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379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苏景殊不在意的摆摆手,“仆从带多了赶路麻烦,到京兆府再招人也不迟。”

  西北情况特殊,比起从京城带人过来,他更希望在这边找几个熟悉情况的本地人打下手。

  禁军护卫队保护他一个就够了,人太多招贼惦记。

  至于排挤……

  呵,从来只有他排挤别人的份儿,没人有本事排挤他。

  狄青:欲言又止.jpg

  真没被排挤?

  不行,待会儿得去找那几个禁军的弟兄套套话。

  “对了,白五爷呢?”

  不是说白玉堂一起来西北了吗?怎麽不见人?

  “他懒得和地方官打机锋先一步进城,应该一会儿就过来。”苏景殊揉揉额头,“早知道那些京兆府的官员就是来城门口走个过场,他肯定不会提前跑。”

  狄青眼神飘忽,没说刚才是他提前安排好的,过两天休息好了还是得和其他官员打机锋。

  今天先这样,有什麽事情明天再说。

  官舍早在月前就打扫了出来,女使小厮也都安排妥当,官员抵达就能直接入住,之後再缺什麽就自己看着办。

  西北这边的官员基本上干三年就走,当官的大概都不想到又穷又难管的边境来,除了那些被贬的和特意送来历练的,正常分到这边的官员连磨勘都要比别处少一年。

  真是的,没有边境将士们拼死拼活抵御外敌哪儿来的太平日子,一个个的还嫌弃上了。

  啧,惯的他们。

  狄大元帅捏捏拳头,大手一挥招呼禁军护卫队去喝酒。

  禁军和边军都是军,战事紧迫的时候中央禁军也要远赴边疆一起作战,虽然战斗力很不够看,但也聊胜于无。

  地方官接待新上任的官员时不会在意负责护送的禁军士兵,禁军士兵把人送到後很快就会返京复命,也不会在地方多待。

  但是西北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来都来了总得见见军营是什麽样再走,免得过些年兵发西夏的时候连打仗是什麽样都不知道。

  不是他瞧不起中央禁军,而是没上过战场的军队的确都是些花架子,就算是禁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四支上等禁军也一样。

  没见过血的士兵都是花架子,上等禁军中也不是没出过上了战场就腿软的怂蛋。

  官家对他们子安还是挺上心的,派来护送的士兵应该不会太拉胯,没准儿还能套出点坊间传不出来的小道消息。

  再然後,狄大将军就知道了他们苏大人说的只有他排挤别人没有人能排挤他的话不是夸张。

  他那哪儿是排挤人,分明是一个人孤立所有朝臣。

  京兆府这边世家大族不多,司农寺最新的新法也还没有推行到他们这边,所以这边没啥反应,可中原那边世家大族多的很,能让朝中官员撕破脸骂他可见有多过分。

  交税不是按户来交,而是按照一户多少人来交,毕竟一户三个人和一户三十个人不能交同样的税额,那样对人口少的家庭不公平。

  官员身後一般都有家族,中原江南的进士数量也比边地多的多,虽说本朝禁止蓄奴,但是高门大户家中奴仆一直没少过,明面上不准蓄奴他们悄悄的来就是。

  藏匿人口对官员而言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那些不在户籍册子上的人口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劳役,别的地方不提,就京城旁边的河南府,那边不在户籍册子上的人口能占到总人口的一半。

  河南府离京城近,当官的都喜欢置办産业,在京城没法大肆采买只能退而求其次到河南府买田买宅,有些在京城待久了甚至将整个家族都迁到河南府。

  官户在赋税上都有优待,隐匿人口这种事情属于大家都心知肚明,民没途径去举报,举报了地方官也不会追究,没有意外的话应该会一直这麽心照不宣下去。

  意外的是,司农寺新推行的募役法没有按照户籍册子来收助役金,而是先更新了户籍册子然後再按人头来收税。

  啧啧啧,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藏匿的那些人口根本经不起查。

  王相公也是,他知道主意是谁出的就行,怎麽还让外人知道真相了呢?

  他们子安又不是高门大户出身,被那些高官集体盯上还能得了?

  话说回来,那小子该不会提前打听好他手底下又换了监军才搞这麽一出的吧?

  搞事就搞事,好歹提前和他说一声,他要是知道京城的情况这麽紧急肯定直接派人去接他来京兆府,根本不用禁军大老远的护送。

  太危险了,摇头,真是太危险了。

  京兆府没那麽多高门大户,关中的百姓也都不是好惹的,新法推行到这里百姓肯定高兴的不得了,还是一直和他留在西北吧。

  看到旁边的西夏了吗?灭了那玩意儿再回京,到时候肯定没人敢在他面前逼逼赖赖。

  有灭国的功劳压着,再大的事儿都不算事儿。

  要是能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到时候直接把朝堂上的大臣更新一波也没人敢说什麽。

  要是再把辽国给灭了,呜呼,史书都能让他写着玩。

第221章

  *

  接风宴吃的过于尽兴,苏景殊回到官舍後就洗洗睡了,且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没有人能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旅程後拒绝舒服的床榻,没有人。

  沉沉的一觉醒来,苏景殊看着陌生的房间,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已经到了京兆府。

  西北的冬天来的早,官舍静悄悄的,院子里的树上光秃秃的,仅剩的几片树叶被风吹落显得更加萧瑟。

  嘶,这边比开封府冷多了。

  苏大人揉揉脑袋,趁这两天没事先把官舍打理好,然後再去衙门和同僚们斗智斗勇。

  轻车简行有好处也有坏处,这种大早上起来周围一片寂静的感觉实在不……

  感慨还没结束,外面就传来了热闹的呼喝声。

  白玉堂如风一般冲进来,看到廊下的苏景殊挥挥手打招呼,“苏大人好~”

  苏景殊下意识跟着挥手,“白五爷好~”

  白玉堂指指隔壁的院子,“五爷已经挑好了,接下来几年还住你隔壁,和在京城的时候方位一样,还省得翻错墙头。”

  官舍并不大,都是两进的院子,前面住护院仆从,後院是主屋。

  他们俩都没有家眷,连婢女也不需要,除了自己住还能空出来几间客房。

  白五爷本来想着要不要和在登州时一样住一块儿,但是转念一想又不太合适,在登州时他没有正经差遣,现在俩人都是正经的官不好挤在一起。

  这边的官舍没有他们以前租的房宅大,正好旁边的官舍空着,各住各的就行。

  “借过借过。”狄青推开挡路的白玉堂,招呼苏景殊过来看他的安排,“来来来,看看我安排的怎麽样。”

  官舍有负责洒扫的仆从,但是厨子护院这些一般都是主家自带,这俩人在京兆府人生地不熟,他来安排更顺手。

  苏景殊往外瞅了一眼,有些兴奋又有些矜持,“直接按照元帅府的配置来会不会不太好?”

  护院和厨子全让老兵来,规格有点高哇。

  狄青不甚在意的摆摆手,“没什麽不好。再说了,你这配置哪儿有元帅府好,光人数就差了一大截。”

  现在的元帅府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元帅府,他们家公主殿下需要的护卫和仆从比他多多了,城里所有官舍的护卫加起来都没有他的元帅府多,这才哪儿到哪儿?

  白玉堂想到前几年翻元帅府的墙却被暗卫拦下来的经历,暗戳戳想着过几天再翻一次,看看这次还会不会被挡在墙外。

  苏景殊笑的眉眼弯弯,“都行都行,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什麽时候元帅府的牌匾改成公主府了他再去嘲笑哈哈哈哈哈。

  “人活着不能只为了打仗,朝廷本该保证他们将来的生活,可是朝廷不管的话他们也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狄青耸耸肩,解释道,“我是元帅,朝廷不管他们我得管,可惜城里那些官员招家丁护院的时候死活不要我送去的老兵,我只能在城里给他们找别的活儿。”

  这年头当兵就是背井离乡九死一生,前些年是禁军定期内外轮换分驻京师与地方,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战斗力减弱也就算了,每换一次驻地就会有一大批士兵水土不服客死他乡。

  现在士兵不用再频繁更换驻地,客死他乡的情况少了很多,但是一旦开战依旧是九死一生。

  部分士兵能在战事结束後返回家乡,还有一部分根本无家可归,离了军队只能随便找活儿消磨岁月,甚至有些还会变成他们平时最头疼的地痞流寇。

  军中士兵的数量太多,朝廷管不过来,他更管不过来,只能安排一个是一个。

  别怕他麻烦,也别担心他的眼光,能被他亲自安排的老兵人品肯定信得过,以後有什麽不方便放到明面上的事情也能让他们去干,比来到西北再培养亲信方便的多。

  苏景殊:……

  “这是能放到明面上说的事情吗?”

  狄青理所当然的点头,“当然能。”

  西北和京城不一样,想在这儿生存就要黑白两道通吃。

  他在这儿待了那麽多年他清楚,感情不够深他都不这麽操心。

  苏景殊抱起手臂,“感情不够深也不能让你这麽塞人。”

  他和白五爷图省事儿可以全盘接受,别的官员自带亲信,狄大元帅哗啦啦一群老兵带上门怎麽看怎麽像挑衅。

  不接受很正常,任他这麽塞人才不正常。

  狄青摊手,“当元帅只有在战场上那一会儿威风,别的时候都难干的很,幸好你来了。”

  苏景殊:???

  什麽意思?

  以後退伍老兵再就业的活儿都归他?

  官舍就这麽大,全放他这儿他不行啊元帅。

  “西北这边不是在屯田吗?种地应该不看年龄吧?”

  他来之前打听过,以前边军的粮饷总是被拖延,所以各州各城都有屯田,一方面是让士兵不打仗的时候有事干,另一方面就是万一朝廷不给发粮饷他们还能自给自足。

  “西北这边是有屯田,但是那些田基本上都分给了招抚来的番兵,留给咱们自己人的并不多。”狄青指指外头,“西北的土地没有中原肥沃,想要良田得靠抢。”

  虽然番兵也属于大宋,但是番兵的待遇和正常边军没法比,为了保证他们能生存下去,开垦荒地屯田的活儿多是番部将士们在干。

  边军的粮饷明面上是一个数字,但是实际上能发到手的却远没有那麽多,很多时候他们都恨不得和番部换个待遇。

  番部的粮饷拿不到手能闹,他们的粮饷拿不到手连闹都不好闹。

  苏景殊越听眉头皱的越紧,狄大元帅都过的那麽憋屈,其他武将过的得是啥日子?

  狄青絮絮叨叨抱怨了好一会儿,然後才眉开眼笑道,“刚开始来西北的时候遇到克扣只能忍着,後来发现忍着只能让人欺负的更厉害就不忍了,他们克扣粮饷有本事就别让我知道,否则的话本帅查出来一例报上去一例,谁都别想好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3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9/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