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朕能走到对岸吗_分节阅读_第671节
小说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6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8:35:00

  因为国子监仅仅是科举制改革的前奏和试探而已。

  但他没想到国子监刚开办就引发了士族群体如此激烈的反弹,更是令郑玄出山,这样的话那辩论就不得不提前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刘协想了想,觉得郭嘉的这个提议十分可行,若是能将郑玄驳倒,那谁还能对国子监有异议?

  这对日后废除察举制、推行科举制也有很大的帮助。

  “可郑玄乃是儒学宗师,想要将他驳倒可不是易事啊,谁能胜任这一职责?”

  贾诩说道,他可不擅长辩经。

  郭嘉闻言毫不犹豫地说道:“这辩论会议中自当有我一席!我将代表国子监与郑玄辩论!”

  “你行不行啊。”

  贾诩听完后第一时间面露怀疑之色,虽然郭嘉才智出众,但对方到底是郑玄。

  郭嘉能够辩赢郑玄?

  郭嘉却说道:“事在人为,我既为国子监祭酒,怎能在这种关头退缩?”

  “即便无法辩赢郑玄,我也不能保持沉默!”

  “况且我也并不是孤身一人,朝野上下虽然反对国子监者众多,但赞同开办国子监的人也同样不少。”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次辩输了大不了以后找机会再辩,但要是退缩了,以后可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看来奉孝也是豁出去了。”

  刘协闻言不禁笑道,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也不必担忧,朕会给你找到合适帮手的。”

  提到辩论,自然就不能少了某人。

  刘协将目光投向了御花园里的正在与其他臣子一同围观熊猫的诸葛亮,微微一笑。

  ……

  半个时辰后,温室。

  诸葛亮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陛下,不知您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他在御花园看完那貔貅后就回到宣室继续处理政务,接着便受到天子传召,第一时间就过来了。

  只是不知天子找他有何事。

  刘协和颜悦色地道:“孔明啊,最近工作辛不辛苦?累不累啊?”

  听到天子关切,诸葛亮心中一暖,拱手道:“多谢陛下体恤,近来政务虽然有些繁重,但臣尚能处理。”

  “况且内阁还有诸位大学士一同分担,臣谈不上有多么辛苦。”

  刘协点头道:“那就好,你还是得多注意注意身体,有什么事情多多交给仲达去做。”

  诸葛亮闻言一愣,心中有些不解。

  交给司马懿去做,天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工作可是颇为努力。

  天子莫非是在暗指他懈怠?

  想到此处,诸葛亮当即向刘协下拜道:“臣定当加倍努力,绝不负陛下所望!”

  “?”

  刘协头顶缓缓浮现出一个问号。

  心里十分懵逼。

  他只是让诸葛亮好好注意身体,怎么落到诸葛亮耳里就成督促了?

  “孔明你想多了,朕不是这个意思……罢了,还是谈正事吧。”

  刘协本来想解释解释,但又觉得会越描越黑,于是就结束了闲聊,直接谈起找诸葛亮来的目的。

  “别跪着了,先坐。”

  刘协指了指不远处的坐席,等诸葛亮坐下后,方才道:“最近朝野上下对于国子监的议论,孔明可知?”

  诸葛亮微微点头,说道:“臣有所耳闻,士子百姓们对开办国子监褒贬不一,如今争论甚是激烈。”

  “嗯……那你是什么看法?”

  刘协目光炯炯地看着诸葛亮问道,在这件事上诸葛亮的态度很重要,因为他想找诸葛亮出席去和郑玄辩论,如果诸葛亮也对国子监持以反对态度,那就不好办了。

  面对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诸葛亮沉吟了片刻,才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开办国子监乃是好事。”

  “虽然朝野上下不少人都说国子监开设的四门新科过于事功,违背了传统儒学治国的理念。”

  “但臣却认为,儒学经以多为清谈,可取其精神,却不可一味照搬。”

  “治国之道在于完善法度,选贤举能,轻徭薄赋,发展军力,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国子监设数算、刑律、工冶、政治四科,无一不与治国息息相关,臣亦可从中窥见陛下之远大理想。”

  “开办国子监于国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诸葛亮坦然说出了自己对于国子监的看法,身为士族出身的他,竟然十分认可开办国子监。

  而听完他的话后,刘协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同时忍不住感慨说道:“若是天下人都能有孔明这般见解,国子监的开办又岂会阻力重重,我大汉又何愁不兴啊。”

  看见天子这般模样,诸葛亮心中也猜到了几分天子今天找他过来的原因,多半是和国子监有关。

  “陛下,国子监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诸葛亮主动询问道。

  刘协没有否认,坦然说道:“国子监的开设,对于士族的触动甚大,现在朝野上下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多。”

  “就在刚刚奉孝告诉朕,称郑玄已经出山,正在赶往长安的路上。”

  “郑玄乃是当世大儒,他当初就反对过先帝开设的鸿都门学,如今来长安定然也是为了反对开设国子监。”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惊。

  郑玄要来长安?

  稍作思索后,他坐直了身子,正色问道:“敢问陛下,不知臣如何才能为陛下分忧?”

  这就是和聪明人聊天的好处所在了。

  刘协见诸葛亮这般主动,便也不再隐瞒,说道:“奉孝向朕献策,让朕效仿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同样开设一场辩论会,讨论以儒学选拔人才还是新学选拔人才。”

  “这次辩论牵扯重大,不仅是国子监能否立足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大汉未来百年发展大计。”

  “孔明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故而朕想让孔明参加此次辩论,去与郑玄辩经。”

  刘协道出了自己的目的,同时又补充道:“郑玄乃是儒学宗师,朕知道这件事的难度。”

  “所以是否参加此次辩论会全凭孔明自愿,若孔明不愿参加,朕也不会怪罪你。”

  身为士族出身,却代表国子监去和郑玄辩论,无论结果是输是赢,都必然会为诸葛亮引来骂名。

  所以参不参加这场辩论全凭诸葛亮自己,他不会强求。

  但令刘协没想到的是,在他话音落下后,诸葛亮几乎是没有犹豫,就脱口而出道:“臣愿代表国子监出席。”

  “嗯?”

  刘协一愣,不禁问道:“你……确定不好好考虑一下?此事可非同小可。”

  “臣已经想清楚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说道:“于公,国子监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臣既食汉禄,当为大汉社稷未来考虑。”

  “于私,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陛下不以臣卑鄙,不远千里遣使者寻访,并委以重任。”

  “陛下于臣之恩重于泰山,臣无以为报,如今陛下正值用人之际,臣怎能因爱惜羽毛而不管不顾?”

  “此非臣之道。”

  “故此,臣愿参与此次辩论与郑玄辩经,无论结果如何,臣都不负陛下信赖。”

  刘协看着面前神色坚定,眼神清澈,饱含热忱的诸葛亮,微微有些失神。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能说出什么来,只是伸手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一切尽在不言中。

  诸葛亮躬身一礼,起身告退。

第503章 黄河水清,大旱将至?

  关于组织辩论会一事,刘协正式拍板确定了下来,并且令郭嘉向朝野公布。

  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极大轰动。

  国子监开办至今足足有四个月,朝野上下对国子监的争议始终都没有停过,但官方一直都没有对此事做出过回应。

  如今朝廷公然宣布开办辩论会,就开办国子监一事展开辩论,广邀天下名士参加,这可非同小可。

  如果说国子监开设的四门学科为新学,那么传统儒学为旧学。天子如今欲以新学取士,这才是众多士子反对国子监开办的原因之所在。

  如今辩论会一开,那么就不仅仅是争论国子监开不开办那么简单了,而是涉及到新学和旧学之争。

  说是辩论,实为辩经!

  辩经带来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直接关系到大汉治国的方针和主流学说思想。

  上一次辩经还是章帝所组织的白虎观会议,至今已经过去百余年的时间了,如今再度重启。

  一时间,朝野对此事议论纷纷。

  天下各地的名士大儒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动身赶往长安,赶赴这一场盛会。

  对于辩论会所带来的影响,刘协倒是没有关注。

  为了给予天下各地名士们充足的时间赶到长安,所以辩论会定在六月份举行,现在时间还早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6页  当前第6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7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朕能走到对岸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