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各州县的学校都会给学生发钱贴补生活,汴京太学发的尤其多。

  只要有本事考上官学,官府就绝不允许有学生因为家贫而读不起书,和後世的义务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孙策笑着摇摇头,都惦记上太学发的补贴了,可见是已有十成的把握,“厨房已经做好晚饭,景哥儿可要一起来?”

  苏景殊大惊失色,“不用不用,先生您快去吃饭,我先走一步。”

  话音未落,人已经带着锅逃之夭夭。

  不是他对开封府的厨房有意见,好吧,他就是对开封府的厨房有意见。

  开封府不光要断案,还要管治安、赈灾、教育等各方事宜,三院六曹各有职能,大部分官差都忙的脚不沾地。

  他们平时嘴馋可以去外面买,府衙的饭菜能吃就行,味道不重要。

  厨子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公厨的饭菜怎麽可能会好吃?

  公孙先生叹气,“看来咱们府衙的饭是真的不得人心。”

  展昭深有同感,“苏小郎每次过来都带着家里做的小食,现在府里的官差看见他比看见包大人都亲,天天追着问他们什麽时候在汴京开食肆。”

  不开食肆的话悄悄把手艺传授开封府的厨子也行,他们不挑。

  可惜这事儿只能想想,厨子的手艺大多只传给自家人,开过食肆的人家更注重保密,他们要是上去就管人家要家传的手艺,人家只会以为开封府仗势欺人抢东西。

  公孙策也遗憾不已,又是期待程夫人开食肆的一天呢。

  指望好友苏明允?不如指望景哥儿多来开封府跑几趟。

  苏景殊一溜烟儿跑回家,和家里人打声招呼说他回来了,然後在去厨房送锅的时候顺便把晚饭解决掉。

  苏轼跟着溜达过来,看着无忧无虑的傻弟弟感慨万分,“景哥儿,再过几日就是省试了。”

  “哥,过几天也是我去考国子监的日子。”苏景殊咽下口中饭菜,不用想都知道他哥要说的肯定不是考试,“说吧,那几天想吃什麽?”

  苏轼毫不客气的在旁边坐下,“听说京城贡院的条件非常简陋,大冷天哥哥想吃点热乎的不过分吧?”

  苏景殊喝光最後一口汤,点头回道,“不过分。”

  苏轼继续,“会试一考三场,连考九日,哥哥每天都想吃点热乎的也不过分吧?”

  苏景殊继续点头,“也不过分。”

  苏轼再接再厉还想再提点要求,跟在後面的苏辙已经忍无可忍,“二哥,我们是去考试,不是去春游。”

  马上就是春闱,苏景殊这会儿难得的有耐心,“没事没事,有什麽要求尽管说。”

  苏辙额角青筋直冒,“景哥儿,你就惯着他!”

  苏轼朝幼弟挤眉弄眼,俩人心照不宣的比划了两下,然後连拖带拽把他们家小古板带出厨房,“不惯着不惯着,考试的时候啃干饼子总行了吧。”

  苏辙:……

  啃干饼子是不可能的,就算苏轼不提要求,家里也不会在吃食上短了他们。

  考试时贡院只提供热水,其他食物以及餐具都要考生自备。

  陈世美的案子刚过,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盯着今年的省试,生怕再出个陈世美那样狼心狗肺的东西来玷污他们的名声。

  这场考试的严苛比以往更甚,考生能带进去的东西也要经过层层检验,据说就算带的是干饼子,也要把干饼子撕成饼块块来确定里面没有夹带小抄。

  要吃热乎的,还要能通过检查,很简单,泡面能完美的符合所有要求。

  他们之前解试的时候已经验证过方便面是名副其实的方便,这次考试就是时间长了点,但是和其他热水泡饼子吃的考生相比,能连着九天有泡面吃已经很不错了。

  苏轼:!!!

  不——

  苏辙:……

  他也不太想连吃九天泡面来着。

  苏景殊被吃货哥哥缠的没办法,灵光一闪想出个好主意,“哥你别急,我看看能不能弄个简易自热包,再准备些羊肉、兔肉和蔬菜,到时候让你配着热水吃锅子。”

  苏轼不知道什麽叫简易自热包,但是顾名思义,应该是个简陋的能够自己发热的包。

  贡院里吃羊肉锅子啊……

  大苏眼神飘忽,已经能想到到时候会惹来多少骂声。

  不过想想他们哥儿俩在眉州老家考试时凭泡面拉过的仇恨,只是换个地方拉仇恨而已,和好吃的相比不重要。

  苏辙有些犹豫,“二哥,景哥儿,这样会不会太惹人注目?”

  苏轼不甚在意的摆摆手,“无妨无妨,你只说要不要吃吧。”

  苏辙很想拒绝,但是想想四面漏风的贡院,再想想热腾腾的美味羊肉锅,最终还是屈服在美食的威力之下。

  三兄弟达成共识,二话不说就是干。

  制作自热包的原料很简单,有生石灰、铁粉、盐巴就行,这个不用游戏系统苏景殊也知道。

  小小苏找齐原料随意比例混合,测试了几次没有发现问题,于是开开心心跑去找哥哥们报喜。

  然而——

  程夫人一脸复杂的看着傻儿子,“贡院的检查那麽严格,你们觉得这东西能带进去?”

  这个小土包能热饭,谁知道会不会造成其他危害?

  贡院本就简陋,不小心把号舍点燃了怎麽办?

  大苏小苏小小苏:……

  他们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自热小火锅计划夭折,原因:审核不通过。

  程夫人对傻儿子们实在没办法,直接剥夺他们胡乱准备的权利,马上就要考试,该温书的温书该放松的放松,别的事情不要管,省的给她添乱。

  三个傻儿子灰溜溜的各回书房,连苏轼也不敢再为了口腹之欲说什麽。

  弟弟力气没他大所以可以胡搅蛮缠,娘亲不行,娘亲打人用藤条。

  二月初三,开场第一天,天还未亮,苏景殊便从被窝里爬起来跟他爹一起送两个哥哥去贡院。

  他起的晚,带了一笼小笼包在马车上吃,等他填饱肚子,马车正好停在考试院外面的街上。

  排队的人太多,接下来的路只能两个哥哥走过去。

  有道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考试院外面排成长龙的举子年龄相差迥异。

  苏洵看着人群中头发花白的老举人不由感慨,“还好爹放弃的早,不然可能考到两鬓斑斑也考不中。”

  苏景殊瞅了他爹一眼,没敢接话。

  两个哥哥都不在,这时候最好不要打扰他爹感慨人生。

  今年省试比往年早,春寒料峭很折磨人,老苏目送大苏小苏进场後便带上小小苏离开,春闱一考九天,他们只要在考完时再来接人就行。

  苏景殊昏昏欲睡,还想回家再补个觉,却感觉回去的路不太对,“爹,是不是拐早了?”

  苏洵擡眼,“不早,今天去你王叔父家做客。”

  “哪个王叔父?”苏景殊打了个哈欠,他爹人脉太广,姓王的叔父太多,他实在猜不到是哪个王叔父。

  苏洵慢吞吞解释道,“你初到京城时在诗会上见过的王介甫王叔父,你王叔父年前进京述职,如今调到京中任三司度支判官,他家雱哥儿和你差不多大,今天先带你去认识认识,之後去国子监也能有个伴儿。”

  苏景殊眼睛一亮,王安石啊,晓得晓得,“爹,王叔父家的胖哥儿要和我一起考试吗?”

  “你要是觉得这麽想心情好,也可以这麽自欺欺人。”苏洵擡手敲敲儿子的脑袋瓜,“还有,是雱哥儿,不是胖哥儿。”

  苏景殊撇嘴,“爹,您进京那麽长时间至今不自卑也是很难得。”

  爹和爹不能比,比起来真的能气死儿。

  苏洵顿了一下,“人家雱哥儿自幼聪敏,不然你以为你王叔父的《伤仲永》是怎麽写出来的?”

  苏景殊不服气,“您儿子也不差,也没见您写《伤和仲》《伤同叔》《伤景殊》啊。”

  苏洵淡定反击,“你觉得你爹我在京城是靠什麽扬的名?”

  苏景殊:……

  那没事了。

第12章

  *

  王安石家离开封府也不远,不过他们家和苏家不太一样,他们家住的是“公租房”。

  京城房价高,作为外地人想在京城买房子难度很大,但是天天住客店也是笔不小的花销,因此大部分人都是租房子住。

  朝廷为了解决官员百姓租房的问题,在京城和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来负责公屋的建造、维修、租赁和管理。

  京城的公租房大部分都在开封府和国子监附近,开封府附近的租给外地进京的官员,国子监附近的租给进京求学的学子,价格低廉设施完善,身份文书审核通过就能直接入住。

  公租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逢年过节减房租,遇见天气灾害减房租,家里太穷减房租,甚至哪天皇帝高兴了心血来潮也会下令减房租。

  总而言之,只要有手有脚肯干活,在京城生存下去难度并不大。

  文人的圈子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往大了说全天下的读书人凑在一起都能称兄道弟,往小了说只有志趣相投才会结交。

  苏景殊听他爹讲过许多京城读书人的事情,但是至今没弄明白他爹到底有多少个好朋友。

  人情世故忒复杂,别说学了,他只看着就脑壳疼。

  姜还是老的辣,不服气不行。

  今日春闱开场,街上的人比往日少很多,马车穿过州桥回到光化坊没多久,苏洵便让车夫赶车回家。

  後面的路途不远,他可以走着去访友。

  春闱期间朝廷上上下下都得绷紧神经,但是对掌管财政的三司官员来说,年初这段时间却是难得的清闲。

  王介甫如今隶属三司,不趁他清闲多见见面,等过几个月忙起来想见都见不着。

  苏景殊脑子里自动把三司变成财务部,表情逐渐震惊,“王叔父在三司,怎麽年前还有时间参加诗会?”

  那可是年底的会计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