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士沉默了片刻,忽而问道:“那你觉得动手的人会是谁?”
“这个……”徐婉宁低声道:“不外乎就是那些见不到华国越变越好的人吧
不管是倭国人,还是那些投敌卖国的人,都有可能。
因为真正热爱祖国的华国人,只希望杂交水稻早日普及,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吃不饱饭的问题。
在农科院的食堂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徐婉宁和张院士就到了招待所。
回房间放好东西后,徐婉宁对张院士说道:“张院士,我现在闲着没事儿干,想去四处逛一逛,您不用管我,忙您自己的事情就好
“好,好。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定
徐婉宁先去了之前买收音机和吹风机的那个摊位。
“靓女,你来啦?好久不见,过的可好?”原本躺在躺椅上的老板瞧见徐婉宁走近,立刻起身打招呼。
徐婉宁惊讶地问道:“老板,您还记得我?”
距离她上次来,已经过去小半年的时间了。
老板笑呵呵道:“你长得可比我们羊城本地的姑娘好看太多了,而且出手大方,人又好说话,像你这样的靓女,我开门做生意一辈子都未必会遇到几个,当然记忆深刻啦。靓女,这次想买点什么啊?”
徐婉宁问道:“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奇的小玩意儿,老板您跟我介绍介绍呗
“有,当然有了。现在最流行的可是机和大哥大。但是大哥大那玩意儿不太贵,我这个小摊全部凑起来都买不到一部。不过机我这儿倒是有几台,你等着,我去拿给你看
老板转身进了里屋,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抱着几个盒子。
他将盒子放在徐婉宁面前,并且打开来,把里面的机拿了出来。
这还是徐婉宁第一次见到机。
上辈子,她也只是在图片上看到过罢了。
据说九十年代,机曾经风靡了好一阵子,毕竟大哥大动辄就要大几千块钱,而且像个大砖头一样体积太大不好携带,相比较之下,机体积小,价格又实惠,所以用的人很多。
“老板,这个机要怎么使用啊?”
“很简单的咯,只要你给另一台机器的主人留言发消息,他看到以后就会回复你的咯
“老板嘞,你可要跟靓女说实话,没有寻呼台,这个机就跟个玩具一样,根本联系不上人的哇
机虽然有很多功能,但是使用限制更多。
第972章 BP机(加更1)
至少,目前京市没有寻呼台,就算她将机买回去了也用不了。
再一个,机很贵,这么一个小小的机器,得买到两百多块钱。
就算她买回去了,这么贵的价格,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卖,最后只能砸在自己手上。
所以,徐婉宁打消了要进货机的打算。
她的生活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家,学校,酒楼,或者农科院这几条线,只要是想找到她的人,只用多打几通电话,肯定能找到她。
所以机对于她而言,确实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老板,您这儿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稍微好看一点的?”
“你要好看一点的,就只有电子表了。现在电子表又来了一批新货,最适合女孩子用了,款式很精美
说着,老板就将电子表拿了出来给徐婉宁看。
造型上的变化其实并不大,功能也就是那么些,但是色彩的选择多了很多。
之前的电子表,只有黑色和白色,还有为数不多的红色。
但是现在,有了粉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
虽然颜色的饱和度很高,以徐婉宁的审美来说甚至有些丑,但是放在八十年代,却是大受追捧的颜色。
“你看,新改进过的电子表,这个角角上还有个小小的挂钩,可以挂在钥匙上,就再也不怕弄丢了。要是女孩子用的话,还能穿一根链子挂在脖子上,也是一个小小的点缀嘛,要不要拿一点?”
“哦对了,除了这种方形的电子表,还有电子手表,颜色也很多哦,你看,是不是很好看?”
电子手表的颜色跟电子表的颜色几乎一致。
“老板,你这电子表怎么卖啊?”
“你都已经是老主顾了,便宜点卖给你啦。这种新型货,拿量多的,我都要二十五块钱一个,你要是要的数量多,我给你算二十块钱怎么样?”
徐婉宁记得,自己之前买的电子手表,老款的十六,新款的十四。
她刚才看了一下,虽然颜色是增多了不少,但功能还是一样的,二十块钱,太贵。
见徐婉宁摇头,老板又道:“这样吧,电子手表我十五块钱一个拿给你,但你至少要二十个。电子表的话,得十六,这是最低价格了,不能再少了
“行吧十五和十六的价格,是徐婉宁能接受的。
等她的精品店开张以后,电子手表和电子表,肯定会大受欢迎。
“老板,您这儿一共有多少货?”
“各有三十个,你全都要?”
“全都要吧
一共是九百三十块钱,一手付钱一手交货。
手里提着打包好的电子手表,徐婉宁问道:“老板,您知道哪儿有卖电视机的吗?”
过年的时候,她跟伯父们提起了电视机,当时还震惊,在现实世界中,黑白电视七十年代就已经有了,到了八十年代,有条件的人家都用上了彩色电视。
但是在这本书中世界,却连黑白电视都没有。
羊城是一座对外贸易的城市,所以徐婉宁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买到电视机,运回京市以后再好好地研究研究,争取让华国尽早生产出电视机。
“靓女,电视节可贵,黑白电视至少要两千块,彩色电视要五千块呢!”
“这么说来,老板您能弄到货?”
“你要真心想要的话,我确实能帮你弄到,但是很贵的哇
闻言,徐婉宁赶忙又数了十张大团结出来。
“老板,麻烦帮帮忙呗?”
她来之前,特意去食品厂拿了分红。
因为好几个月没有拿过分红了,再加上又赶上了过年,食品厂的销量极高,所以光是分红徐婉宁就拿到了四万多块钱。
匀出七千块钱来买电视机,虽然乍一听是太过昂贵,但如果能帮助加速华国研究制造电视机的进程,这笔钱她花的心甘情愿。
拿到了辛苦费,老板自然愿意替徐婉宁跑腿。
如果她真心想要,七千块钱的电视机,他还能从中吃几百块钱的回扣。
“不过电视机可不好买,至少得两三天的时间,靓女你能等得住吗?”
储院士那边,估摸着也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将真凶抓出来,之后还要解决杂交水稻的事情,所以她至少要待四五天的时间,完全来得及。
和老板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徐婉宁就准备回招待所了。
按照她原本的计划,她还想再去服装市场逛一逛,但刚才买东西耽搁了点时间,天都快要黑了,徐婉宁不想让张院士担心她,所以还是回了招待所。
她刚一踏进招待所,就看到张院士正在等候区看报纸,还时不时地朝着门口张望一眼。
看到徐婉宁的身影,张院士这才松了口气。
“我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要是等到七点半你还没有回来,我就得去找你了
“抱歉啊张院士,让您担心了
“哪儿的话,只要你安全回来就好。你手里拿的是……”
徐婉宁扬了扬手里的袋子:“是我刚才逛街的时候买的一些小玩意儿
“时间不早了,快点回房间休息吧,等明天一早,还要去农科院呢
“好的张院士,您也早点休息
翌日清早,徐婉宁和张院士早早地到了农科院。
储院士应该是找了一晚上的幕后黑手,以至于他整个人看起来格外憔悴。
“储院士,要不您先去睡一觉,先把精神养足了
储院士摇头拒绝:“不了不了,我还得陪你们……哈……”
看着储院士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徐婉宁又说道:“其实,我们也可以跟其他院士一起完成工作,之后再跟您总结。储院士,我认为您现在最需要的是好好休息
在徐婉宁的一再坚持下,储院士到底还是回自己的宿舍去补交了。
临走前,他苦笑着说道:“这人上了年纪,身体素质确实不能跟年轻人比,就熬了一个晚上,我感觉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张院士,徐同志,那就辛苦你们了。我一会儿再来找你们
第973章 真的好看吗?
徐婉宁和张院士在其他院士的陪同下,见到了那些存活下来的杂交水稻。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储院士已经让人将已经成熟的水稻割下来了,一半保持原状,另一半去掉了稻壳,只留下了大米。
徐婉宁抓了几颗大米放在掌心里,并且让张院士看。
“您觉不觉得,比我们平时吃的大米要大上一些?”
“你还真别说,这大米的个头确实要大上一圈呢。只是可惜了,死了一大半,咱们也估算不出来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多少。”
但总归,是比寻常的大米收成来得好。
“可以计算。”徐婉宁要来了纸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最后算出来的结果,跟她预估的差不多。
“毕竟是第一批杂交水稻,有这个收成已经很不错了。等再过上几年,咱们的研究越发透彻以后,亩产量会越来越高。”
而且,现在黑省和湘省已经相继种上了杂交水稻,再过上几个月,就能根据那两个省的收成来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