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怎麽可能?”赵顼眨眨眼,“你现在都是‘权贵’了,不好欺负着呢。”

  庞昱和赵清连连点头,“就是就是,你现在是不好惹的‘权贵’,是能在春闱之前泄露考题的有本事的‘大权贵’,天王老子来了都不敢欺负你。”

  苏景殊面无表情,“我谢谢你们。”

  真正的权贵子弟不要在他面前提“权贵”俩字,他感觉他马上要患上“权贵PTSD”了。

  对了,待会儿几位真正的权贵子弟记得不要上公堂,他怕谣言源头看到真正的权贵直接认怂。

  旁边三位立刻保证,“放心,你不喊我们我们绝不露面。”

  虽然在开封府有包大人肯定没问题,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後台这种东西可以不用但必须得有,讲道理的事情让包大人来干,必要的时候他们仨负责不讲道理。

  太子殿下看看跃跃欲试的左右护法,默默把他自己从不讲道理的队伍中划掉。

  他和包大人一起秉公执法,不讲理的事情留给这俩家夥。

  赵清和庞昱不怕被弹劾也不怕被骂,他被弹劾後果还是有点严重的。

  左右两位护法也知道太子殿下的形象不容抹黑,路上就说好待会儿有需要的话他们两个上前冲锋陷阵,太子殿下和包大人一起稳坐大後方就行。

  污蔑和春闱毫不相关的官员泄题啊,这麽离谱的事情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看热闹的时候必须冲到最前面。

  这种事情不只他们第一次遇见,全京城都是第一次遇见,毕竟科举考试虽然严格但是也有做手脚的可能,但是状元泄题是真的没这个可能。

  也不看看负责春闱考试的都是什麽人?哪个考官不是胡子一大把?

  上届春闱的主考官冯京冯大人当年也是三元及第,官家钦点他当主考官的时候还是有一群人说他资历太浅年龄不够,要知道那时候冯大人已经四十多岁了。

  想当考官首先要过年龄关,他们苏状元再过二十年年龄都不一定够,指望他泄题这不是搞笑吗?

  快走快走,看看到底是哪个大聪明闹事。

  看热闹的百姓从贡院一路跟到开封府,人挤人挤人,把开封府外的大路堵的严严实实,不明所以的百姓看这边那麽多人也跟着凑热闹,打听出来里面是什麽热闹後也跟着往里挤。

  上次这麽热闹还是乐平公主状告她那负心汉驸马,难得有免费的大戏必须往前冲,看不到现场的话他们回家都没法和街坊邻里交代。

  人群之中,被污蔑贿赂权贵才得以金榜题名的周勤一言不发,他不明白先前和他亲如兄弟的结拜兄长为什麽会忽然发难。

  没错,闹出动静的正是进京赶考的两位周勤。

  春闱结束到出成绩中间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绝大部分读书人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都会尽情游玩,成绩出来的时候他们差不多也玩尽兴了,到时候考中了就留在京城准备殿试考不中就直接回家准备下一届的考试。

  周勤的计划和大部分人略有不同,等成绩这段时间尽情游玩,成绩出来後不管考没考上他都不会再准备下一届考试,这应该是他最後一次来京城,所以要尽可能将所有能玩的地方都玩过来一遍儿以免留下遗憾。

  他本身就是个爱玩的,之前又在京城待过一段时间,知道读书人缺钱可以怎麽挣,更知道花钱要往哪儿花,从贡院出来没两天就把接下来一个月的花销给挣到了手。

  同名的结义兄长家中不富裕,他也提过带兄长一起出去赚钱,只是被拒绝了,之後外出游玩同样被拒绝,说是外面热闹不喜人多,留在客店更安静。

  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各干各的也没什麽,他便没强求,每天回到客店还会给兄长说外面的见闻,生怕兄长在客店里闷坏了。

  时间一晃而过,放榜这天贡院周边的酒楼茶馆坐满了等待成绩的学子,他和曾经的太学同窗约好地方,早早和兄长来到酒楼等着。

  他的学问如何他心里有数,三年前要不是家中有事耽误了考试他当时就会下场,太学的直讲先生们也说过以他的学问金榜题名不难,但排名想靠前可能性不大。

  文章中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志,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春闱考官也多是务实之辈,一甲的名额他们更倾向于给那些有培养价值的学子。

  殿试的名次对以後的官场升迁非常重要,他若是在文章中表露出不欲留在官场的意思,阅卷官们便不会将他的试卷排在前头。

  科举本就是选拔官员的考试,阅卷官们那麽排他能理解。

  能金榜题名再好不过,考不上也没关系,去民间办学教书的条件没那麽苛刻。

  果不其然,他的确金榜题名,但是名次只在中游。

  贡院外贴出来的文章他一目十行扫过,的确都是好文章,不光有文采学识还有报国之心,这些人排在他前面他心服口服。

  几位同窗也都榜上有名,名次有在他前面的也有在他後面的,当然也有榜上无名的。

  他的结义兄长进考场时病症尚未全消,有病情影响发挥,这次下场只能惨淡收场。

  科举考试就是这样,能考上的是少数,考不上才是大多数读书人的宿命。

  兄长年岁尚轻,一次落第不算什麽,若是可以留在京城可以去太学再读两年,以兄长的水平只要没有病痛困扰留在太学不成问题,接下来在太学中夯实学问,下次下场肯定不成问题。

  周勤看到结义兄长因榜上无名神色郁郁心里也不好受,甚至已经想好殿试之後就带上兄长的文章去太学交给直讲先生们看,万万没想到他这边话还没说完,他的结义兄长就语出惊人说他能考上是依靠讨好权贵提前拿到了题目,不然绝对没法金榜题名。

  贡院门口全部都是看成绩的考生,考前泄题这几个字一冒出来人群瞬间就炸了。

  周勤当时就懵了,他考前一直和兄长待在一起,考试结束後才出门游玩,哪儿来的时间讨好权贵?

  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兄长莫不是糊涂了?

  奈何大周勤不管那麽多,直接拉着他的结义兄弟大声喊“泄题”“舞弊”之类的说辞,振振有词仿佛真有此事。

  他这结义兄弟考前一直游山玩水,为此甚至差点赶不上春闱,这些他们在来京城的路上都谈到过。

  他是因为温书行程慢,这人全程都没怎麽温过书,哪儿来的本事金榜题名?

  更可恨的是,他们还没进京就有官员安排他们的食宿,到京城後还有上一届的状元郎帮他们奔走,如果不是有利益牵扯旁人为什麽这麽上心?

  上一届的状元苏子安主治《春秋》,他这结义兄弟也主治《春秋》,其中真的没有半点猫腻?

  小周勤:???

  王小雱:???

  这什麽逻辑?

  天底下主治《春秋》的学子那麽多,他们选《春秋》也能有猫腻?

  再说了,周勤是他们的同窗,他们几个当年在太学时最要好,昔年同窗路过家门当然要热情招待,这还需要利益牵扯?

  什麽屁话?

  奈何落第士子的数量本身就多,“泄题”“舞弊”之说冒出来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名额被别人顶了,都喊着要朝廷给他们个说法,不然他们就把贡院给砸了。

  读书人不闹事是不闹事,闹事也闹不出什麽大事,但是当他们想闹事的时候,最开始的杀伤力也不容小觑。

  反正贡院扛不住。

  王雱本来开开心心想着之後去哪儿庆祝,结果还没数完有多少同窗榜上有名就出了变故,看贡院门口有闹起来的架势立刻让人去找巡街的衙役过来镇压。

  放榜的日子人多杂乱,开封府本来就会增派人手,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大金刚至少有两位在附近,还有一定几率偶遇展昭展护卫。

  今天不巧展护卫不在,幸好张龙赵虎都在,开封府的衙役出面,叫嚣着要砸了贡院讨说法的士子立刻消停下来。

  但也没消停太多。

  他们对春闱成绩不满意,已经有人说今年春闱有泄题,这事儿朝廷必须给他们个说法。

  贡院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他们去开封府好好掰扯,如果真有泄题他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落第士子气上心头,榜上有名的士子上头的也不少,能冷静下来的也不敢说真的没有舞弊,于是都跟着去开封府看到底是什麽情况。

  和王雱相熟的几个太学学子小声询问是不是真有泄题,做贼似的架势看的王小雱都无奈了。

  那人污蔑周勤从别处弄来考题也就算了,说他从苏子安手里拿到考题这不是胡扯吗?

  他和景哥才是关系最好的,真要提前有题目会绕过他直接给周勤?

  更何况他们家景哥的差事和春闱考试根本不沾边,他哪儿来的本事弄来春闱考题?

  指望他们家景哥还不如指望他爹,再不济他爹也是官家心腹,想在春闱中做手脚找他爹成功率更高。

  那人不是周勤的结义兄长吗?怎麽能胡说八道到这种程度?

  其他人听了都松口气,他们就说春闱没那麽容易泄题,虽然状元很厉害,但是状元的厉害也要看地方,不能因为人家是状元就觉得每届春闱都能来如自如。

  那个落榜的周勤也真是,别人没考上遗憾过後会下一届再战,怎麽就他特殊考不上还污蔑人,他们苏状元又没招他惹他,凭什麽要受这个污蔑?

  不行,这事儿必须要有个说法。

  从贡院到开封府有一段距离,春闱考生六七千人,再加上两边看热闹的百姓,浩浩荡荡涌去开封府府衙的得有上万人,惊的城里禁军都出动了。

  虽然京城的人很多,但是这上万人喊着口号去开封府的架势也太像造反了吧。

  街上的声势过于浩大,才被放回家的考官和阅卷官听到动静也都不干了,他们辛辛苦苦忙活那麽久有没有舞弊他们不清楚?哪个混账东西想让他们几个月白忙活?

  于是乎,前去开封府讨说法的又多了一批。

  春闱舞弊毁的不只有考生还有考官,考生没沾边後面还能继续考,考官要是有舞弊之嫌这辈子算是完了,前途和名声都毁的干干净净,出门上街都擡不起头。

  今早还在感慨有了六扇门後京城治安好了许多的包大人和公孙先生:……

  他们早上就不该说那些话。

  包大人换好官府走上公堂,衙役拿着杀威棒分列两排,棍子敲击地面的声音让人不由得心慌,大周勤被嫉妒糊住的脑子终于清醒,意识到这是什麽地方後冷汗唰的冒了满头。

  开封府?

  上面这位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包青天?

  小周勤沉着脸被拽到公堂上,身上的衣服因为刚才的推搡也有些淩乱。

  虽然不知道他这结义兄长为什麽血口喷人,但是事已至此已经不是他不想闹的太难看就能不难看的,污蔑他靠舞弊金榜题名也就算了,连带着他的同窗好友一起污蔑算怎麽回事?

  他们到京城後衣食住行都是子安安排的,恩将仇报也不能这麽快。

  “大哥,包大人就在跟前,你把话说清楚。”小周勤挺直腰杆,躬身朝包拯行了一礼朗声道,“啓禀大人,学生在考试中全凭自身本事,绝无任何舞弊之举,若有半句虚言愿天打雷劈,望大人明察。”

  大周勤冷笑一声,坚信春闱成绩有问题,“啓禀大人,学生与这人乃是结拜兄弟,我二人同行进京,路上这人连书都不曾掏出来过,还一直说些考完试就隐居山野的话。在场各位都是读书人,试想哪个读书人不想金榜题名,能入朝为官谁愿意隐居山野?”

  被衙役选进来旁听的落第士子下意识点头,“就是啊,能当官谁愿意隐居,这不就是给自己考不上找借口吗?”

  旁边人斜了他一眼,“呵,蠢材。”

  谁说只有当官才是有能耐?天底下不愿意出仕的贤才多了去了。

  考前不曾温书有问题吗?只要学的紮实不温书也能将书上的内容熟记于心,许世上有埋头苦读的人才不许世上有过目不忘的天才?

  周勤当年的太学同窗也相继开口,“包大人,我们可以作证,周勤读书从来不看第二遍,不光我们,太学的直讲先生都可以作证。”

  包拯点点头,拍了下惊堂木让堂下肃静,然後看向大周勤问道,“这位士子可还有其他证据?”

  “回大人的话,这人考前和上届状元苏子安来往亲密,即便不是泄题,他二人同治《春秋》,考卷极有可能出自那苏子安之手,周勤是冒名顶替。”大周勤没有证据,咬死就是不承认他的结义兄弟有能耐金榜题名。

  他苦读数年尚且落榜,这人整天吃喝玩乐凭什麽高中?

  然而此话一出,不光包大人,连堂下旁听的考生们都听出了他单纯就是见不得别人考中在这儿发疯。

  落榜士子中有人期待的看向刚才替大周勤说话的人,“杨兄,你怎麽看?”

  被点到的人眼神躲闪不敢说话。

  不只被点到的这位,其他刚才附和大周勤的士子也都闭上了嘴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