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阁老说:“方才妙通仙媛喂陛下吃了一颗丹,陛下服用之后,眼睛红得跟那兔子似的,满脸都是汗,我瞧着难受极了…公公您说,会不会是那丹有问题啊?”
“阁老说得这叫什么话!”阮偲沉了脸,“这丹可是陛下自个儿炼的,阁老说丹药有问题,岂不是说陛下的方子不对?您这不打陛下的脸嘛!”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阮偲佯怒道,“阁老觉得陛下本事不高,练不得这个,不妨直接同陛下说。我一个宦官,我懂什么呀!您告诉了我,我总不能再告诉陛下去吧?”
袁阁老拽住了他的袖子,连连赔罪:“就咱们随便说说,千万别告诉陛下!”说罢又添了一句,“罢了,原是我多心了,公公莫计较,也别告诉别人。”
阮偲哼了一声,“怀疑陛下的事儿我可干不出来,阁老今日说这话,我只能没听过。”
袁阁老千恩万谢,赶在日落前出了万清福地。
第411章
帝都雪大(七)
二战捷报传来时,帝京将入七月。
七月流火,天气原该转凉,然而帝京不论白天夜晚,依旧燥热得令人浑身发烫。
萧扶光在冰堆旁拆了急报,这一战依然是司马炼首发,沈磐坐镇其后。司马炼绕过水路偷袭齐军大营,被发现后迅速后撤,沈磐接应而来,直接炸毁桥梁三座,困住前来报复的齐军。陆路既不通,齐军再次下水上船,却又回到首战原点,今非昔比,这次他们未占到便宜,叫阵气势弱了几分,最后再次被活捉几船人。两战失意之下,慕容皇室不得已出面,声称主将有反叛之意,斩首后上供求和。司马炼与沈磐签订和约,随后撤兵返回帝京。
然后奏报还提到一件事,便是宇文律在回京路上失踪。
相较于二战全胜,大将军失踪倒算不上什么大事了。恰恰因为如此,更加坐实了其通敌罪名。
萧扶光尚有一丝仁善之心,她记得宇文渡曾说过,宇文律暴虐急色,后宅虽多,却无一怀妊。于是只拿下宇文氏族人,将大将军府包围,又暗中遣散其妾侍,也算做了件功德事。
七月中旬时,司马炼同沈磐回京。
因司马炼在朝中名声不好,二人原打算悄悄进城,不料捷报早已传遍帝京——在镇国大将军与荣王之后,难得有人真刀真枪地同齐军相对,战事虽小,却是替五年前济蕲一战出了口恶气。于是他们进城时不少人主动相迎,一度堵得城门水泄不通。
萧扶光很是高兴,为避免骚乱,不便出内阁,却带了不少人早早地等在大门前。
华品瑜一直看她,脸上笑意从未间断过。
“老师也高兴吗?”她问,“您笑得好开心。”
华品瑜摇了摇头:“为师不是为他们高兴,为师是替你高兴。”
“我又没有功劳。”萧扶光一头雾水。
“你明明厌恶司马炼,却依然肯用他。”华品瑜指着她手中提前写好的诏书道,“他有功,你有赏,你的赏赐是真心实意,而不是做给别人看,这便是秉公之德。阿扶,你有君主之相了。”
华品瑜极少夸她,而今一下将她夸到天上去,让她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十分不习惯。
“老师好浮夸。”她转过身去,笑够了之后才抻平嘴角转回来。
司马炼与沈磐回内阁复命时,骑的还是战马,身上穿的还是去时那身衣裳,而今已有多处磨损。腰间破得厉害,索性穿了件腰甲掩着,然而经过长时间奔驰,早已模糊了血肉一片。
萧扶光未料二人如此狼狈,想了想,还是先派车将二人送回各自家中。
下午时她提前离开内阁,先来到清枝胡同的沈家。
沈淑宁刚从井里将湃好的瓜拿上来,便听有人敲门,开门之后发现是光献郡主,两只眼睛都弯成月牙。
“哥哥在睡觉。”沈淑宁说,“他是连夜赶回来的,没休息好。”
萧扶光命人将赏赐抬进门,道:“那这两日便让他好好歇一歇。”说罢看了看院落,又道,“你哥哥马上就要升官了,再住这里不大合适,要不要换个大点儿的宅子?”
“就我们兄妹俩,要那么大的地方做什么?我们还年轻,有手有脚的,什么都能自己做,也不想买仆人。”沈淑宁笑说。
萧扶光想了想,道:“姜公公在定合街前街有一座宅院,也不大,隔壁更玲珑一些,我帮你们留意着?”
定合街是好地方,周边住的全是达官贵人,风水极旺。只是价格一向昂贵,沈家兄妹起初也不知自己最后会定居在何处,这才在清枝胡同勉强对付一下。
而今萧扶光提起,沈淑宁不免有些心动——漂泊惯了的人,哪里会不想住进风水好宅中呢?
正当沈淑宁难得扭捏时,沈磐自卧房走了出来。
“那就有劳郡主了。”
沈淑宁回头看了看他,又笑着同萧扶光道:“你们聊,我去切瓜。”说罢抱着瓜去了厨房。
萧扶光站在墙下,听沈磐讲述这一个月来所发生之事。
“臣与司马炼带兵赶赴临江时,军中多有不忿,毕竟行伍出身的多是些粗人,说起话来直来直去,他们早前便听说司马炼之名,私下说他是‘绿头将军’,十分难听,司马炼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要挑刺,司马炼的命令,他们也阳奉阴违,对此他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直至首战时,对方叫阵骂声实在难听,连臣都一度忍不住,但司马炼却叫我们忍着。忍了三日之后实在忍不住,那些人索性直接当面骂起他来…这种情形之下臣是忍不得的,可司马炼偏偏能忍得。他将第一个开口的打了军棍,却没有让人使力,以致于二十棍之后那人还能下地行走。当时我便觉得,他不挟私报复,是个厉害人。后来果然让臣猜中了,他在等齐人粮草先绝,等他们气衰时攻心。
初战告捷后,军中对他看法转变许多,却不乏有人依然厌恶他——毕竟大家都是腰上别着脑袋的背井离乡之人,最看重的便是家中妻子老母,有司马炼献妻在前,只那一战不大可能令大家对他看法转变。可二战前夕,他只是知会于臣,他带人进攻,要臣接应断后便可,还自行立下军令状,若是失败,所有后果由他一人承担。臣承认臣也在赌,赌他的能力和良心——臣果然赌赢了,司马炼带八十人深入敌营,烧了齐军粮草与主将大帐。自那之后,便再无人说他一句不是。”
沈磐娓娓道来,萧扶光听得心潮起伏不定。
“此战功劳在他,并不在臣。”沈磐慢慢道,“司马炼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郡主若是有心招揽,还需费一番心思;若招揽不成,臣认为他留不得。这种人若为陛下所用,早晚会成祸害。”
“此前司马炼确有此意,只是…”萧扶光抱臂沉思,想起在天仪山庄的那一夜,便有些说不出口了。
都说女子心思深,可她总有些看不透司马炼。
沈磐以为她是介意司马炼同小阁老面貌过于相似,也没有多话,只提醒一句:“司马炼功高,无论如何,郡主都不要寒了将士们的心。”
萧扶光抬起头,笑着说好。
沈淑宁将瓜籽除去,切得整整齐齐放进盘中。
她端出来时却只见沈磐一人,张望着问:“咦?郡主呢?”
“郡主刚走。”沈磐低头看了看瓜,蹙眉问,“怎么平时也没见你挑过籽?”
“那是因为郡主娇贵。”沈淑宁看了他一眼,“哥哥还是自己吐籽吧。”
端盘进屋时,沈淑宁忽然想起一件事。
“司马炼还借了咱们二百两银子呐,借据我还收着…这回你同他一起去临江,他还给你没有?”
不缺钱花又囫囵过日子的沈磐对此从未上心过,直到妹妹提醒,他才想起这件事,“…我忘了。”
“跟他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你就一次都没想起来过。”沈淑宁气得翻白眼,“他肯定想起来了,就是不告诉你,他定是不打算还了!”
沈磐摇头:“我总觉得,他不是那种人…”
沈淑宁又生气了,直接进了屋,没再搭理他。
-
萧扶光心事重重地回到定合街。
她望着王府门前宏大的牌匾,脑子里想的依然是沈磐方才所言。
若事实真如他所说,司马炼是个厉害人,断断不能让他继续为檀沐庭做事了,否则日后必成大患。
这样想着,她慢慢来到定合街东街。
状元府门前依然寥落,毕竟这一战于别人而言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对他来说,一个月里有二十天都在忍受煎熬。人言可畏,他应该是体会到极致了。
门口出来个蓝衣少年,正是司马炼走前唯一送行的那一位。
他看到萧扶光,顿时笑开了脸,奔上前来磕了个头,仰头道:“郡主来了?快请进,我家主人一直等着您呢。”
第412章
帝都雪大(八)
定合街一带都是风水绝佳之地,多少达官显贵皆居住在此。状元府邸又是皇帝亲赐,更不会差到哪里去。
萧扶光进门时还有些诧异,听这叫竹斋的仆人讲,司马炼一直在等她,似乎早就料到她会来一样。
若非她相信沈磐的为人,几乎就以为是这二人一唱一和,就为了降低她的警惕之心了。
她跟着竹斋穿过前堂,随口一问道:“你跟你们主人多久了?”
“回郡主的话,才几个月,还不到半年。”竹斋答,“小人是檀大人赏给主人的。”
“你是檀沐庭的人?”萧扶光秀气的眉头微微一拧。
竹斋欠了欠身子:“从前是,跟了主人后便不是了。今后只为主人一人赴汤蹈火。”
“好一个识时务的奴婢。”萧扶光冷笑,“还是说,有其主必有其仆?”
竹斋一早便被提醒过,如今见她阴阳自己,不仅不生气,反而更加恭顺了。
“檀大人御下严苛,小人这种人,在檀大人手底下是活不下来的。”他笑了笑,“若非主人出手相助,小人现在该是被野狗咬得骨头都不剩了。小人感激主人恩情,愿意侍奉主人。郡主如何说小人都不要紧,只是凡事请三思,我们主人不像外间传得那样坏。”
说话间二人便到了正厅,厅前挂了一面玛瑙琉璃帘子,竹斋伸手一扶,声音清脆响亮。
一股不同于外间燥焖的清亮扑面而来,令萧扶光通体舒畅。
她轻哼一声,也不看竹斋,抬步走了进去。
厅内陈设简单,四张沉香椅两张沉香案,一架白鹤屏风,两座香炉便无了。若仔细看,四角和屋檐都置了冰。
萧扶光心道怪不得这般凉快,这司马炼倒是会享受。
她入座后,竹斋端了茶点上来。
“沈御史说,他和你家主人为提早回京昼夜赶路。”萧扶光随口道,“你家主人在休息吧?”
“没有。”竹斋说,“他料到郡主会来,一直在等着您,不敢休息。”
萧扶光蹙眉:“我若不来,他便不打算睡了?”
“应是如此。”
萧扶光心说好个司马炼,原就是这样媚主的,怪不得能讨皇帝欢心。若是换成她,她早便睡大觉去了。
“既然是一早便候着,怎么现在都不见人来?”她问。
竹斋答:“主人几日不曾沐浴,又一直在赶路,唯恐冒犯了郡主,正在沐浴。”
萧扶光鼻子动了动,不知怎的,忽然想起自己在峄城时还不愿沾水,如今沐浴倒是不成问题了。又想起距峄城那时已过去两年,心中感叹光阴如梭。
不知何时竹斋已退了出去,只留她一人在厅中。
她闲来无事,起身走到屏风前观鹤。
屏风是白绢为底,上面绣有一只成年白鹤,它细长的双脚踩在碎石缝中,沁出点点殷红,正对日引颈长唳。
正看得出神,冷不丁发现白底投下一道阴影。她慢慢仰头,见司马炼正站在屏后,带着满身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