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朕能走到对岸吗_分节阅读_第343节
小说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6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8:35:00

  刘协微微一笑,问道:“奉孝,文和,显奕,朕且问你们,世家大族最在乎什么?”

  郭嘉、贾诩、袁熙三人闻言,根本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世家大族最看重的莫过于利益。

  为了利益,他们敢造反。

  为了利益,他们也敢豁出一切拼一个从龙之功,比如甄氏就是如此。

  刘协继续问道:“那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

  “名声。”

  三人又是异口同声。

  个人需要好名声,以作晋升之梯。

  凡是名士没有不在意声名的,特别是那些出身世家的子弟,更是爱惜羽毛至极。

  例如袁绍,正是因为拥有极好的名声,才会让沮授、审配、田丰这些大才为他效死,才能让天下许多人相信他拥立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子。

  同样的,世家大族也需要好名声,才能使家族长盛不衰,否则不论你家族眼下再怎么繁荣,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名声就是家族的底蕴之一。

  家族的名声一旦臭了,没人愿意为你效力,离没落也就不远了。

  所以之前得知袁术称帝的消息,袁绍才会直接气的昏了过去,因为那次事件对袁氏声名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

  名和利向来是捆绑在一起的。

  缺名必定少利。

  没有一个好名声就不会有人为伱效力,家族利益便成了无根之水,延续不了多久。

  “朕如今无法许给那些世家们什么利益,但朕可以用名声来捆绑他们,令他们不得不出钱出力。”

  刘协心中已有腹稿,开始给三人讲述他的想法:“黑山军抵达邺城,约莫要半个月时间。”

  “这段时间内,朕将命人于城中各处张贴皇榜。”

  “只要向朝廷捐钱捐粮捐物,无论捐献多寡、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朱紫公侯,皆记录于皇榜之上,让世人知晓他们的善举和拳拳报国之心。”

  “等到半月之后黑山军抵达邺城,朕命工匠勒石立碑,根据皇榜上捐献价值总和排序,前十者于碑上刻下姓名和家族,并将此碑立于正南门,供天下人参观。”

  “位列善碑第一者,朕钦点为大汉首善!”

  既然那些世家求名,那就给他们名,而且还是歌功颂德立碑的大善名!

  “好计谋!陛下英明!”

  袁熙第一个奉上马屁,脸色激动得一片潮红——他这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和高兴!

  袁氏先后经历袁术和袁绍造反。

  名声已经一落千丈。

  他作为袁氏唯一血脉,肩上压着振兴袁氏的重任,而振兴袁氏的第一步,就是恢复名声。

  如今竟然有这样一个可以向天子买名声,而且还能流传后世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及时了!

  “我前脚刚向陛下承诺,愿意献出袁氏所有产业、土地、钱粮,结果陛下后脚就提出勒石立碑以表善举。陛下分明是要将这大汉首善的名声按在我头上!”

  “陛下对我真是太好了!”

  想到此处,袁熙的心中越发感动,猛地起身俯首叩拜:“陛下天恩浩荡,臣感激涕零!”

  “愿以此身化作利剑,为陛下披荆斩棘!”

  郭嘉和贾诩见此心中不禁一阵唏嘘。

  他们可以说是最为了解天子的人了。

  袁熙捐出了全部家产,被族灭,还对天子感激涕零……陛下这帝王权术手段运用得越发高明了。

  刘协和煦一笑,说道:“爱卿将所有族产都捐赠了出来,此等忠心可表日月,这大汉首善之名本就是你应得的。”

  “快快起来罢。”

  袁熙千恩万谢,这才起身。

  贾诩笑眯眯的向他道贺:“陛下还是心系司空啊,善碑之上,司空和袁氏当居首位,这可是大好声名。”

  郭嘉也呵呵笑道:“司空定能因大汉首善而一举扭转袁氏的名声,光耀袁氏的门楣。”

  听两人这么一说,袁熙心中也乐开了花。

  无论是清河崔氏、河间董氏还是弘农杨氏、琅琊伏氏,亦或者是司马家、荀家、沮家、辛家,都不可能在善碑之上超越他,即便他们同样散尽家产也不可能。

  甄氏倒是能超越,可代价是倾尽一切。

  但袁熙丝毫不把甄氏放在心上,他如今孑然一身,只有一个老母亲赡养,哪怕袁氏的家产丝毫不留,只凭司空的供奉都足够了。

  而甄氏则不一样,需要大量的钱粮维持偌大的家族,不可能如他一般倾尽家产孤注一掷。

  “陛下此计真乃开天辟地头一回,臣不如陛下远矣。”

  郭嘉也开口称赞,脸上满是钦佩和叹服:“世家逐名逐利,陛下勒石立碑记录他们的善举,定会引得无数世家争相捐钱献粮!”

  贾诩笑道:“为了名声,那些世家大族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如今只需捐献钱粮,便能得陛下钦点大汉首善,不说冀州,便是其余州郡的世家大族听闻消息,也会为之疯狂。”

  “即便知道这是陛下的手段,他们也会趋之若鹜!”

  这是堂堂正正的手段,反正天子将扬名的机会摆出来了,要不要上套全凭自愿。

  讲究的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协笑了笑,对袁熙道:“显奕,你捐赠族产之事暂时莫要对外宣扬,等到最后一日再公布。”

  “若是太早宣扬出去,那些人见到你捐出了袁氏所有族产,就不会再想着竞争了。”

  袁氏的所有族产,这一捐哪个家族能比得上?

  如果大汉首善的名头有了着落的话,那些世家捐献起来就没动力了。

  刘协要的是他们都卷起来!

  越卷越好!

  袁熙连连点头:“陛下放心,臣省得,回去后臣就开始清点族产并整理成册,交给陛下过目。”

  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开始与三人商议具体环节,完善每一个细节。

  ……

  计划是上午定的,皇榜是下午贴的。

  刘协在敲定了捐献计划之后,便马上派人去张贴皇榜,而这一告示也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百姓的围观。

  “捐献?哪儿来的钱捐啊。”

  “就是就是,自个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捐献呢。”

  “一群流民管他们干什么。”

  “听说还是造反被陛下特赦的。”

  百姓们议论纷纷,大多是看见捐献钱粮安置黄巾贼后就开始抱怨的,因为他们对黄巾贼可没有好感。

  黄巾贼为了吃饭、为了活命什么都做得出来,大批的黄巾贼涌入魏郡只会让魏郡变得不安全,到时候抢劫杀人可如何是好?

  “哎哎,话可不能这么说。”

  这时候负责张贴皇榜的官吏转过身来,正色说道:“哪个生来愿做草寇?那些流民以前也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百姓,只是受了战祸、灾荒活不下去才不得已造反的。”

  “陛下宽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行。”

  “只不过眼下战争刚刚结束,国库空虚,朝廷一时间无法安置这几十万黄巾贼,所以才呼吁大家捐献。”

  “不然这天寒地冻的,难不成看着这几十万人饿死冻死在外面吗?”

  “诸位,这可是善举啊!”

  官吏耐心解释了一通,同时将另外一张写着捐献规则的告示举了起来,面向围观的众多百姓。

  “而且陛下有旨意,凡是捐献者,无论捐献数额多寡,姓名、家族皆可登记在皇榜上!”

  “每日捐献最多者,无论身份,皆可获得入宫面圣的殊荣,接受陛下召见!”

  “等到十五日后,总捐献数额最多的前十人,名字和家族都将会被刻在善碑上,立在邺城正南门外,接受万人敬仰!”

  “除此之外,捐献总额前五之人,可获得陛下御笔所书的‘积善之家’牌匾一面!”

  “捐献总额第一,陛下钦点为大汉首善!”

  百姓之中有许多不识字的,所以官吏将规则内容以简单的言语说了出来,语气慷慨激昂。

  一时间所有人全都沸腾了。

  “无论多寡,只要捐献就能登上皇榜?”

  “真的假的……我一介流民也能登上皇榜吗?”

  “我叫李二牛,要是登上皇榜,我这名字岂不是要叫人笑话了。”

  “天呐!每日捐赠最多的还能被陛下亲自召见!我不是在做梦吧?!”

  “大汉首善!这是何等的殊荣!”

  “要是能把名字刻在善碑上,那可真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了!”

  “光宗耀祖啊!”

  “只恨我无甚家产,流氓一个,否则定要将名字刻上善碑!”

  ……

  百姓们都震惊兴奋无比。

  且不提那大汉首善、刻碑纪念,光是入宫觐见天子这一项,就足够诱人了!

  那可是被天子召见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6页  当前第3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7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朕能走到对岸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