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来时就做好这样的准备,当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杀。杀后他们写了折子,这些官员却比他们更先上折子。
崔子期做了这件事也无悔。
他看见了鱼肉百姓的官员一个个吃得油光满面,百姓在地上匍匐。这做官就这么回事,总要做点对得起良心的事,不能白白穿了这身官袍。
百姓过苦日子,他们在勾栏瓦肆里喝酒玩乐。这苦没处伸冤,只能苦熬着日子。田地被侵占,自己成了佃户,浑浑噩噩的活着。崔子期去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还能在河里看见被溺毙的婴孩,这些孩童又何其无辜。
有信佛的官员还私下买童男童女做些勾当,就因是土皇帝,没人管束就作威作福。那他偏要来管一管,把他们杀到怕才知道后果。
退朝后,武明帝看了一眼崔子期离开金銮殿。
“好小子,我们还打算帮你说话,你自己就回来了。”杜宁拍了拍崔子期的肩膀。
“崔兄果然有后手。”郑山辞一颗心落在实地。
“这事你做得太冲动了。”梅淮冷静的说。
崔子期爽朗道:“难得冲动。”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第172章 剿匪
下朝后,崔子期还要去都察院述职,好友们各自分开。
崔大人跟吕侍郎的心也可以放下来了,这已经算最好的结局了。只要把命保住。官职还在,崔子期年轻以后还有机会。
朝中官员都在议论这件事,崔子期的证据够硬,武明帝又有心放过他,这事只就能不了了之了。杀五十三名官员让京中的官员闻言一阵哆嗦是不敢犯事落在崔子期手里了。其他的官员还要讲讲人情,崔子期这个人这么狠辣,只能敬而远之,也不能得罪。
毕竟崔子期早年就在刑部干,现在去都察院干,这都是让人忌惮的部门。
朝野还在议论崔子期的事,郑山辞已经回到户部。
他抿了一口茶缓下精神。五十三名官员,崔兄做这事是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郑山辞想过后,继续处理户部的事务。
精盐跟玻璃方面交给工部的人去办,现在工部就在招揽工人造厂,这水泥路上的暗哨就要户部自己来了。
这暗哨的人要读过书,懂点算术。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去酒楼里做账房,去一段路做暗哨,整日生活枯燥,总要给他们一些福利。
首先就要排班,暗哨每日都要有人在。上一休一,过年过节地方府衙要跟他们发年货和节日礼品跟在职的官员同样的待遇,待遇等于九品官。
俸禄方面一个月三两银子。
郑山辞先做了简单的条件吸引,其余的再打下去让范侍郎想一想。
下午范侍郎就把方案拿出来了,郑山辞觉得没问题写折子呈给内阁。魏首辅看到郑山辞的奏折,内心笑了笑,郑山辞自打上任户部尚书后,这做的事都挺好,主要是能赚钱也合了魏首辅的脾气。
他作为大燕的首辅知道这金银的重要,魏首辅把这事批下来了,由此从朝廷传到地方衙门。地方衙门贴上告示来招人,一个暗哨岗需要两个人,要修筑一个房子够两个人吃住,有了水泥后修筑房子变得更容易起来,地方衙门重视这件事。暗哨收上来的钱有四成留给地方府衙自用,还有六成上交朝廷。这般算下来能为地方衙门增加收入,地方衙门怎么不放在心上。
想要人把事办好就要给好处。
地方衙门重视这件事很快就筛选人物去暗哨上岗,有正在读书的学子还接了这岗位,他们想有个轻松一点的活还能赚的钱去参加考试。
上休一休一,一个月三两银子在小地方已经算高了。有的百姓在家种地一年收成只够收支平衡,这一个月三两银子是他们眼中的好生活,可惜家里没人会读书认字。
这大大小小的暗哨不需要朝廷费心,暗哨每月的俸禄是从地方衙门的银库走,让地方衙门去办,隔几年就让都察院去暗地里走一趟,有贪污受贿的就把人抓起来充国库。
郑山辞的算盘打得响。
崔子期在朝堂上还说有三百万的银子,其实崔子期还少说了,还有古籍字画,珠宝首饰,房契跟地契都是一打一打的装在盒子里。
这样算下来最少也有一百万。
五十三个官员的家当还是很多。郑山辞地契直接就收归国库,房契大多在地方留着对他们没用,可以挂出去找牙子卖了。
古籍字画挑选一些珍贵的物件留在库房里,余下的都能卖。户部这方面有专门的官员精通此道,郑山辞吩咐下去,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
郑山辞躺在椅子上,仿佛能听见银子落地的声音,他愉悦的勾起唇角。
银子哐当哐当的响。
郑山辞发现自己做了户部尚书后越发的喜欢钱了,这样不好。
郑山辞谴责了一下自己。
……
虞澜意就没有郑山辞这方面的困惑了,他看吕锦心情不好,带着吕锦把整个京城都玩了一遍,大大方方的花钱。他买了很多铺子都租出去了,现今手里的钱可多了,这赚的钱都是他自己的。
晌午有人从皇宫带来消息,崔子期的事情解决了,这事是虚惊一场。消息传来的时候,吕锦的心就落地了,他的心情放松后,眉眼舒展。
“这下你高兴了吧?”虞澜意调侃他。
吕锦笑了笑,“任谁遇上这样的事都无法保持冷静,等相公回家后我还要好好说他一顿。做这事他就没为家里想想么?我想这么质问他,最后估计又说不出口。”
虞澜意很是理解:“你爱他嘛。”
吕锦脸上一红。
这话太直白了,吕锦听得头昏脑涨,坐卧不安。
他的手指捏着衣角,跟崔子期成亲这么长时间,又有了孩子,被澜意这么说出来,吕锦好像是被当头一棒。
“他,他,我也不怎么爱。”
虞澜意听着就像是假话。
不过他还是顺着吕锦的意放过吕锦。吕锦松口气,他跟着虞澜意玩一阵就回家了。
虞澜意在外边还跟爹跟阿爹带了礼品过来,所以他打算晚上在侯府蹭吃蹭喝。
他去时虞夫郎出门了还没在家,只有安哥儿在。安哥儿带着虞流歌在院子里逛,虞流歌还小,是虞澜意的小侄子。
虞流歌还不会说话,盯着虞澜意吐泡泡。
“流歌长得真好。”虞澜意轻轻的碰了碰孩子的脸颊。
“我让人端了新的糕点过来,我们一起坐着赏赏花。”安哥儿让侍从把孩子推走,他拉着虞澜意去亭子里坐。
两个人吃了一阵茶,安哥儿问道:“听你大哥说山辞把军器监贪污的人告了,最近家里收到几封来信都是军营里的人来感激的。他们跟山辞没甚交情,怕贸然打扰了山辞送了一些东西到侯府。我跟阿爹商量着就拒绝了。这事还是要跟你俩说一说,现今山辞没在,跟你说也是一样的。”
听见安哥儿最后一句话,虞澜意心中暗爽。跟他说是一样,毕竟他才是一家之主。
“谢谢嫂子跟阿爹费心了。”虞澜意认为郑山辞也不适宜跟武官这边有太紧密的关系。
安哥儿笑道:“你不怪我们就好。”
虞夫郎从外边回来看见虞澜意还有些惊喜,“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虞澜意高兴的回答:“回来有一阵了,我从外边玩给你们带了东西过来。”
虞夫郎一听去外边玩了,让虞澜意老实交代。
“带着侍卫还好,不然我这心里放心不下。听你父亲说,最近有逃窜的匪徒杀人,陛下还在想派谁去剿匪,说来这些匪徒也是丧心病狂,他们抢东西也就罢了,这抢完东西还要杀人灭口。有一个村子都被屠杀了,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没半点良心。”
虞澜意听着就害怕,真要遇上这样的人只能跑了。
“朝廷是要派人去,这样的人放任他们流窜,多少人要死于他们之手。”虞澜意认真的说。
安哥儿也说道:“屠杀全村简直不是东西。”
虞夫郎想着那些无辜失去生命的人,心中叹息,“看朝廷如何打算吧。”
下值后,长阳侯跟虞长行一块回家看见虞澜意在,长阳侯笑起来:“今儿是吹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虞澜意说道:“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长阳侯不跟儿子一般见识,“来就一块用晚膳,最近这些日子多去国公府看看,老爷子的体魄不比当年了,你们这些做外孙的,要多去看看。”
虞长行跟虞澜意应了一声。
没过半晌,郑山辞就带着小平安来了。
“来玩了!”小平安跑扑进虞夫郎的怀里。
郑山辞先向长阳侯跟虞夫郎见礼。
“山辞来了,先坐下吧。吩咐厨房多做几个菜。”长阳侯让郑山辞先坐下。
郑山辞坐在虞澜意旁边。
“最近匪徒那件事你知道么?”长阳侯问道。
“兵部上了折子,虽说还未确定领兵的人选但兵部让户部先准备好粮草,粮草这些我已经准备好了。”
长阳侯:“这次长行向陛下讨了这份差事。”
郑山辞吃惊:“户部还未收到消息。”
“下午我从皇宫离开时跟陛下说的,还没来得及写折子。”虞长行说道。
他今日的心情不错,容貌还是俊美,语气冷淡,在家里时还是泄露一些情绪。
安哥儿猛的抬头看向虞长行,神色怔然。
“这次去剿匪没甚危险,不是上战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没什么需要担心的。”虞长行突然说道。
郑山辞给大舅哥面子:“大哥说得对。以大哥的身手对于这些匪徒是手到擒来。”
虞澜意闻言狠狠的瞪了郑山辞一眼。
郑山辞:“???”
我说错话了么。
到了晚上郑山辞满足的在侯府吃了一顿好的,陪着长阳侯跟虞长行喝了几杯酒,他的酒量自己知道拼不过他们就没有多喝。
小平安伸出一个脑袋:“我也想喝。”
郑山辞把汤碗递给小平安:“你喝点鱼汤就好了,注意点刺。”
小平安心里好奇,虞澜意说道:“小孩子喝了酒要变丑小孩,你还想喝么?”
小平安瞪大眼睛被吓到了,他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他才不要变成丑小孩。
……
等郑山辞跟虞澜意走后,安哥儿吩咐侍从把孩子照顾好,自己回到屋子里坐在床边发呆。
虞长行推开门进去挨着安哥儿坐下,“我从小开始习武,陛下选中我做伴读后,我这辈子就跟陛下绑上了。陛下登基后就做了禁军统领,现在我想去外边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