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300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苏景殊以为京城那边最快最快也得等到明年开工才有空讨论案子,万万没想到年还没过京城的回信就送来了,邮差是一路飞回来的吗?

  许遵也没想到京城的消息能那麽快送回来,结果出来的那麽快,想必京城的同僚们没怎麽争执,让他看看复审的结果是什麽样。

  再然後,许知州就笑不出来了。

  京城复审不同意他的判决,就算认定阿云和韦大的夫妻关系不合法也要判阿云绞刑,官家觉得阿云可怜不忍心处死于是敕贷其死,也就是说阿云可以花钱来免除死刑。

  什麽鬼?阿云要是有钱来免除死刑还会被亲叔叔卖给老光棍?官家年纪轻轻怎麽就糊涂了?

  县衙的判决简单粗暴,他的判决有理有据,这件案子不需要官家法外开恩也能让阿云免于死刑,判刑的依据他写的清清楚楚,大不了就翻《刑统》一条一条的查,京城凭什麽不认?

  不行,这个复审结果他不同意!

  苏景殊找过来的时候,许大人正气势汹汹的奋笔疾书,挥笔愣是挥出了大刀的架势,“大人,什麽情况?”

  京城那边执意要判阿云死刑还是怎麽?怎麽气成这样?

  许遵将文书递过去,咬牙切齿的说道,“案卷上的判决依据写的明明白白,官家这时候弄出来个法外开恩是什麽意思?说我许遵的本事不能服衆,只能靠官家来用皇权压人?”

  他堂堂明法科出身的进士受不了这个委屈!

  不行!绝对不行!

第164章

  *

  许知州很生气,他为官多年判过不知道多少案子,从来都是有理有据,任谁来查都找不出毛病,现在可好,官家用皇权帮他判案,这让他的脸往哪儿隔?

  他是明法科出身,在朝中立足靠的就是熟练掌握律法,连案子都判不成还要他干什麽?

  官家先别急着下定论,这案子还没完。

  他今天就把话撂这儿,就算是官家来也得按律法来判。

  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让阿云免死流放还要什麽法外开恩敕贷其死?当他在大理寺这麽多年是白干的啊?

  许遵咬死了不肯用官家的法外开恩,他在登州任期结束後极有可能回京任职,这时候闹出来法外开恩他还怎麽回大理寺?

  不是所有官员都是包青天。

  连包拯判案都不敢轻易法外开恩,他一个小小的知州判个案子还得官家亲自开口法外开恩可还行?他以後还要不要当官了?

  许大人越说越气,只恨他们现在不在京城没法直接去找官家吵架。

  苏景殊看看火气上头力透纸背的许遵,再看看京城加急送回登州的文书,他觉得吧,官家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大过年的见血不吉利,官家想的可能是赶紧结束好过年。

  不过看现在这情况,年是过安心了,年後却没法安心。

  幸好许大人不在京城,不然官家就难受大发了。

  啧,难办。

  小小苏大人看完文书後第一反应是就坡下驴,阿云没有钱他们可以凑钱,总之先把命保住。

  但是看许大人的态度,他还是太嫩了。

  当官要有原则,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法外开恩还要律法干什麽?

  官家这样不行。

  指指点点.jpg

  所以现在怎麽办?大老远的从登州到京城送信吵架?这得吵到猴年马月才能吵出结果?

  大人,他们任期内还能等到结案的那天吗?

  苏通判有点怀疑,这次邮差的速度快不代表邮差的速度一直这麽快,公文书信一来一回要花上大半个月,再加上京城那边讨论案子的时间,按照一个回合一个月的速度来算,两三年都不一定能吵完。

  实在不行的话,许大人请个假回京城和官家吵吧。

  登州已经稳定下来,之前许大人没上任的时候他自己在登州也没出乱子,他们俩留一个在州衙就行,许大人尽管放心回京城。

  “您看公文上写的,刑部何尚书其实是认同您的判决的,只是大理寺和审刑院不同意,他以一敌二这才稍落下风。”苏景殊很认真的分析道,“等您回到京城和何尚书一起引经据典,定能让满朝文武心服口服。”

  登州这边有他足矣,知州大人放心便是。

  要是不小心没吵过被关进大牢,他也会写信给京城的亲朋好友让亲朋好友帮忙捞一下。

  大人放心飞,有事自己背。

  许遵:……

  这唯恐天下不乱的语气是认真的吗?

  许大人本来火气上头甚至想不过年也要回京找官家要个说法,让这小子这麽一撺掇忽然又没那麽生气了。

  天塌下来还有官家顶着,左右现在阿云已经有官家的法外开恩,他过完年再去找官家吵架。

  跟谁在京城没有人脉似的。

  再然後,小小苏大人就被轰了出去。

  苏景殊:摇头.jpg

  他又没说错,不用得着这麽气急败坏。

  远在京城的官家还不知道即将迎来什麽,不管怎麽说,这个年算是安安稳稳的过去了。

  不去想登州会不会有幺蛾子在等着的话,倒也算得上安稳,琢磨登州又藏了什麽坏水儿的话就算了,别说皇帝,刑部大理寺审刑院哪边都不安稳。

  这个年过的安稳又不安稳,和不太了解许遵为人的刑部审刑院相比,大理寺过的是尤其不安稳。

  人是他们大理寺出去的,他还能不知道那人是什麽德性?

  过年没作妖,肯定是等着年後闹一波大的。

  大理寺卿彭延年彭大人很是忧心,直到年後开工都没有安下心来,特意去刑部找何尚书说登州有消息立刻到大理寺通知他,生怕登州悄无声息再弄出什麽大动静。

  怕什麽来什麽,开工不到半个月,登州那边的奏疏就送到了京城。

  彭大人的担忧一点都不多余,许遵对官家年前的判决非常不满意,这次的奏疏洋洋洒洒写了十多页,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他不服。

  官家不需要法外开恩,阿云也不用花钱来免除死罪,就单纯的按照律法来判她也不能是死刑。

  彭大人:……

  彭大人脸都绿了。

  什麽叫按照律法来判也不能是死刑?《刑统》上写的清清楚楚,谋杀已伤就是绞刑,没有官家的法外开恩她就是死刑!

  何尚书也没料到会是这麽个情况,看彭大人气成这样也不好劝,索性继续将问题交给官家。

  许知州不服官家的判决,官家想法子说服他去吧。

  案子要经过刑部大理寺的复审不假,但是地方州衙要是不认可复审结果,这案子还就真的没法判。

  官家:???

  啊?还能这样?

  太子殿下瞅了他爹一眼,没有说话。

  这就是传说中的“皇权高于一切”?

  很好,长见识了。

  官家有点尴尬,也有点埋怨许遵不给他面子,但是他还不能表现出来,那样显得他很小气。

  他不是说一切都按着律法来办不好,而是这事儿……

  好吧,他就是觉得许遵这麽办不太好。

  什麽意思啊?要不要这麽烦人?

  他才在儿子面前高深莫测的说皇权高于一切,那边许遵就来个不服,这让他怎麽在儿子面前树立?

  欺人太甚!

  官家很生气,後果……也就那样吧。

  地方官不认可他的法外开恩他能怎麽办,只能召集群臣继续讨论。

  没办法,刑部和大理寺审刑院的意见本来就不统一,年前他偷懒直接法外开恩,原以为案子能这麽结束,谁能想到还能冒出来现在这出。

  官家气闷的将案子交给两制讨论,所谓两制就是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是他亲信中的亲信,亲信来讨论总不能还和许遵一样不给他面子。

  事实证明,文臣执拗起来没有最烦人只有更烦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云的父母都已经去世,叔叔一家给她定亲合理合法,虽然这门婚事是孝期内定下的,但是说二人有婚约也说得过去。

  守孝期间婚事无效大家都认同,具体俩人算不算未婚夫妻,大部分都认为不算。

  但是吧,有几位迂腐过头的非说父母不在了叔叔给她定的婚事就得遵守,这事儿算是“违律为婚,谋杀亲夫”,也不管人家姑娘愿不愿意,总之就是认定阿云意图谋杀亲夫要判她斩首示衆。

  然後那几个老古板就被其他人一起喷的不敢说话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有道理,可也不能什麽道理都听,他们这些人大部分家里都有闺女,谁受得了死後闺女被嫁给老光棍?

  自己都接受不了的事情别去强求别人,人家小姑娘造了多大的孽啊要摊上这种事情?

  不管怎麽说,这门婚事就是不合理,老光棍要是有意见就去找阿云她叔,阿云家里母亲刚刚去世,她叔家里可没事,要嫁就去嫁自个儿闺女,他自家闺女身上没戴孝。

  第一轮唇枪舌战之後,皇帝的专属秘书班子认定阿云和韦大不是夫妻,谋杀亲夫罪名不成立,可是後面谋杀已伤能不能减轻到流放又开始各有各的说法,这一轮吵的比前

  面更厉害。

  真宗年间曾有犯人临刑喊冤,刑部觉得这是地方衙役逼供,造成冤案的可能性太大,所以上奏真宗皇帝收回了地方衙役的审讯权。

  按照许遵的说法,阿云在被县衙捕快抓获後就招供还没到审讯那一步,那时候就招供算是自首,她都自首了凭什麽不能减轻两等处罚?

  这一点刑部和大理寺、审刑院都不同意,单拿阿云的案子来说,官家法外开恩免她死刑他们可以接受,毕竟小姑娘的确可怜,但是许遵想从律法层面来这麽判绝对不行。

  阿云想杀人是不堪忍受这门婚事,不是所有杀人犯都是阿云。

  要是所有杀人犯杀了人之後去自首都能免除死刑,那还要死刑干什麽?大宋的律法还有没有威慑力了?

  不行,绝对不行。

  结果送回登州,许遵许大人非常不满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3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0/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