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当然要讲究门当户对。
沈瓷如今和韩嵩自是门当户对,但过去如何能那么轻易就抹去的?
“她昔日养尊处优的长大,如今寄人篱下,也不知心中到底有多少积怨…”韩夫人的担忧是人之常情,毕竟人人都知晓昔年的平江节度使是怎样的存在。
沈瓷是他唯一的女儿自然尊贵。
家世巨变,生活巨变,从高处跌落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平常心?
“可是她不像…”韩嵩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韩夫人给打断。
“孩子,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沈姑娘并不甘心和你议亲,只是没有办法?”
“母亲,这是何意?”韩嵩愣愣的看向母亲。
韩夫人咬了咬牙,告诉韩嵩因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沈瓷没得选,才会选择他们。
她到了最坏的打算,但是韩嵩现在根本什么都听不进去,无论母亲说什么,他都可以找到借口来反驳。
韩夫人见劝不动他,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你若是心意已决,母亲自然是尊重你的意见。”韩夫人未必愿意妥协,可她如今左右不了韩嵩的决定。
若是强硬反对,母子俩只能闹得两败俱伤。
在韩嵩的坚持下,韩夫人到底答应下来,给裴氏送去了回音,择期去府上提亲,至于孟府那边,韩夫人也同嫂嫂说明缘由,让嫂嫂代为传达。
刘氏收了孟府的好处,自然不会轻易的放弃,她强势的等在韩家,要听韩嵩亲口说,同时也存了想要再劝一劝韩嵩的心思。
刘氏原本信心满满,谁知这会儿说破了嘴皮子,他都不为所动,气的刘氏咬牙切齿。
“还请舅母代为转达。”
刘氏恼怒至极,骂骂咧咧的回到家中,这时孟府的嬷嬷又来了一回,问刘氏究竟能不能将此事办好。
“哎呦,钱嬷嬷还请放心,我一定能将此事办好,只不过还希望贵府能配合一二。”刘氏舍不得银子,只希望能将此事促成,韩家那母子俩油盐不进,她那个弟妹耳根子软的不得了,死了丈夫之后便一心只向着儿子,偏还作不得儿子的主。
刘氏想了想,若要成事,还是要靠自己。
她计上心来对着钱嬷嬷耳语一番,钱嬷嬷听罢有些犹豫,刘氏立刻上前,“钱嬷嬷,这是最好的法子了,你也知道我那外甥是个读书人,脾气有些倔强。”
钱嬷嬷这才答应回府转达消息,同时又告诫了她一句,“好好办事,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刘氏喜的眉开眼笑,等人走了之后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那钱嬷嬷回到孟府之后,就将刘氏出的主意说了出来,届时刘氏会将韩嵩骗出来同她们姑娘会面,所以这事儿需要她们配合。
孙姨娘虽有些不满,但也知晓此事没有更好的主意。
钱嬷嬷见主子心情不好,便说了些好听话,“主子别生气,那韩家哥儿想来是没见着我们家姑娘才会如此,若是见着了我们姑娘,指不定怎么后悔。”
“你说的是。”孙姨娘冷笑一声,“没道理不选我闺女要选个寄人篱下落魄孤女。”
“但凡韩嵩是个有脑子的,他就知道该怎么选。”
孟府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全部被长鸣禀告给了裴珩知晓,“这刘氏是?”
“那是韩公子的舅母,自从韩公子的父亲去世之后,他们孤儿寡母甚是艰难,韩公子的舅舅对他们母子俩帮助颇多。”长鸣立刻开口解释。
裴珩大抵明白刘氏为何能这般信誓旦旦,有这一层恩义在,刘氏若存心欺骗,韩嵩当真还没有办法拒绝。
“季小将军已经听到这些传言,世子,是否需要属下再做些什么?”
“暂时不用。”裴珩语气冷静,季衍虽然听到这些传言,但他并非一个冲动的人,肯定会去探查虚实,待确定之后才会告知映梦。
原本他还要想法子将这件事情坐实,谁知瞌睡来了送枕头。
刘氏当真帮了他一个大忙。
“以孟府的名义再给刘氏一些银子,让她务必要好好的促成韩嵩和孟四的婚事。”裴珩冷淡吩咐。
既然见钱眼开,想来为了银子也会全力以赴。
第40章 (改)阿瓷,季衍告诉我韩……
裴珩自然不会将所有的希望全部都放在刘氏一个人的身上,说到底刘氏只是韩嵩的舅母,即便舅舅对他们母子有大恩,也到底不是他的母亲。
韩夫人能够逼迫韩嵩,刘氏却不能。
韩夫人一心为了儿子着想,但凡是有任何不利于韩嵩的,都会让她分外的在意,他倒也不是没有法子,只是能让韩夫人在意的一些事,多多少少会影响到沈瓷。
裴珩并不愿沈瓷受到什么影响,即便是女眷之间的几句流言蜚语也不愿。
故而要让韩嵩主动放弃结亲,还是要从他本人下手,“着人盯紧他。”
人无完人,总有弱点,也总有在意的人和事。 :
只要有弱点就好办。
*
翌日清早,韩嵩如同往常一般的去书院上课,只是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舅母府中下人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说是家中出了急事。
韩嵩一颗心沉了下去他匆匆同夫子告假,就往外走。
韩嵩素来勤勉,夫子也没有多问缘由便准了假。
出了课堂之后下人才开口,说是府上老爷得了急症,情况颇有些严重,“韩公子,我们夫人这会子六神无主的在家中哭,夫人让小的过来请公子过去拿个主意。”
“可有请大夫?”韩嵩即刻问道。
家丁连连点头,“大夫已经去请,但我们夫人还是让我们来请公子。”
韩嵩虽疑惑舅母的做法,但此时也不便深究,跟着家丁急匆匆的赶过去。
他心急如焚,可到了舅舅家中却并未见到人,反而是舅母在门外张望,瞧见他过来之后立刻迎了上来,“嵩哥儿。”
韩嵩定了定神,冷静问道,“舅母,舅舅人在何处?”
“你舅舅这会儿出门上工去了。”刘氏笑着解释。
“上工去了?”韩嵩皱起眉头看向舅母,“您方才是让下人过来说舅舅得了急症?”
“那是之前,这会儿已经好了。”刘氏含含糊糊的。
偏偏韩嵩半点不受糊弄,看着刘氏一字一句的复述着家丁的话,“咳的声嘶力竭,都咳出了血。”
刘氏本想将这件事给糊弄过去,可韩嵩此时面无表情的看着她,倒是让她脸上有些挂不住,只能硬着头皮解释,“你舅舅他先前吃了一颗枣,卡在了嗓子眼一直咳不出,枣核坚硬差点儿划破了嗓子…”
“对不住啊嵩哥儿,舅母没什么见识,倒是让你费心了。”
刘氏找了个蹩脚的借口,说话也是颠三倒四,也不知韩嵩信没信,韩嵩不欲和长辈起冲突,便冲着她点了点头,“既然舅舅没事,那我就先行一步。”
韩嵩转身要走。
刘氏好不容易将人给骗了过来,如何能让人走?为了今日她可是做足了准备,见到韩嵩要走立刻将人给喊住,“嵩哥儿,那孟家四姑娘今日来家中做客,人好歹来了,你就见一见。”
“舅母,此事我应当已经…”韩嵩皱起眉头刚要拒绝,就被刘氏给打断。
“这好歹也是舅母牵的线,你就权当给舅母一个面子见一见,有什么话你们当面说清楚,也省的舅母里外不是人。”
刘氏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份上,韩嵩自然没法拒绝,便同意去见一见。
他一进刘家就知晓自己今日是被舅母给骗了,只是韩嵩没拆穿他,这会儿见舅母提及孟靖淑,才知舅母意图,韩嵩便遂她的意,见了孟靖淑一面。
孟靖淑见着日思夜想的人很是激动,按耐不住的要同他说话,什么矜持全部都抛诸脑后,“韩公子,你来啦?”
“孟姑娘。”
二人都知晓今日见面所为何事,孟靖淑说有要事要问他,韩嵩自然也明白她想要问什么。
面前的姑娘固执的等着一个答复,韩嵩并不想将事情闹得太过难堪,只是委婉的表示是他的缘故,“孟姑娘很好,是在下不才,配不上孟姑娘。”韩嵩说完这话,便匆匆撂下一句抱歉,说他今日还有事就先行一步。
“韩嵩,你这是什么意思?”孟靖淑瞪大眼睛,她只以为是韩嵩故意找的借口。
韩嵩无奈只能解释一句,说他还要回书院上课。
他说的虽真诚,可孟靖淑依旧觉得他是敷衍,待韩嵩走后,孟靖淑气急败坏的瞪着刘氏,“我
都没有嫌弃他,他竟然还不愿意?”
刘氏方才和孙姨娘就躲在里间,将外头的一切都听得清清楚楚,她早已知晓韩嵩心思,只是这话却不能说,这会子点头哈腰的陪着笑脸。
“孟姑娘这说的哪里话,我们嵩哥儿并不是这个意思。”
“什么不是这个意思?他不是已经将话说的那么明白了?”孟靖淑也不是傻子,韩嵩方才明摆着就是拒绝的意思。
孙姨娘见不得女儿委屈,连忙出声安慰:“韩公子还年轻,年轻气盛,冲动之下说错话总是有的,你这么好,他迟早后悔。”
“孟夫人说的没错,孟姑娘啊,他一个读书人,面皮薄,我瞧着他也是喜欢姑娘的。”
“是吗?”孟靖淑却有些不信,“他若真喜欢我,怎么会突然走了?”
“那是因为嵩哥儿还在书院念书,今日因为要同姑娘见面,才匆匆赶来的,此番见了面自然是要回去上课。”刘氏颠倒黑白,什么话都往外头扯,在她看来那寄居忠毅伯府的孤女,当然比不得孟四姑娘。
这事儿准能成。
刘氏便向面前的母女俩夸下海口,一定会促成这件事。
韩嵩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并不知舅母在他离开之后胡说八道了许多话,他当真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会面,见了一面之后这些事就能够圆圆满满的解决。
刘氏向孟家母女夸下海口后,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她先是决定去说服弟妹,但韩夫人却面露为难之色,“嫂嫂,这件事之后还请莫要开口,嵩儿对孟姑娘无意,勉强二人是不会幸福的。”
“弟妹,你如今都几岁了,还说这么天真的话?说什么幸福不幸福的?难不成你不为了嵩儿以后考虑?我知道嵩儿是个有骨气的,他不想依靠岳家,可你难道就忍心看着他错失这个机会?”刘氏说的口都干了,面前的女人还是油盐不进。
惹得刘氏分外气恼,“我同你说的话,你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吗?”
“并非我不听嫂嫂的话,只是嵩儿已经大了许多事情他能自己做主。”韩夫人不过是没法做主罢了。
实则因为刘氏每日的劝说,韩夫人的心早就开始松动起来,刘氏见状就愈发的卖力。
孟家许是看在她辛苦的份上,特意又让人给她送了一笔银子,这一次足足有一百两,刘氏也因此阔绰了许多。
她原本还有些顾虑,觉得孟靖淑一个庶女,在家中受宠估摸着也有限,谁知她竟然这般的受宠,那可是足足一百两银子。
刘氏心思愈发活泛,她小动作不断,为了稳住孟靖淑,让孟靖淑深信韩嵩是喜欢他的,拿了些银子给以韩嵩的名义买了些首饰和胭脂水粉送过去。
她原本目的很单纯,结果自个儿的所作所为全部都落入长鸣眼中,之后又被正在盯着韩嵩的季衍知晓。
季衍皱起眉头,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
于是季小将军将自己查到的这些消息尽数告诉了未婚妻,楚映梦一听脸色立时变得难看起来,“你说什么?那韩嵩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