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枝却说要留坐,“留坐以后,铺子里暖一些,有了人气,各处顺当。”
黎峰帮人盖过房子,自家屋子加建数次,有点经验。
他琢磨着,窗口要留着,卖早饭就从这个窗口卖,方便得很。
屋里能改改样子,他们不在堂屋留柜台,把那张方桌搬走,沿着墙壁,改成长条桌子,这样三面都能坐人。
桌子做好一些,结实点。配圆凳,挪移方便。外头放少点凳子,客人们互相熟悉,愿意挤一挤,就加个座。
这时候就搭着卖些汤面、汤粉,吃个热乎。正好降温了,今年冬季,能做一季的生意试试看。
陆柳觉着这样就累了,跟他计划的不一样。
他想强势一些,把这个否掉。
陈桂枝说:“这个好,纯粹买汤水,有些人觉着吃不饱,可能不愿意买。有个粉条面条就不错,能吃个鲜味,也能填饱肚子。”
赵佩兰也说好,“早上就有人买汤喝了,中午可以换换。”
王丰年看她俩都说好,便也说好。
“煮面不费事,方便着。”
陆柳弱弱说:“这样就是做堂食了……”
陈桂枝说:“没事,只是有个汤粉汤面在,撑着门面,往外吆喝一声,客人听到耳朵里,能感觉划算。不能盘算一番,发现吃不饱,抬脚就去了别家。先把人骗进来,汤面的汤不够,他们自会再要一份汤。客人进门了,再跟他们说我们家的瓦罐汤都有哪些,大份和小份的有什么区别,一碗碗的排骨汤是怎么卖的。先有人气,再做调整。”
陆柳被她说服了。
他想着,到时请个人帮厨。
要是生意好,忙不过来,就再请个人。生意好,挣钱就多,可以负担。
家中长辈还是炖汤为主,可以在家里炖。实在闲不住,就去铺子里帮帮忙,同样不会累着。
他想通了,笑眯眯说好。
黎峰再说说后院怎么改。
在廊下,他想把墙面再堆一层土砖,这样烧炉子安全。把炉子放外头。
灶屋里没法改了,里头可以收拾规整。房间要留着,住个伙计。
以后要存粮、存菜、存柴火等,就存在家里。
这么近,拿也方便。他们家空屋多,就把前院的那个房间清出来。
这事牙行可以承办,明天海有田要来一趟,让他请几个人来,一并把需求说了。
饭后,陆柳还兴奋着,洗碗时哼着山歌。
黎峰早出晚归的,到家要抱抱孩子,带他们玩一玩。
因陆柳没去多远的地方,孩子们最多就在巷子里玩玩。
黎峰在家,能一次抱两个娃,带他们出巷子走走。三条狗跟着他,步伐欢快,尾巴摇晃,非常高兴。
宵禁禁不到家门口的小巷子,黎峰还会把小马牵出来遛一遛,分别把小麦和壮壮放到马背上,让他俩习惯在马身上的感觉。
壮壮的霸道性子改了许多,他以前总爱争,大人伸出手,他知道要抱抱,都会用手把小麦推开。黎峰见一次,就要打他一回。
力道不重,却切实的让壮壮知道了不能这样。
壮壮也是倔性子,起初还要跟他犟。
黎峰罚他了,也要奖励他。他不听话,黎峰就抱小麦玩飞飞。他听话了,也带他玩飞飞。他才改了。
黎峰高大,人有力气。把孩子举着绕一圈,都让他们有离地高飞之感,笑声特别清脆。
他这儿热闹着,顺哥儿就来替下陆柳。
“大嫂,你也去玩吧。不然时间久了,两个小宝还以为他们只能见到一个爹,白天见你,晚上见我大哥。”
陆柳摇头,“不会的,这也没什么活。狗子喂了吗?”
顺哥儿把狗饭都端出去了,等黎峰绕回门前,三条狗才闻着味儿找到自己的碗,吃得喷香。过会儿把它们的碗洗了就行。
陆柳就让他回屋,陪娘说说话。
“你马上要去铺子里做掌柜的了,怕不怕?激动不激动?去找娘说说话吧。”
顺哥儿抿着嘴巴,不一会儿就咧开嘴角笑了,“嘿嘿,我不怕,我高兴着呢!”
他学到后面,陆杨已经没办法教他更多。因没有铺面,没有那么多的客人让他接触。
码头铺子的情况不大一样,离得太远。现在终于有一家小铺子了。
顺哥儿问陆柳:“大嫂,以后要是有机会开大酒楼,你会开吗?”
陆柳点头:“会啊。”
顺哥儿就奇怪了,“那你怎么没租大铺子?”
陆柳把碗筷收到柜子里,擦着灶台,跟他说:“这间小铺子,是为着家人有事干。我们不奔着挣钱去,小铺子足够了。你看,这点小铺子,他们都在开业之前,加了汤粉汤面,要是大铺子,中午肯定闲不住,要去炒几个菜。大酒楼就不一样了,到时就是我们家的产业。我会请人照看,你要是历练出来了,就去大酒楼做掌柜的,这又不用全家都累着,是可以置办的。”
顺哥儿听得心里火热火热的,“大嫂,能来府城真好,能留在家里也好。要是我嫁去了别家,肯定不会像这样干事业。”
他拿块抹布,把灶台上盐罐子、油坛子擦擦,跟陆柳嘀咕道:“我大哥跟那个海牙子说的话真是气人,我知道他是为着压价说的,可他说你要看孩子、要照料娘的时候,我还是生气了。我以前也这样认为的,汉子忙外头的事,夫郎就要照顾好家里,不知什么时候变了。我觉着我可以挣钱,男人就该照料家里。就像现在,你能挣钱了,我大哥就该照料家里。不过我大哥是勤快人,回家总没闲着,这话听听就算了。我心里想着旁的男人,莫名其妙的生着气。下午娘跟那个牙子问说媒的事,不知我以后能不能找个顾家的赘婿。”
陆柳揶揄他:“哎呀,我家顺哥儿开始惦记啦?”
顺哥儿红着脸点头,“我跟杨哥哥学了怎么做计划,我想好了,就趁着现在,我还差点历练的时候,只能顾着小摊子、小铺子的时候,把婚事解决了,早点生两个孩子。这样娘和大哥放心了,我也解决了一桩大事。等我历练出来了,能去大酒楼的时候,不会因为怀孩子拖着。到时就让男人看孩子,我要去挣钱!”
陆柳去年年底生的孩子,那一年的经历,他回忆起来,有许多模糊的地方。这时候再看,他也赞同娘说的,把生孩子也当成事业的一部分就好了。
那时他太弱小,会的太少,有没有他帮忙,都一样。现在孩子有了,他的事业也能慢慢发展了。这个步调对他来说刚刚好。不急不躁,各处稳当。
灶屋收拾完,陆柳洗洗手擦干,拍拍顺哥儿的肩膀,跟他说:“你跟娘好好说说,成亲是大事,以前你不好意思提,现在总该有自己的想法了,去告诉娘,你想找什么样的。难不难找的,我们不考虑,就照着你的要求来寻摸。”
他俩都是陆杨教出来的,说起计划,陆柳也有想法。
他说:“计划是能改变的,你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尤其是成亲生子这件事,晚一些有晚一些的机缘。你看我哥哥,他要大展拳脚的时候,也没说不怀孩子。这件事有影响,但不大。因为东家是不用守在铺子里熬时辰的。你以后不一定要守在铺子里。”
顺哥儿扭捏:“一家只能有一个东家。”
陆柳不信,他去过乌家。
乌老爷是“东家”,乌少爷是“少东家”。
他还听洪楚说过。
洪家有家主,家主能管所有的家业。
往下分了好几个当家的,各自都负责了一些生意。
他以前听书的时候,还听说有大当家的、二当家的、三当家的……
他们要是想,可以每个人都是东家!
顺哥儿听着晕乎乎的,“行,那我做个小的也行,排后面一些都行,我最小了。”
陆柳不同意,“还有小麦和壮壮呢。”
顺哥儿听着直乐,“他俩才多大?等他俩长大再说!”
两人在灶屋聊着说着,又烧两锅热水。
家人洗漱完,顺哥儿跟赵佩兰去隔壁房子歇觉,陆二保和王丰年也收拾回家。三家院门都关了。
陆柳和黎峰最后洗漱的,两个小宝抱到娘屋里。
黎峰打水回房泡脚,陆柳早早脱了鞋袜,挽起裤腿,等着脚盆放下,他就试探着落脚试水温,觉着合适了,才泡进去。
等黎峰的大脚踩到水里,陆柳就拿脚踩他。
黎峰在外奔波,天天洗脚都能搓出泥。
地上都是黄土,走走路,鞋子里进土,或是见水,或是脚汗,把这些土都沾到了脚上。他在外冲洗过两回,到盆里搓搓还能落灰。
陆柳看着心疼,问他:“大峰,什么时候你才能坐在家里当数钱的大老爷啊?”
黎峰也有了些改变。以前的他,认为男人养家天经地义,现在竟也能说出等陆柳养他的话。
两人换一盆水,再泡一次脚。
陆柳跟他说:“等我跟我哥哥一样厉害的时候,我就养得起你了。现在你还是养我吧,小铺子要花好多钱呢,我年底能给你挣回本钱就不错啦。”
黎峰让他放心,“这铺子赔不了,书生们嘴挑,不好吃的东西不会常去买。你把摊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人也和气,见谁都笑眯眯的,还会夸人,卖的吃喝都是家里的拿手活,谁不爱来?你不是要给姚夫郎他们写信吗?你问问酒哥儿怎么煲汤的,他平常没炫耀,灶屋里的活,他干得很好。我舅舅从不亏他的嘴,自小练出来的。家常汤都炖得比别家香。”
陆柳很想他们,他跟黎峰说:“我走之前,还跟酒哥儿说我不喜欢他。不知怎么的,来到府城,日子过着,我想安哥哥就算了,也常想他。安哥哥说得对,虽然有不喜欢他的地方,但跟他相处不用动脑子,很简单。也不知他去了县城以后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给孩子取名字。”
黎峰见过王猛,说取了小名,叫天天。
“取的平实些的名字,说日子有盼头。”
黎峰望着陆柳,说:“你跟谁都能处得来。你没心眼,待人也好,我刚跟你成亲的时候,有些气没出,看见你就气不起来。小柳,我真庆幸当时听了娘的话,没去闹。跟你过日子,真是舒坦。”
陆柳只是笑。
他当时都不知道黎峰有气,都没往那里想。
如果是现在的他,会考虑这么多事情的他,换亲的事,从一开始就不可能。
陆柳笑道:“我这就叫傻人有傻福。”
很多人说他是个傻的,他总想变聪明一点,现在人聪明了些,傻气犹在,他却不会计较了。
擦干脚,黎峰出去倒了水,回房熄灯,跟他炕上滚。
黎峰总有使不完的力气,要抱着他满房间走着做。说再冷一些,就不好下地做了。
陆柳乖乖依附在他身上,像个小挂件。
他喜欢黎峰的野蛮,哼哼唧唧说个不要,都没底气。
陆柳也跟黎峰说舒坦。
同样的词,换个时机,讲出来大不相同。
黎峰满身的力气,都给他了。
第170章 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