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259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後来高丽商人发现销钱为器非常赚钱,于是就开始刻意搜集铜钱,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慢慢的高丽国内也开始用宋钱来交易。

  交趾那边和大宋的交易少,主要在西南邕、钦、廉三州,那边的商贾用香料和黄金换铜钱,跟大人即将要查的日本商人差不多。

  一两黄金大约换十贯铜钱,交趾人贸易金香必以铜钱,且铜钱许入而不许出。

  吐蕃、大理那些番邦得了好处不会轻易和大宋翻脸,交趾不一样,他们不光正常交易换钱,还时不时犯边抢掠财物。

  不过交趾那边自己能铸钱,所以大概率是收了大宋的铜钱然後铸成他们自己的钱。

  至于日本国是什麽情况,大人接下来可以去日本商人那儿打听,他就不多说了。

  苏景殊揉揉脸,在心里给交趾记了一笔。

  连吃带拿都不满足还动手抢,他们怎麽不上天呢?

  很好,记住了。

  到登州後再给林邵寄封信,信里把交趾的所作所为都写上,知州通判对地方政策的影响很大,交趾那边又不起眼,他们完全可以先把那个口子给堵上。

  林兄加油干,争取把广源州彻底纳入大宋的版图然後给交趾点颜色看看。

  老虎不发威,真当他们是病猫啊?

  白玉堂拍拍额头冷静冷静,官果然不是好当的,他要是在京城为官怕是得气死,“沈兄,昨天怎麽没听到你说这些?”

  沈仲元不好意思的回道,“临时打听的,昨天还不知道。”

  时间有限只来得及打听周边的几个番邦,日本国的情况他们大人本来就要去询问,他就不费这个功夫了。

  说实话,大人现在问他他也不知道。

  苏景殊:……

  白玉堂:……

  人才啊!

  这年头眼里有活还有本事的人不多,带他出来是带对了。

  苏大人再次感叹自己的慧眼识珠,然後带上他的哼哈二将去日本海商那边打探日本国内的金矿情况。

  日本和中原这边的交往由来已久,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倭奴国,大概唐朝时和唐朝学了太多东西,于是改了个日本的名字,不过中原这边民间还是更习惯称呼那边为倭国、东瀛,只有官方文书才用日本。

  日本商人来他们这儿经商的多,他们这儿的人去日本经商的也多,不少人直接在那边大肆买地开矿然後运回中原卖,具体利润多少不太清楚,反正相当赚钱。

  苏景殊扮成对日本国内感兴趣的商人去找那些日本来的商人打探情况,想着身边有人才不能不用,直接让沈仲元过去套话。

  他以前觉得他的口才非常好,现在不这麽觉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小诸葛的本事才是真厉害。

  反正他肯定没法在一天内把大宋境内的铜钱流向打探的那麽清楚,这麽优秀的人才以前混迹江湖真是太可惜了。

  沈仲元被夸的耳根微红,留他们家大人在後面当无所事事的富商公子,他去找那些日本来的小矮子打探消息。

  白玉堂蹲在地上看他们带来的货物打发时间,听着听着就笑不出来了。

  他怎麽觉得这些日本海商很欠揍?

  日本国矿多就矿多,嘚瑟什麽?

  他们矿多还囤积大宋的铜钱干什麽?有本事全用他们自己铸的钱啊!

  苏景殊蹲在他旁边,“稍安勿躁。”

  他也觉得这些家夥挺欠揍的,但是现在不是起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揍人会被巡逻的官兵抓走,他们还是耐着性子听着吧。

  老话说的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看来这些日本商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也可能是他们根本不觉得有组织有预谋的搜罗铜钱是个问题。

  按照他们的话,他们搜罗完铜钱就通过海上航线直接回国,海路不像榷场那样容易搜查监控,海船也比马车装的多,一艘海船一次运十万贯铜钱不在话下。

  他们日本的货物物美价廉,有些大海商会去南方的城池和那边的有钱宋人交易,有时候直接卖的整座城池都找不出几枚铜钱。

  还有还有,大宋的商人去日本贸易也直接带铜钱去,据说官府曾经在他们那儿采买了五十万斤硫磺,都是直接用铜钱支付的,他们日本的商人可喜欢直接和大宋的朝廷做生意了。

  苏景殊深吸一口气,你们嘚瑟就嘚瑟,还踩他们北方百姓一句是什麽意思?

  南方的百姓有钱愿意花钱买他们的货,北方百姓买他们的东西没花钱吗?

  什麽人呐?会不会说话?

  朝廷也是,榷场限制铜钱流出就说明他们知道铜钱外流对大宋不好,知道不好还一船一船的往外运铜板干什麽?

  看看那些日本商人是怎麽说的,估计都觉得他们人傻钱多好忽悠,连榷场运铜容易被扣下都知道,可见他们搜集铜钱之前已经做好完全的准备。

  日本商人能以物易物,大宋商人也可以,他们又不是只喜欢铜钱,那些丝绢啊茶叶啊瓷器啊都能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行吗?

  冷静,冷静,往好处想,他们好歹还运金砂来换铜板,至少在价值上他们大宋不亏。

  苏景殊磨了磨牙,郑重其事的问旁边的白玉堂,“五爷,经商容易吗?”

  “挺容易的吧?”白玉堂不太确定,“我大哥每年都能赚的盆满钵满,陷空岛卢大哥也是,每年的进项都不在少数,经商应该不难。”

  小小苏眸光逐渐凶残,“你说,我们能把日本国买下来吗?”

  白玉堂:……

  “景哥儿,你被气傻了?”

  虽然有大宋的商人在日本买地开矿,但是他们买到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那些日本人的土地。

  日本国有日本国的朝廷,他们的朝廷肯定不会放任宋人大肆买地。

  “要是找个本地人当幌子呢?”苏景殊脑洞大开,退远一点避开那些日本商人,捏紧拳头阴恻恻说道,“用个本地人当幌子,先从小地方开始买,然後慢慢扩张地盘,等到地盘足够大就揭竿而起推翻他们的天皇。”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宋境内都有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隔壁日本肯定也有。

  反正日本不在大宋境内,有机会就试试,不成也不亏。

  都说日本的战国是村与村之间的干仗,现在的日本还没到战国时代,打仗规模可能连村与村都不如。

  很好,先记下,到登州後就把他的想法和铜钱流向全部汇报给官家,顺便添油加醋写给小金大腿看。

  他没钱也没那麽多精力去经商,让那爷儿俩商量去。

  白玉堂托着脸说道,“我大哥总说我败家,如果你生在我家,被说败家的肯定不是我。”

  苏景殊搓搓下巴,“不一定,万一我是商业奇才呢?咱大哥看出我是个商业奇才从小开始培养,我到五爷这个年纪没准儿已经把隔壁日本给买下来了。”

  白玉堂:……

  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是吧?

  两个人在无人处低声交谈,不多时,沈仲元打探完消息回来,“大人,那些海商的确都曾运过金砂来大宋。”

  金砂没有精炼过,运过来後肯定还要锻造,包大人猜的没错,襄阳王背後之人手底下应该真的有朝廷不知道的矿,不然拿到金砂也没有用。

  苏景殊问道,“他们的金砂都是正常交易走的吗?”

  “言语含糊,大概率不是。”沈仲元回道,“不过这些人的船都不算多,据他们所说,日本国内拥有百艘船只的大海商多是宋人,日本的朝廷其实不乐意和大宋有往来,他们这些都是偷偷摸摸过来的小商人。而且那边的海商不只在密州市舶司一处停留,更多还是去南方泉州市舶司。”

  问题就出在这里。

  日本海商到大宋来的话到密州市舶司停留最安全,沿海而行肯定比深入大海安全,即便那些海商想和南洋或者更远的地方来的商贾交易也可以先在密州把货卖完再去,直接载满货物奔泉州而去肯定有问题。

  还有那些在日本国内拥有大量船只的海商,他们既然有那麽多船,肯定会在日本国买地安顿,日本国内矿多,那些商船极有可能就是用来运开采出来的黄金白银的。

  白玉堂嘶了一声,“别不是真有人能把日本国买下来吧?”

  苏景殊也瞳孔地震,“牛啊!”

第138章

  *

  小诸葛套话很有一手,短短一会儿功夫,那些日本海商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说了。

  套话的最高境界,消息全套出来了还让对方觉得什麽都没说。

  大宋刚建国那些年日本国内的政权也相当混乱,两国朝廷并没有建立起正式的朝贡关系,偶尔有商贾僧侣来往也是民间自发的交往,和官方没有关系。

  日本国内对中原王朝的更叠情况不太清楚,称呼这边还是唐朝。

  听那几个海商的意思,如今他们国内掌权的家族对民间往来睁只眼闭只眼,但是不愿意低中原王朝一头,就算中原这边派人过去交涉他们也不会回应。

  官商可以去那边大规模采买,只要钱货两讫,他们日本官府也不会阻拦。

  总之就是,宋人去日本经商的不在少数,除非有可靠之人提携,不然现在才想分一杯羹已经晚了。

  苏景殊又往日本海商那边看了两眼,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好像赚翻了似的叽哩哇啦,不知道的还以为刚才谈成了什麽大生意。

  现在去分一杯羹完全不晚,只要那些在日本经商的宋人和襄阳王谋反一案有关,朝廷就能直接把他们的産业一锅端,正好还能省下从头开拓商业帝国的精力。

  今天出门的时候以为会和昨天一样一无所获,没想到收获还不错,至少知道了接下来应该往哪儿查。

  日本商人多去泉州市舶司,那他们去广州和明州的市舶司吗?

  查都查了,不如三个一起查。

  苏大人带着他的哼哈二将继续在市舶司转悠,有套话小能手在,市舶司的海商在他们面前几乎没有秘密。

  拥有那麽多大船还敢出海经商的都是聪明人,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他们忽悠别人,可惜今儿遇到了同样靠嘴皮子谋生的小诸葛。

  溜达这麽一圈,他们知道了高丽商人之间派系斗争残酷,听了爪哇商人诉说出海的艰辛,甚至还被裹着头巾的大食商人用不怎麽熟练的汉话介绍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虽然都是大食但是并不是一个大食。

  还有白衣大食?白衣大食已经亡啦!

  能说会道的好处就是,在市舶司逛了一天一分钱没花还被送了好些小特産,价钱不一定高,但是一定有特色。

  苏景殊:……

  只要他们的三人组合不被拆散,现在给他们一艘船让他们出海,他感觉他们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傍晚,查案小分队在驿馆会和。

  密州市舶司的账面没有问题,上面有日本商船栽着金砂来大宋交易的记录,但是那些金砂的去向记载的清清楚楚,之後的流向也有迹可循。

  他们不知道那些日本海商带过来多少金砂,反正在账面上的都没问题。

  这麽一来的话,只能派人去泉州市舶司查。

  夏天海上有台风,商船轻易不会出海,只要幕後黑手不会赶在他们前面将痕迹全部抹去,这时候去泉州就来得及。

  问题是,襄阳王已经被下狱,他们已经打草惊蛇,幕後黑手真的会看着他们查案什麽都不做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2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