来说,还是较为平和的。
大梁地大物博,水土肥沃,与之相比起来,北越的地理环境差了很多,百姓的生活条件也较为艰苦。
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北越极为活跃。
尤其是先帝登基以后,一年中,至少要在边疆挑衅几次。
虽是如此,北越那边始终都拿捏着分寸,并没有将事情做得太过。
显然也是对大梁有所畏惧。
大梁如今虽说奸佞当道,可也曾有过极其强势的时期,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火铳这样跨时代的东西。
是以在许多大梁朝臣的心中,直接越过了边疆防线这等事情,更像是某种信号。
朝中如何争执暂不知晓,施元夕收到了王恒之的消息后,人直接清醒了,起身换了身衣服后,赶往了盛江楼。
王恒之约他们在这边见面,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告知。
她抵达盛江楼时,这边尤其的热闹,酒楼里的小厮满脸笑容,领着她直接进了二楼的雅间中。
李谓、王恒之都已入座,和往常不同的是,今日还多了一位不速之客。
王恒之端着茶水遮掩住自己的表情,目光不住地往边上瞟。
说来他才是今日请客之人,结果对方不请自来便罢了,偏还臭着一张脸,也不知道是谁招惹了他。
路星奕静坐在了一旁,他神色难看,情绪不佳倒不是因为在场之人。
就在前几日,母亲身边的人偷摸着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他母亲病得厉害。
他父亲日日宿在了妾室房中,对他母亲不闻不问。
他母亲分明是八抬大轿名正言顺嫁进了府里的正室夫人,在府中却没有半点地位,路家轻待她,她也是逆来顺受,什么都能忍。
路星奕从前在家时,都是他为母亲出头。
如今他被送到京城念书,对山西府中的事情,是鞭长莫及。
他母亲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缓和他们父子间的关系,才不告诉他这些事。
她的世界里,似乎从来都只有隐忍和退让。
路星奕长大成人后,对母亲的观感颇为复杂,他一方面极其心疼她在路家遭遇的一切,一方面却又怒其不争。
如果。
他是说如果,他母亲可以像是施元夕那般模样,不说踩到了别人的头顶上如何,而是被人伤害了以后,至少懂得反击的话。
他也不会如此难受。
收到家书当日,路星奕就直接发作了。
他直接绕过了路府的人,送了一封信给他同样在山西的舅舅。
路星奕母亲家里世代从商,他舅舅子承父业,莫说是在山西,都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但为了不让母亲难做,也避免他人说他们林家有心攀附,舅舅寻常若无事,几乎是不登巡抚大人的门的。
路星奕这封信写出去,几乎就是跟他父亲撕破了脸皮。
他让舅舅直接登门,将母亲接回林家休养。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其实他仍旧没有想好,要不要同意施元夕的提议。
可当那封送给舅舅的家书传出去后,他当下便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想法。
龟缩在了此地,可以短暂逃避得了一时。
而按照路缙中的想法活着,他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人行事,某些时候是极其讲究运势的。
路星奕刚做好了决定,边疆便有战事传出。
这般变动下,只怕人人对战事避之不及。
而他自有生以来,最想做的事,便是上战场,保家卫国!
边疆有事,他更不会有半分退缩。
所以今日清晨他联系了施元夕,没想到施元夕却让他来这盛江楼里赴约。
他来得早,没看到施元夕,倒是先跟王恒之、李谓二人碰上了面。
施元夕走进来,看着这三人就这么静坐着,大眼对小眼,当下轻笑道:“怎么都不说话?”
王恒之轻咳了声,问道:“路同窗这是……”
“他是我叫来的。”施元夕道:“可是有什么不方便的?”
王恒之摇了摇头,路星奕父亲的官职,是他们父辈之中最大的。
这些事情,路星奕还犯不着从他口中知晓。
他清楚施元夕这么安排,必然是有她的用意,就没有多问,只轻声道:
“……这次北越出兵,似乎是动了真格的。”他神色严肃,沉声道:“军中传来的消息,说是北越出兵十万。”
“消息传递出来时,已经突破了边疆防线。”
十万大军。
在场之人心头皆是一沉。
发动了这么大规模的将士,只怕北越当真有攻破边疆之意。
边上的李谓脸色难看,道:“据目前传回的消息,北越集结十万大军之事,只怕在除夕之前就已经有所预兆。”
“那严广海镇守边疆,也不知是压根没有察觉,还是察觉到了以后隐瞒不报,导致边疆军情延误,到如今北越正式出兵了,朝中才收到了消息!”
路星奕闻言,倒是开口说了他进来后的第一句话,他皱眉道:“延误军情这般大的罪责,他严广海如何担得起?”
“自是担不起。”李谓讥笑:“所以此事,必然是有人授意为之。”
至于是谁授意的,那便不言而喻了。
施元夕却在此时,想到了许多的事情。
她没有急于开口,反而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先喝了两口,待理清楚了思绪后,才道:
“如此一来,那许多事情便都能说得通了。”施元夕放下茶盏,神色冷沉地道:“咱们这位魏大人,只怕是早就已经知晓了边疆之事。”
“是以,他在除夕夜让翰林院颁布了一道圣旨,便是打算先将自己拥上了那太师之位,再行动兵。”
魏昌宏想做的,是以监国太师之名,动兵讨伐野心勃勃的北越。
一旦北越遭到了镇压,他非但会青史留名,且还会进一步削弱皇室的影响力。
所以,自她进入国子监后,魏家瞧着接连受挫,魏昌宏实际上都没有给出过多的反击,本身也是因为他主要谋划的事,已不在朝堂。
朝中那点微小的影响,一个春闱,很明显已经无法满足魏昌宏的胃口了。
他要的,是实际上的兵权,以及真正坐实的万人之上的权力。
这中间,还出现了她手握改制火铳之事。
这个东西一出,魏昌宏只怕更加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所以魏家对这件事情才会如此看重,甚至到了如今,仍旧没有放弃寻找那猎户。
她的话,让这雅间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格外压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