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没有多想,“也罢,我不跟他说是你举荐的就是。”
赵魁暗自松了一口气。
而兵部要押送兵器到各地军营这事一出,果然很多人请缨。
不仅有武官,文官请缨的也不少。
就是窦邑想着与凤阳县主鸡飞狗跳的日子,也是心烦不己,要不是这事轮不到翰林院,也想请缨出京了。
而皇上几个儿子,也是铆足了劲,不仅主动请缨,还让亲近的官员到皇上面前帮着说项。
皇太后和贾贵妃把皇上请到太后宫中用了一顿饭,向他推荐大皇子平王。
直把平王夸了个遍,说他身为皇长子,于皇上一众儿子中最为老练持重,代表皇上到各地军营慰问巡查,最为合适。
而贤妃虽舍不得儿子出京,可好处总不能让别人占尽了,也力推五皇子。
说五皇子温润端方,若遇军营那些大老粗不满,也不会像别人那样暴躁易怒,激化矛盾。倒容易把美事变坏事。
就差点明大皇子不行了。
而皇后自然也不甘肥水流了外人田。
至各军营派送新制兵器,各军营恨不得杀猪宰羊欢迎他们,恨不得捧着使者,这是长面子的事,是露脸的最好机会。
若能得各军营最高统帅拥趸,将来还愁什么。
先太子没了,不还有皇八子赵塬吗。
她生的皇八子才是嫡皇子。她还没死呢,贾贵妃和贤妃就敢上窜下跳。
“皇上,塬儿也长大了,他兄长不孝早早去了,不能在皇上面前尽孝分忧,合该让塬儿代他兄长尽完这份孝。也请皇上给塬儿一个机会,让他出去见见世面,也替皇上看看这大好河山。”
“塬儿?塬儿才十六,亲事都没选,你舍得放他出去?”
“臣妾当然舍不得。妾就生了先太子和他两个,先太子又早早去了,痛煞我心,塬儿我是舍不得他出一丁点事的。”
“那你还让塬儿出京。这一趟至少得三四个月。”
“妾怎会不知。可他长大了,又生在皇家,自有他的使命。妾也想让他出门厉练厉练,将来也好成为伟岸之人,替皇上分忧。”
承平帝深深看了她一眼。
无可无不可。
后宫嫔妃们的心思他岂会不知。只是不管是让平王还是让五皇子还是让别的皇子去,似乎都有人不满意。
各有拥趸的朝臣也不满意。
还真就八皇子赵塬合适。他是中宫嫡子,是最能代表皇室的人选。
只是塬儿这个年纪……还是太小了些,没经过事。这些年又被皇后保护得太好。
“这事让朕再想想。”
承平帝与众臣和兵部商议了一番,还是没下定决心。
这一日,五皇子来御书房找他。
“知父皇为押送人选忧心,儿臣为父皇举荐一人。”
第188章 打发他出京
承平帝对五皇子这个儿子还是挺喜欢的。喜欢他听话孝顺,不争不抢。
见他到来,面上挂起笑。
“皇儿莫不是要举荐自己?”
“儿臣倒是想为父皇分忧,只是长不过大皇兄,贵不过八皇弟,也不如其他几位皇兄有能力,儿臣自知能力不足,不敢坏了父皇的大事。”
一番话听得承平帝心里舒坦。
“皇儿不必过谦,你自有你的好,父皇心里有数。”
想到这个儿子目前还未封王,在心里默默盘算起他的封号来。
五皇子听了自然高兴,“若父皇觉得儿臣可担此事,儿臣万死不辞,愿为父皇赴汤蹈火。”
“倒不用你赴汤蹈火。你说说看,你本意想向朕举荐何人,若不合适,朕就指派你去。”
“儿臣推举八皇弟。”
承平帝有些意外,“哦?赵塬?他的身份倒是合适,只是他还太小,没经过事。”
“父皇,八皇弟不小了,今年已是十六之龄,当年父皇十来岁就替皇祖父监国了。”
若一定要派一个皇子去,与其便宜别人,不如举荐八皇弟。
一来父皇会对他另眼相待,二来皇后那边也会记他举荐之情。对他来说,是个好事。
承平帝笑眯眯地听着,听儿子夸自己,怎会不高兴。
“朕会与兵部商议过后再定。”
“是。若父皇担心八皇弟年幼,未经过事,可派韩指挥使或是童指挥使保驾护航,他二人也能代表父皇。”
呃,这倒可行。只是,童指挥使跟贾贵妃娘家有些亲戚关系,韩关……
“韩关还不能出京。”
见父皇未提起童战,五皇子略略一想便也想到个中因由。
“那儿臣再举荐一人,只是担心父皇说儿臣有私心。”
“哦,你先说说看。”
“是曹国公府顾少晏。他祖上也是屡立功劳,军中将帅或可念他祖上护国有功,记他一二分香火情,派他押阵,份量也足。”
“再者,一来他可代表父皇,二来都是武将之家,或与军中将领能说得上话。这次兵器不多,恐分配不匀,还要靠使者前去安抚,顾少晏正合适。只是他乃儿臣少时伴读,儿臣恐父皇觉得儿臣有私心。”
顾少晏?
承平帝往乾清宫门口看去一眼,当差时间不久,但据他考察下来,为人谨慎,做事有分寸,也有能力,是他想重点培养之人。
当着五皇子的面,并没有应承。只道:“好,朕知道了。”
五皇子便告辞出来。
出了殿门,朝顾少晏笑着点了点头。
直笑得顾少晏心里毛毛的。有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在要换班的时辰,马上就能出宫去找季姑娘了,还想着与她商议下一步该怎么走时,结果皇上召见了他。
“兵部要往各处军营押送一批新制兵器,你知道此事吧?”
“下臣听得一二风声。”
“那若朕让你举荐一个押送的皇子人选,你会举荐谁?”
呃?问他?想起上午五皇子看他的那一眼,难道五皇子是想自己为他说情?
不不不,他谁都不想沾,只想给皇上当好差。
“此事想必皇上已有决议,下臣只听皇上吩咐。”
承平帝也是想试探他一下,看他有没有与哪位皇子走得近,结果这人倒还挺狡猾。
“那你看五皇子如何?”
啊?还真让他为五皇子说情啊?难道皇上和兵部属意五皇子?
“五皇子做事稳重,皇上若让五皇子押送,必能很好地完成此任务。”
“那你是中意五皇子?”
顾少晏冷汗都要冒出来,“五皇子居中,不为嫡不为长,恐无法服众。但他处事不惊,做事有理有节,也是个极好人选。”
承平帝看了他一眼。
“人选朕还未定下。不过五皇子向朕举荐由你跟随押送。”
啊?这下顾少晕是真的吃惊不小。
“下臣当差还不足一年,此等大事恐无法胜任,怕耽误皇上大事。”
“你推辞?”
“下臣万万不敢!”冷汗冒了出来。
“能得皇上信重,借此出京镀金,下臣求都求不来的机会。下臣一直以为会由两位指挥使中的一位代替皇上到各军营巡视。”
承平帝这才收回打探的目光,他就说多少人暗地里争着抢着要去。
顾少晏不可能不要这个机会。只是资历浅不敢奢望罢了。
“两位指挥使另有要务。你准备一下,等兵部那边筹备好,你就跟着出京走一趟吧。”
顾少晏还能怎样,当庭抗旨不成?“是。臣领命。”
接下来皇上又与他说了许多事体,叮嘱了他几句,无非是要他当皇上的耳目,看看各军营有无欺上瞒下之事,也好早日禀报早日解决。
说白了,就是要他当好皇上的探子,耳目。
顾少晏边听边记,不敢怠慢。
谢了恩出了大殿,一张脸便挂上寒霜。
他资历尚浅,此等好事本轮不到他。可偏偏皇上指派了他。还是五皇子举荐的。
他这个时候怎能出京!
留她一人在京面对那些,他如何放心得下。
可他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五皇子为何会举荐他?还是有谁在五皇子面前说了什么?
下差后顾少晏让人给五皇子送去两瓶好酒。
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匣子御膳房的糕点,“五皇子让三公子放心当差,说他还记得少时三公子给他当伴读时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