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回赶出宫去,只是李明福这厮办事实在不力,没能将差事办好不说,还差点将他连累了进去,受了父皇好一顿数落。
幸好他机灵,提前将王女史赶出宫去,又封了李明福的口,否则少不得要查到姚司司身上去,没得连累了她。
如今父皇回京,又在西苑里管着他,往后再冲沈荷回下手便难了。
想到这里,李元净少不得有些烦躁。
没成想他这番言论却叫姚司司眼圈发红,慌忙捂着他唇道:“小爷若还稀罕我这条命,往后就再别说这样的话。”
李元净被她的眼泪弄得心如刀绞,说,“我省得,你别哭。”
姚司司别过脸去劝他,“沈姑娘挺好的,小爷别错看了人家。”
李元净冷哼一声,“满身的乡气,木头一样的人,有什么好的,也就皇祖母稀罕,父皇还没见过呢,等他见了,必定也不喜欢。”
“这也不一定,陛下的心思谁又能猜得透。”提起皇帝,姚司司掀起眼帘,“说起这个,我差点忘了,过些日子就是万寿节,小爷可想好要准备什么寿礼给圣上?”
李元净摇头,“未曾。”
姚司司略有些嗔怪地望着他,“如此大事,小爷该早做准备才是,若是一个不好,寿礼送得皇爷不舒心,那可是大罪。”
原本还在头疼送什么寿礼的李元净听到她后半句话,似被点醒什么,腾的一下坐直身体,双眼发亮。
“怎么了,小爷。”姚司司拿扇子为他扇风,恍若未觉。
李元净下榻,摆手道:“无事,司司,你先回去,我去瞧瞧太后。”
父皇不许他插手后宫之事,可若是那丫头主动在他的万寿节上失仪,惹恼了他老人家,那就与他不相干了。
连衣裳都没换,快步出了殿门,见到庭院中荷回的身影时,明显愣了一下。
小宫女唤他,“小爷,沈姑娘给您做了吃食,您看......”
李元净如今心情好,想着反正往后多半也见不到这烦人的柴头了,于是乎,竟觉得荷回今日比往日顺眼许多,破天荒头一次对她露出一抹微笑,那笑带着浓浓嘲讽,淡淡叹息。
其实荷回生得并不差,若正常入宫,不非要当王妃的话,他倒挺乐意赏她个侍妾当当。
可惜了。
然而很显然,荷回并没读懂他的心思,只是被他的一番表现震住,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宁王。
冲她笑了。
荷回睁大眼睛,转头望天。
姚朱说得对,最近的日头,当真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在听见宁王声音,瞧见他容貌后,荷回便一直沉浸在关于那晚的回忆中,以至于并未听见他们之后的谈话。
音色是有些相像,只不过比那夜听到的清亮些,不如那夜醇厚。
在宁王出来之前,她还有些怀疑,是不是她认错人了,毕竟宁王从来对她不假辞色,哪里会好心助她脱险,不趁机将她踹进太液池都算他大发慈悲。
难不成是那夜天太黑,他没认出她来?
正迷惘间,宁王出来,对她笑了笑。
荷回直直望着他,险些要将他盯出个洞来,只觉得从身形到五官,越看越觉得像,即便那夜她只隐隐瞧见一个模糊的轮廓,根本没瞧见那帮她之人究竟是何模样。
是他吧,否则他对自己笑什么呢。
然而有些事终究要确认过才放心,正要拦住宁王询问清楚,却发觉他早早便在宫人簇拥下离去,已然没了影子。
荷回不免失望。
正气馁间,忽察觉身后站着一人,一瞧,却是姚司司。
想着自己打搅了她同宁王的相会,荷回有些不好意思,十分自然地将手中食盒抬起,问,“我做了荷包饭,姚女史,你吃吗?”
姚司司似乎愣了片刻,不过很快便将神色恢复如初,嘴角泛起合宜的微笑,“多谢姑娘,臣已经用过了。”
她对荷回的出现,既无惊讶,也无伤感,言辞得体,叫人如沐春风。
“不过姑娘。”姚司司忽然再次开口。
荷回抬头。
姚司司望着她,说:“宫里的主子们,尤其是太后、皇爷、小爷,他们的吃食都是由光禄寺采买,尚膳监烹调,再由尚食局的女官们试膳之后,方可入口,一道程序都不能错。”
她声音轻柔,却言辞犀利地指出荷回的言行失误之处。
“所以。”姚司司道:“您今日的这顿饭,便是小爷未曾出去,也是用不上的。”
荷回愣愣点头,随即脸颊发烫,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站了片刻,抱着食盒落荒而逃。
-
玉熙宫西暖阁内,皇帝正在批阅奏章
。
一摞摞的奏章
在矮桌上堆成高山,险些要将人淹没,以至于王植掀帘进来,手上东西没处搁,只好放在不远处紫檀圆桌上。
“淑妃送回去了?”
“是。”王植道:“娘娘知道主子在处理朝务,不敢打扰主子,在外头站了好些时候,说了好些要奴婢们好好照顾主子身子的话。”
皇帝连头都没抬,“只说这些?”
“主子耳聪目明。”王植犹豫片刻,还是道:“娘娘还私下朝奴婢打听了些宁王殿下的消息,说殿下年纪小,自小没生母在眼前照看着,难免行差踏错。”
淑妃说话滴水不漏,全然是以一个庶母的身份在感叹孩子不懂事,别的再没多嘴,叫人寻不出她的错来。
皇帝将御笔放在三彩芙蓉晶石云纹笔架上,小小‘啪嗒’一声,却惊得王植眼皮跳了跳。
科考舞弊一案,有萧家旁支子弟参与其中,也难怪淑妃这样忙慌赶来,明着是替宁王求情,实则是在旁敲侧击打探消息。
“朕记得几日前织造局新从江南进上来一批织金缂丝。”皇帝已然重新拿起御笔,声音轻缓沉稳,“叫淑妃派人去挑几匹,交给尚服局做衣裳。”
王植称是,看来主子对淑妃,还是有些情分在的。
明面上是赏东西,实则是告诉淑妃,科举舞弊一事,不会牵连到她父兄,叫她安心。
聪明人之间打交道,就是如此,权衡利弊,互相试探,话从来不明说,对方随便一个眼神,意思就明白了。
只是这样过日子,难免会觉得累,就比如现下,虽然皇帝不说,但王植还是从他微皱的眉眼间瞧出一丝无聊与烦闷,只是这种感觉稍纵即逝,不过眨眼的功夫,皇帝的神色便恢复如常,仿似方才的一切都不过是他的一场幻觉。
皇帝立志要做明君,可这明君哪里是容易做的,尸山血海里翻滚不说,好容易回鸾,就得赶紧收拾小辈儿不小心闯出的烂摊子,没日没夜地批阅奏章
,同阁臣商量治国之策,连个打盹儿的时候都没有。
后宫常年只有那几位娘娘,偶尔想起来去见一见,说说话,不见,也不想着,虽说美色容易误国,但身为一国之君,太过不注重美色,也着实不大妥当。
从前还好些,近些年,外头庙里的和尚都知道要惯常同妇人厮混了,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越发清心寡欲起来。
阿弥陀佛,只盼望着等那些秀女面圣后,情况能好些,太后也能少操些心。
说起秀女,王植不免想起那日皇帝遇见的那位。
小姑娘这么些时日了,竟当真没找上门来。
虽说宫规森严,秀女们还不到面圣的时候,但其实只要她稍稍向管事的嬷嬷透露一两句,嬷嬷自有一万种法子将她推到御前,提前过了明路,在御前露了面,便能一步登天,再不必在寿明殿里苦苦等候。
当真沉得住气。
不单是她,皇爷这一个月也未曾提及过她一个字,仿佛当真将那日夜间之事忘记一般。
难不成皇爷并不喜欢那小姑娘,只是他会错了意?
王植心里千思百转,一会儿歪头一会儿蹙眉,皇帝忍不住抬头瞧他一眼。
“主子。”王植终于回过神来,提醒皇帝,“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到了。”
皇帝瞧了眼西洋钟,‘嗯’了一声,由着宫女伺候穿上鞋子下榻,换了衣裳,往太后如今所在的万寿宫后殿去。
行至太液池畔,皇帝坐在御撵上,不期然远远瞧见池边坐着个瘦小的身影,正抱着一个食盒发呆,夜色下,隐约有孤寂之感。
瞧着背影,竟莫名有些熟悉。
他目光太过让人不容忽视,荷回敏锐地察觉到身后有什么人在看着自己,不禁下意识回头。
第5章
你将来的儿媳妇,总得见见……
王植双目微睁,只觉意外。
是月余前,皇爷在船上遇见的那个小姑娘。
王植明显感觉到坐在御撵上的皇帝,在看到她面容的那一刻,眼帘微微跳动了下,片刻之后,方才归于平静。
那夜没看分明,此刻,天地被热气熏成一片带黑的橙黄琉璃瓦,残阳留有余晖,尚未全然昏沉的光线足够瞧清楚对方模样。
她一双杏眼,里头嵌两只黑漆漆瞳仁,就那样看着你,好似一头懵懂脆弱的幼兽,一个不注意,就跳进你心里去。
眉间一点胭脂痣,恰如皑皑白雪中盛开的梅花,绚烂夺目,令人见之忘俗。
倒好个模样,只是大抵入宫不久,身上还股市井气还没脱干净,倒将她原本九分的容貌减了两分,只剩七分了。
秀女中有这样的人么?王植微蹙眉眼,绞尽脑汁回想。
负责选秀的是他手下的秉笔太监,他并不记得他对自己说过有哪位秀女眉间生有胭脂记的。
正怔仲间,忽见那小姑娘眨了两下眼睛,露出迷惑的神情,随即像是没事儿人一般,重新将脑袋转了回去,手摸在食盒上,犹豫半晌,将盖子掀起一个小角,从里头摸出一块点心塞进嘴里。
“......”
王植下意识抬头,将视线小心投向皇帝,只见他端坐在御撵上,两条长腿自然交叠,龙颜微侧,一只手搭上膝盖,而另一只手搭在扶把上,正有规律地轻轻敲击着。
这是他思考时惯常的动作。
王植斟酌道:“主子,那边有假山石挡着,姑娘许是没瞧见我们,奴婢这就派人将她唤来。”
见御驾不跪,乃是大罪,小姑娘也不知吃了什么雄心豹子胆,竟敢如此无理!
抬了手,正招呼随从的小火者过去,忽听耳边传来皇帝醇厚的嗓音,比之平日,竟平添些许温柔,“别打扰她。”
皇帝目光直直注视着岸边那道瘦小的背影,瞧她吃点心的样子,竟无端想起太后宫里养着的那只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