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后他们如果有什么话,是不是都可以通过桓王殿下来传达?如果遇到龙颜震怒,是不是可以求桓王殿下保命?
大臣们对苻晔向来只是恭敬,因为摸不准皇帝对新王爷的心思,不敢贸然亲近,如今老远看见苻晔,就要围上来拜见。
尤其是靠近内宫的那些贵族出身的金甲卫,都想着攀上桓王这个高枝。
桓王殿下仁和,又极得陛下宠爱,如今他们私下里喝酒,都觉得桓王殿下将来富贵无极。
因为皇帝从无后宫,他们私下里都揣测良多,觉得皇帝应该不会有子嗣,况且陛下又重疾,人尽皆知,看起来不是长命之相,如今陛下许桓王参政,这是要给他铺路啊。
说不定哪一天就成了皇太弟,将来就是九五之尊了!
要抱大腿,就得现在抱。现在桓王殿下身边还没有宠信的臣子。
当然了,像刘家辉和萧逸尘这样的,都盼着做桓王殿下的入幕之宾。
只可惜他们金甲卫进不了内宫,而桓王殿下一般都只在内宫走动,唯一能和桓王殿下搭上话的地方,就是执中堂外那条甬道。
那条甬道和外廷相连,因为青元宫在整个皇宫的东北角,因此谢相他们平日里入宫接受陛下问政,很少从南边进,都从东辰门进来,进来以后一般都有金甲卫护送到执中堂外的甬道,完成和黑甲卫的交接。
有时候陛下在执中堂问政,问政结束,也是金甲卫负责在执中堂门口接诸位大臣出去。
这便是金甲卫能接触到桓王殿下的唯一时机。
但一般情况下也最多是看一眼而已。
要想和殿下交谈,就要看运气。
这其中最着急的便是萧逸尘了。
他本是欢场上的浪子,因为长相俊美,器具甚伟,在京中子弟中花名远扬。
谁曾想一朝竟然爱慕上桓王,又因为不得见,竟然日思夜想,衣带渐宽。
“听说李骢这小子调到黑甲卫去了,成了王爷宫中亲卫。昨日在明楼喝酒,可把他得意的。”
“他走了他堂哥李盾的门路吧?”
“尘哥要不要去求求他?他堂哥李盾,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陛下最信赖的人。”
李骢和萧逸尘素来是死敌,萧逸尘怎么可能去求他。
听见后面有人啜泣,他扭头一看,是韦斯墨。
他看了更气,训斥道:“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
韦斯墨怯怯地说:“李骢很会骗人的。”
萧逸尘听了更忧心了。
此刻都不是自己能不能得桓王青眼的事了。
李骢的确是个浪荡子,也很有手段,据说他曾酒后妄言,当殿下的一条狗都可以。
就算桓王殿下宠信的不是他,也不能是李骢。
李骢这小子,不好男色的男人都能被他哄骗了。
他又看向不远处的谢良璧,见谢良璧神色平静,摸着剑鞘沉思。
谢相常在宫中行走,谢良璧作为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想要接触到桓王并不难。
他想叫谢良璧告诉桓王殿下一声,叫他小心点李骢。
但又怕谢良璧会趁机邀宠。
他曾和谢良璧一起去过执中堂两次,这小子看桓王的眼神,一看就不单纯。
只是他比旁人更会伪装。
听说桓王殿下当初因善缘寺一案劝谏,就是他出面求的桓王。
他正忧思,指挥使进来。
众人忙起身。
指挥使笑着道:“谢相等人要进宫了,人已经在东辰门外,你们今日谁去接送?”
萧逸尘第一个蹿起来。
周指挥使看着他笑,又看向旁人。
韦斯墨只低着头不敢说话,娇娇怯怯。
他看向谢良璧:“你跟萧逸尘一块吧。”
萧逸尘看向谢良璧。
谢良璧竟然犹豫了一下,点头。
他和谢良璧一起到了东辰门,诸位大臣的车马都停在门外。
东辰门距离执中堂并不远,众人步行前往。
谢相平日在宫里遇到他儿子也只当普通金甲卫看待,父子俩都是熟知宫廷规矩的人。
但今日谢相看到谢良璧来接人的时候,明显眉头都蹙起来了,神色十分凝重。
他们一行人静默走至执中堂,萧逸尘心中只觉得一颤,平日里的浪荡子此刻也有些呆滞,隔着窗户,看到桓王正在读书。
金玉堆叠之色,雪肤花貌之姿,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廊下站了一堆人,十数个红袍内官,并几个青袍内官。
隐约还看见章学士身边一截玄黑龙袍。
真是天家气派,如天宫神仙一样遥远,叫他自惭形秽。
他们在执中堂门口站定,就见李骢从廊下过来。
李骢此刻虽然压着喜色,但眉毛冲着他们微挑,显然十分得意。
等谢相他们几个大臣进去,李骢压着声音道:“我猜就是两位哥哥要来,果不其然。如今小弟在王爷身边当值,哥哥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提,小弟如今和王爷说话很便宜。”
谢良璧没有理睬他。
萧逸尘冷道:“王爷要是能看上你,我磕头叫你一声哥哥。”
李骢就不笑了。
皇帝问政时间略有些长,他们就在门口候着。皇帝在的场合当值,对金甲卫来说其实是苦差事,因为都知道皇帝要求很严格,不能喝水吃东西也不能姿态松散。等他们站的脚都麻了的时候,方见谢相等人出来。
不一会陛下和桓王也出来了。
他们看着桓王站在陛下身边,似乎更有天家的尊贵。
桓王初回来的时候,其实和现在不太一样,那时候的他艳丽有余,威严不足,美貌天成,但观之可亲,有柔弱之态。如今大概在宫里呆的久了,皇上给了他无人能比的恩宠,这恩宠加身,也给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地位,如今又参了政,穿着皇帝才能穿的衣袍,叫人看了心脏狂热,只欲要匍匐在他脚下,做他脚下之臣。
任他差遣。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谢相忽然开口。
谢相这个老狐狸,很少为私事求人,如今开口求他,居然是为了他儿子。
他竟然想叫他儿子从金甲卫中除名。
苻煌很意外。
宫中侍卫都是皇帝来选的,一般任职三年,再派他用。金甲卫对贵族子弟来说是一种荣耀,少有人会主动请辞。
谢相这只老狐狸,不会平白无故这样。
他朝门口看去,看到苻晔站在廊下,笑盈盈地冲着谢良璧等人点头示意。
谢良璧和萧逸尘等立即垂手行礼,极为恭敬。
谢相给出的理由是家中老母身体有疾,素来疼爱幼孙,想让谢良璧回家侍候。
谢家老太太年逾九十,郡主出身,地位尊崇,就连太后都十分敬重这位老太太,她有所求,自然应该应允。
苻煌早看不惯谢良璧,也就允了。
谁知道当天傍晚,青元宫就出了一件事。
不是大事,有关青元宫的亲卫调动。
亲卫调动都要经过皇帝首肯,尤其是苻晔宫里的侍卫。
苻煌看的很严,所有亲卫都是他自己亲自挑选的。
家世清白,武艺要高,并且长相普通。
青元宫黑甲卫一律有李盾统领,而这次李盾上报要调走的侍卫,正是才刚调入青元宫的李骢,李盾的堂弟。
李盾此人十分忠心,也知道自己能得陛下信任的根本,事关自己的堂弟也毫无隐瞒,直言宫中有人奏报李骢行为不典,以桓王亲卫卖弄恩宠,经他查验为真,不宜再做桓王亲卫。
苻煌问:“谁奏报的?”
李盾伏地:“金甲卫,谢良璧。”
谢相才刚奏请谢良璧从金甲卫卸职,谢良璧临走之前就举报了李骢,这中间显然有关系。
苻煌神色就冷了下来,让秦内监亲自去查。
这一查不得了了。
原来谢相执意要儿子离开金甲卫,竟然是因为他觉得儿子和桓王走得太近。
有一个佐证,就是当初桓王因善缘寺一案出言上谏,就是谢良璧去求了他。
苻煌想起那一夜苻晔散着头发,情真意切伏在他膝上,那一夜对他意义非常,触动极深。
此刻只感觉眉头突突直跳。
外头有内官悄无声息地捧着衣物进来,轻声道:“陛下,王爷已经歇下了。”
说着将手中托盘并衣物呈上来。
是苻晔穿了一天的那件杏色的外袍。
苻煌伸手拿过来,裹在身上,歪在榻上神色凝重。
那衣袍上带着雪中青信的香气,甜而不腻,有助于他安眠。
内官见皇帝神色阴沉,似都要被黑气笼罩,不敢言语,悄无声息退了下去。
等到秦内监进来,见皇帝裹着那身杏色长袍在殿内幽幽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