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朕能走到对岸吗_分节阅读_第547节
小说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6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8:35:00

  刘协说着伸出右手,紧紧攥成拳头,沉声说道:“这,便是技术的力量!”

  刘协的一席话,简直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因为他们此前从没有这样的概念。

  谁都知道技术重要,但他们对于发展技术的认知太过片面了,而刘协刚刚为他们做出了一个归纳和总结。

  研究发展技术对农业、商业、军事多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能提高生产力。

  “可是陛下,发展技术提高生产力固然重要,但您还没说该如何农商并举。”

  “因为即便农业因为技术提高而繁盛了,但商业发展过快也会对农业造成影响不是吗?”

  司马懿询问道,他觉得有些跑题了。

  或者说这才是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刚刚刘协在说的都是如何提高生产力,却没有说到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行农商并举。

  刘协竖起一根手指,说道:“第一,支持发展贸易,大力推进民间商业活动,放宽限制,但同时提高商税的征收。”

  “第二,着重外部贸易,即丝绸之路,通过贸易从他国赚取财富。”

  “第三,用收取的商税成立农业补贴基金,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同时与推行一系列的利农政策。”

  “第四,由朝廷进行调控,出台严苛法律、调节粮价,不使商人独大,从而破坏农业延续性。”

  “孔明和仲达觉得如何?”

  刘协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对于农商并举的看法,接着笑着向两人问道。

  虽然只是一些比较粗陋的想法,但他也不是立刻要全盘推行,需要经过不断尝试然后进行查缺补漏。

  今天提出这些主要是为了跟司马懿和诸葛亮讨论,赢得他们二人的认可。

  司马懿听得入迷了,闻言回过神来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毫无问题,陛下所言乃真正的千古国策!”

  “若能顺利施行,达成农商并举,我大汉的国力必将强盛到一个空前的地步!”

  司马懿的语气里有着难掩的激动。

  不管实施起来有多难,可一旦成功的话,的的确确会让大汉的国力暴涨!

  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农和商与朝廷为何一定要互相独立,三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互补的存在,谁都不能少了猜对。

  贸易起来了商人就富了,交给国家的赋税自然就多,哪怕国家拿其中大半去用来补贴耕种的百姓,依旧能剩余很多。

  而农民得到了利益也就安稳了,毕竟有国家的补贴还有朝廷作为后盾。

  农民安居乐业,安心耕种,按时上交赋税,国家又怎会没钱,怎么不强盛?

  这完全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商人追求利益和地位,农民追求安稳,国家要钱来发展军事和提高国力、完善百姓福利制度,三个需求一下满足!

  “孔明为何不言?”

  看见司马懿这般激动的模样,刘协不禁笑了笑,但他很快又发现诸葛亮皱眉不语,似乎是在沉思些什么。

  诸葛亮收敛思绪,沉默片刻后才说道:“陛下考虑的是朕周到,但唯独有一点不太妥当。”

  司马懿听到这话顿时不高兴了,冷哼道:“那你倒是说陛下所言的这几项国策,有哪些地方不妥?”

  他看不惯诸葛亮什么都要反驳的做派。

  好似不反驳就不能显得自己聪明一样。

  诸葛亮瞥了司马懿一眼,平静地吐出了两个字:“世家。”

  司马懿的表情微微一滞。

  刘协也随之沉默了。

  诸葛亮接着说道:“陛下的想法无疑是好的,但施行起来未必就能如愿以偿。”

  “当初陛下推行拓荒政策,本意是朝廷给百姓让利,但最终的结果如何?”

  “世家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大量优质土地,真正落在百姓手上的十不足一。”

  “因此,陛下刚刚说的那些国策也是如此,即便眼下讨论得再如何完备,到最终施行下去的时候,终会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难。”

  诸葛亮的话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这回司马懿没有再继续说话,因为这个话题过于敏感,他不好亦不敢多言。

  因为他也是世家阶层的一份子,当初侵占土地之事他司马氏也参与了其中。

  难道他不明白不能参与进去吗?

  他当然明白,只是他没法阻止。

  桌案上的菜已经冷了,刘协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说道:“朕吃好了,先去歇息片刻,两位爱卿慢慢吃。”

  说罢便径直离开了偏殿。

  目送天子离去,司马懿忍不住瞪了诸葛亮一眼,说道:“陛下与我等商定国策,你非要说这种扫兴的话吗?”

  诸葛亮轻轻叹道:“有些事是不得不面对的,与我说不说无关,难道我不说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国家大事,并非儿戏。”

  “你且慢慢吃吧,我去处理政务了,今日还有许多政务没有完成。”

  诸葛亮说着起身向宣室走去,只留下表情阴晴不定的司马懿。

第416章 追击马超!

  司州,长安。

  在张辽领兵护送张仲景返回邺城后,镇守长安的职责就落在了张郃的身上。

  张郃本来还在关外领兵搜寻马超的踪迹,得到张辽的传信就只好带兵返回长安。

  不过在此期间他也没有放弃搜寻,不断派出斥候和探子深入羌人的领地,打探马超的下落。

  “这该死的贼子,到底逃到了何处!”

  张郃看着一封封斥候传回的情报,其中都没有关于马超的消息,忍不住恼火地骂道。

  不久前的长安一战,他虽然率领陌刀军杀得马超大败,但却未能成功把这个家伙给留下来。

  虽然这不是他的过错,但他却觉得这是莫大的耻辱。

  陛下将陌刀军这样精锐中的精锐都交给他了,而他却没能斩了马超,这不是耻辱是什么?

  以至于这段时间来晚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总是在想若是让吕布、张辽他们来统领陌刀军,结果会不会不同。

  “马超此贼在羌人中的威望极高,那些羌人首领都对他言听计从,他如今踪迹不明,定是羌人帮他藏了起来。”

  庞德回答道,他对马超还是颇为了解的。

  张郃闻言脸上浮现一丝怒色,咬着牙说道:“这群羌人当真是无法无天了,竟敢包藏朝廷通缉的逆贼!”

  “若非我如今有职责在身,定要领兵深入羌地,教这群蛮夷知晓对抗朝廷的下场!”

  羌人和匈奴一样都是关外异族,也时常冒犯边境,马超就是杀羌人杀出来的名声和威望。

  不过虽然马超把这群羌人给杀服了,但他们对大汉朝廷依然不服气,始终就没安分过。

  “还是等陛下的旨意吧。”

  庞德劝说道,现在邺城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也不知是要对马超追杀到底还是放弃追剿。

  毕竟羌人如今的势力依然庞大,比之匈奴有过之而无不及,始终是边境的大患,不好轻易与羌人开战。

  若是这群羌人像匈奴人一样识趣就好了,主动把马超的人头送来,那样也能免去他们许多周折。

  就在庞德心中思绪万千之际,一名士卒匆匆跑入营帐,跪地道:“启禀将军!斥候来报,疑似在羌地王庭发现叛军踪迹!”

  “什么?!”

  张郃登时一惊,伸手将情报拿来仔细看了一遍,眼中浮现出狂喜之色!

  “好!好!好!终于找到这逆贼的下落了!”

  “传我军令,陌刀军集结!”

  张辽当即就要集结兵马前去追剿马超。

  庞德惊道:“张将军,文远将军让您镇守长安城,您怎能擅自领兵出击?”

  “邺城那边都还没旨意传来啊!”

  张郃若是领兵深入羌地,往严重点说就是违反军纪、擅离职守,是要被军法处置的。

  但张郃现在一心只有追击马超,哪里听得进庞德的劝说,断然说道:“我不动长安城内的守军,仅率领陌刀军出击。”

  “庞将军你来替我镇守长安!”

  言罢他也不容庞德拒绝,就抓起一旁的战刀,大步走出了军营。

  ……

  羌人王庭。

  王庭位于羌地深处,不但占地极广,而且水草丰沃、牛羊成群,各大部落聚居于此,拥有人口超过十余万。

  在这里居住的无不是羌人中的王公贵族,除此之外便是无数的奴隶!

  匈奴、羌族中的竞争是残酷的,大部落吞并小部落,小部落的人要么被杀,要么被卖去当奴隶。

  其中汉人是这些关外异族们最喜欢豢养的奴隶。

  谁手上有汉人奴隶,走出去都极有有面子,他们以拥有中原人奴隶为荣,所以时常会进入关内掳掠。

  王庭北边,有一座斗兽场。

  这里是羌人王公贵族们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也是王庭最热闹的地方。

  不管什么时候,这里都人声鼎沸。

  无他,只因这里充满着血腥和暴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6页  当前第5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7/7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朕能走到对岸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