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也是蠢,在九月时粮食秋收,粮食的价格下跌,这般他记下来粮食所用的银子还是同前几个月一样。这些采买的银子有在变化,但这点变化只能说不合理。至于纺织坊的亏损,倒是没有瞧出明显的漏洞。
玉风把自己的发现告知给郑山辞。
“瞧出这采买有问题就成了,我拿出去诈一诈那胡管事便知晓了。”郑山辞不信胡管事只在采买上做了文章,这纺织坊亏损,亏损多少还不是由他在账本上填数字的事。
郑山辞拿了账本就走,喊了几个小吏一起过去壮威势,随便等会就把胡管事摁了。
他到了纺织坊也不费什么功夫,几个厨子已经在蒸饭了。胡管事六神无主,瞧见郑山辞这回来带了一些人过来,脸上唰的一下就变白了,双腿颤颤。他还想抬出胡大人的名号,一想郑山辞背后还有长阳侯府怕甚胡大人,他只好闭口不言。
郑山辞开门见山,“我已经查出来你做假账的实证,你现在坦白还有机会得到宽宥,若是冥顽不灵,那正好把你送到刑部去吃些苦头。”
胡管事这回还硬气起来,“郑大人我没什么话要说的,你若想把小的屈打成招也成。”
胡管事死猪不怕开水烫,郑山辞把采买的漏洞给他念出来,胡管事冷汗津津,伸出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水。他心中懊悔不已,早知道郑山辞要来,他装都要装得好好的。结果郑山辞是突然过来的,他也没信儿,这就被他看见最真实的一面了。
“再给你最后一个机会,你贪了那么多,说说看户部还有谁再给你打掩护。”郑山辞好整以暇看着胡管事。
“你好歹也要为自己的家人想想,不然你的罪这可不是小事。你贪的钱财够判你死罪了,还会连累你家人,若是把人供出来还能保你的家人。”
胡管事听了这句话,心中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把自己的罪行招了。
郑山辞只从他嘴里听见了户部官员的名字,这人的官职较低,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这还做了胡管事的内应。不然胡管事贪污这事早该发现了。
“你每年给他送多少钱?”
“拢共要送三百两银子,每次过节还要另外送银子。”
郑山辞面皮一抽,这人还是一个七品小官,一年得到的银子就这么多,难怪给胡管事大行方便。
“郑大人饶了小的吧!”胡管事还磕头求饶。
郑山辞只让人把他带到刑部去,多行不义必自毙。
“你但愿少贪一点我可能还查不出来,你贪得太多了。”若是贪得少根本瞧不出来,胡管事是越贪胆子越大,还是在户部这样的地方,各个看账都是好手,岂能容他。
他去瞧四个厨子,这四个厨子跟染布的师傅,还有一些花银子进纺织坊滥竽充数的人,这厢都要剔除了。
四个厨子这回不敢在偷工减料,听见胡管事被拖走还在喊郑大人饶了我吧,他们心中一抖,更不敢松懈。
把饭菜做好后,郑山辞让纺织坊的工人再来吃一顿后去做工。
“染料先停了。”
染布师傅低头应是,待郑山辞恭敬起来。
瞧见胡管事的下场,他便知郑山辞是个硬茬子。
工人没注意到这边的事,只有使了银子进来的人才时刻关注着胡管事,一看胡管事被人拖走了,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在纺织坊的事可能会吹。
纺织坊拢共一百五十人,这胡管事拿了一半的名额去卖,还有剩下一半的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吃苦耐劳,这样的人留下来可以勤勤恳恳的织布,也能完成户部交代的任务。
吃得了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排队打饭,不要拥挤。”郑山辞找了几个小吏过去维持秩序。
有的工人这回终于吃上热气腾腾的饭了,端着碗筷随便找了一个地方,低头就开始扒饭,这次的饭菜还有肉在,他瞧着这肉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吃进肚子里还尝不出什么味道,再吃一块便觉有点咸味,他混着泪水把饭吃完。
他是前两年因为织布织得好,家里又没银子使就来朝廷的纺织坊试一试,结果他被朝廷选上了。本来以为是个好差事没想到比外面的差事还不如,说好的每月有三两银子,结果变成了每月二两银子,又说包吃包住,结果进来后才知道只包一顿吃的,也不包住。
饭菜少,经常饿肚子。他都已经习惯随身带了一块大饼,等晌午的时候自己吃块大饼应付过去。现在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他心里不知该说什么,只觉自己好久没有晌午吃上饭了。以为自己已经习惯吃大饼了,只有吃了饭菜才知道还是饭菜吃了更有力气干活。
郑山辞这一次性不好全改了,只能慢慢来。他把胡管事送进刑部,还要去寻一个新管事。他自己是没认识的人,只能贴了告示找人。还要找四个厨子。
四个厨子做完这顿饭,看见郑山辞心里还是害怕。
“你们在这里做了几年厨子了?”
“回郑大人已经有三年了。”
郑山辞点头也不废话把人送到刑部,按照大燕律来处置。
“郑大人,我们可以给郑大人给钱!”
“你们比胡管事还有钱?”
他们低头不语,他们贪的没有胡管事贪得多。他们的心思摆在脸上,郑山辞瞧出来,心里一阵心梗。
让小吏把这四个厨子拖下去。
郑山辞找了小官先管着,让姜兰礼去贴告示。
这纺织坊虽说是官营,只是管的人不同,还有一家铺子就在京城里。郑山辞就在铺子里看管事的人。
这告示刚贴出来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贾承望也只是来试一试。他刚被酒楼开了,位置被老板的侄子抢了。各大酒楼都没缺人,这样他有一个月没找到事做了。所幸前几年勤快攒了点积蓄,还能供他自己找事。他做惯了管事,再去码头上扛沙袋不合适,再加上身子骨受不起。若是去寻小的酒楼,这样的酒楼一般都是家中的亲戚在做事,管理几个人也不费劲。一个外人还是不如家里的亲戚更值得信任。再小一点的店铺是夫妻店,根本就不招人,只招两三个伙计就成了。
贾承望这一个月就一直在京城找活做,今天瞧见官府这边贴了告示,一看还是户部在招管事的,心思就活络了。
这户部的管事一般都是关系户,这样的活不会流到外边来。这厢竟然有招管事的,贾承望忙不迭就来皇宫等着。
小吏见有四个人了,便喊道,“这四个人先进去。”
贾承望是第一个人,他心中庆幸。
他们只在皇城的外围,进来一个小屋子,四四方方的,有个年轻穿着绯色官袍的郎君等着他。
贾承望一看,至少是个五品,低头先见礼。
“说说你之前是做什么的。”
贾承望心中早就打好了腹稿,他是大酒楼里管事的,这厢到了郑山辞面前也未露怯,倒是十分坦荡从容。
贾承望说完后,郑山辞又问了几句,颔首点头,“就你吧,明天就去纺织坊,今天可以先去熟悉一下。”
“多谢大人!”贾承望心中欢喜,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自己也没料到这位年轻的大人就看了他一个就把人定下来。
小吏犹豫道,“郑大人,不看其他人了么?”
贾承望心里紧张起来。
郑山辞笑道,“珠玉在前,其余的人不看也罢。我只是要个管事,贾管事正好符合我的要求。”
小吏要留下来带贾承望认认路,还要先带着他去皇城门口,小吏瞧见这些人说道,“你们不用再等了,管事的人选已经选好了。”
众人一阵喧哗,皆是有些叹息。
贾承望跟在小吏身后,拿了点碎银子塞到小吏手里,问道,“大人,我能不能问问刚才那位大人是谁?”
小吏把碎银子收进袖子里,面色缓和,“那位是户部郎中郑大人,这次是给纺织坊找管事。之前的管事刚进刑部,你这回算是捡到漏了。”
小吏给贾承望多说了一些。
贾承望谢过。
他到了纺织坊,先是熟悉一番,再由小吏把他带出去。他心中大定,打算去集市买些卤肉跟酒,回去庆祝一番。刚买好就遇上了前酒楼老板的侄子。
第123章 老一辈
贾承望瞧见前老板的侄子,心中虽说还有一股怨气,现今找到户部的差事了便没心思与人纠缠。他提着卤肉跟酒就要离开。
老板的侄子发出一声怪叫,“贾管事怎地见了人也不打一声招呼,好生无礼,好歹我们也是相识一场。”
跟在他身后还有两个伙计,都跟他是一伙的。
贾承望心中冷静问了一声好。
“贾管事今儿有兴致喝酒吃肉了?我之前可是看见贾管事一直在找活干,连小酒楼都找了,如今这是破罐子破摔了?”
他最近接管酒楼有些力不从心,又怕挨骂。现在见到贾承望心气就更不顺了。
贾承望:“还要多谢酒楼把我解雇了,现在我要去皇城当差了。若是无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老板侄子瞧见贾承望转身就走,心中大吃一惊,也不敢喊贾承望,“骗人的吧,就他这样的还能去皇城当差,他只认几个字,连读都没怎么读。”
“贾管事,你糊弄人也编一个好的理由,皇城的人会看上你?”
贾承望没理他,硬气得厉害。
这作态反而有些真实。
老板的侄子脸上阴晴不定,难不成这姓贾的真到皇城做事了,去皇城结交贵人了?他低骂一声,心里越发暴躁。
“公子没准贾管事就是骗您的。”一个狗腿子殷勤的说道。
“想来也是他打肿脸充胖子。”他哈哈大笑。
贾承望提着卤肉跟酒回到家里,他夫郎见他这般有兴致,脸上带了笑,“相公找到活了?”
“你先去做些好饭好菜,今儿我们两个喝几杯,我是不能多喝的,明日要去当值的。”贾承望说起当值这个词,心中觉稀罕,兴致越发高涨。
贾夫郎见状轻快应了一声,知晓相公这次找到活了,这该是比大酒楼做管事还好的活,不然他不会这么显于形色。
贾夫郎做了两道硬菜,又凉拌了一道黄瓜,还给相公做了一碟炒花生米做下酒菜,另外置了冬瓜汤。卤肉直接用就成了。
他把酒杯拿到桌子上,贾承望给夫郎和自己都倒了一杯酒。贾承望高兴把自己做了户部纺织坊的管事告诉夫郎。
贾夫郎面上一喜,“这事是该值得庆祝,相公真有出息。”
贾承望心中受用,从他被大酒楼解雇后,一个月没找到事做,家里大大小小的都是夫郎在操持,也没埋怨他。其余的好友一听他没了活干,纷纷都远离了他。经过这遭后,他愈发谨慎起来,待夫郎更敬重。
“这一月还要多谢夫郎包容,这杯酒我敬你。”贾承望是小山村里出来打拼的,好不容易在大酒楼里站稳了脚跟。娶的夫郎也是富户家里的哥儿,这般为他操持家务,真是辛苦。他以前不觉在家干活洗衣做饭有甚难处,这一月有几天没出门一直在家看夫郎忙碌,便知道操持家务不易,心中愈发怜惜。他对找活的事急迫,不想让自己拖累家里的人,有了活便可安心。
贾夫郎心中感触,眼眶便有些红了。这还是相公头一次敬他酒,他心中慰帖。低头吃饭,把眼泪留在碗里。
贾承望做管事,知晓有人在外面已经置办外室了。男子可以不回家,随时抽身离开家,而家中的妻儿只能在家等待。他娶夫郎本就是欢喜于他,这般成亲也不忍心作践他。
“多吃些卤肉。”贾承望给贾夫郎夹菜。
贾夫郎应声,这卤肉是他爱吃的,相公也渐渐习惯买卤肉来庆祝家里的喜事。他们这样的恩爱,若是贾承望没有找到或又是不同的光景。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翌日贾承望去皇城,他今日穿了一身新衣,又把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走进皇城便压着心里的兴奋。老板的侄子昨日还不放心,今早就在皇城的茶楼里蹲着,看见贾承望果真进了皇城,瞪大了眼睛。
“贾承望竟然真的进皇城做事了!”
酒楼老板的侄子不敢再去惹贾承望了,本来他见贾承望的夫郎有几分姿色,还想使唤狗腿去把人掳来,反正是已经成亲的哥儿,不值得怜惜,现在他是歇了心思不敢再去惹了。
他气愤的踢茶楼里的凳子,带着郁结之气离开。以后他还要待贾承望客气一些,他还是直接避着贾承望最好。民不与官斗,贾承望出身贫寒,现今能到皇城去做事,还不知道是认识了什么贵人,还是避着最好。
贾承望到了纺织坊,正好郑山辞也在。他带来了四个新厨子,还有工部的人把纺织机的窗户改一改,只有一个窗户太压抑了。
贾承望见了郑山辞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