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250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如果只是造反也还好,最多就是私下赐死,像襄阳王这种造反还没开始就被朝廷抓捕归案的可能连赐死都不需要,圈禁起来好吃好喝关一辈子也有可能。

  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草菅人命。

  无忧洞毁了多少人?念奴娇毁了多少人?襄阳王府明抢暗骗的舞女歌伎和幼童又毁了多少个家庭?洪泽湖一旦泛滥成灾,被波及的百姓的性命谁来偿还?

  皇帝建皇陵都不会赐死工匠,修建冲霄楼的工匠何其无辜?

  更有甚者,他身为太宗皇帝之子竟然还私通辽国。

  和上面那些罪名相比,勾结地方官敛财甚至只能算是小事。

  襄阳王之罪罄竹难书,足够让他去体验一下龙头铡。

  赵清撇撇嘴,“活该。”

  但凡他那幺叔没有丧心病狂到私通辽国,宗正寺的宗室就能闭着眼给他辩护,偏偏他干的是通敌叛国的糟心事。

  堂堂王爷通敌叛国,亏他干得出来。

  苏景殊小声道,“想当皇帝想疯了。”

  大宋的宗室封爵制度很严格,严格到可以称得上苛刻的地步。

  建国之初分宗室爵位为十二等,包括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等等,世袭爵位只有周世宗柴荣的後人崇义公和孔子的後人衍圣公,其他就算亲王都不能世袭。

  明朝的宗室在地方作威作福无人敢管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大宋是连皇子都不一定能获得顶级的亲王爵位,就算能获得,爵位也没法让後人继承,而是降级袭爵。

  就拿旁边的赵清赵世子来说,他爹八贤王是亲王,等他继位顶多就是郡王,甚至可能连郡王都没有。

  宗室有宗室的规矩,皇帝在位时可以封兄弟儿子为王或者其他爵位,皇子或者皇帝的兄弟通常都是先授予观察室、节度使之类的官职,然後才会被封为王爵,王爵的封号也可能先从小国开始逐渐晋升至大国,不会一步到位直接封亲王。

  毕竟大宋的皇位传承不像以往的朝代那样爹传儿子儿子传孙子,大宋开头时来了个兄终弟及,後面太宗皇帝为了削弱太祖一脉的影响,对太祖一脉的封爵非常吝啬,轻易不肯授予高爵位。

  为了避免引起宗室的不满,他对他自己的儿子也只能一视同仁,要封都封,要不封都不封,最後就是连皇帝的儿子都可能没法封王。

  宗室成员获得爵位很难,有些甚至是爹是王爷,儿子却没法继承王爵,生前被授予各种观察室、节度使之类的没有实权的官职,死後才会被追赠为王。

  如果官家不地道,赵清赵世子将来就可能落得那样的境地。他自己死後被追赠为王,他的儿子连追赠都没有。

  在太宗皇帝之前,宗室成员可以在各地担任官职,但除了开封府尹外,其他官职都没有实权。

  後来开封府尹直接成了虚职,宗室子弟仅剩的这个实权官职也没有了。

  从真宗皇帝开始,宗室子弟不得在地方担任官职,只得留在京城汴京。在五服以内者居于皇宫之中,超出五服者则居于宫外,但并不得自由进出都城。

  不过真宗皇帝和仁宗皇帝都子嗣艰难,像仁宗皇帝都艰难到了绝後的地步,所以仁宗皇帝生前下过一道命令,爵位降至国公之下不再降级。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没法继承爵位的宗室子弟也只能逐渐沦为普通百姓。

  早先宗室子弟不许科举,沦为普通百姓後可能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如今朝廷允许宗室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但也不能领兵和进政事堂,以免他们权势过大对皇帝构成威胁。

  後面这条可以当不存在,因为朝中有个可以和政事堂一起议事的八贤王,地方还有个在封地当土皇帝的襄阳王。

  这两位王爷的待遇和大宋严苛的封爵制度格格不入,但是想想他们这是个有江湖的大宋,也没必要那麽严谨就是了。

  襄阳王是太宗皇帝的儿子,他活着的时候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等到他儿子那一辈是什麽情况就说不准了。

  毕竟太祖皇帝的儿子都有不能封王的,当今官家和他关系没那麽近,在他百年後完全可能把他的王爵收回去。

  想要保住子孙後代的荣华富贵,除了当皇帝还是当皇帝。

  他当了皇帝後不会把爵位传给兄弟,只会传给儿子,不会出现太宗皇帝打压太祖皇帝子嗣的情况,只要他能当皇帝,他的儿孙就能荣华富贵高枕无忧。

  赵二啊赵二,你说你造的都是什麽孽吧。

  苏景殊在心里感叹一句,这种话也只能在心里感叹,毕竟旁边这两位都是赵二的後代,直接说出来太得罪人,这种蠢事不能干。

  赵顼靠在柱子上唉声叹气,“我和我爹说让包大人带我一起去差案,案子办完再和包大人一起回京。”

  苏景殊擡头问道,“官家同意?”

  太子殿下蔫儿了吧唧,“我爹不同意。”

  他爹要是同意他就不会说他想去了,而是直接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以前在京城周边还行,登州太远,那麽远的地方他爹肯定不会同意,就算他磨破嘴皮子也没用。

  庞昱举手,“太子殿下不能去,我可以啊。”

  他比太子殿下年纪大,还能借口去登州探亲,只要他爹同意,他也能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苏景殊深呼吸,“太师同意?”

  庞衙内非常自信,“我爹肯定会同意。”

  跟着别人能不放心,跟着包大人还有什麽不放心的?

  包大人要是不想回京被他爹弹劾肯定会保护好他,身为政敌,包大人和他爹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苏景殊嘴角微抽,“我感觉包大人不一定会同意。”

  默契不是用在这上面的,就算庞太师愿意把儿子交给包大人,包大人也不一定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赵清搓搓下巴,“我就不去了,我得留在京城给乐平姐姐跑腿。”

  比起查案,他还是更喜欢留在京城,他觉得庞昱也受不了路上的颠簸。

  “庞昱,登州离京城远的很,坐马车走官道估计得走一个月,你确定要去那麽远的地方?”

  子安去登州是上任,包大人去登州是查案,他一个纨绔子弟跟上去添什麽乱?

  能让包大人大老远跑去登州的案子肯定不简单,他那幺叔虽然不聪明,但是能把他当棋子的肯定也不是简单人。

  留在京城很安全,跟着包大人出去就不一定了,幕後黑手可能半夜悄悄刺杀,要是侍卫护卫不利,他们没准儿还会过上逃亡的生活。

  被追杀进深山老林,身无分文饥肠辘辘被妖怪捡回家当人肉粮食,嘶,想想就可怕。

  庞昱听的浑身起鸡皮疙瘩,“你胡说,就不能被美貌狐女救了吗?”

  赵清:……

  “就你?还美貌狐女?”

  庞衙内立刻炸毛,“我怎麽了?小爷逛花楼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喝奶呢!”

  两个人很快吵起来,赵顼揉揉耳朵,绕开两个没营养的家夥去凉亭外吹风,“小郎,包大人应该不会在登州待太久,他把你送到登州後会返回青州给柴王爷贺寿。”

  前朝皇室之後的柴王爷马上要过六十大寿,包大人这次离京的名义是贺寿钦差,并特旨代天巡狩视察青州军政。

  去登州只是顺路,只是不小心顺的远了点儿,所以顺便去登州勘查边境海防军务。

  “天底下想当皇帝的人很多,但是能把襄阳王竖起来当靶子的却没几个。”赵顼压低声音,“我怀疑我爹在怀疑柴王府。”

  不只他爹,他也怀疑。

  大宋得国不正,就算他是当朝太子也不得不承认太祖皇帝当年黄袍加身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柴王府的人想夺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今这位柴王爷已经六十岁,据说一辈子老实本分没干过出格的事情,但是柴王府远在青州,旁边兖州曲阜还有个衍圣公,谁也不知道他们私底下有没有联系,也不知道柴氏子孙想不想复国。

  苏景殊倒吸了一口凉气,“殿下是说,襄阳王背後的人可能出自柴王府?”

  赵顼慎重的点点头,“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如果不是因为怀疑柴王府,他爹也不会再把包公派出去。

  太祖皇帝当年的确是抢了人家的江山,全天下人都知道柴王府地位超然,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轻易对他们做什麽,和柴王府相关的事情再谨慎也不为过。

  没有足够的证据就动柴王府,他们老赵家得被骂的擡不起头。

  而且他们现在的确没有足够的证据说襄阳王身後那人是柴王府的人,如果真的冤枉了柴王府,他们老赵家更得被骂的擡不起头。

  祖宗犯的错他们这些後辈也要承担,毕竟江山都改姓赵了,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了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包大人这次名义上是去青州给柴王爷祝寿,顺便代天巡狩视察青州军政,但是如果柴王府真的有古怪,他们肯定能察觉到包大人去青州是去者不善。

  苏景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意思就是,登州反而没什麽重要的事情要干。”

  “也有。”太子殿下拍拍小夥伴的胳膊,“登州通判暴病而亡,我爹觉得他死的蹊跷,登州可能也有古怪。”

  苏景殊眼睛一亮,“也就是说,我要和包大人分头行动!”

第134章

  *

  京东路下辖十六州二军,治宋州,大致范围就是後世的河南和山东。

  苏景殊看过舆图,他们从京城出发,抵达青州後继续往东走,穿过潍州、莱州才是登州,登州再往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所以说,包大人到登州勘查边境海防军务纯属是没理由了硬加个差事,主要任务还是把他送去登州。

  谢谢官家,谢谢包大人,谢谢同行的所有人。

  眼泪汪汪.jpg

  他到地方肯定好好干,鞠躬尽瘁死而後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百姓做主为大宋发光发热,总之一定对得起官家和包大人的良苦用心。

  太子殿下费劲儿的把人从身上撕下来,“我知道你激动,但是你先别激动,事情还没说完呢。”

  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正事说完再激动也来得及。

  有句老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总觉得小郎风头太盛不是好事。

  虽然包大人有正经差事去登州,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那正经差事是凑数,如果不是要送某个要去登州上任的状元郎,登州的海防军务完全不需要动用包大人这个级别的重臣。

  从青州到登州隔着潍州莱州足足两个州,路上的时间足够包大人把青州的军政财政民政各种事情查个底儿朝天。

  他们小郎第一次当官就那麽大的压力,万一压力太大伤仲永了怎麽办?

  不是他对小郎没有信心,他是真愁啊。

  爹爹也是,看重可以悄悄的看重,弄那麽显眼干什麽?

  要是他来安排,他只会不着痕迹的给他们小郎塞几十个大内侍卫当护卫,才不会大张旗鼓的把朝中重臣也派去同一个地方。

  苏景殊的“就是就是”在听到“塞几十个大内侍卫当护卫”的时候戛然而止,他觉得“塞几十个大内侍卫当护卫”和“不着痕迹”完全不沾边,除非大内侍卫会隐身。

  他觉得吧,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官家。

  就算官家没有派包大人和他同去登州,他也没低调哪儿去。

  先前已经出过风头,现在想低调也来不及了,他觉得他应该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感叹伤仲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2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0/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