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柳高兴得只会嘿嘿笑。
黎峰掀开床尾的被子,给他擦脚。
陆柳还惦记一件事情,又喊他:“大峰,你今天好、好、好喜欢。”
他好半天,想不出形容词,就知道他很喜欢黎峰的外向。
黎峰问他喜欢什么,陆柳说:“喜欢你哈哈笑。”
黎峰真被他逗笑了:“小醉鬼,你咕咕哝哝说半天,我一句没听懂。”
陆柳不觉得他醉了,他说:“我是小柳,我不是小醉鬼,我说我喜欢你哈哈笑,你都不懂。”
黎峰让他解释解释,陆柳脑子转得慢,思绪千回百转,不知拐去哪个弯儿,他说:“就是喜欢你开心!”
黎峰的心都要化了。
“我开心,你就喜欢?”
陆柳“嗯嗯”点头,“要笑大声一点!”
黎峰问他:“还有吗?”
陆柳害羞:“对我要野蛮一些。”
具体怎么个野蛮法,他说不清楚。
晚上吃鸡,用力一点,他就说得清了。
就是这样,要凶一些,这样子的黎峰就是真实的,他才不会觉得是在做梦。
明明会哭着喊着求饶,声音却甜得像蜜,听在耳朵里,腔调软软的勾人,说着不要其实是要,说着轻点其实是重点。
真听他的话,慢了,轻了,他会懵好久,说着好直白的话,问黎峰:“结束了吗?”
那当然没有。
要是反复多来几次,他还会在醉态里狂说大实话。
“大峰,你以前不这样,你是不是没有吃饱?你好像累了?不然下次吧,我睡觉也可以的。”
这跟直说黎峰不行了没区别。
在新村的家里,一屋住着人,黎峰会用大手捂住他的嘴,把他所有的软腻音调都堵住,也会嘴对嘴吞食那些让他卖力的声音。
这事出汗多,陆柳喝了醒酒汤没用,吃鸡反而醒酒了。
他羞赧不已,清醒感受着黎峰的野蛮。
要自己捂住嘴,藏住声音,还要乖乖配合不要跑。
夜尽天明,陆柳眼皮重,想要补眠,揉揉眼睛,看见了在光里漂浮的灰尘。
他跟黎峰说:“你把墙撞成破烂了。”
黎峰哈哈笑起来,是陆柳喜欢的畅声大笑。
第40章 小傻子
腊八节, 吃腊八粥。
陆杨从铺子里拿了些核桃、花生,到街上买了点芸豆、莲子和栗子,再加上煮粥的糯米、粳米, 一起有七样。
到这个时节, 一般五味食材就够。凑足了七样,就想往里加一味。
陆杨算来算去,决定加点糖。吃个甜味粥。
初七晚上就剥核桃花生和栗子,提前把米泡上,等睡前, 把食材都放进瓦罐里,加水, 一起放灶里煨着。
灶里只剩余火,煨不熟腊八粥。到清早, 陆杨再生炉子,把瓦罐拿到炉子上,小火慢炖,熬出米香。
熬粥时, 他看看家里食材,揉面做了萝卜丝馅饼。
他做的素馅也好吃,萝卜丝过水, 会再加点木耳丁一起调馅儿。家里有醒发好的面团,揪一团下来,反复揉几下, 擀成长条, 剁出小面团,再把皮子擀薄拉长。
陆杨做素馅馅饼,喜欢用薄面皮裹馅儿。和做包子的手法不一样, 饼子还是那么大一个,拉长条的薄面皮裹住一团素馅,然后层层包裹,哪里露馅儿裹哪里,把它包成一个团团的圆子,再用手掌轻轻压扁,成为一个个巴掌大的厚饼子。
素馅便宜,可以多包一些馅料,少用一些面粉,厚饼子不够大,大口大口地咬,一个饼子四五口就吃完了,满足了食欲和口感。
哪天有钱了,他也要这样做肉馅饼。大口吃肉才是香。
萝卜都是地里种的,也是村民们送来的,有好几筐。家里这点菜,他不拿出去卖,就留着自家吃。
过了腊八,还要降雪。家里再吃菜就难了。但萝卜是真的多,面粉家里也有,陆杨就多做了些饼子。等会儿给陆林送几个尝尝。
算着时辰,他猛一回头,把刚来灶屋探头探脑的谢岩抓个正着,还把人吓得一激灵。他
又哈哈笑起来:“你怎么总偷偷摸摸的?”
偷偷摸摸这个词,已经跟前天夜里的景象产生联系。谢岩总忘不了村民在拐角、在院墙上,在门窗后探头探脑的样子。
他小声辩解:“我跟他们不一样。”
问哪里不一样。
他就说:“他们跟你没关系,是偷看你。你是我夫郎,我怎么看你都是光明正大的。”
“这就是你探头探脑的原因?”陆杨还是想笑。
谢岩想了想,说:“我怕吓到你。”
陆杨才不会被吓到!
“明明是你怕我跑了!”
对。
就是这样。
谢岩也笑了,笑容很腼腆。
跟他把话说开,陆杨的生活没有明显变化,他家状元郎还是黏人,早上依然起不来,要先躺着背个《千字文》才能醒神,跟来灶屋以后,不会大咧咧进来找他,更不会开场吼一嗓子,总会安静站在那里,似怕惊扰,又似乎只看着他就满足了。
陆杨对这种状态很满意,变化太多,他就不自在了。
热饼子出锅,他用盘子装了五个,又盛了一大碗腊八粥,让谢岩出去串门。
“给林哥哥送去。”
谢岩会串门,他之前还请陆林帮忙炖了鸡汤。
他拿了小篮子过来,把碗和盘子都放里面,拎着篮子稳当出门。
腊八节,铺子还得开张。
陆杨说了,开店最忌讳开一天歇一天,一旦开门,除了年节休市,否则再难的日子,天要塌了,铺面都得开张。
只有稳定开业,才会让周边百姓感到踏实。这种踏实,会让他们有需要的时候直接过来,而不是有需要的时候犹豫要不要来,怕没开门,白来一趟。
铺子要开门,陆林也起得早。
他也煮了腊八粥,加的食材少一些。是用的花生、红枣、芸豆还有粳米煮的。收了谢岩送来的粥和饼子,他让谢岩等等,替出碗和盘子后,也装了一碗自家熬的腊八粥。
“馒头还没蒸熟,我等下给你送去。”陆林说。
谢岩愣了愣,粥他能拿回去,不知道馒头该不该要。
他学着陆杨的话,与他客气:“不用,我家夫郎烙了好多饼子,都吃不完。”
陆林:“……”
那样伶俐的夫郎,嫁个木头。
谢岩回家,陆杨问他都怎么说的。
他记性好,一句句转述了。
陆杨:?
“你就这样学我说话的?”
谢岩这样说话,是有理论基础的。
先客气说不用,再表达自家有吃的,然后让人留着自家吃。这就是个套话。
陆杨:“……”
都学了什么东西。
谢岩拉他手:“杨哥儿,你再教教我。”
陆杨低头看。
真是的,撒娇越来越自然了。
陆杨说:“如果是我,我会这样说。不用不用,我家里烙了好多饼子,得趁热吃了,家里就三张嘴,再多也吃不了!你这馒头我闻着就香,下次,下次拿两个我尝尝!今天就算了。”
他要学套话,陆杨就跟他讲套话。
“你客气,你不能说一句‘不用’,一句太冷,三句显得很真,两句就差不多。你说你家有饼子,那得加一点真事,你只说一句多得吃不完,别人听了当你是炫耀,显摆家里阔气。你要说家里就三张嘴巴,那再多的饼子,也就这个数了。
“然后馒头,他都蒸上了,也要给你送,你得夸他呀。没吃着,不知道味儿,就说香。怎么香呢?你说下次要吃。说要吃,也要实际一点。数量很多,你不能乱说。随它什么,两个都是最合适的,这就是个虚话。不多不少凑合凑合。
“再是收尾,你就说算了。算了又冷了,得今天算了。人家下次蒸馒头不一定记得,这事儿就过去了。今天不是过节吗?再随口说两句吉利话就聊完了。”
谢岩犹如在听天书,他自小被人夸聪明,头一次感觉自己是个大笨蛋。
“这都是什么……”
陆杨拍拍他的手:“这是生活的智慧!”
好话都爱听,摆阔让人心情舒爽,要是碰上一个啥也不懂的愣头青,你跟他摆阔,他连锅端走,两家就结仇了。
生活的智慧在生活里学,真用到实处,没这样细细拆解的。
陆杨叫他来吃饭,让他别钻牛角尖。
“灵活一些,没人说话是固定不变的,你看那些书,字都那个字,每个圣人留下的篇章都不一样。别把自己困住了。”
谢岩若有所思,吃饭时心不在焉,不知他想了什么。
陆杨没心事,吃得香喷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