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楚修筠的加冠礼定在了十月十五,距今不过四五日,时间有些紧张,虽说裴氏早早的就已经预备下,但楚老太爷归家,还有不少事宜需要府上长辈过目。
沈瓷几人也跟着裴氏一块儿忙碌着,帮着打下手。
无论是宴请宾客的菜单,用具,或是回礼,几个姑娘都做的极好。
楚长山看着也十分满意,对孙女们那是夸了又夸。
“姑娘们都有长进。”楚老夫人和丈夫一块儿在府上散步,夫妻俩多年未见,却半点不见生分生分,楚长山陪在妻子的身边看着府上的一草一木,只觉心满意足。
但这会儿话赶话的说起了姑娘们,楚长山便问了妻子外孙女的事儿,“阿瓷在府上住的可还好?”
实则这话楚长山一开始就想问,但他许久不在金陵不知府中情况,这些年家书里老妻也从未说起过什么,楚长山担心贸贸然开口追问会寒了二儿媳的心,这才寻了个机会问妻子。
“你自己瞧着呢?”楚老夫人不答反问,示意丈夫自己去看,楚长山也没嫌弃老妻卖关子,反而认认真真的观察起来。
库房外的院子里,几个孩子一块儿在核对当日要用的酒具和器皿,记录的,核对数目的,分工明确。
两个小子忙碌完前院的事儿也过来帮忙,原本三人配合的极好,这会儿多两个人帮忙竟也没打乱她们的进程。
五个人说说笑笑的就将这事儿办完了。
“他们几个感情倒是极好。”楚长山由衷开口。
楚老夫人浅浅笑起,“这都是兰清的功劳,兰清一直都告诉大郎二郎女眷们要忙碌的事情繁琐又复杂,但凡得空,两个小子都会来帮忙。”
楚老夫人并不吝啬对儿媳妇的夸赞,告诉丈夫这些年小儿媳究竟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裴氏自己就有三个孩子,本就要操不少心,当年老大外放任上,长媳跟着一块儿去了,只是长孙才三岁,就留在了家中。
从奶娃娃开始就是裴氏照顾的。
三年前沈家出了变故,沈瓷接回了金陵也是裴氏照拂。
“修筠是侄儿,阿瓷是外甥女,兰清要教养他们可要花不少心思和心血。”
无论裴兰清怎么做,都会有人挑她的毛病,楚老夫人一直都知道儿媳妇的辛苦,府里大大小小五个孩子,若非尽心尽力的教养,几个孩子的感情又怎会那般的要好?
“是,兰清的确辛苦。回头陛下赐下的封赏,你做主给兰清多挑一些。”楚长山是个武人,思维也是直来直去惯了,他念着儿媳妇的好,总不能黏黏糊糊的对着儿媳妇夸赞,那些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倒不如给些实在东西。
楚长山这一次调回金陵就正式致仕,日后便可在府上颐养天年。
楚老夫人笑着应下,夫妻俩一边散步一边瞧着几个孩子,见他们清点完酒具器皿之后又开始看起菜单来,明明核对了好几遍,但几个人都很紧张,生怕这次的加冠礼出什么错,恨不得再多对几遍。
本以为是最耐不住性子的楚景澄先受不住,谁知这回反倒是楚修筠受不住,“菜单已经瞧过好几回,和宾客名单也都一一的看过,不会犯什么忌讳。”
“那不成,我们再看一看,万一有什么遗漏怎么办?”
“何况这一回的宴会是映梦和阿瓷帮着阿娘一块儿办的,要是出了纰漏可就要闹大笑话了。”
楚思怡拿着菜单又看了一遍,直到眼睛开始发晕,“可是二哥,我都要不认识这些字了。”
“别说,我也快要不认得…”
几人都是一样的反应,楚长山看着他们几个忍不住的笑出声来,他问老妻府上是不是每日都这么热闹。
楚老夫人笑着点头,和丈夫说起前些日子的事情来。
楚长山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但笑完之后又有些担忧,“他们几个的感情那么好,待秋灵回来,会不会合不来?”
楚长山说的秋灵不是别人,正是楚修筠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当年楚家老大夫妻俩将孩子留在金陵,没多久便又有了一个孩子,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可这些年兄妹俩也没见过面。
老大没有调令不得回,而老大夫妻俩身边唯有这么一个孩子,自然也舍不得将孩子送回来,未免有些骄纵,楚长山观察了一番只觉得家中几个孩子都谦虚有礼,和乐融融。
只担心他们几个到时候玩不到一块儿去。
楚老夫人没说话,她也没见过那孩子,同孩子也没多大感情,不过逢年过节的一纸家书问候,不好保证说他们几个一定能够和睦相处,只拿话哄着丈夫,“都是亲兄弟姐妹,时间久了处出感情,自会和睦。”
楚长山默默的点了头。
夫妻俩便没再提这事儿,慢吞吞的散着步往别处去了。
*
转眼就到了十月十五,楚修筠一大早就被人喊了起来,一模一样的流程他先前就已经见识过一回,只是这次轮到自己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他正在想入非非的时候楚景澄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哥,我陪你一块儿去。”
并无规矩说不能让人陪同,楚景澄硬生生的要挤过来,长辈们便也没拦着,而楚修筠也没舍得拒绝。
他的确紧张,此时因为有楚景澄的陪同,那份忐忑的心也稍稍的好了些,
他安慰自己,加冠礼尚未完成,他还可以依赖弟弟。
身为忠毅伯府的长孙,楚修筠的加冠礼同样很隆重,裴珩今日特意告了假过来,和沈瓷几人站在一处,见证着楚修筠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日子。
“表哥,你当日行冠礼,心中可有忐忑?”
——————
剩下一部分在作话里。
第47章 她好似并不喜欢牡丹。……
府上的宴会还在继续,醉酒的两人也已经安顿好,而沈瓷却开始反思自己今日是否太过冲动,忠毅伯府和永宁侯府是姻亲关系,裴家兄妹和楚家兄妹沾亲带故,她们互相关心实属正常。
但她若关心,就显得耐人寻味。
这也是当日裴珩为何会让她隐瞒的根本原因。
好在方才二表哥并未多想,也没有追问,沈瓷见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事,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她一边告诉着自己不要同裴珩有太多牵扯,一边又惦记着要道谢。
就在这时候她又想起了先前那个约定,想起了自己先前那隐隐期待的心情,她房里还有不少的游记是裴世子送给她的。
沈瓷先前并未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这会儿却觉得很有问题。
她罕见的陷入了迷茫当中…
“阿瓷,你怎么在这里发呆?”
楚映梦的声音拉回了沈瓷的思绪,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在发呆,想起自己刚才思索的事儿,沈瓷只觉得头疼,瞧见表姐后竟下意识的开始扯谎,“没什么事…就是有点儿热。”
今日府上人来人往比往常热闹不少,楚映梦也没怀疑沈瓷的话,只是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若是不舒服就去歇一歇,母亲在那头陪着夫人说话,我们也不用在这儿待着,不如去找裴姝思怡说话?”
沈瓷顺着表姐的话点了头,找到一旁坐着的裴姝和楚思怡,几人也没往后院去,就在家中找了处人少的长廊坐下。
实则裴姝早就想过来找她们三人说话,裴姝自从知晓沈瓷要定亲,整个心就悬着,为此还在家中哭过一场,她也曾不顾一切的问过兄长,但哥哥并未给她什么很明确的答复。
她唯有在家中等着,等来等去却等到了沈瓷退亲。
这也就罢了,没过几日竟然传出韩家和孟家定了亲。
裴姝想来姑姑家一趟,可恰好赶上楚修筠的加冠礼,忠毅伯府忙碌非常,她也不好过来添乱,这才拖到今日,此番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追问了出来。
“沈姐姐,那韩嵩如此背信弃义,可是在先前就和那孟四有首尾?”
这件事儿其实有些复杂,定亲定不成,裴世子可在里头出了不少的力,不仅解决了麻烦,还将韩家和孟家生生的帮在一块,其中还牵扯着韩嵩的舅舅一家,三家利益纠葛,指不定日后会变成怎样。
但这些事裴珩自然不会告诉裴姝。
妹妹问起时他也只当不知,还同她说得空帮着问一问楚修筠知不知晓。
“不大清楚,也许是,也许不是。”沈瓷其实挺久没想起这事儿了,若非今日裴姝提及,她都要将此事给忘记,韩嵩并非良人,她自然不会多想。
“那沈姐姐,你可还好?”
“我没什么事,就是退亲罢了,也不是头一回。”沈瓷语气淡淡,她
不大在意,可身边几个却很在意。
气呼呼的让沈瓷不准再说。
女子退亲又不是什么好事情。
她们巴不得人人都忘记这些事,偏偏沈瓷自己记得比谁都清楚。
沈瓷软软的笑了起来。
几人担心沈瓷的婚事,其实沈瓷自己心中也很忐忑,退了两次亲,虽然两回都不是她的缘故,但世人对女子大多苛责,明白真相的知晓是对方的缘故。
可知晓真相的又能有几人?
韩嵩和孟家定亲之后,大多都觉得是她没福,反而称赞孟家和韩家金玉良缘。
饶是沈瓷深知原委,心中也不可避免会受影响。
只是表姐和表妹都在乎她,一直安慰她,让她觉得这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才能够坦然面对。
“姑姑一定会给沈姐姐找一个如意郎君的。”裴姝认真说道。
楚映梦和楚思怡也纷纷附和,沈瓷的心中却很平静,并未有过多的期待,几人也看出沈瓷并没有太多想谈论的心思,就将此事撂在一边。
只是提及亲事,众人又不可避免的谈论到楚修筠和裴珩,楚映梦和裴姝心中都一些念头,故而存了心的要试探。
姐妹俩心思各异,但说出的话却是一样的意思。
“舅母是不是想着要给表哥说亲了?”
“修筠哥哥行过冠礼之后,是不是也要开始说亲了?”
姐妹俩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的咳嗽起来,沈瓷和楚映梦压根不知二人究竟在尴尬什么。
待二人都冷静下来后,楚映梦才回答起了这个问题,“我娘只是大哥的婶娘,就算有心想要替大哥打算,也不能越过大伯和大伯母去,这定亲一事还是要和大伯他们商议,好在大伯父过了年就会回京,在那之后应当会定下。”
楚映梦单手撑着下巴,猜测着长辈们的心思。
其实楚修筠这个年纪,也早就应该要定亲,但楚修筠的父亲一直不在金陵,虽说孩子养在裴氏的膝下,但终身大事她如何能够越过人家父母做主?
就算心中有极好的人选,也不能直接定下,只能慢慢的商议。
一些事情在家书里面也商量不清楚,故而一拖再拖。
实则大哥会不会定亲的她们不大清楚,但是大姐姐要定亲的事情她们还是知道的,大伯母对这件事很上心,时常在家书中提及,就连他们几个小辈也有所耳闻。
但这些事楚映梦没提,毕竟裴姝和他们家的大姐姐并不熟悉,“舅母又是如何打算的?”
“阿娘最近又在同我说要给哥哥定亲的事情。”裴姝有些无奈的开口,“这话怎么就偏偏过来同我说,依我看阿娘应该直接去问哥哥才对,毕竟谁能做得了哥哥的主呀。”
裴姝此语一出,其余三人全部都看了过来。
三人神色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