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515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姚平仲在宋钦宗的指挥下带兵夜袭金营试图生擒金军主帅完颜宗望迎回康王,结果不光没能救出人质反而被打的落荒而逃,昼夜奔袭七百五十里才敢停下歇歇脚,因为怕朝廷追究又一路跑到蜀中隐居,直到八十岁才敢露面说出他是谁。】

  姚古:……

  种师道:……

  宗泽:……

  这回表情扭曲的不是皇帝,而是变成了几位武将。

  尤其是小姚同学,要不是身在皇宫怕是抡起刀杀人的心都有了。

  原因无他,里头那个劫营失败还躲到千里之外的姚平仲是他亲侄子,还是他一手带大当儿子养的亲侄子。

  刚才老赵家的一个个骂天骂地,现在老赵家的已经被气到说不出话,换成他老姚家的继续骂。

  想他姚家乃是西军出了名的猛将,他爹他哥都是军中的神射手,他姚古更是文武双全干什麽都行,他们一家子都是凭真本事杀出来的,怎麽会出来那麽个後辈?

  旁边人看着他生气也不好说什麽,种师道已经出现了,说不准接下来就是他们谁在里头亮相,要是正面人物还好,要是负面人物他们得气死。

  老天鹅啊,这到底是哪儿的大宋?

  他们知道他们这几十年发展的太快,也知道近些年小辈们有些骄傲自满,但是也不用这麽折腾他们啊。

  【姚平仲跑了,宋钦宗身为皇帝肯定不会怪他自己,于是就是李纲和种师道背锅,俩人一个被贬一个被罢免兵权,这下二十万大军一个能指挥的都没了。】

  【皇帝因为劫寨之战失败彻底放弃了反抗,也不说和金人谈条件了,金国那边提什麽条件他都答应。咳,虽然没有劫寨之战失败他也是这麽干的,但是这次认怂的态度更加诚恳,让金国那边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皇帝认怂,京城还有不认怂的,那就是永远热血的学生。】

  【後面这段可能有点眼熟:皇帝的软弱让太学的学生义愤填膺,数百名学子到宣德门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头可断,血可流,领土不能丢”等口号强烈反对割地求和,为李纲种师道叫屈并痛骂某些撺掇着皇帝求和的卖国贼。】

  【游行示威起了一点点用处,皇帝恢复了李纲的官位,但是用处也仅仅是一点点,之後没多久宋钦宗就翻旧账把带头闹事的太学生嘎了。】

  【答应金国的条件一个没少,主战派尽数被罢免,朝中剩下的几乎全是阿谀求和之辈。】

  【花钱买平安是宋朝的老操作了,在北宋君臣眼里没什麽是花钱解决不了的,解决不了只能说明花的钱不够多。】

  大实话,但是戳心窝子。

  “相公,我爹已经开始以头抢桌了,您要不要去劝劝?”

  “劝劝吧,撞傻了就不好了。”

  苏景殊一手扶额,心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待会儿再劝也不迟,“没事,你爹有分寸。”

  苏相公不知道该怎麽劝,他只能让人去找几个软垫送过来免得他们家腿腿真的把脑袋撞出个好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完了汴京的宋钦宗再来说说早在金兵渡过黄河时就跑路的太上皇宋徽宗。】

  【这宋徽宗也是个人才,从开封府跑到应天府并没有让他停下逃跑的脚步,队伍一路到亳州再到润州,直接跑到江苏那块儿了。】

  【京城的议和进展很快,李纲的反对没人听,金人要什麽北宋君臣给什麽,国库不够民间来凑,赔款赔的京城百姓倾家荡産,皇帝却还觉得能用钱买平安这钱花的值。】

  【金军带着战利品退走,宋钦宗便派李纲去接他爹回京城,之後没几天李纲就在此被罢免。】

  【父子俩以为金人拿了好处就能放过他们,包子别怪狗惦记,他们的没脾气让金人直接成了喂不饱的饕餮。】

  【金国东路军满载而归,被挡在太远城外的西路军不甘心功劳和风头都被东路军抢走,于是也派遣使者去汴京狮子大开口。】

  【之前西路军的狮子大开口已经让宋钦宗搜刮百姓才凑够,东路军再想要也没用,就算宋帝愿意给他们也给不出来,于是战事再次爆发。】

  【靖康元年八月,距离宋金签订和约不到半年,金太祖再次发动大军南侵,还是熟悉的军队,还是熟悉的配置,东西两路兵马杀到汴京城下,直接把窝在京城的两个皇帝都吓傻了。】

  【李纲已经被贬出京城,种师道病逝,姚平仲逃到了蜀中,京城一个能指挥京城守卫战的都没有,数万大军在他们手上甚至不如数万根棒槌。】

  【举个例子,当时有个叫陈规的抗金名将,代表作《守城录》,乃是古代最具盛名的兵书之一。这部《守城录》专门讲如何发挥大炮在城防中的作用,他是怎麽写的呢?在城墙上装好大炮,敌人在外面的时候不开炮,等敌人冲进城里然後往里开炮。】

  听衆们脸都绿了,这叫名将?这是名臣?

  见过用大炮御敌的,没见过炮口对着自家城里打的御敌。

  你早打兴许敌人就破不了城门了呢?!

  【陈规的打法很离谱,但是他好歹打了,再看看京城的做法。】

  【时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的孙博凭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的诗句便将希望寄托在于近卫中寻访到的郭京身上,那郭京声称能施六甲法,只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八字符合六甲的六甲神兵便能生擒金军的两位主将。】

  【离谱的是,宋钦宗信了。】

  【宋钦宗试图凭借那七千多六甲神兵退敌,直接大开城门出击金军,结果可想而知,金军由此轻松攻破汴京。】

  不是金人的奸细吗?真的不是金人的奸细吗?

  小赵官家想死的心都有了,“六甲神兵?他咋不直接求神拜佛让神仙亲自下凡来替他退敌?”

  “未必没求过。”赵颢撇撇嘴,“也就是那个郭京不敢撒太大的慌,他要是敢说他能请来神仙真身,里头那个昏君十成十真敢信。”

  “造孽啊。”

  他们家祖宗在地底下造了多大的孽,是推翻阎罗王他们自己上位了吗?怎麽後头能连着出两个昏君?

  赵二郎捂着心口安慰他哥,“往好处想,万一咱家祖宗已经造反成功当上阎罗王了呢。”

  赵顼:……

  【这次金人要求宋徽宗亲自去商量停战条件,但是宋徽宗实在没胆子去金人大营,太上皇不去皇帝就得去,宋钦宗还算有点胆子,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代为前往。也可能是不去不行,有孝道压着他不敢强迫他爹,金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他爹死活不去只能他去。】

  【到金营之後的事情不必多说,主要就是写降表对金俯首称臣乞求宽恕。降表连改了四遍才让金人满意,之後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宣读降表,一国君臣可谓是极尽奴颜婢膝之态。】

  【等宋钦宗回到汴京,金人立刻又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说是不给钱就不走。早先的赔款已经让朝廷倾家荡産,汴京孤城一座也已被搜刮殆尽,就是杀了他们也凑不出那麽多银钱。】

  【但是宋钦宗已经被金人吓破了胆,凑不出钱也要硬凑,甚至不惜强征女子作抵偿,百姓被逼自尽者甚衆,开封城内一片狼藉。】

  “强征女子抵债?他脑子被门夹了还是被驴踢了?”小赵官家声音都劈叉了,“这是皇帝?畜生都没他丧心病狂!”

  “放下放下!哥哥哥!椅子砸不到人!真砸不到真砸不到!”

  “愣着干什麽赶紧拦啊!!”

  “官家冷静!椅子沉!”

  赵顼火气上头跟吃了菠菜似的,平时需要俩人擡的椅子他说抡就抡,吓的旁边武将们赶紧过来抢,生怕他们官家砸不着昏君再把自己给伤着。

  犯不着犯不着,别为了不存在的昏君气坏了身子。

  小萝卜头们刚才还试图让他们苏相公去劝他们爹,这会儿看他们爹武神附体忙不叠拉着苏景殊不让他往前凑。

  劝架有风险,上前需谨慎。

  他们进来的时候偷偷试探过了,那道光幕只能看见但是摸不着,就算扔椅子也砸不着里面的人,顶多把椅子扔到门口去。

  “苏相苏相,咱现在的位置就很好,您千万别冲动,里面讲的都是瞎编的,我们兄弟要是有谁敢干出那种事儿其他人肯定张罗着清君侧,里头说的肯定不是咱家。”

  “就是就是,我爹就是太急了,一点都不稳重,咱不和他学。”

第313章

  *

  小赵官家刚被劝下来,听到崽子们的话後气的仰倒再次火冒三丈。

  他不稳重?笑话,世上还有比他更稳重的人?

  他要是不稳重,听到里头讲了那麽多早宁肯错杀不可放过把这群臭小子全嘎了,还能让他们有精力在眼皮子底下胡咧咧?

  嘎掉!统统嘎掉!

  萝卜头们:!!!

  虎毒尚且不食子!爹你好狠的心!

  天家父子情岌岌可危,不过现在不是纠结父子情的时候,他们想知道里头的两个昏君还能干出什麽离大谱的事情。

  【尽管以钦宗为首的北宋朝廷丧心病狂地奉迎金人,但是金人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一来汴京孤城一座实在没有那麽多金银,二来康王赵构尚在相州,河北各州仍在顽强抵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各州守将知道女真人的凶残,他们宁肯违抗皇命也不愿将城池拱手让人。】

  【宋钦宗答应割让的地方迟迟不能到手,金银也没能如数交付,金人不耐烦等待扬言要纵兵入城自己取金银,直接点说就是进城劫掠,并要求宋钦宗再次到他们的大营商谈。】

  【宋钦宗上次去金营可谓是受尽屈辱,上一次的心理阴影还没散去新一轮的又要来,他不想去,但是他不敢不去,只能硬着头皮再赴金营,然後理所当然的被扣在了那儿。】

  【北宋朝廷能怎麽办?只能变本加厉的搜刮百姓,强令所有百姓交出钱财,让百姓以五家为保互相监督,如有隐匿即可告发,就连福田院的贫民、僧道、工伎、倡优等各种人也在搜刮之列。】

  【时值寒冬腊月,自宋钦宗赴金营,汴梁城中风雪交加,城中百姓被搜刮殆尽无以为食,将城中树叶、猫犬吃尽後甚至割饿殍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城中病死、饿死者不计其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听到这里,所有人连骂都不想再骂。

  如此昏庸的皇帝,怎配得上各州各城浴血奋战的将士?

  百姓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才托生到那个大宋!

  【徽钦二帝当政时,三苏之中的苏爹苏洵才写完《六国论》没多少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估计苏洵也没相当几十年後大宋能沦落到连六国都不如的地步。】【1】

  【南宋时朱熹朱老夫子也说过,“当时讲和本意,上不为宗社,下不为生灵,中不为息兵待时,只是怯惧,为苟岁月计。从头到尾,大事小事,无一件措置得是当。】【2】

  【没人能想到以武立国的大宋能沦落到这般境地,如果赵匡胤知道大宋出了这麽两个昏君,估计会当场刀了他弟赵光义,免得後头出现那麽多糟心事。】

  小赵官家瞥了眼他弟,哼了一声不说话。

  他现在已经不纠结为什麽大宋分北宋南宋了,因为没有必要。

  赵颢小声嘀咕,“弟弟和弟弟不能放在一起比,虽然、咳咳、反正我和他们不一样。”

  虽然他们都觉得里头的声音说的挺对,但是他们都是太宗皇帝的子孙,骂骂後辈还行,骂祖宗不太合适。

  赵二郎嘀咕完开始转移话题,“哥,里头刚才说三苏是哪三苏?苏爹只有一个,剩下两个肯定是儿子,我怎麽记得子安上头俩哥哥呢。”

  人数对不上,漏掉哪个都不太合适。

  赵顼顿了一下,重点不出意料的被转移。

  苏家算上苏爹和苏爹的儿子一共四个男丁,三个儿子哪个都不能漏掉,但是里头偏偏漏掉了一个。

  被漏掉的事谁?

  小赵官家看看角落里给他带孩子的苏相公,自觉已经发现了真相。

  他是皇帝,知道的秘密很多,包括他们苏相公小时候干了多少作死的事情。

  很好,这边结束就去告状。

  在某个他们不知道的世界,苏家小儿子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给玩没了。

  “苏相,我爹瞅你干什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5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5/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