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309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苏通判很生气,後果很严重,他知道这事儿肯定有猫腻,所以压根没想按部就班的讲道理,而是上来就准备来硬的。

  他带人去盐场,老沈带人去盐监衙门,动作够利索的话今天晚上就能回州衙开堂问审。

  如果底下人听不懂人话,他身边的人也是懂几分拳脚功夫的。

  庞昱缓了口气,看着煮盐的场面眼都快花了,“我没记错的话,你昨天还没有来盐场的意思,怎麽现在看着跟预谋已久似的?”

  昨天晚上临时起意安排出来的?不能吧?

  “昨天没想起来。”苏景殊笑的像只狐狸,看盐场管事注意到他们正匆匆忙忙出来迎接挑了挑眉,压低声音回道,“本来想着等五爷回来再处理这事儿,刚好衙内身边有能用之人,衙内肯定不会连这点忙都不肯忙。”

  事发突然,盐场的管事没想到大热天的会有人过来检查,仓促间连话都来不及说只能赶紧出来迎接。

  登州境内这麽年轻还喜欢打人个措手不及的只有通判大人一个,用脚丫子想也知道来的是谁。

  庞昱拿手当扇子扇风,他身形圆润,也比旁人更不耐热,“你堂堂通判,身边难道没有别的能用之人?直接调禁军不是更方便吗?”

  苏通判啧了一声,“调动禁军太麻烦,还容易打草惊蛇,不适合我这种讲道理的文弱读书人。”

  庞昱:……

  讲道理,咱待会儿要干的事情和文弱读书人有关系吗?

  许久不见,他这小夥伴越发不讲道理,他喜欢哈哈哈哈哈哈。

  出门在外委屈谁都不能委屈自己,自个儿占理的时候更不能示弱,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只要他们硬气对面八成就硬不起来。

  别看他对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一窍不通,其实当纨绔的经验对当官也很有帮助。

  庞衙内活动活动筋骨,看着越来越近的管事小吏们颇有要大干一场的架势,“子安,待会儿怎麽办?”

  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样子,出门在外喊不能喊小名。

  苏景殊拿出小本本,朝旁边人高马大的侍卫们使了个眼色,然後走到管事们乘凉的棚子底下准备搞事情。

  不打招呼就来盐场能见到的大部分都是管劳工的小吏,盐监衙门就在附近,只是里头的官员很少亲自到盐场来,现在去通知也没法立刻飞出来。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盐场管事不知道通判大人大热天的过来想干什麽,但是莫名有种不是好事儿的感觉,“天气炎热,苏大人怎麽到盐场来了?”

  不怪他们乱想,而是苏通判出没的地方就没发生过好事。

  他来登州当通判,登州知州落马,他去乳山寨视察,乳山寨文武两知寨全部流放,他没事儿到下边县乡溜达,四个县的县衙的知县捕快师爷换了仨。

  他来盐场、咳咳、虽说上次来和匠人们一起琢磨出了新的制盐之法,但是苏大人那麽邪门,他们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事实证明,心怀警惕是对的,谁他娘的能想到这苏大人看上去笑眯眯实际上连招呼都不打就开始抓人?

  不是,什麽情况?

  震惊的不只有盐场的管事,还有旁边的庞衙内。

  他知道他们今天过来要搞事,但是来之前也没说上来就抓人啊。

  不过庞衙内反应不过来问题不大,他们带来的侍卫能反应过来就行。

  抓捕名单是来之前就准备好的,身边有个江湖出身的手下就这点好,官府衙门查不出来的消息还能用江湖手段,要不是他们不是正经武侠世界,苏景殊都想让沈仲元找个江湖百晓生的兼职。

  唔,没准儿还能再加一个朝堂百晓生。

  反正都是贩卖情报的营生,江湖情报还是朝堂情报没区别。

  苏大人照着名单在盐场抓人,他点一个名字侍卫就拿下一个人,盐场的管事们人都傻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想喊冤的时候,没被绑起来的只剩下一小半。

  最熟悉盐场情况的永远都是盐场的劳工,就算刚开始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麽,看到被绑起来的都是平时欺压他们的管事後也都反应过来通判大人这是要替他们做主。

  苍天啊,他们不是在做梦吧?

  劳工们慢慢停下手里的动作,却没有谁看那些平日里欺压他们的管事被抓起来就跑过来喊冤叫苦。

  他们祖祖辈辈煮盐为业,从爷爷的爷爷开始就被欺压,可能到他们孙子的孙子也还是这样,日子苦很正常,祖祖辈辈都是这麽过来的,到他们这一辈自然也是这样。

  铁打的盐工流水的官员,盐监的官来来往往换了不知道多少波,他们的日子也是好三年坏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上头的官好他们的日子就好,上面的官不好他们的日子就不好,再好的官也不能一辈子留在盐监这一亩三分地儿,他们这些做工的却是连儿子带孙子都要在这儿生活,不到万不得已活不下去的时候绝对不会冒头掐尖。

  如果是刚来登州的苏景殊,他还会觉得只要贪官污吏被抓起来被欺负过的苦主就会站出来痛斥那些欺压他们的人,见识的多了就没那麽天真了,对百姓而言什麽都没有安稳过日子重要,只要能安稳过日子,忍气吞声也没什麽。

  就说这次盐场的事情,登州百姓完全不觉得他们吃不上细盐有什麽不对,要不是沈仲元消息灵通他们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也是,这边的穷苦百姓大半辈子都这麽过来的,对他们而言朝廷的政令都是屁话,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多的很,所谓天恩浩荡都是说说而已,反正他们没见过半点天恩。

  庞昱目瞪口呆的看着小夥伴点名拿人,感觉这个流程和他学过的不太一样。

  什麽罪名都不念直接抓人真的可以吗?这些被没被抓的怎麽不慌?盐场的劳工怎麽不乱?被抓的这些怎麽不喊冤?

  哦,嘴被堵上了。

  不是,景哥儿,这样真的可以吗?

  苏景殊对着名单点人,确定没有漏网之鱼後招来其他管事让他们继续安排干活,等沈仲元那边带了一溜儿五花大绑的犯罪嫌疑人才大手一挥啓程回州城。

  庞昱:!!!

  所以他跟来干什麽?只让侍卫跟着不就行了?

  苏通判没想着虐待犯人,特意找了几辆马车来押送他们,怕庞昱受不了这麽高强度的赶路于是招呼他坐马车。

  庞衙内现在一点儿也不嫌累,他现在担心他们还没回州城就被抓起来和这些犯人落得同样的下场,“景哥儿,抓人得证据确凿才能抓吧?你这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把人带走盐监能愿意?”

  登州这边的盐税能和农税齐平,盐监不是一般的衙门,没点背景进不去,一下子带走那麽多人相当于直接把人家衙门给干废了,盐监能愿意?

  “不愿意也得愿意。”苏景殊眨眨眼,看着无害的脸愣是能说出让後世无数人痛恨不已的话,“他们不干有的是人干,盐监那种衙门还能缺人?”

  庞昱深吸一口气,“你来盐监衙门抓人,许知州知道吗?”

  “放心,之前已经和许大人打过招呼了。”小小苏大人淡定的回道,“许大人说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惯的他们’。”

  “我感觉这不像是许大人说的,像你自己说的。”庞昱抹了把脸,干巴巴的问道,“要是有人因此弹劾你怎麽办?”

  苏景殊想了想,煞有其事的说道,“弹劾到许大人那里等于不弹劾,弹劾到京城那边估计没人有功夫管这点小事,要是真倒霉催的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那就有劳衙内求太师帮我说几句好话了。”

  庞昱:……

  那什麽,他来登州是想着给这人撑腰不假,但是现在他不确定他能不能撑住啊。

  老天,这哪儿还能等到到他青云直上去救他哥?他哥不卯着劲儿往上爬去捞他就不错了好吧!

第171章

  *

  庞衙内很忧心,这官场和他想象中的一点儿都不一样,他觉得他要是自己单打独斗的话就算有个厉害的爹也挡不住别人坑他。

  当个官而已,套路怎麽这麽深啊?

  苏景殊看他一脸懵乐的不行,连忙解释刚才是说着玩的,这次是特殊情况,以後再有类似的事情还是得按部就班的找证据抓人。

  庞昱:……

  庞衙内真诚的问道,“请问这次特殊在哪儿?”

  苏通判回以同样的真诚,“特殊就特殊在京城没空管地方这些小事。”

  庞昱深吸一口气,“你管抓了盐监衙门一半的官叫小事?”

  苏景殊重重点头,“跟官家和王相公想做的事情相比,咱们这边的事情小的不能再小,绝对是不值得注意的小事。”

  一边是整个大宋,另一边只是小小的登州里更小的盐场,就算盐场的税额占了登州总税额的半数,那点税对整个大宋来说也不够看。

  京城那边要麽忙着变法要麽忙着反对变法,地方除了造反能让他们关注一会儿其他基本都是地方官自行处理。

  再说了,他抓人也不是没有证据,只是拿到证据的手段稍微有点见不得人,这年头办案没那麽多讲究,只要最後结果是好的,过程能不能见人不重要。

  庞昱憋了半天,最後只憋出来一句,“多大仇啊。”

  “不是和我有仇,是他们犯了衆怒。”苏景殊耐着性子给不知民间疾苦的庞衙内讲道理,“我刚到登州的时候,这边几乎每个山头都有落草为寇的强盗,官府逼的他们当良民活不下去,他们只能铤而走险去当贼当匪。”

  要不是登州太乱,他一个刚当官的通判也镇不住场子,朝廷也不至于把许遵这种再进一步就是大理寺一把手的官员派出来当知州。

  他这样刚进入官场的年轻人到地方当知州通判什麽的是好事,又有实权又能历练,干得不好可以说是年轻,干得好就是国之栋梁,实在太差劲还有朝廷派人来帮着收拾局面。

  对许大人那种早年在地方历练过十几二十年的人来说,京城才是他大展拳脚的地方。

  看现在朝中的情况就知道,被贬到地方的大佬们基本上都是出去当知州。

  一把手主政经验丰富才能更好的恢复民生,换成没经验只会想当然的年轻人,会不会被底下人联手忽悠先不说,时不时冒出个不可行的政策就能让治下雪上加霜。

  别说不可能,坑都是他亲自踩过的,要不是有许大人在後面拽着,他能踩了一个坑爬出来立刻再踩一个坑。

  纸上得来终觉浅,光读书真的不太行。

  本朝怕地方生乱在财政上控制的很严,各种税收上来後只留够地方自用,剩下的不管是钱还是粮还是丝还是绢都要运到京城。

  登州百姓免税三年,官府衙门这三年的花销都得从别的地方调度,留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只有三年,不管是州衙还是县衙都忙着脱贫攻坚,毕竟这三年有什麽花销都可以找上面申请,三年後再想干什麽就只能用本地的赋税。

  所有人都在努力干活,就他们盐监特殊是吧?那麽爱拖後腿怎麽不上天呢?

  他们好不容易把躲在深山老林里的百姓劝回来重新当良民,一个不注意盐监这边大有把煮盐的百姓给逼上梁山的架势,要不要这麽恶心人?

  掉进钱眼里了是吧,那就看看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庞昱听的似懂非懂,他不清楚登州以前是什麽样,只知道登州匪患最严重日子最难过的时候这边当家做主的是他那已经见了阎王的表哥。

  算了,他闭嘴。

  希望登州百姓不知道他和上任知州的关系,不然他一个人出门都感觉心里发毛。

  从盐场回州城坐马车要走一下午,一行人在路上简单吃了点东西继续赶路,走过一个山头苏景殊就给庞昱说这个山上有过多少瘦的皮包骨头的劫匪,路过村子的时候也不忘和他说村子里一年收成有多少,而养活一个人又需要多少粮食。

  马上就是九月,九月是种麦子的时候,到时候他还能带庞衙内到田里看看,劳动最能改造人,干农活包治百病,争取几年後给庞太师送回去一个截然不同的儿子。

  庞昱一脸茫然,“啊?”

  种地、种地这种活儿也得他来干?

  那什麽,景哥儿当官的同时还得种地?地方官那麽穷的吗?

  不是说地方官的俸禄比京官高吗?

  很多没有背景的官员为了养家都会在地方多干几年拿补贴,等什麽时候不缺花销了才会回京城发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3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9/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