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仙媛喃喃:“那怎么办…”
官员见她声音渐消,语调也放缓下来。
“只是说让你等等,又没说真办不成。”官员道,“你就在家好吃好喝等上十日,一有消息,我马上就告诉二位。”
秦仙媛流着泪颤颤巍巍地起身,司马炼伸手扶住了她。
官员将他们送出道署,最后掩上了门。
夫妇二人出了昭玄曹,一路朝着家的方向走。
而盯梢的人也完成任务,回定合街复命。
萧扶光在阁中,清清与碧圆看着绣娘来为她量身。现下还是正月里,春意还未发,夏季的衣裳便要提前做了。
绣娘上手一量,呵了一声:“这怎么的,比上回来又短了半寸,郡主多吃点儿,这么瘦下去可不行。”
碧圆替她应下,吩咐下去,中午要多加两道菜,然而一转头就碰到贺麟。
贺麟知道现在不方便,在门口候了一会儿,等里面忙活完了才进去。
他将盯梢司马炼夫妇一事告知萧扶光后,果然见她有了怒意。
“我第一次接手春闱,他们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做这等事?”
她惊怒非常,原以为这司马炼虽同司马廷玉不是一个人,好歹也应老实规矩些,谁知竟然入京竟要买榜。
最最令她愤怒的是,这笔银子还是秦仙媛从她这里拿的——那原是用作萧宗瑞救治的诊金。
这岂不是恶心她?!
“不过他们出了道署之后一路向北,咱们的人没跟住。”贺麟犹豫了一下后道,“他们十分谨慎,蒙了司马炼的眼睛离开,只是向北必经铜驼街,又逢节日,人实在太多,没敢清扫人流,唯恐打草惊蛇。”
萧扶光说无事:“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贺麟不敢居功,又道:“他们的马车是朝着官署的方向去,想是如郡主所料,朝中有内鬼。”
“连父王都没能除尽这些人,哪里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抓住的?”萧扶光叹道,“怪只怪人太复杂,考生想要出人头地,既有向上爬的机会,没道理不想抓住。只是我先前还当司马炼多有才气骨气,现在看来不过一俗人罢了,也不过如此。”
“是。”贺麟附和。
面相真是玄得很,小阁老不磷不缁,司马炼却弄出这摊子事来,实在令人唏嘘。
-
上元节过后,姚玉环便不怎么见到檀沐庭了。
偶尔见到,他都是来去匆匆的模样,但是看起来心情极好。
他很会照顾人,对她有无限包容。在接连不断的好处之下,姚玉环有时也生出一丝错觉——倘若没有娘亲的仇恨在身,檀沐庭应当会是一个很好的家人。
姚玉环第一次这么想时,伸手直接抽了自己一巴掌。
她娘死得那样委屈,她母女二人一生的悲惨都源自这个人,他怎么可能会是个好人?!哪怕他如今想要赎罪,那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她却绝对不会原谅他。
今日檀沐庭早早地起床,命婢女将她好生打扮了一番后,又将人唤去了前厅。
姚玉环由人搀扶着前去,见前厅架起了一道绢丝屏障。檀沐庭坐在上首同一位儒雅青年说话,那青年恭恭敬敬地一一应答。
姚玉环坐了一会儿,忽然想起檀沐庭打算要她定亲一事,瞬间怒不可遏,起身就要踹翻屏障。
左右婢女好大力道,制止了她的行动。
然而动静闹得太大,檀沐庭与那青年都看了过来。
“玉环被我骄纵惯了。”檀沐庭道。
青年却说无碍,诚惶诚恐地起身:“小姐金玉之身,有些性情实不为过。”
檀沐庭微微一笑,似是对他极为满意。
姚玉环连抗拒的声音都还未发出,便被力士一样的婢女带了下去。
过了一息,檀沐庭来找她。
“这个人家世不错,有些才气,家中长辈不多,都是厚道人。”檀沐庭道,“我看好此人,已将你许配予他。”
姚玉环声嘶力竭地吼:“你凭什么替我做主?!”
“就凭我是你唯一的亲人。”他仅用这一句话就能彻底激怒姚玉环。
姚玉环伸手拿起架子上的青瓷瓶,摔东西已经成了她的日常。
檀沐庭却不在乎。
“如果不喜欢,过些时日寻个由头退了亲便是。”他又道,“东西任由你摔,檀家金银无数,将来全是你的。”
檀沐庭对她向来有耐心,这让姚玉环有力气也难以使出来。
她无力地将瓷瓶放回原位,心中却憋闷得紧。
想是檀沐庭在与那青年商议定亲一事,酉子也跟着去伺候。姚玉环在府中自有人看管,她闲逛无事,就是不能出门。
她心中委屈,在庭院中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来到了先前来过的被高墙禁住的一处院落。
上次她来时,里面有个年轻人,自称蓝梦生。他身侧不远处便是一具老妪尸身,已然发臭腐烂。
那时她隔着门缝见他哭哭啼啼,想来他也是被檀狗抓来的人吧?檀狗折磨人的法子那样多,他又是因何而来呢?
姚玉环忍不住靠近了那座大门。
她小心翼翼地掰开了门缝,见庭院内的石墩上坐着个穿黄衣服的人。
待她看清楚后,瞳孔无限放大——
他怎么穿着皇帝的衣服?!
第360章
千金不换(三十六)
万清福地,姜崇道与阮偲狭路相逢。
“上元福祉。”
“上元安康。”
同是皇帝跟前伺候的人,关系不好也不会明面上扯破脸皮。姜崇道年轻些,主动打了声招呼,阮偲便也不情不愿地回应一声。
对头就是对头,祝福完了,下面的话就没这样好听了。
阮偲道:“昨日陛下修行打坐,我在一旁伺候,姜公公去了哪儿呀?不会又是出宫去了吧?啧啧,在京里安个家可真是方便得紧呐!”
这人阴阳怪气的功夫比当年的吕大宏有过之而无不及,姜崇道担心多说多错,索性闭上眼不理他。
阮偲鼻子里哼了一声。
二人站定片刻,寝殿伺候的小内侍垂首匆匆退了出来。
小内侍走到二人跟前,拱手道:“近来陛下休息得不大好,日日梦魇缠身,二位进去伺候时手脚放轻些,不要惹陛下不快。”
姜崇道一向小心,阮偲也伺候惯了皇后和平昌公主,是以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二人同进神殿,见皇帝正扶额坐在床头,枕上还掉了不少头发。
姜崇道想悄没声地将头发收起来,未料阮偲忽然尖声道:“哟,掉了这么多头发?!”
皇帝没睡好,本就有些头疼,宦官尖锐的声音又让他头疼更加重一层。
他闻声回首,见锦帐下明黄色的枕头上赫然躺着数十根断发。
都称皇帝是万岁,就为了讨个千秋万代的好彩头。萧氏个个生来芝兰玉树,天生美人总敌岁月刀,但总是难以接受自己变老变丑。
皇帝忽然想起了礼部尚书,其年过半百,头发已脱去不少,平时戴官帽不显,脱下来后便只剩鬓边寥寥,束都束不起来。尤其风吹过,几根白毛颤颤巍巍随风飘,要掉不掉的模样实在是可怕。
姜崇道垂着头,半晌没听到皇帝开口。他悄悄抬头,眼角余光扫过愣怔的皇帝。
“岁月不饶人。”皇帝似忧似叹道。
阮偲跪在龙榻前,仔仔细细地替他将头发收拢了,末了道:“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岁月哪里敢欺陛下呢?奴听闻人清修时日长了,就容易脱发无力,久而久之更会消瘦。陛下是真龙天子,得道成仙是早晚之事,何苦同那些人一样呢!”
皇帝被他说得动摇,手指扣了扣床边,“你继续说。”
阮偲笑了,继续谄媚道:“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法子,陛下不是普通人,自当是怎么舒坦怎么来。”
姜崇道琢磨半天,不知道阮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阮偲是平昌公主的人,心眼蔫坏儿,吕大宏一死,他就赶着上来,也不知道憋的什么坏水。
姜崇道悄悄看了眼皇帝,见他正在沉思,似乎在反思自己修道多年不仅子孙不盛,就连身子也不比从前了。
皇帝之前对姜崇道并不亲近,甚至说得上颇有微词,所以姜崇道不敢多言,只低着头将被褥换了新,又命外头守着的宦侍熄了地火,最后端来香茶打算伺候皇帝洗漱。
阮偲还在进谗言:“陛下啊,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您这么多年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先头那一位虞嫔…”
倏然间,皇帝一双眼刀直刺过来,连着姜崇道的一颗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阮偲从前跟着皇后,想是不知虞嫔死因,犹自说着。
“…那一位去得早,可惜了的,如今陛下身边也没个贴身照顾的。奴等伺候得再妥帖,不过是些没根的奴才罢了。陛下何不请位一心向道的女冠进万清福地共修?若是双双得道,也是一段佳话。”
姜崇道听得心惊胆战,怪道这阮偲靠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哄得皇后找不着北,便是平昌公主那样难伺候的主儿也对他有好颜色,原是这么个心术不正的东西。
原以为皇帝会拒绝,没想到几息之后他竟然开口:“容朕考虑考虑。”
话虽未说满,但到了这份上,便是八九不离十了。皇帝说考虑,不过是骄矜之语,言下之意便是准了。
阮偲喜笑颜开,见姜崇道下巴都快掉下来,哼了一声道:“姜公公愣着做什么?还不去准备热手巾?”姜崇道如梦初醒,方出了寝殿。
出了门,冷风一吹,立马就清醒了。姜崇道琢磨,阮偲这是进献一计,打着寻女道的幌子选秀?
这件事在一天之内也传进了定合街。
景王依然是一副甩手掌柜模样,早睡早起,舞枪弄棒,养花逗鸟,真比古稀老人还会养生。
听说皇帝要遴选女道,他笑了一声:“终究是憋不住了。”
萧扶光已通情事,红着脸不敢问,又听景王继续道:“共修是假,生子是真。平昌恣肆难驯,这是打算再生个太子出来与我们抗衡——毕竟坐在皇位上的是他不是我,他想要熬死我。”
萧扶光神情古怪:“您二人都是春秋年岁,怎么听您说着像是七老八十似的?父王身体不好吗,为何用‘熬’这个字?”
“我随口一说而已。”景王淡淡道。
管天管地也管不住皇帝一颗心,只要他不出万清福地,万事都好商议。寻找同修的事只能先做做样子,稳住皇帝为上。