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身官袍换下来。”
他这次就穿常服再去探一探华镇。
华镇和东安镇差不多的土壤,至于吴镇同样也是。这三个大镇种植了辣椒和花生、还有寒瓜、大豆,枣树也适合在沙土里种植,枣树的数量较为少,一般只供给本县的人买卖。
辣椒磨成辣椒粉或是把辣椒晒干卖到隔壁的岚县去,花生都是运着出去整捆整捆的卖,这些作物卖来也仅够糊口,没多大价值,只是这里沙土只适合种植这些。
卖了这类作物有多余的钱还要去买麦子用来给朝廷交税。家中孩子多的还好,养到七八岁便可以帮着家里做一些农活、男孩下地、女孩和哥儿便在家做饭或绣帕子和荷包,家里人手不足同样也要下地干活去。
这日复一日的辛苦下去,兜里却没二三子,只能这般熬着。
郑山辞问道:“这花生为何不榨成花生油去卖?”
江主簿没想到这茬,思忖片刻说道:“新奉县榨油坊少、抽成高,百姓负担不起,再者觉得把这里的花生油运到别处去卖,来回路费又要花费许多银钱。这一捆捆的花生去卖,县城里有专门收这类花生的。”
郑山辞到了吴镇时已是晌午,他们到了吴镇的一个小村子,家家户户都冒着炊烟,现下折回镇上去饭馆来回两个时辰。
江主簿主动分忧说道:“郑公子,我们寻一农户,在他们家里吃一顿饭,付钱就好了。”
郑山辞:“只能如此。”
江主簿走进一家院子,过了一会就出来了笑道:“公子已经说好了。”
郑山辞去了院子里,这院子里圈了一块出来养鸡鸭,还有一处种的葱苗。一个婶子怯怯的收拾桌面。他们一行人一共有八个人看着是挺唬人的,郑山辞见那婶子眉眼就有些后悔了。
屋子里传来山羊咩咩的声音,此间还养了山羊。
“婶子不必害怕,我们是路经此处的商人,来到此地,肚子就饿了,所以才叨扰婶子了。”
“你们给了钱的,自然可以在这里用饭,我们吃的不好,先让儿子跟儿媳在灶房里给你们再做一些饭菜。”李婶子见郑山辞态度温和,心中松口气。
郑山辞看院子里还有一些砖头,便问道:“婶子家里是做砖头跟瓦片的。”
李婶子叹气:“这是孩子他爹以前做的活计,现在他爹去了,这里物件就搁置在家里了。万一村子里有人需要就来拿几块去补补也是省得。”
郑山辞心想这随便搭个话就踩雷了。
“让婶子想起伤心事了,这厢对不住了。婶子家中有几口人,只在家里种地么?”
李婶子:“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子,早年家里的男孩都去服兵役去了,前几年单单只有小儿子回来了,还瘸了腿。前一个月攒了点钱才娶了夫郎,现今只有靠着家里的几亩薄田了。说是不农忙的时候,去镇上寻份差事做也好,可儿子是个瘸腿,肚子里又没有墨水,卖不上力气,这也没甚活计可做。”
郑山辞心中有了想法。
“菜来了。”
李家小子跟李夫郎把饭菜端上来都是一些农家小菜,这地方种植豆类也成,便炒了一盘豆子,其余的大同小异,还有一碗鸡蛋羹,算是个荤菜。还有一截香肠,看样子色香味俱全。郑山辞夹了一筷子,这香肠是辣口的。
郑山辞吃得还好,他说:“挺好吃的。”
李家一大家子松了一口气,露出点轻松的表情。
“家里没什么菜,还是委屈公子了。”
郑山辞用了饭,他的目光落在李家小子瘸着的腿上,渐渐有些出神。李家小子觉察到郑山辞的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腿上,他神色有些难堪,又不敢出声生气。这一行人一看都是以这位年轻公子为首,他身旁的中年男人一出手就是一两银子,这可比他们忙会三个月赚的钱还要多。
平白无故做一顿饭就有一两银子可拿,这样的好事不多。再者郑山辞的目光并不锋利,并无恶意。
郑山辞回过神来看见李家小子的面色,知道自己失礼了连忙说道:“我太冒昧了。因为家中的大哥腿脚也有些不便,一时看见李郎的腿就想到了家里的大哥。”
李家小子面色和缓了一些:“公子的大哥腿也受伤了?我这腿伤是治疗不及时才没救了,作为公子的大哥应当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我同你并没什么两样,我家中也是农户。”迎上李家小子惊疑的目光,郑山辞笑了笑:“家里的事都是大哥撑起来的。我只读书,大哥为了赚钱便折了腿,我心中一直愧疚。”
“也算苦尽甘来。”李家小子沉默须臾说道。
至少受恩的人还念着恩情,而不是狼心狗肺了。
“时辰不早了,还要多谢你们的款待。”郑山辞起身返程。
“公子慢走。”
郑山辞坐在牛车上,心里对新奉县的土壤大致已有了解。至于这些作物,单单卖出去赚不了多少钱,要是加工一下就能多卖一些钱了。
津兴县今年秋收后,来年不能再种小麦了,要来回种一些不同的作物。
老汉驾着牛车,抽打鞭子,一路到了吴镇。要回新奉县还要再坐另一辆马车回去。
……
清乡村
自打郑山辞的信来了,镇上的乡绅和富商也来了,带了不少东西跟郑家攀交情,还有县城里的富商也来了,郑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有不少公子来求娶郑清音,嘴甜得厉害,那请的媒婆更是说得天花乱坠。
郑父皆是打哈哈没同意。
他们这样的庄稼人懂什么,这事还是等郑山辞来说道说道吧。
郑清音一直在家里躲清静。
郑父跟郑夫郎脑子很清醒,没有接受富商和乡绅的礼,怕自己收了礼牵连了儿子。
“又送了这么些东西,什么珍珠、百年人参、金银珠宝、大雁……应有尽有。”村子的人看得眼热。
“郑老爹还能拒绝了,这般守得住也是稀罕,我眼睛都看直了。”
“那来求娶的人还有家里做官的呢,郑家还没应下,一儿百求啊。”
……
过了半个月这些人才消停下来,郑父跟郑夫郎也松快许多。郑夫郎关了窗户说道:“山成,你明日跟林哥儿去买些棉花来,白日忙完秋收,有闲暇时就可以做冬衣了。”
郑山成应了一声。
林哥儿戳着饭碗,试探的问道:“阿爹,我们不上二弟那去啊?”
郑清音夹了一块茄子,默默的听着。
“我还犹豫呢,这新奉县太远了些,还有不知道这侯府的哥儿厉不厉害,再加上这时正是秋收,总不能不顾庄稼就跟过去,这样太不像话了。”郑夫郎说道。
郑父:“按理说,是该去看看。我想我们两个老的就不去了,山成跟林哥儿去,还有清音必须要去。这些人啊,想着娶清音,多半没个真心,到了老二那边,好好相看人家。我们祖辈都在这里,离不开。你们这群小的还能去见识见识。”
郑山成放下筷子:“爹,你们不去,万一有人欺负你们怎么办?”
郑夫郎心中一暖:“说甚么,现在谁不知道我儿子是县令,还敢欺负我们不成。再说了村子里都是乡亲,往日是有些小争吵,总不至要了我们的命吧。你就免了操心,跟着去新奉县。”
林哥儿心中不舍郑父跟郑夫郎,心里也想去新奉县,便一时帮腔道:“我们一家人过去看看二弟,要是不合适再回来。”
“我们可没有你们这些小年轻这样有活力了。”郑父哈哈大笑。
郑清音捏着筷子,大哥跟大嫂还在劝着爹跟阿爹,郑清音却觉得心跳加速,脑子发晕,有些心悸。他放下筷子说道:“爹,我还是不去了吧,就在村子里照顾你们,你们身边离不开人。”
第31章 包括你么
郑夫郎虽是欣慰郑清音的孝顺,但也不能让郑清音一直跟着他们,那么这辈子可能就在清乡村了。既家里现今有这个条件去县城里看看,过上好日子,何苦要困在这里。
“清音,我们这不需要你们,没准儿等来年开春,我跟你爹也一同去新奉县了。你跟山成、林哥儿等秋收完了就一并过去。清音性子弱,山成你到了新奉县要跟山辞好好说道说道,让他给清音好好的相看人家,要么就让清音在他那好好待几年,现下才十四岁,过年了才满十五,还不着急。”
郑山成应声:“爹,阿爹你们果真不去?”
郑父:“等明年我们再看看,冬日就懒得挪动了。山辞科举时,经常不在家过年,你们过去也能陪着他过个好年。还有你的腿,冬日里夜里总是有寒症,你的腿总痛,以前舍不得去镇上看病,只有让村子里的赤脚大夫灌几副草药。现下去了县城,好好找个大夫看看你的腿。”
家里是把所有的银钱都贴给郑山辞,供他去读书。郑山成身为家中老大,压力很大,他还是任劳任怨的,郑父跟郑夫郎都看在眼里,都是自家的儿子哪有不心疼的道理。特别是郑山成当年去给镇上的大户人家做小厮,还被冤枉打断了腿,郑夫郎差点眼睛都哭瞎了。
他的大儿子是什么性子他还不知道,一看就是镇上的人狗仗人势,不知怎地惹到了那里的管事,把郑山成撵出去了。
若是单单撵出去还好,这是还要打出去,心肠太狠毒了。
林哥儿听见这话心中一动。他整日同郑山成睡一起,知晓他冬日的伤腿总是发痛,疼得郑山成冷汗直冒。他们成亲后一起去镇上看过大夫,大夫说郑山成的腿还有感知,没准还能治,让他的腿更松快一些,只是需要医术高明的大夫。
他心中更加坚定要去新奉县了。
一个县城总比一个镇好,而且郑山辞还是县令,能请来更好的大夫。
郑山成听见郑父提到自己的腿,他反而笑得爽朗起来:“没事的,爹,我已经习惯了。谁身上没点小毛病,让爹跟阿爹为我担心,我这心里才不好受。”
“大哥跟大嫂去吧,我就留在村子里,我不适应县城的生活,只想待在这里。”郑清音出声说道。
林哥儿立马抢话:“清音说哪里的话,你还没去过县城,怎地就知道不适应县城的生活了。你只去过镇上几趟,不知道县城里多繁华嘞。各种商贩走街串巷、商铺一步就一处。还有好看的衣裳跟首饰,风景也是好看的,到时候到了那边,还住县衙里。你二哥是县令,整个县里的人谁敢欺负你了,这怕是不敢活了。你在县城可以横着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林哥儿见郑清音的神色有些意动,忙不迭趁热打铁:“到时候开个铺子,自己做布料生意,赚点钱自己花,这不是很好么?”
“再不济,以后绣了帕子跟荷包,还用做牛车去镇上卖么,一出门就把物件卖出去了。”林哥儿呸呸几声,眉开眼笑:“那时候,清音也不用绣帕子跟荷包了。”
郑夫郎听着畅想起来,笑道:“你大嫂说的好。你姑且不必担心我们两个老的,我们郑家世代在清乡村,亲戚又多,家中的人忙不迭还要照顾我们,你自己去县城里见识见识。”
郑父点点头附和道:“就是就是。”
郑山成想了想,郑清音跟着去也好,小弟这些年也是一直勤俭节约,还没过什么好日子。再说了,这个婚嫁也是一个问题,条件好了,眼光也要往上面的人选挑一挑。
“清音,等秋收完了,你就跟我一起去山辞那,什么怕不怕的,有大哥跟二哥在,你有甚好怕的。”
林哥儿:“还有大嫂也在。”
郑清音眼中有些泪意,他抓了抓自己的衣裳,又松开了。大嫂说了,到了县城,二哥是县令,没有人敢欺负他,若是二哥不喜欢他,他自己就去县城里找个活计,自己赚些钱傍身。这般想着,郑清音心中竟有些期待起来。他的脑子又想到何田的话,身子瑟缩了一下,等他从清乡村逃了,何田就找不到他了。他想去外边看一看。还有大哥跟大嫂陪着一起去,在路上也不是很危险,这样郑清音心里有些安心了。
他点点头。
“这就对了,不然我跟你大哥绑也要把你绑着去。”林哥儿喜笑颜开。
这顿晚饭把家里何时去新奉县定下来了,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林哥儿了。郑山成跟林哥儿洗漱完,双双躺在被褥里,林哥儿在黑暗中还在嘿嘿的笑。
“有这么高兴么?”郑山成疑声问道。
林哥儿:“我怎么不高兴了,去大地方了。你是山辞的大哥,他不顾我,还能不顾你么?”
郑山成这辈子没去过县城,心下也有些期待。还有他好久没有看见郑山辞了,他心里有些想念。
“就是不知二夫郎好不好相处?”林哥儿乐观的想:“我不去惹他就成了。”
……
明早郑山成跟林哥儿吃了一张家里的面饼就去镇上了,林哥儿把郑清音也拉上了。
“清音,你不是有帕子跟荷包要卖么?我们一起做牛车去镇上。”
“大嫂等等,我先去屋子里拿。”
三个人一起到了村口的牛车那,一个人给三文钱,三个人郑山成给了九文钱。赶车的老汉见郑清音也出门,笑眯眯的说:“你们今儿这是去镇上赶集么,清音也出门了。”
郑山成:“这不冬日要到了,我们去镇上买些棉花和布料制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