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朕能走到对岸吗_分节阅读_第243节
小说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6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8:35:00

  虽然甄宓有些容易吃醋,但心思却不坏,表面上跟几个后妃们的相处也很融洽,很有后宫之主的风范。

  甄宓这才放心,从刘协怀中抬起头说道:“陛下,其实臣妾今日前来是有其他事情要禀报。”

  刘协挑眉问道:“何事?”

  甄宓稍稍犹豫了片刻,才说道:“母亲从家中来信了,信上说打造武器装备供给军队的开支太大,族中的财力已经难以支撑。”

  “这段日子陛下一直忙于政务,所以没有来臣妾宫中,臣妾找不到机会告诉陛下。”

  自从甄氏开始决定协助刘协之后,尤其是在刘协摆脱袁绍的挟持之后,就开始不计成本地投入。

  既供给吕布的后勤,让其有能力在扬州征战,又要大量打造武器甲胄,用来武装军队。

  除此之外还得从幽州那边收购战马。

  虽然刘协提供了全新的冶铁术和细盐的提炼术,但前者用在了打造武器装备上,不可能随意对外售卖。

  后者虽然赚钱,但单单依靠贩盐这一项想要撑起这么大的开支,实在有些困难。

  武器装备的打造实在是太烧钱了,就算甄氏财力雄厚也有些顶不住。

  听闻此言,刘协皱紧了眉头。

  他还是第一次从甄宓口中得知这一消息,甄氏是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如果不是没办法,肯定不会跟他开这个口。

  “单单靠卖精盐还是不够啊,主要是如今正值乱世,精盐贩卖的产业还没有完全铺开,玻璃的制造也没有成功。”

  “看来得想办法赚钱才行。”

  见到刘协皱眉不语,甄宓以为他是不高兴,连忙说道:“陛下无需太过忧心,母亲说族中还是能够坚持一些时日的。”

  刘协收敛思绪,对甄宓温和笑道:“爱妃放心,朕没有怪罪你母族的意思。”

  “甄氏这么长时间来的付出朕都看在眼里,有没有尽心朕也清楚,供养大军的开支确实太大了。”

  “此事朕会想办法解决的。”

  甄宓这才松了口气,散去心中的担忧,她很怕自己给不了刘协什么帮助后,就会失去宠爱。

  安慰了甄宓几句,刘协就离开了寝宫,一边想着此事一边前往泰安殿上朝。

  泰安殿中,百官们早已提前在殿内齐聚。

  刘协走到上方龙椅坐下,开始他每日的例行朝会,听群臣汇报近日以来的各方事务。

  司马懿率先上前道:“陛下,圣旨发出后,如今魏郡内绝大部分城池都闻风而降,但安阳和濮阳依然由袁绍残党把持,不肯迎王师。”

  正常情况下天子圣旨送去就够了。

  不投的人全部以逆臣论处。

  但是在绝大多数外人眼中,天子依然受到挟持,只不过挟持的人从袁绍换成了袁熙。

  不投降的基本上都是忠于袁绍的臣党,不肯屈从袁熙“假传”的圣旨,负隅顽抗。

  而那些投降的城池全都是墙头草,直接遵从天子圣旨而投,谁也不得罪,反正谁把持天子他们就听谁的。

  这种情况完全在刘协的预料之中。

  之前用袁熙为挡箭牌,有这种副作用是难免的。

  但在听完司马懿的汇报后,他依旧还是得震怒一番,冷声道:“不尊圣旨,不迎王师,视同谋逆。”

  “太史慈何在!”

  太史慈起身出列,双手抱拳:“臣在!”

  刘协道:“朕命你领兵五千大军,讨伐不臣!城破之日,贼首夷三族,传首魏郡一十三城!”

  太史慈大喜,恭声应诺:“十日之内,臣定踏平安阳与濮阳!”

  太史慈退下之后,刘协看向郭嘉和张辽,问道:“文远军马整顿如何?奉孝军需粮草是否就位?”

  郭嘉出列道:“回陛下,一应军需粮草,皆已备好。”

  张辽亦起身出列道:“臣已整顿军马,只待陛下一声令下,随时可发兵广平郡和阳平郡。”

  刘协满意的点了点头,郭嘉虽然最擅长的是谋略而非后勤,但后勤交到他手上,也能管理的井井有条。

  “此战以文远为主将,俊乂为副将,汉升为先锋,领一万徐州军并两千羽林卫。明日发兵,两路并进,收复广平郡、阳平郡全境!”

  张辽,张郃,黄忠纷纷领命。

  三人脸上,尽是兴奋和激动。

  建功立业报效天子,就在今朝。

  三人退下之后,杨修又上前禀报:“陛下,几日前俘虏的六千残兵已经完成收编。但目前库房没有多余的武器装备分发下去。”

  提到这个,刘协感到一阵头疼。

  兵力的确是增加了不少,但是武器装备的制造速度很难跟得上啊,徐州军和羽林骑之所以强,大半原因在于武器装备。

  眼下多了六千人,总得把他们给武装起来,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甄氏那边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刘协心里难免有些焦急,大军多了之后,才发现这打仗打的压根不是谁的大将猛,谁的谋士更精于算计,谁的士卒更加精锐。

  打的完全就是后勤,是钱,是粮!

  没钱没粮,勇猛如吕布,智谋如陈宫,也无济于事。

  他越发觉得要着手把赚钱这件事提上日程了,总不能全部都指望着甄氏。

  好在杨修退下之后,崔琰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陛下,臣已从民间招募七百壮士,充入虎贲营。”

  “最多年底之前,三千虎贲营便能建制。”

  刘协闻言大喜,虎贲营的招募要求,可其他兵种不同。

  能入虎贲营的士卒,都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

  这崔琰不愧是清河大族出身,办事效率就是高。

  “此事有劳爱卿多多上心,爱卿的功劳,清河崔氏的功劳,朕一直放在心中。”

  崔琰哪里敢居功,连忙说道:“臣既为虎贲中郎将,组建虎贲营乃臣应尽职责,臣岂敢邀功?”

  崔琰退下之后,朝堂之上的各项事务还未结束。

  一应大小事务,讨论了足足两个时辰,方才结束。

  下朝之后,刘协已经有些头脑发昏,精神不集中。

  “仅仅只是这么点地盘,就有这么多繁琐的事务,日后天下一统之后,朕岂不是要活活累死?”

  连续上朝将近一个月之后,刘协已经发自内心的佩服嬴政、李世民、朱元璋这些勤政的皇帝了。

  皇帝,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

  冀州前线。

  虽然在邺城折损了一万三千多的人马,但有袁谭领兵前来驰援,弥补了兵力上的不足。

  于是经过上次界桥之战的胜利后,袁绍又打了一次胜仗。

  如今已经占据主动,反守为攻对公孙瓒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这些天来,袁绍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公孙瓒接连败退,最后竟然被赶出了冀州境内,退守易城。

  然而,即便公孙瓒退回了幽州,双方的战火并没有因此停息。

  袁绍听取了田丰的建言——囊内必须安外,他已经铁了心要将公孙瓒彻底击溃。

  夜以至深,易城十里外的袁军中军营帐内,依然亮着烛光。

  袁绍手中拿着两封字迹完全不同的信,放在手上反复观看、比较。

  这两封信都是刘协所写。

  一封是和沮授绝笔信一同寄过来,信中表露身份并让袁绍投降的劝降信;

  一封则是今天刚收到的,和以往一样的狗爬信。

  两封信上字迹截然不同。

  前者龙飞凤舞、雄浑大气;后者歪歪扭扭,就像是狗爬一般,还不如蒙童写出来的字。

  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他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心机城府之人,否则两年半的相处,我岂能一点都察觉不出来?”

  “他若真是天子,又怎么会对我一个臣子恭恭敬敬。”

  袁绍呢喃自语。

  上次刘协寄过来的那封信里说自己就是真正的天子,着实把他吓得冷汗直流。

  可是最初的震惊过后。

  他又觉得其中有蹊跷。

  这信里透露着太多问题,先不说字迹的巨大差距,就拿信里的内容说,如果他自裁,袁氏不会受到牵连,还会重用袁熙。

  但为什么……偏偏是袁熙?

  袁熙与他已经势不两立,他恨不得杀了这个孽子;如果是真正的天子,为了说服他投降应该会说重用袁谭才对。

  这不得不让他怀疑。

  而且这个转变太过突然了,一个言行粗鄙、贪财好色,在他面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毫不估计尊严和脸面的流民,怎么会是大汉天子?

  “莫非上一封信是袁熙那逆子伪造的?就像是那封所谓的公与绝笔信一样,都是假的!”

  “对!绝对是这样!袁熙那个逆子已经知晓了伪帝的真实身份,既然能伪造公与的信劝降我,为何不能伪造天子的信?”

  “他肯定是想借这封信哄骗我自裁,然后不废吹灰之力夺取我所有势力!”

  袁绍目光阴沉,心念百转。

  他一方面不相信邺城那个伪帝是真的天子,一方面又忍不住想到过往的种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6页  当前第2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7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朕能走到对岸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