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卿欢
作者:慕容卿默
文案
沈瓷乃平江节度使沈家独女,身份尊贵,父母疼爱,本应平安顺遂渡过这一生。然天有不测风云,父母遭遇海难身故,她一夕之间由世家贵女沦落为一介孤女。
舅舅怜她是母亲留下的唯一骨血,将她带回伯爵府教养。
沈瓷寄人篱下,活的处处小心,谨小慎微,晨昏定省伺候舅母,心甘情愿隐匿表姐和表妹身后,从不拔尖出头。舅母也因为她的识趣,替她找了一户清贵人家,男方虽出身寒门,但踏实上进。
沈瓷心满意足。
只想静待婚期到来,早日拥有自己的家。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她竟不知自己何时入了贵人的眼,从此婚事坎坷,分外艰难。
——
永宁侯世子裴珩,出身尊贵,文采斐然,是大齐最年轻的状元郎,一朝入选翰林,成为天子近臣,风光无限,前途不可限量。
科举放榜那一日,姑母递来橄榄枝,希望喜上加喜,结两姓之好。
裴珩对此不屑一顾,在他看来表妹只是表妹,如何能当妻子?但拗不过姑母的盛情邀约,裴珩只得耐着性子前往忠毅伯爵府赴宴。
本以为只是逢场作戏的敷衍,可裴珩却意外却遇到了个弱不禁风的美人,人如其名,美而易碎。
裴世子头一回明白了心动的滋味。
表哥表妹的确天赐良缘,只是,裴珩看上了表妹的表妹。
那日之后,裴珩宛如一潭死水的心湖,便泛起了涟漪,生平头一次机关算尽,只是为了破坏沈瓷的婚约。
——————
1V1甜文,表哥一见钟情。
矜贵世子爷VS柔弱小娇娘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情有独钟天作之合甜文轻松
主角:沈瓷,裴珩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他看上了表妹的表妹
立意:逆境求生,问心无愧
第1章 金陵
沈瓷离开平江的那一日,天上下起了雪。
南方冬日有雪,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偏偏今岁比往昔早了些许,这雪来的又急又猛,不过半个时辰地上就白了一片,平添许多萧瑟之意。
沈瓷掀开马车帘子看向不远处的水面,眼神怔怔,不知在想些什么。
随行的侍女担心沈瓷会冷,替她披上氅衣,小声劝她放下帘子。
沈瓷并未理会,依旧直勾勾的看向外头。
官道和水路不重合,她如今看见的也不过是水路支流,仅有这一小段。
直至那蜿蜒曲折的支流越行越远,沈瓷才放下帘子。
可她的模样并无半点好转,依旧呆呆愣愣,思至伤心处,眼泪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似得落下。
秋叶冬竹拿出帕子温柔的给沈瓷擦拭眼泪,开口欲劝。
沈瓷回过神来,从冬竹手中接过帕子自行擦起了泪,自然的打断了她二人未说出口的话,“不必劝我…”
“咳咳…”沈瓷的话还未说完,只觉喉间泛起痒意,忍不住咳嗽起来。
秋叶冬竹对视一眼,眸中皆是担忧,一个倒水一个捶背,只希望她能舒坦些。
沈瓷咳了好一阵才止住,原本泛白的脸色也因为咳嗽变得潮红,秋叶看的于心不忍,“姑娘,可要告诉舅老爷一声?”
沈瓷才堪堪缓过神来,听见这话便急急的制止她,“别,别去。”
她生怕秋叶出去喊人,语速极快,一着急又咳嗽起来。
“姑娘您别着急。”
秋叶忙不迭的递上茶水,沈瓷接过小口小口的抿着,缓解了喉间的痒意,这才轻声开口解释,“沈家的事已经够劳烦舅舅,不许去打扰。”
两人对视一眼,心说这事怎么能算打扰?
姑娘都已经病的这般严重,这可万万拖不得。
她们本想着偷偷去告诉,偏沈瓷看出了她二人心思,冷静的解释道:“舅舅是朝廷命官,朝中公务繁忙,因着爹娘的后事,他亲自来了平江,这原本是不需要他出面的。可舅舅不仅亲自来了,这些日子还上下打点,多番走动,忙了好几日,好不容易才得空能歇一歇。”
“他本就因为母亲的事伤神不已,何必又要为了我忧心?”
沈瓷知晓外祖让舅舅接她去金陵,是怜惜她没了父母担心她被族人欺负。舅舅待她也极好,告诉她有什么委屈都可以说出来。
可舅舅越过沈家族人带她离开,已是惹人非议,她心中很是感激,万万不愿再给舅舅添麻烦。
爹娘的棺椁下葬的那一刻,沈瓷就明白,从今往后这世上再不会有人不求回报的待她好,而她要有分寸。
秋叶冬竹拗不过沈瓷,纷纷低头称是,可彼此眼中皆是心疼。
沈家突遭变故,老爷夫人遇上海难双双亡故,只留下姑娘一个。
老爷自幼被道士批命天煞孤星刑克父母亲族,父母亡故后被族中所弃,万不得已从了军,
这么些年孤身一人创下大片家业,这时候昔日族人纷纷变了模样开始亲近起来,任谁也知是何目的。
老爷在世时,他们讨不得一点好处,早已经怀恨在心。
原本有老爷压着,他们也没法做什么,谁知老爷夫人竟去的那么突然,二人尸骨未寒,沈家族人皆已经开始算计沈瓷谋求好处。
偌大的沈家竟也没个长辈能护一护姑娘。
若非夫人娘家得了消息,怜悯姑娘孤亲自来接,只怕姑娘这会儿还不知要落得何种下场。
这些道理秋叶冬竹懂,沈瓷也懂。
从平江去金陵,分明水路更加方便,可舅舅却选择用马车走官道。
因何原因她再清楚不过。
不过是不想她触景生情。
这份心意沈瓷都记在心里,“不是什么大事,我多歇一歇便会好的,你们若实在担心,到了金陵再请大夫也不迟,平江距金陵不算太远耽误不了多久。”
沈瓷不想兴师动众,秋叶冬竹也不能自作主张,只能愈发尽心的伺候着。
平江距离金陵当真不远,不过几日,沈瓷就踏上了金陵地界。
此处同她记忆中无甚差别,朱雀街两旁的商铺里摆放着玲琅满目的商品,街道两旁还有不少沈瓷能叫出名儿的铺子。
母亲自幼在金陵长大她还在时,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有感情。常常会带她来,那时候爹爹不管多忙都会抽时间送她们过来,一路上母女俩说说笑笑,在路上见着什么都想买,常常还没到外祖家,她们的马车里就堆满了东西。
爹爹总是一边摇头一边替她们提着东西…
回忆来的猝不及防,沈瓷只觉心中闷闷钝痛,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她唯恐泪水滚落,下意识的闭上了眼,想把眼泪憋回去,她憋的难受,缓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好一会儿才若无其事的擦了擦眼角沁出的泪。
马车却并不懂沈瓷的心酸,依旧尽职尽责的往前头走去。
忠毅伯府中,二夫人裴氏刚看完一个月的账册,才坐下歇了歇,陪房妈妈张氏便一脸紧张的走了进来,在她耳边耳语道:“二夫人,二爷打发人回来传话,说他和沈姑娘这会儿已经进了城往家里赶了。”
裴氏才端起一杯茶,都顾不得喝上一口,急急忙忙的站了起来,“什么?都进城了?怎得不早些传口信过来?”
“院子收拾好没有?让底下的人来回话。”裴氏话虽如此,可根本坐不住,索性自己亲自走一遭,说着就要去看一早定好的院落。
张嬷嬷即刻搀扶着她往外走,嘴里不住劝说,“夫人您别急,这事儿来得太快院子许是没那么快拾掇出来。”
“至于二爷没提前来消息,许是这些日子太忙碌,一时疏忽了。”
“好在沈姑娘是外甥女,不会计较这些。”
裴氏听见这话,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浑说什么话?就因着是外甥女才不能怠慢,方才还想着差人问问二爷何时归家,谁知竟已经到了。”
“是奴婢失言。”
主仆俩说话间已经到了地方,但院子只收拾了一小部分,底下的人诚惶诚恐,见裴氏过来大气都不敢出。
张嬷嬷唯恐裴氏生气,忙开口解围,“夫人,这院子不小,几日光景实在是太赶了些。”
裴氏又何尝不知?府上承蒙皇恩,赐下的宅子不小,府上主子人数有限,诺大的院子要收拾好的确需要些时日,她倒不至于迁怒下人,只是头疼一会儿见了婆婆不好交代。
“大郎和二郎去何处了?差人把他们找来。”裴氏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着张嬷嬷,“丫头们呢又在何处?”
“大公子和二公子出府去了还没回来。”
“二姑娘三姑娘这会子在福寿堂陪着老夫人。”
“你亲自带人去外头侯着,接了人后便请到福寿堂来。”裴氏吩咐完后便亲自去了福寿堂,脚步匆忙了些许,她心里埋怨丈夫办事不周到,可这会儿不是抱怨的时候,外甥女远道而来,她可万万不能让人寒了心。
裴氏到了楚老夫人的院子,刚一走近就听见里头传来了些许欢声笑语,她仔细的听了听,原是两个丫头在哄老祖母吃糕饼。
这些日子婆婆因为小姑的事情神伤,裴氏也许久不曾听见福寿堂传来欢声笑语。
心中到底感慨。
楚老夫人身边的康嬷嬷见着二夫人,立刻过来迎,“二夫人怎么这会儿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二爷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到金陵,估摸着过一会就要到了。”
裴氏并未压低声音,楚老夫人在里头听得清清楚楚,她抬起头看向外头朗声问道,“可是沈丫头到了?”
“是,已经到了金陵,您也可以放心些。”裴氏一边往里走一边回着话。
楚老夫人听见这话立刻就坐不住了,非要出去瞧一瞧,两个孙女一左一右的扶着她,裴氏立刻将人给拦下,“娘,媳妇已经命人出去迎,接了人后立刻让过来,您别急。”
裴氏将婆婆劝下,楚老夫人虽还是神色着急,却到底耐住了性子安心的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